(完整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课前复习(时间:5分钟左右)
操作规范:提问、小纸条默写、习题检测、学生复述、教师复述等,亦可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
具体操作形式要根据要复习的内容特点、课前复习时学生的状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等情况而定。
设计目的:(一)复习巩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课前复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的记忆。
(二)温故而知新,简单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本课、本单元、甚至是本学期的地位,也有利于学生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二、新课导入(2到3分钟)
操作规范:时政导入、话题导入、根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提问,设问,或自然过渡的方式导入、或开门见山,直接进行新课的学习。
设计目的:(一)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近几年的命题方向,都要求学生密切关注时政,如果能通过时政进行导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知识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进而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更大的学习欲望。
(三)设计合理的导入有利于学生初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展示(2到3分钟)
操作规范:采用课件等形式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可以是齐读,也可以由单个学生朗读。
然后,由教师或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强化。
设计目的:(一)学生明确了本节课都会学到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可预知的学生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学习。
(二)当学生发现,在学习通过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又一个的实现当初所设定的目标,会获得成就感和自信,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三)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我检测,甚至是课后的复习提供了有效的标准和方向。
四、基础知识整理(3到8分钟)
操作规范: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一直坚持基础知识问题化,答案条理化,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整理好笔记,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规范。
设计目的:(一)便于学生的复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所内容。
(二)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规范解答主观试题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探究与展示(5到8分钟)
操作规范:针对某一案例或其他任务,教师提出明确的问题和要求,探究前,先单独思考,若有必要,再以同桌两人或四人小组的形
式进行探究,亦可自由地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在活动前,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等情况限定时间,活动中,要求小组或个人形成书面成果,教师巡视了解探究进展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引导提示或激励,探讨结束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设计目的:(一)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听、说、读、写、记忆、思考、体验等活动都是别人不可代替的。
适当的探讨和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更深刻更扎实的掌握所学内容。
(二)在探究活动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加工、交往、组织、合作协调、语言表达等能力。
六、课堂小结(3到5分钟)
操作规范: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亦可通过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形成成果,然后进行展示或复述。
设计目的:(一)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二)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检测课堂学习情况的过程。
七、巩固训练:(5分钟)
操作规范:完成习题,教师进行适当讲评或反馈、读背基础知识、同桌两人以提问、相互检查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设计目的: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训练答题规范和解题技巧。
八、拓展延伸(5分钟)
操作规范: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探究完成,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设计目的:(一)为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在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吃饱”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适当引领,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难度,让他们超前学习,培养他们更高层次的能力,让他们“吃得更好。
”激发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几点说明与困惑:
说明:教无常法,教无定法,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所以,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环节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如基础知识的整理和探究活动与展示、课堂小结和巩固训练两对环节可以视情况调整次序;基础知识整理、探究活动与展示、巩固训练三个环节还可以交叉进行;而拓展延伸环节可视情况进行取舍。
困惑:(一)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占有更多的时间,更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高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更加先进,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生需要一个安全的,可预知的学习环境。
但过于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规范和流程会使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一矛盾?(三)如何让更多学生更加有效地,真正参与课堂学习?如何既能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吃饱”又让学有所余的学生“吃得更好”?(四)怎样建立一套什么样的评价反馈机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欲望,并能及时地(至少是先于考试),全面准确地,详细地反映全体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对于学生是有更大说服力的?这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有的放矢,而且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