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知识点
四.X 理论和 Y 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X 理论:典型的员工生来不喜欢工作,而且会尽可能逃避工作。懒惰是人的天性。 Y 理论:多数人并不逃避工作,相反,工作是生活中自然的、令人向往的一部分。
五. 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保健因素:指能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因素。与其工作环境和条件相
二,第三部门的结构 1.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可以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三种类型: 行动类非营利组织、专业支持类非营利组织、资金支持类非营利组织 2.从发展的视角:典范型组织、基础型、创新型、跟随型组织和垃圾型组织;
三.营利组织的功能 提供社会服务 参与公共治理 构筑社会资本 确立价值观、合法性和文化领导权 制约政府权力 遏制市场暴政
资助方的意见;也不
能盲目自信,拒不接
受任何意见。在这方
面,妄自菲薄和蛮横
自负都。 五.筹集项目所需资源:人员、资金、专业知识和技能、外部关系、合作方。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构成 正式职员、志愿者、理事和高级顾问
锐创战略咨询工具(栖息谷版本)
时间
企业必须不断地开展业务增长的各种活动;
必须以对现有业务的同等专注来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需要当前业务、新建业务和未来可选业务之间保持协调平衡的方法
图3-1 三层面模型
关键成功因素–注重绩效
–利润
–投资资本回报率
(R O I C)
–企业经营者–营造创业环境
–营业收入
–净现值(N P V)
拓展并确保核心事业之运作发展新业务
开创未来
的事业机会
问号
瘦狗
明星
金牛
A
B
G
H
C
D
E
F
使用步骤
估测每一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估测每一市场的集中程度将各市场标于矩阵上
作出诠释
象限1
Ø市场开发Ø市场渗透Ø产品开发Ø前向一体化Ø后向一体化Ø横向一体化Ø集中化多元经营象限2
Ø市场开发Ø市场渗透Ø产品开发Ø横向一体化Ø剥离Ø结业清算
象限4
Ø集中化多元经营Ø横向多元经营Ø混合式多元经营Ø合资经营
象限3Ø收缩
Ø集中化多元经营Ø横向多元经营Ø混合式多元经营Ø剥离Ø结业清算
行业五种力量分析模型
潜在进入者
潜在进入者替代品
替代品供应商
供应商购买者
购买者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买方议价能力
新进入者威胁
替代产品的威胁。
营销的三个层次理论
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精明。
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三种典型的营销理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和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
这时候产生的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
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 理论营运而生。
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麦肯锡咨询工具汇总
麦肯锡1。
麦肯锡7S模型 (1)2.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4)3.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5)4.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6)5。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8)6。
麦肯锡客户盈利性矩阵 (12)注1: 新7S原则 (14)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
自1926年成立以来,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
麦肯锡采取“公司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6500多名咨询顾问。
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上海与台北四家分公司,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位咨询顾问。
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成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公司整体与业务单元战略、企业金融、营销/销售与渠道、组织架构、制造/采购/供应链、技术、产品研发等领域。
1.麦肯锡7S模型目录1 麦肯锡7S模型简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饱受了经济不景气、失业的苦恼,同时听够了有关日本企业成功经营的艺术等各种说法,也在努力寻找着适合于本国企业发展振兴的法宝。
托马斯·J·彼得斯(Thomas J.Peters)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长期服务于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访问了美国历史悠久、最优秀的62家大公司,又以获利能力和成长的速度为准则,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柯达、杜邦等各行业中的翘楚.他们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与商学院的教授进行讨论,以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简称7S模型)为研究的框架,总结了这些成功企业的一些共同特点,写出了《追求卓越——美国企业成功的秘诀》一书,使众多的美国企业重新找回了失落的信心.7—S模型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ds)。
国开【形考】《企业战略分析》形考任务1-3答案
国开【形考】《企业战略分析》形考任务1-3答案平时作业一一、判断题。
题目1产业成熟期的企业通常会采取市场领先型战略。
(错)题目2战略是对企业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
(对)题目3“三察三看”,即通过察环境侧看发展大势,察需求侧看市场变化,察供给侧看竞争格局。
(对)题目4“想做”、“可做”、“能做”是企业战略定位的交集。
(对)题目5矛盾推演任务是将企业内外环境联系起来,识别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所有矛盾。
(错)题目7机会洞察主要解决的是“路线行动配资源”的问题。
(错)题目8公司级战略的主攻方向可以用波士顿矩阵来进行指导,业务级战略的主攻方向可以用麦肯锡三层面理论来指导.(错)题目9知己知彼是战略推演的前提。
(对)题目10环境侧推演由于关注的是宏观层面,对所有企业一样重要.(错)题目11战略推演就是战略规划。
(错)题目12 战略定位确定企业发展方位,主题明确企业发展基调,主线明晰企业发展主轴,主攻方向则是锚定企业重点发展领域,而着力点聚焦着手之处。
(对)题目1、战略定位是战略推演的逻辑起点,旨在帮助企业识别市场机会,明确发展方向。
(错)。
题目2、企业的内部不协调矛盾推演主要通过横向对标发现内部短板。
(错)。
题目6、总体路线设计针对的是业务层战略,标定企业的发展方位、奋斗目标,绘就战略蓝图。
(错)。
题目11、适应型战略思维逻辑是“目标—差距—补短”。
(对)题目12、业务路线设计核心解决的是具体战略举措问题,是路线设计的着力点。
(错)。
题目12、在确定中心任务时,一种是针对发现的主要矛盾,运用塑造型思维,把瓶颈突破作为中心任务。
(错)。
题目3、不少企业出现上下战略不同调、内部各行其是的现象,问题就出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共同的战略语言。
(对)题目4、通过能力分析,我们可以查找内部的短板,发现产生内部不协调的矛盾根源.(对)题目12、战略的本质是驱动价值创造。
(对)二、填空题。
题目13战略心法是“知己知彼明方向,()配资源”。
营销管理的常用模型和理论
营销管理的常用模型和理论多点竞争战略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GE矩阵(GE Matrix/Mckinsey Matrix)盖洛普路径(The Gallup Path)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价值链信息化管理竞争优势因果关系模式竞争对手分析工具完整价值链分析(VCA)的基本原理脚本法(Scenarios,Scenario Analysis)KT决策法(KT Matrix)扩张方法矩阵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Analysis)雷达图分析法卢因的力场分析法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华信惠悦人力资本指数(HCI,Human Capital Index)横向价值链分析行业内战略集团分析基本竞争战略(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竞争战略三角模型(Triangle Model)价值网模型(value net)绩效棱柱模型(Performance Prism)利润库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Core competence analysis)麦肯锡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麦肯锡三层面理论(Three aspect theories)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诺兰的阶段模型PEST分析模型(PEST Analysis)PESTEL分析模型PAEI管理角色模型PIMS分析佩罗的技术分类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QFD法ECR系统(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有效消费者反应系统) SECI模型(SECI Model)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树状图(Tree Diagram or Dedrogram)关联图法(Inter-relationship diagraph)KJ法又称A型图解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信息孤岛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SWOT分析模型SCOR模型SFO模型SCP分析模型安索夫矩阵三维商业定义ADL矩阵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标杆分析SERVQUAL模型鱼骨图头脑风暴法PDCA循环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80/20法则)SMART原则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波特竞争战略轮盘模型定向政策矩阵(Directional Policy Matrix,指导性政策矩阵,简称DPM或DP矩阵) 二元核心模式(dual-core approach)服务金三角(Service Triangle)福克纳和鲍曼的顾客矩阵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F)全面质量管理朱兰的质量三元论DMAIC模型六西格玛(Six Sigma)差距分析(Gap Analysis,又称缺口分析、差异分析)CSP模型QSPM矩阵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PACE矩阵)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BCG三四规则矩阵波士顿经验曲线(BCG Experience Curv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IFE矩阵)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内部-外部矩阵(Internal-External Matrix,IE矩阵)大战略矩阵(Grand Strategy Matrix)变革五因素策略方格模型(Strategic Grid Model)波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价值链管理(Value Chain Management,VCM)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企业价值关联分析模型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模型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人力资源经济分析RA TER指数RFM模型瑞定的学习模型GREP模型3C战略三角模型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V矩阵陀螺理论(Gyroscope Theory)SIPOC模型战略钟模型战略地图(Strategy Map)组织成长阶段模型(Growth_Phases Model)战略选择矩阵管理要素分析模型360度薪酬目标管理(mbo)鱼缸会议情形分析图TDC矩阵(Time Distance Complexity Matrix)QQTC模型PARTS战略(Participators、Added values、Rules、Tactics、Scope)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理论(Sensitivity Training)情绪ABC理论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复杂人”假设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霍桑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戈夫曼拟剧论(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Support Relation Theory)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心理定格(Frames)团体力学理论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Leadership Continuum)“自我实现人”假设(Self-Actualizing Man)战略群模型综合战略理论重要性-迫切性模型(PQM)知识链模型(Knowledge Chain)知识价值链模型(Knowledge value chain, KVC)知识螺旋(Knowledge Spiral)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组织结构模型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Value Chain Model)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PIMS分析(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ies)企业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Three aspect theories)[编辑]麦肯锡三层面理论简介麦肯锡资深顾问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斯蒂芬·科利(Stephen coley)与戴维-怀特(David white)通过对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研究,在《增长炼金术——持续增长之秘诀》中提出所有不断保持增长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它们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又同时开创新业务,它们所掌握的技巧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出现减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
这就是著名的三层面理论。
三层面增长理论认为健康的企业增长要综合平衡管理企业的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这一理论给正在寻求增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四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编辑]与增长三层面有关的一些因素[编辑]三层面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对于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增长阶梯的概念。
他们认为高速增长的公司每一段时间都会前进一步,每一步都会带来新行动和新能力;成功的增长公司强调针对近期和远期的远景和策略;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能维持增长同时追求增长的公司。
他们提出增长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公司实现增长就必须同时管好增长3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成功的进行3层面的增长,一个宏伟的远景目标加上有效结合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增长的关键。
论文常用理论分析工具(100个)
论文常用理论分析工具一、战略与组织工具1.SWOT分析:战略规划的经典分析工具2.PEST分析:组织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工具3.BCG矩阵法:制定公司层战略最流行的工具4.GE矩阵:企业决定发展战略的分析工具5.定向政策矩阵:战略业务组合计划分析工具6.IE矩阵:标识企业分布地位的分析工具7.竞争态势矩阵:企业战略制定提供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8.麦肯锡三层面分析:企业设计战略规划、开拓增长的有效工具9波特五力分析:行业竞争战略最流行的分析工具10.战略集团分析法:行业内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工具11.战略钟模型:企业竞争战略选择分析工具12.核心竞争力分析:分析企业有效竞争和成长的重要工具13.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14.利益相关者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评价分析工具15.PIMS分析法:有效的战略评价分析工具16.SPACE矩阵:企业外部环境及战略组合分析工具17.QSPM矩阵:战略决策阶段重要分析工具18.三四规则矩阵:成熟市场中企业竞争地位分析工具19.7S模型:组织绩效与战略适应的分析工具20.3C战略三角模型:经典的营销战略管理工具二、营销服务工具1.STP分析:现代营销战略的核心分析工具2.4Ps营销组合模型:制定市场战略最经典的营销理论工具3.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产品和市场运作方法的有力工具4.安索夫矩阵:应用最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5.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服务质量简单有效的分析工具6.推销方格理论:直观有效的销售分析工具7.哈夫模型:最有效的计算商圈的分析工具之一8.服务金三角:服务组织管理的基石9.CS战略: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工具10.SPIN销售法:系统化挖掘客户需求的销售工具11.营销战略新三角模型:战略业务架构分析工具12.服务利润链:服务管理最经典、最有效的分析工具13.满意镜:提高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的工具14.顾客金字塔模型:有效的顾客细分管理工具15.植田T理论:典型的竞争性理论策略工具三、人力资源工具1.平衡计分卡: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2.360度绩效考核:推进员工行为改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3.KPI:国际通行的企业经营绩效成果测量和战略目标管理的工具4.3P模型: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化管理的有效工具5.职位分析问卷法:最普遍和流行的人员导向职务分析系统6.关键事件技术:识别工作绩效的关键性因素的工作分析方法7.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目前最权威、应用最广的团队理论8.盖洛普Q12测评法:最经典的员工敬业度测评工具9.绩效棱柱模型:新颖的绩效测量和管理分析工具10.Lifo管理系统:美国应用最广、发展最早的行为风格行为系统之一11.宽带薪酬设计: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12.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通用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13.胜任素质模型: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整体战略紧密结合的重要工具14.职业锚: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15.海氏工作评价系统: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使用最为广泛的岗位评估工具四、质量及生产管理工具1.TPM:生产改善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2.TQM:一项持续变革的有效管理体系3.定置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和谋求系统改善的科学管理方法4.5S现场管理法:现场科学管理的基础工具5.六西格玛: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法6.JIT生产方式:使生产有效进行的新型生产方式7.QFD法:一种顾客驱动的先进质量管理应用技术8.田口方法:质量管理利器、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9.甘特图:最常用的项目控制管理的有效工具10.OPT:改善生产管理技术的新方式11.PDCA:循环有效控制管理过程和工作质量的工具12.AUDIT法:保证产品质量的先进质量管理控制方法13.大规模定制:21世纪最重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生产模式14.朱兰三步曲:质量战略思想和管理的有力武器15.零缺陷管理法: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的又一次革命16.QC七大手法:一组对质量管理活动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的有力工具17.丰田生产方式:一套系统完整的生产管理方式18.品管圈:广为认可的品质管理的运作机制19.为什么一为什么分析法:快速探求问题本质的分析技术20.8D工作法:科学有效的实施纠正质量措施的工具五、财务管理工具1.阿特曼Z-score模型:最著名的预测企业破产的方法2 ABC成本法:企业控制成本的有力工具3.杜邦分析法: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4.比率分析法: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5.经济附加值:当今最热门的财务创意6.财务分析雷达图: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工具7.零基预算法:对企业的预算决策进行控制的有效工具8.净现值法:企业投资决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9.沃尔评分法:对企业财务信用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10.本量利分析: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六、项目与物流工具1.SCOR模型: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供应链一体化的得力工具2.ECR系统: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策略3.快速反应策略:企业实现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有效管理工具4.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5.责任矩阵:项目计划十分重要的工具6.关键路径法:项目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7.逻辑框架法:项目质量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8.PERT网络分析法:有效的项目进度管理工具9.VMI模型:国际前沿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10.工作分解结构:项目管理众多工具中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七、决策思维工具1.德尔菲法:一种高效重要的判断预测工具2.六顶思考帽:有效实用的决策与沟通工具3.KT决策法:最负盛名的决策模型4.头脑风暴法:激发团队创新的有效决策工具5.垃圾桶模型:一种企业内部的决策制定模式6.5W2H分析法:一种调查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有效办法7.决策树分析法:现代管理决策者常用的有效工具8.综摄法:开发潜在创造力的一种创新方法9.戈登法:适用自由联想的技术创新技法10.奥斯本检核表法:创造技法之母,最著名、最典型的检核提问型创新法。
管理学各种模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商学院 版,详细出处参考:/bbs/viewthread.php?tid=395605&page=1
组织结构模型... 293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 296
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Value Chain Model) 307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311
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 345
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理论(Sensitivity Training)... 347
情绪ABC理论... 347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349
“复杂人”假设... 350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351
360度薪酬... 332
目标管理 (mbo)... 334
鱼缸会议... 336
情形分析图... 336
TDC矩阵(Time Distance Complexity Matrix)... 337
QQTC模型... 338
PARTS战略(Participators、Added values、Rules、Tactics、Scope)... 344
霍桑效应... 353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354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355
戈夫曼拟剧论(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 357
全球三大战略咨询公司
全球三大战略咨询公司全球三大战略咨询公司2010年11月08日星期一19:23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麦肯锡贝恩咨询在全球战略咨询公司中,麦肯锡、波士顿和贝恩三大公司可谓各领风骚。
其咨询业务80 年代便进入中国,20多年过去了,虽然在市场竞争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完善的咨询服务模式还依然在咨询界得到普遍承认。
中国分配力量比较麦肯锡:业务网络覆盖43个国家,拥有82 家分公司,近9000名员工。
麦肯锡1959年进入亚太地区,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5 年。
自那时起,麦肯锡在香港、台北、上海及北京建立了分公司。
中国大陆公司从1993 年开始成立,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地区的咨询顾问大约有180 人,中国大陆的咨询顾问超过80 人,大中华地区的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波士顿分公司。
麦肯锡中国公司的客户已经从以前100%的跨国公司发展到今天60%以上是中国本土公司,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从1996年到2000年,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做了近300 个咨询项目,不包括没有完全完成的项目,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波士顿:波士顿顾问公司成立于1963 年。
经过近40 多年的发展,波士顿顾问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全球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
就发展策略及经营业绩为大型国际性企业和组织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波士顿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993年1 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包含香港在内在中国有70 余名咨询顾问,在全球拥有2700名顾问。
贝恩:Bain&Company创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波士顿。
其主要创始人威廉.贝恩早年就业于波士顿咨询公司。
在1973年贝恩带领几名咨询顾问离开了波士顿公司,成立了贝恩公司。
在1973年到80年代中期,贝恩公司的年增长速度为50%左右。
在 1 998年,贝恩公司拥有咨询顾问近1500人,年营业收入 4.5 亿美元,客户主要分布在60多个国家。
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常用方法工具和技术提示清单
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价值树模型
10-4.4.4信息和知识资源
(20分)
知识管理、SEC1模型、DIKW模型、MIS
11-4.4.5技术资源(20分)
创新管理、TRIZ理论、创意管理
12-4.4.6基础设施(10分)
TPM.因果分析、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241.3组织治理(30分)
组织治理系统、组织结构模型、COSO建设
3-4.1.4社会责任(30分)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路线图、ESG评级、公益营销
4.2战略
(90分)
4-422战略制定(40分)
战略制订十步法、公司层战略框架、PEST/PESTE1分析、五力模型产业环境分析、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VRIO(价值问题、稀有性问题、不可模仿性问题、组织问题)分析、KSF(关键成功因素)分析、CBI(主要障碍性因素)分析、价值链分析、波土顿矩阵、3C战略三角模型、GE矩阵、安索夫矩阵、麦肯锡7S模型、P1MS分析法、麦肯锡三层面理论、大战略矩阵、定向政策矩阵、IE矩阵、CPM矩阵、SWOT分析、战略钟模型、决策树分析法、SMART原则
5-42.3战略部署(50分)
BSC(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KPK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管理(MB0)、重要性-迫切性模型、WBS工作分解结构、责任分配矩阵、战略评审
4.3顾客与市场
(90分)
6-43.2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40分)
焦点小组访谈法、KANO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价值网模型、顾客金字塔模型、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PSM模型、市场选择矩阵、QFD质量屋、KAN0(卡诺)模型、需求管理、B1ENDS模型
三大跨国战略咨询公司比较
三大跨国战略咨询公司比较在全球战略咨询公司中,麦肯锡、波士顿和贝恩三大公司可谓各领风骚。
其咨询业务80年代便进入中国,20 多年过去了,尽管在市场竞争中也显现过一些失误,但其完善的咨询服务模式还依旧在咨询界得到普遍承认。
中国分配力量比较麦肯锡:业务网络覆盖43 个国家,拥有82 家分公司,近9000 名职员。
麦肯锡1959 年进入亚太地区,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85 年。
自那时起,麦肯锡在香港、台北、上海及北京建立了分公司。
中国大陆公司从1993 年开始成立,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地区的咨询顾咨询大约有180人,中国大陆的咨询顾咨询超过80 人,大中华地区的人员规模差不多超过波士顿分公司。
麦肯锡中国公司的客户差不多从往常100%的跨国公司进展到今天60%以上是中国本土公司,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从1996 年到2000 年,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做了近300 个咨询项目,不包括没有完全完成的项目,这是专门有挑战性的。
波士顿:波士顿顾咨询公司成立于1963 年。
通过近40 多年的进展,波士顿顾咨询公司差不多成为一家全球闻名的治理顾咨询公司。
就进展策略及经营业绩为大型国际性企业和组织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波士顿20 世纪80 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993 年1 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包含香港在内在中国有70 余名咨询顾咨询,在全球拥有270 0 名顾咨询。
贝恩:Bain & Company 创立于1973 年,总部位于波士顿。
其要紧创始人威廉·贝恩早年就业于波士顿咨询公司。
在1973 年贝恩带领几名咨询顾咨询离开了波士顿公司,成立了贝恩公司。
在1973 年到80 年代中期,贝恩公司的年增长速度为50%左右。
在1998 年,贝恩公司拥有咨询顾咨询近150 0 人,年营业收入4.5 亿美元,客户要紧分布在60 多个国家。
贝恩于1993 年在北京正式建立办事处,是北京第一家战略顾咨询公司。
分析工具LV72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资深顾问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斯蒂芬·科利(Stephen coley)与戴维-怀特(David white)通过对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研究,在《增长炼金术——持续增长之秘诀》中提出所有不断保持增长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它们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又同时开创新业务,它们所掌握的技巧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出现减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
这就是著名的三层面理论。
三层面增长理论认为健康的企业增长要综合平衡管理企业的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这一理论给正在寻求增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四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与增长三层面有关的一些因素三层面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对于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增长阶梯的概念。
他们认为高速增长的公司每一段时间都会前进一步,每一步都会带来新行动和新能力;成功的增长公司强调针对近期和远期的远景和策略;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能维持增长同时追求增长的公司。
他们提出增长有 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公司实现增长就必须同时管好增长3 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成功的进行3层面的增长,一个宏伟的远景目标加上有效结合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增长的关键。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行业链供给商讨价还价能力用户讨价还价能力信息市场失效垂直市场失效
营销定价容量广告/促销新产品/研发分销
容量改变扩张/协议进入/退出合并/资产剥离
垂直整合向前/向后整合垂直合资企业长久协议
内部效率成本控制物流研发组织绩效
供给商讨价还价能力
客户 讨价还价能力
行业盈利性
分析工具之五: 波特行业结构模型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第14页
分析工具之六: 结构-行为-业绩模型(S-C-P)
技术突破政府政策/法规改变国内国际品位/生活格调改变
外部冲击
结构
S
行业
行为
C
生产商
业绩
P
反馈
需求有替换产品产品差异性增加率动荡/循环性
第18页
经过A+B 品牌忠诚模型, 我们能够了解并比较不一样品牌/红塔山不一样产品系列关键消费者和转换者百分比.
A+B(态度+行为)品牌忠诚模型,
而且描述品牌核新用户, 转换用户特征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第19页
33%
10%
9%
8.9%
7%
13%
市场份额
您品牌
比较不一样品牌用户忠诚结构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竞争战略选项
结论和提议
外部
内部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第22页
目标制订流程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第23页
KPI在管理循环中作用
企业诊断的原理和思路报告
第24页
第二句 ——以事实为基础
事实是友善, 能够填补你直觉不足, 能够提升客户对方案可信度, 能够让你不要接收“我不知道”;当然, 不要让事实来适应和拟合你处理方案, 不要因为自己初始假设而舍不得扼杀自己婴儿;应该构建适当事实基础结构, 包含内部汇报、行业汇报、分析家汇报、统计数据等来判断组织趋势性信息、异常现象和最正确实践, 只有全方面事实才能显示出威力。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
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一、溯源由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来的,原始目的是原本是为了解释母语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有规律的语言行为差异。
二、领域的扩展1.第二语言视角的萌芽:McCroskey和Richmond(1990)发现,二语交际时,个体交际意愿与自我觉察的二语能力(self-perceived L2 competence)的相关程度特别高,而在母语交际中,与交际意愿紧密相关的是自我觉察的交际能力。
2. 第二语言视角下的深入研究:(1)缘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
研究者们注意到二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具备较高二语水平(proficiency)的学习者很少主动使用其二语与他人交流;而一些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却在二语交际中表现得更为积极。
(2)理论模型:①MacIntyre和Charos(1996)发展了一种二语交际意愿模式,这个模式表明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自我评价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交际意愿是通过动机和自我评价能力影响二语交际的,焦虑和整合性间接影响交际意愿。
焦虑通过自我评价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整合性通过动机影响交际意愿。
自我评价能力对二语交际频率起直接作用。
这是第一个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实证研究证明有较强语言学习动机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而有较强交际意愿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
焦虑和自我评价能力会影响交际意愿,焦虑会对自我评价能力起作用。
②MacIntyre等人(1998)拟构了一个二语交际意愿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并非是其母语交际意愿的简单迁移。
相反,母语和二语交际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相对于母语而言,二语使用中影响交际意愿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MacIntyre等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金字塔的分层表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
位于上面的变量受到其下所有层次变量的影响;而影响每一层变量的直接因素是其下一层的变量。
麦肯锡金字塔原理理论讲解与实操运用
AB虽是CE,但不是ME (例如)全体:男性
A:25岁以上 B:30岁以下 C:27岁-28岁
AB既不是ME,又不是CE (例如)全体:班级的全体学生
A:数学好的学生 B:语文好的学生
小测试八
班车没有准时到达的原因
车辆
驾驶员
交通情况
管理
故
丢
本
家
其
堵
事
管
公
员
障
失
人
庭
他
车
故
制
司
工
公司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研拟并 实行对象明确的营销计划以改善 新产品的销售
然而,调查结果显 示,真正使得销售 不振的主要原因在 于公司市场营销的 重点不集中
因此公司应立即研 拟一份更具有明确 针对目标客户的营 销计划并开始实行
演绎法论证模式
1
需要有X才能成功
2
需要有X才能成功
3
你正向X发展
4
你认为X是问题
差距 中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论在店数 还是销售额上都远远落后与家乐福
3
如何发挥沃尔玛的优势。在迅速开店
问题 的同时提升销售额是沃尔玛需要面对 的问题
介绍你知道受众者肯 定会同意的背景情况
描述差距,为引发问 题做准备
想读者传递主题,需 要回答什么问题
1
背景
2
冲突
3
疑问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
一级思想 (主要思想) 二级思想
PROS CONS
归纳法范例
公司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研拟并 实行对象明确的营销计划以改善 新产品的销售
找出核心目标客户 群以及他们的需求
发展针对目标客户 设计的促销活动及 物料
浅析“双碳”背景下咨询单位碳咨询业务能力建设
浅析“双碳”背景下咨询单位碳咨询业务能力建设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碳政策碳机制的指引和框定下共同奋斗。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速度与减排力度是地方政府各级部门需要研究、平衡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碳排放的定额对于企业发展设定了碳总量的限定,又给予了灵活的碳交易机制和碳资产形成模式,挑战与机遇并存;绿色、节能、低碳发展观念还需要不断深化。
咨询单位应该在“双碳”背景下提升咨询能力,为政府、企业和社会需求提供价值参考、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
基于此,对“双碳”背景下咨询单位碳咨询业务能力建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咨询单位;碳咨询;业务能力引言“双碳”战略是一场全社会的绿色转型革命,是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内在需求。
工程咨询行业要牢牢抓住“双碳”重大战略机遇,以此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工程咨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出重要贡献。
1“双碳”战略与工程咨询行业的关系解析“双碳”战略不仅是环境气候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引领创新、倒逼改革、促进转型的重要途径,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农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各行各业。
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工程咨询业持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重大和基础性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深化行业关键领域改革与创新,持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行业贡献。
因此,工程咨询行业对我国“双碳”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咨询工作中,如何将经济产业绿色化和咨询服务绿色化深度融合。
同时,“双碳”战略也为工程咨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内在动力,开拓了广阔的服务领域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与科学性。
2开展碳咨询业务的必要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工程咨询企业需要在保持核心业务的同时,应根据潜在市场需求做好自身发展的规划。
咨询工程师-《决策》-章节题及参考答案 - 第二章
第二章项目规划及其报告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产业规划的任务和特点,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编制要完成的三方面工作不包括()。
A.产业现状分析B.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C.产业完善D.提出规划实施方案2.产业规划进行规划效果分析,将规划安排的各项任务量化后,预估在完成规划后可以达到的各项指标,其中经济指标不包含()。
A.固定资产投资B.销售收入C.社会就业D.工业增加值3.产业发展规划在策划阶段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文献收集法C.需求弹性法D.波士顿模型4.企业的规划分析是深入研究()为基础,分析企业当前地位,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
A.国家政策导向研究B.市场需求调查C.企业内外部环境D.产业结构分析5.企业规划中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根据麦肯锡业务三层面理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未来可成为企业新的支柱产业,企业需要重点发展的业务属于()。
A.基本业务B.战略业务C.新兴业务D.升级业务6.企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是要量化规划期内的企业发展水平,一般分为总体目标和分解目标。
下列不属于企业总体目标的是()。
A.企业的规模B.业务总量C.财务指标D.人力资源7.下列指标中,属于企业内部属性竞争力的是()。
A.品牌能力B.研发能力C.产品能力D.资源能力8.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在企业发展规划中用于现有产品分类和未來发展选择。
A.对标分析B.企业竞争力分析C.企业价值链分析D.现场状况调查与分析9.关于价值链分析在企业规划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值链分析不利于提高作业业绩,但可指导企业未来发展B.运用价值链分析可引导企业的投资选择C.运用价值链分析的关键是对企业正在经营环节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平均分配D.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将收入分配到“低价值的作业”中10.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落实推动绿色发展的要求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原则。
A.绿色发展原则B.集约发展原则C.弹性发展原则D.循环发展原则11.产业规划要以战略的眼光审视行业的未来,要有大格局,这体现了产业规划编制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Three aspect theories)
[编辑]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简介
麦肯锡资深顾问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斯蒂芬·科利(Stephen coley)与戴维-怀特(David white)通过对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研究,在《增长炼金术——持续增长之秘诀》中提出所有不断保持增长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它们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又同时开创新业务,它们所掌握的技巧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出现减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
这就是著名的三层面理论。
三层面增长理论认为健康的企业增长要综合平衡管理企业的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这一理论给正在寻求增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四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编辑]
与增长三层面有关的一些因素
[编辑]
三层面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对于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增长阶梯的概念。
他们认为高速增长的公司每一段时间都会前进一步,每一步都会带来新行动和新能力;成功的增长公司强调针对近期和远期的远景和策略;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能维持增长同时追求增长的公司。
他们提出增长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公司实现增长就必须同时管好增长3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成功的进行3层面的增长,一个宏伟的远景目标加上有效结合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增长的关键。
要达到领先,企业必须对3个发展层面进行均衡管理,对于不同层面的业务应该采用不同的战略与管理。
第一层面是公司当前的核心业务,这一业务实实在在地为公司带来大部分的营业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并且公司在这一业务中所培育的经验和技能可以现金流,并且公司在这一业务中所培育的经验和技能可以长业务,这种业务已经经历了最初的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的探索,基本确立了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并且具有高成长
性,已经产生了收入或利润,而且公司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第二层面的业务也会像第一层面的业务那样带来盈利。
第三层面是处于探索阶段的未来业务,它们不仅是领导人的一些想法,而且是具有实质性运作或投资的一些小的项目,这些项目在将来有的能发展成为第二层面的业务,甚至成为第一层面业务。
对于寻求发展的企业来说要成功的启动3层面的增长必须首先取得增长的资格。
所谓增长的资格第一要以优良的运营业绩力图成为领先市场的强竞争力企业。
这样为建立增长的基础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的同时使管理者能领导并有足够的财务和相关能力支持增长。
第二要剥离对企业未来无关紧要的业务,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企业现在和企业未来无关紧要的业务,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企业现在和第三是使投资者确信增长举措是好的投资,这样在投资者的支持下可以确保足够的资金以实现增长。
其次,企业希望增长必须做出增长的决心。
由高层主管做出增长的承诺,统一领导层对于增长的认识,选出能够领导增长并且具有相关能力的关键管理人员。
提出更高的目标对于做出增长的决心也很重要,这样可以推动员工采用新思维,也使得企业活动和投入要有重点。
做出增长的决心必须要去除组织结构中的障碍,确保企业文化、个人偏见、管理系统和激励机制不会对启动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因为持续增长是一个能力的吐旧纳新、使业务阶梯式上升的演进过程,要启动增长就一定要为增长建立起能力平台,取得增长的动力。
获得成功增长的企业往往需要组合所需的能力,以良好的状态战胜竞争对手。
它们还应该能迅速判断在已有的能力中哪些是新的能力平台所需要的,它们还能用切实的、一步一步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获取尚没有的能力,以充实能力平台。
成功的企业的能力平台随不同层面业务的不同而不同,并能在增长阶梯的每一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充实,以形成竞争者难以模仿的能力。
企业3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有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要针对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不同的发展战略用不同的方式对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业务、人才和业绩进行系统管理。
[编辑]
三层面理论对企业增长的启示
一般来说我国很多企业在寻求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一系列的战略选择和困惑,往往可持续性不强。
在搞好主业还是寻求多元化上我国很多企业盲目发展多元化,失败例子很多,如著名的巨人集团。
我国企业很多情况下搞不清增长和利润是否有矛盾,不知道哪个更重要。
造成了过分追求规模与量的扩张,而忽视利润与价值创造,在许多行业造成恶性竞争、重复投资、市场高度不规范。
在技术创新理论上我国企业认识很多也知道其中的重要性,但是实践成功还不多。
不少企业仍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不少企业觉得国内需求本身就与先进技术发展有脱节。
因此,是赶超世界先进趋势还是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常常让中国企业迷惑不解。
自从1998年金融风暴和2OO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全球的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动荡不安,中国人世后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不少我国企业放弃了或至少延缓了本来宏伟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第二、三层面业务的开拓,使企业缺乏自身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启动市场的能力。
第一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
首先必须明确核心技能与核心业务,可以有几个,但总体上宜少不宜多,通过节支、增收与技术创新,来创造最大的价值,取得发展的权利。
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任何现有业务都会有一个成熟、利润率逐步下降的过程,因而必须及时考虑多元化;但多元化不是为了今天的规模扩张,也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
多元化是为了不断寻找并发展未来两、三年来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的核心业务,也就是说,核心业务是动态的概念,应该不断凋整,它永远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和最主要的利润源泉。
多元业务之间应该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中国企业管理者因此必须同时具备今天和未来若干年的眼光,而不是局限于短期考虑,争上项目,扩大短期规模与知名度。
第二个启示: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
首先是第一层面的业务必须能产生足够利润以支持其他层面,第一层面的业务的发展必须基于增加盈利能力的基础。
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改善行业整体行为积极促使行业结构调整,而不是依靠恶性循环的不良竞争。
第二层面的业务可以以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为主要目标,但也必须充分认识今后盈利的可能性,确保净现值最大化。
既要有远见敢于投资,又必须确保投资的总效益,必要时考虑适当的投资组合,减少风险,增大效益。
比较远的第三层面的业务则应以少量投资,增大选择的可能性与灵活性为主。
可以多做一些基础工作,考虑与行业内外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既规避风险,也有利于促发市场朝某一有利方向发展。
第三个启示: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
企业首先要能做到至少在某几个领域能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都能满足现有需求。
这也是取得发展的资格的重要因素。
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加强主业经营以取得增长的资格,与启动增长可以同步,不一定要分先后。
优秀的企业应该考虑如何主导市场,塑造顾客需求,发掘潜在的需求。
在许多行业,中国顾客通常需求特征细分不明显区别,无从取舍者数量不小。
有效的塑造这些需求,既可产生第二层面业务的创意,也能在第一层面业务上加强顾客忠诚度技术创新就是开拓新产品新业务的重要途径,必须与适当超前的塑造挖掘顾客潜在需求结合起来,注重产业化与市场化。
创新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将给用户带来怎样的额外价值?”,而不是“我们新产品的指标如何先进?”具备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巨大额外价值的技术创新才能开创新的业务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个启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许多中国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超高速的发展往往得助于有利于其发展的宏观大环境甚或某些特殊政策。
但是,在中国人世后许多政策的放宽,企业面临的内外战略环境的变化使得在竞争日益激烈及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下,不少企业适应能力不强,持续性增长能力不强。
要保持增长发展,就要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找机会。
通常至少有几类发展机会。
一是加大市场投资,利用其他企业松缓下滑时机,迅速取得更大的市场主导权,使市场占有率取得跳跃式增长(如2O世纪9O年代初美国康柏等)。
二是利用行业不景气的现实,加速行业结构调整重组(如民航、化工等)。
三是加速发展第二层面业务,反过来刺激支持第一层面业务,形成良性循环(如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成立的CE金融事业部,中国的信贷消费,与农村市场的启动等)。
四是剥离部分业务,敢于有所不为,取得发展资金。
在不景气下成长发展的企业必将具有独特竞争力,并形成持久发展的能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