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新课程改革下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认识物质、理解化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新课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跟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方法,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教学展开的。
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
我国化学界前辈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它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中有效实施和落实,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如何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是一个问题,也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根据本人多年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认识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问题之一:师生在实验的教与学中缺乏探究精神。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
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
问题之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实验室的器材越来越完善,为顺利开展化学实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却普遍较差,实验时手忙脚乱。
例如,学生答题时都知道瓶塞要倒放,但做实验时,不少所谓的“好”学生仍将瓶塞正扣在桌面上,老师当场指出错误时,他们才恍然大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动手实践的机会和体验。
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很有兴趣,但很多人只顾贪玩,不去认真学习正确的操作。
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课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摆在每位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之三:我们的实验教学滞后于中考。
根据历年的中考评卷分析发现,关于实验方面
的试题得分率偏低。
不少部分考生对常规实验仪器和药品感到生疏,看不懂装置图,而在实验细节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更是普遍存在问题。
可见目前实验教学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
例如,2008年张掖市中考试题关于仪器的因陋就简、固体酒精组成的实验探究过程,2009年张掖市中考试题关于仪器的使用方法、装置气密性检查和量气管读数等。
这些都是通过化学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很多学生都无法正确作答。
二.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与体会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弊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渗透新课标理念。
下面,根据本人多年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认识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
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做的实验,教师都应积极地让学生动手去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
学生自己找出实验原理,设计和讨论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仪器,还应检验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学生实验方案中较大的涉及安全的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新颖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和支持,尽可能提供学生实验方案中所需的仪器并指导使用。
对学生实验方案中有错误但不涉及安全的问题,教师也可提供仪器让学生去实验。
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完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评定:①对自己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②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③在以后的实验中要进行哪些改进。
最后教师评定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开放实验室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
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查阅资料、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实验加以解决,培养实验能力。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价器具、材料或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增强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例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废弃小药瓶做反应容器,用针筒代替相关仪器等。
3.让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
例如:初三化学教材中没有“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现象,许多学生举出汽水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的事实,教师也可以将一瓶汽水打开,学生通过透明的瓶体可以发现有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逸出,但怎样演示“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呢?教师可以设计用一次性注射器来进行,该实验先抽取一定量的水,然后再从集气瓶中抽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活塞的运动来直观地进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
当压强增大时,二氧化碳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增加;当压强减小时,二氧化碳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减少。
又如,介绍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教学内容时,在测试不同溶液的酸碱性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关于人体自身的问题。
可测试当地的雨水、饮用水、人的唾液的pH等,并讨论相应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话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借助化学实验和网络等完成“pH 与人类生活”、“pH与工农业生产”、“pH与社会环境”等话题的探究,并形成初步的结论。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酸雨的形成、水体污染的预防、固体废弃物——“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回收等全球性问题的探究实验。
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当今社会生活、实际生产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去努力探询,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光荣感。
4.充分利用和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内容,共设置了11个家庭小实验。
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我把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到两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并提供试管。
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进而再让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并启迪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经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有较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还开发“厨房中的化学”等实验课题,让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
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感到就在自己身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新课改中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做起。
1.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要明确一种观念:实验教学是成功的化学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要做好每一个实验,尽可能把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力避纸上实验。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实验为先导,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以实验为媒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充分挖掘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上的潜在教学功能。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评价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并探索如何将现有的实验装置加以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同时,在实验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准确表达实验方法、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流畅地进行表述的能力。
3.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可以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过程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呈现,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总之,新课改下的化学实验正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它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的重要方法。
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当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实践化学教师应进一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探索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的洪流中,为初中化学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化学课程标准.2003
2.初中化学教材.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杨浩.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探.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