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第一篇: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内容摘要:激进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具有从政治激进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变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由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主要的思想推动力量,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思潮。

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救亡试验组成的。

具体地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史观为世界观,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各种改革和革命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激进主义、发展脉络、社会思潮
在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中,对于激进主义思潮历史脉络的梳理上,尽管学者们的观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

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主要由激进的思想构成,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是递进的,以戊戌、辛亥、五四最为突出,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体现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

根据激进主义思潮表现强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酝酿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之前。

激进主义思潮已经开始露出尖尖角,但是是以隐流的形式存在。

第二个时期为凸显期,从甲午战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

激进主义两次以主角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但迅速地又退居幕后。

尽管以隐流的形式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

第三个时期为深化期,主要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规模出现。

(一)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酝酿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文化专制主义与文化排外主义的笼罩之下,举国以了解接触西方为耻,认为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乃至人身不保,依然坐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迷梦。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正面交
锋,中国以惨败告终,不仅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要进行巨额赔款。

一批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这一过程。

以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为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的情况。

并且在介绍西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可贵思路。

尽管他们所著述的书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他们的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

但他们的主动了解认识西方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所形成的不成熟的思想在当时通体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仍然被认为是十分激进的,但是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的。

这一小小的激进思想的萌芽,开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渗透,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到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在民间扩大了其流传的规模,了解西方的愿望要求也在强。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是清朝政府的重视。

以总理衙门的创立为开端的洋务运动开始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付诸实践,激进主义思潮开始从纯理论探讨进入到实践阶段。

从为了御敌而开办军事工业,到为了求富而开办民用工业;从对技艺的的学习深入到对学理的学习。

洋务运动伴随着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付诸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而洋务派所主倡的“中体西用”也越发无法承受深刻的变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要求。

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对洋务运动的检讨与反省。

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在经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重商富民”的思想。

中国传统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重商富民”的思想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

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变革,而且洋务运动后期人物还提出了政治上的改革要求。

钟天纬在批评洋务运动的不足的同时提出建立一种“通民情、参民政”的政治制度。

“它表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洋务派中的激进分子,已经意识到要想学习西方治富强之‘体’就必须对中国自己固有的君主专制的‘体’进行一番。

大有更张’的根本改革。

”(1)洋务运动历来是被视为不彻底的改革,但如果将它置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发现,洋务运动思想的深入和行动上的推进都要与当时的保守势力进行一番拉锯式的较量。

相对于当时的历史结构环境而言,它的具有激进的特点。

特别是洋务运动中的激进派的观点有力地推进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为激进主
义思潮的凸显蓄积了力量。

(二)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凸显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使激进主义思潮从历史舞台的幕后来到台
前。

洋务运动激进派人士可以视为维新派的先驱。

维新派进一步继承并深化了维新派先驱关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观点,并以变法的形式把它付诸实践。

康有为五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他强调变法的紧迫性,他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日,事变之患,旦夕可至。

”同时强调变法的彻底性“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2)光绪帝颁布了百余道上谕,试图进行全面的变革。

湖南的维新运动形式更为突出,梁启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的时候,公开在课堂上借《孟子》、《论语》而阐述民权、平等的思想。

与此同时期的,比维新派思想更为激进的思想也有出现。

严复在甲午战败之后,在他所创办的报纸上发表了《原强》、《辟韩》等文章。

他反对固守儒学道统,反对借助儒学教条来提倡西学,并且对中国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

“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

是故民不出十一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害者则废”(3)何启、胡礼垣尖锐地批评康有为用“经义取才”代替八股取士,认为“事若可行,何必古人先我。

”主张“以今通今”。

(5)
梁启超斥责君权至上论是“民贼之辟论”,认为政体之最良者,唯有民主政治而已”,赞扬“君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则其国势之强盛,人民之自由,比可以震铄今,而家为后世万国法者。

”(6)在当时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始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反对专制,争取民权的重要性,把矛头直指清王朝。

他们宣称“无朝廷而国势盛”,“有朝廷而民心散涣”。

“中国欲自强,必将以能举民权之时为起点也。


清末新政所创造的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为革命派提倡的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以及清政府“皇族内阁”的欺骗性,使人们彻底的对清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辛亥革命的暴发是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赋予了激进主义思潮新的形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期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军阀混战,各股势力在追出权力时的恶劣行径,使中国再度出现一片混乱。

救亡人士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落后,更看到了中国社会日益败坏的道德,而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人的劣根性。

“其结果只能促使激烈的知识分子愈来愈鱼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疏离。

”而对传统的反叛自然而然的就是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孔教著称,但是批判孔子并不开始于五四时期。

这种思想是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时这种思想也预示着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论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革命,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主义。

“二千年来所为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

(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的大规模的反叛和更深程度的反叛,使它成为激进主义思潮在近代发展到顶蜂。

从被迫承认“我不如人”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学问;从在传统政治体制内的变革发展到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从在政治制度内的变革发展到推翻原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变革,政治反思发展到文化反思,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价值,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大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又有起有落,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无论是在高潮期还是在低落期,激进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相应的代表人物,相应的思想主张,并呈现出前后相联的继承性。

“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动态的,因为结构性变化的每一个较后阶段都与前一个阶段休戚相关。

”(8)【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7。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载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严复.辟韩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6.33
[5]胡礼垣.书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后.新政真诠(第4编),上海:格致新报馆,1901年,16—17
[6]粱启超.饮冰室合集。

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9,89-110
(7)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
(8)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9 第二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及解析
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

正是这种核心价值与思想倾向,使它区别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其他社会政治思潮,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自由主义的到来,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广泛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心理因素如求同斥异心理、狭隘平等心理、重情轻法心理、怕官拜官心理、重义轻利心理等或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反,或难以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容,它们都对自由主义起着抵制作用。

环境之于自由主义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研究者一致认同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研究者还尝试着从更广泛的领域或角度解释导致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调,着重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的价值。

但近代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却赋予以对民族表示高度认同为特征的民族主义以不可替代的优先性。

作为舶来品的自由主义如何应对民族主义这个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自由主义者到底是把自由作为一种终极性的价值还是工具性的价值,这是研究者无法回避也是乐于考究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只是为实现富强而借用的一种工具。

自由主义者对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自由,而是一种能发挥富强的社会动力或达成国家富强的手段,把自由作为
提高社会功效的工具,并因此作为获得富强的最终手段。

他们认为个人是为了国家而存在,个人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他的主体价值,这种思想引起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应。

因为一方面他们是真正理解英国的自由主义的,另一方面则指出在实际主张上仍然把国家的自由、富强、救亡远远放在个人自由之上,这就构成理论思想与实际主张重大的内在矛盾。

自由主义不仅被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以后整个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轨迹亦如此。

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尽管也承认个人主义的诸价值,但他们心灵深处把这些价值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他们眼里,这些价值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们促使形成一种人格或能力,而这正是促使西方文明取得飞速进步的核心所在,中国为了御侮图强,必须学习接受西方这些价值,个人自由在这里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手段。

另一种观点则承认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并不仅仅是工具,自由与富强、个体与群体之间是可以相互兼顾达至平衡的。

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与社会,公与私都处于互动﹑和谐的关系中。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携手并进而不相冲突。

个人价值是建立在群己平衡的基础上的,并且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中一直保留着对民族主义的几分关怀,民族主义的情绪终其生并不稍减,只是隐与显的问题。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问题,美国学者格里德的分析迄今依然称得上是最精辟的,他认为:“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那时正处在混乱之中,而自由主义所需要的是秩序。

自由主义的失败是因为,自由主义所假定应当存在的共同价值标准在中国却不存在,而自由主义又不能提供任何可以产生这类价值准则的手段。

它的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由武力来塑造的,而自由主义的要求是,人应靠理性来生活。

简言之,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淹没在暴力和革命之中的,而自由主义则不能为暴力与革命的重大问题提供什么答案。


同时,自由主义是与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鼎立而存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它的成败分析事实上离不开对其他思潮的评价,也不能片面的去对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保守主义或革命主义的
全盘胜利,也不表示它们有着天然的冲突。

因为,这不是成败与否的问题,而是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多少合理资源与价值,不要无限地夸大它们之间冲突,而是要理性调整三者的关系,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第三篇: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1.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做出评判?针对第一个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六种政体类型理论和混合政体思想作出了回答;而有关于政体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斯多葛学派所倡导的以正当性、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学说。

这些均称为中世纪天主教政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根基。

2.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神学。

这就使该时期的政治研究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13世纪经院派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成为基督教世界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首次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译成拉丁文,并详细评注了亚里士多德的几乎全部主要论文;在理论上论证了信仰领域和理性领域、道德科学与政治科学界分的可能性,这位后来的宗教改革乃至政教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放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马基雅维被称为新时代第一位政治思想家,在其《君主论》一书中,开始讲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开,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立的问题领域,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法国政治思想家让·不丹在《共和六书》中指出,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具有至上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稳固统一的前提。

他的主权理论不仅推动了政治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通过国际法而相互联系的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现代国家体系奠定
了理论基础,成为17、18世纪理性主义政治学先驱。

4.20世纪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主要特征1.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学学科体系2.科学主义方法的运用,使现代政治科学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3.与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应,政治学研究开始形成具有学科特性的语汇系统。

5.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6.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挖掘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外,更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西学。

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俄国十月革命;新青年、新中国
重要名词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其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共和国: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私人利益而奋斗。

政治哲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他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

行为主义革命:形成于20世纪初期,50、6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行为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主张对政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通过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创立完全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主张政治应从国家制度、法律、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研究,转向对政治行为的研究。

政治系统论: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
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

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由此,政治系统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做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地平衡和自我维持。

新制度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和超越。

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

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

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

政治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后得到了长足发展。

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关系,这一种关系的分析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

1.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交流。

2.社会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边的因果机制3.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源于社会,被政治过程改变,再作用于社会。

斯多葛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中国特有的研究政治学的方法论,形成于苏联。

以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

主要方法论有: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
结合政治内涵本本身的演变及当代政治研究对政治的理解,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当代政治的内涵。

就狭义而言,当代政治主要是国家的而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

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

从时间上
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而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利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

2.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结合我们对政治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从狭义的角度看,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

在政治学研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所包括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4.简述中、西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分为
(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核心是城邦政治
(二)中世纪时期,该时期《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三)近代时期,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理论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四)现代时期19世纪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将政治和社会的研究视为科学,研究者注重的是政治制度和事件背后的事实依据,他们对现象的解释日益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归纳基础之上。

20世纪的现代政治呈现科学化、专业化。

8.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王朝国家的政治研究主要是制定和解释礼乐、兵刑、职官、财赋等典章制度,同我们现在一般所讲的政治学研究有着相当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