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职业
能力相对不足和软技能培养相对缺乏等,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外语”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以及“双创”融合培养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且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3-0115-04
[收稿时间]2023-08-05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JGB438);2022年广西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XGK2022032)。

[作者简介]钟明辉(1983—),女,广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算法和信息信号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同年,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9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提供了具体指导。

鉴于国家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高校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这既是地方高校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地方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发展的必要条件。

据此,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确立了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专业+外语”特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旨在为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各领域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持续火爆,计算机类专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学生群体日益庞大。

因此,如何培养与IT 行业技术需求相符、与产业结构多样化和产品结构多元化的技术模式相匹配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课题组对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学内容很容易滞后于行业需求。

部分教材和课程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技能与当前行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编程语言和技术过时,忽略了当前行业实际使用的现代技术;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实际应用;涉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内容不足,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日益增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钟明辉
李志军
广西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February ,2024
University Education
115
多,计算机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普及不够,导致学生在这些快速发展的领域中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职业能力相对不足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时,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且“双师型”教师的配备不足,缺乏相应的项目教学,这导致教学内容不够贴近行业实际,学生对实际操作和项目开发缺乏经验。

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际项目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实习、见习的机会有限,或者在实习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行业;实际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软技能培养相对缺乏
计算机类专业除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创新创业思维等软技能。

但部分高校缺乏相关的培养计划和平台,忽略学生的语言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了解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交流和合作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学生在与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方面面临困难;跨学科知识不足,专业教育过于狭隘限制了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的机会;沟通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或客户沟通传达;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培养过程偏向于传授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不强,难以适应计算机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

二、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针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依托外语类高校语言类专业优势和校企合作资源,在广西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打造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以“专业+外语”为人才培养核心,以专业应用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两翼,促进“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与‘双创’融合”三融合,从职业能力、课程思政、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
实现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教育向以综合知识为主的综合素养教育转变。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图1“一核两翼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三、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以“专业+外语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面向东盟的复合型人才
课题组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和“服务边疆、对接东盟、把小做大、把外做强”的办学特色,在与企业行业共同调研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兄弟院校及相关学院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外语课程4年不间断(包括1年东盟国家语言课程设置)、深化小语种的晨读实践等外语课程改革,以实现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教育向以综合知识为主的综合素养教育转变。

(二)以专业应用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两翼升为两翼,,打造三大教学平台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教学计划分为三大模块——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以满足专业应用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双提升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理论教学平台: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利用中国
大学MOOC 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进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课题组根据“线上线下”特点重组知识结构,并按照“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重构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智慧广外、自研自主学习支撑平台,以及中国大学MOOC 、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突破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结合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特征,为不同学习者
116
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加强线下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布置作业、进行阶段测验、组织实验答辩等方式检验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度。

2.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场景+平台”计算机类实践课程教学
依托校级教学团队——“面向东盟的项目式场景实践”教学团队,提出基于“场景+平台”对实践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将自研自主学习支撑平台作为缓冲层,让线上线下教学顺利落地,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引入“职业场景”和“竞赛场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1)创新“双师+双场景”的教学理念,形成一个由“双师型”教师和学科竞赛教练组成的特色教学团队,通过项目式职业场景和学科竞赛的双驱动来推动教学。

(2)创新“自研平台+专业社团”的个性化立体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自研自主学习支撑平台辅助教学实践,并通过专业社团促进互助学习和项目实践。

(3)创新“职业场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理论适度,实践探索,重在设计创新”为原则,提出课程思政、职业场景、场景任务和启发思维“四引入”的改革举措。

(4)创新“项目实践+课堂翻转”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目标为导向,实现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学生互助、团队攻关的创新教学。

3.素质拓展平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开设东南亚国家语言交际课程
我校通过素质拓展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和开设东南亚国家语言交际课程。

我校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将创新创业实践落到实处,并实行有学分无学时的制度,要求学生4年内在涵盖有关社会实践、技能证书考试、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社会服务和国(境)外文化体验等的10类活动中修满4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选择学习一种东南亚国家语言,并完成5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切实做好“专业+外语”的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深化专业融合深化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与“双创双创””融合融合,,注重综合技能培养注重综合技能培养,,强化工程实践强化工程实践,,推进创新创业
1.积极探索实践专业融合模块课程的改革我校计算机类专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环境和产业需求,培养更全面、多元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积极探索实践专业融合模块课程的改革。

与金融工程、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联合开设金融数据分析、智能语音、信息技术等模块课程,实现计算机类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有效融合,使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更加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科技和产业环境的跨专业综合人才。

2.积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出更具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为行业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响应,我校在改革实践中依托行业、企业共建了12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引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业共建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增设了专业综合实践(校企合作项目)特色课程,实施了“1+1”“1+2”和“1+N ”协同育人模式,此外,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网络工程专业和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把工科专业与东盟小语种专业进行深度融合。

3.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双创”教学团队
为更好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应用技能和良好创新创业意识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校充分重视教学团队的孵化与培养,依托4个校级教学团队强化师资能力提升,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开展“传帮带”和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把教学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课题组提出了以“专业+外语”为人才培养核心,以专业应用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两翼,打造“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与‘双创’融合”三融合的“一核两翼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该模式显著
117
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

[参


献]
[1]李志军,钟明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5+1”架构的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2020(47):67-69.
[2]徐培培.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8):66-68.
[3]李薇,黑新宏,王磊,等.面向T+型能力培养的计算
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23,46(1):66-73.
[4]杨书新,兰红,蔡虔.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
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1(6):47-51.
[5]李晓芳,李春光,曹静.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
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7):61-64.
[6]王琦,李霞.需求导向下的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20(12):60-62.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钟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系统论的视角下探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工作规律,对于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网格化管理通过设置合理的网格,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整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管理资源,使过去传统、被动、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系统的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集约化、高效化。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创新举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作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育人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效度和深度。

[参


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以
“16号文件”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1(4):7-11.
[2]任民辉.运用系统观念创造性开展工作[N ].广西
日报,2021-02-18(3).[3]王学俭,顾超.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创新[J ].
湖北社会科学,2016(12):174-17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曲青山.论坚持系统观念[N ].北京日报,2020-12-01(1).
[6]向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
合:基于协同视域[J ].学理论,2016(7):248-249.
[7]刘宏达,闫丽莉.网格化管理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
服务管理中的应用:以湖北省8所学生网格化管理试点高校为参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3):14-18.[8]程世全.网格化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的
创新实践[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
35(12):10-12.[9]孙要良.新发展阶段如何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
[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2-04(7).
[10]古荒.把握系统观念的三个基点[N ].学习时报,
2020-12-07(2).[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钟岚]
(上接第102页

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