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题
一、积累·运用
1. 将下面的诗句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认真抄写题目中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注意“幽、涧、鹂”字的正确书写。
2.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边上,花儿, 小在花丛中欢快地舞着,
帮助花儿传播种子。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塘”“蜜”“继”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 选择正确的字填入句子中,只填序号。
(1)大家自发地(
)开让他走,( )手不管他了。
(A : 撒 B :散) (2)她(
)仿妈妈样子轻轻地抚( )着妹妹的脸儿。
(A :模 B :摸 )【答案】
①. B
②. A ③. A ④. B
【解析】。
的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1)A.“散”有分开、由聚集而分离的意思;B.“撒”表示放开、发出。
结合语境,第一空形容大家分开,应选“散”,故选B;第二空“不管他了”,“撒手”表示放开手,应选“撒”,故选A。
(2)A.“模”有仿效、照着做的意思;B.“摸”指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
结合语境,“妈妈的样子”可知,第一空“模仿”是仿照的意思,应选“模”,故选A;“着妹妹的脸儿”可知,第二空是用手接触抚摸的动作,应选“摸”,故选B。
4.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填空。
红()()金()()黑()()
()()麻麻痛痛()()方方()()
(1)第一行词语是表示________的ABB式词语,请你写出两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词语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
①老师教育我们说:“中国的汉字是______________的,做人也要像字一样堂堂正正。
”
②____________的阳光洒满大地,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答案】①. 彤②. 彤③. 灿④. 灿⑤. 乎⑥. 乎⑦. 密⑧. 密⑨. 快⑩. 快⑪. 正⑫. 正⑬. 颜色⑭. 绿油油⑮. 白茫茫⑯. AABB ⑰. 方方正正⑱. 金灿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词语填空、仿写词语。
红彤彤:形容颜色很红,像火一样。
金灿灿:金光耀眼。
黑乎乎:形容颜色发黑,光线很暗,或者物体外表呈现出黑色且不清楚的样子。
密密麻麻:表示又多又密的样子。
常用来形容分布很紧凑的事物。
痛痛快快:形容心情舒畅、尽兴、爽快的样子。
方方正正: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1)红彤彤、金闪闪、黑乎乎分别描述了红、金、黑这几种颜色,所以是表示颜色的 ABB 式词语;类似的词语还有黑黝黝、红艳艳等;结合词语结构,“密密麻麻”“痛痛快快”“方方正正”都是 AABB 式的结构。
(2)结合语境“中国汉字的形态是方方正正”;形容阳光闪耀的样子,用“金闪闪”来描述比较贴切。
读句子,按要求写句子。
5. 爸爸马上下班以后去银行办理业务。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
原句中“马上下班以后”的表述不符合正常的语言逻辑,应该先“下班”,然后“马上”去办理业务。
这
样修改后,句子的语序更合理,表达更清晰准确。
改为:爸爸下班以后马上去银行办理业务。
6. 老师说:“我今天没有课,我可以帮助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用自己话转述)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师说,她(他)今天没有课,她(他)可以帮助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改用逗号。
②
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
“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
③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
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
结合例句可知,①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②去掉句中双引号;③把句中的“我”改为“他(她)”。
故原句改为:老师说,她(他)今天没有课,她(他)可以帮助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7.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1)眼见为实,____________。
请你再写一个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清明》的作者是______(A.杜牧 B.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的“断魂”写出了行人______的心情。
(A.伤心难过 B.内心平和)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元日》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A.元宵节 B.重阳节 C.春节 D.清明节)。
(4)正月初一傍晚,大家畅饮美酒,家家户户传来阵阵鞭炮声,爷爷摸摸胡子吟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 耳听为虚②. 一夫当关③. 万夫莫开④. A⑤. A⑥. B D C ⑦. 爆竹声中一岁除⑧. 春风送暖入屠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理解与默写和成语。
(1)书写时注意“耳”“虚”这些字的正确写法。
八字成语有很多,例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等。
(2)古诗《清明》的作者是杜牧。
故选A。
清明时节本就是人们祭扫先人、缅怀逝者的时候,再加上细雨
纷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行人在这样的情境中“欲断魂”,形象地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哀伤和愁苦,
所以是伤心难过的心情,而不是内心平和。
故选A。
(3)诗中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的时间,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诗人在异乡思念远方
的亲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
故选B。
从诗题“清明”就能看出,整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直接点
明了节日。
《清明》写的是清明节。
故选D。
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绘了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等庆祝新年的习俗,展现了春节
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元日》写的是春节。
故选C。
(4)正月初一是春节,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
中一岁除”描绘了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热闹场景,“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体现了大家畅饮美酒的欢乐氛围,与题目中正月初一傍晚大家畅饮美酒、传来阵阵鞭炮声的情境相符合,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春节的喜庆
和欢乐。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奇妙的植物世界
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②植物能吃虫。
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zhān)苔(tái)。
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nián)性很强的液体。
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③植物还会听音乐呢。
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
日子久了,竟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
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
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④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yù)藤,能净化水的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8. 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9.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两种奇妙的植物,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
10. 毛毡苔是怎样捕捉飞虫的,用“ ”画出相关句子。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毛毯苔身上有200多根小绒毛。
B. 听音乐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12. 对比《奇妙植物世界》和《海底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
A. 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B. 这两篇文章都是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答案】8.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9. ①. 能吃虫的毛毡苔;②. 会听音乐的水稻
10. 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
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11. B 12. 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寻关键句。
“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通过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②“植物能吃虫”,文段③“植物还会听音乐呢”,文段④“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葫芦,会”咬人“的漆树……”可知,本文主要介绍了许多奇妙的植物。
因此文段①“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即是本文的中心句。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文段②“植物能吃虫。
”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能吃虫子植物——毛毡苔。
结合文段③“植物还会听音乐呢”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会听音乐的植物。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
通过阅读选文,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可知,从文段②“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nián)性很强的液体。
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中可知毛毡苔捕捉虫子的方法。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A.结合文段②“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可知,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根小绒毛,而不是“毛毡苔身上”。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B.结合文段③“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可知,听音乐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用的理解。
A.《奇妙的植物世界》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
《海底世界》一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故本句表述错误。
B.《奇妙的植物世界》从植物能吃虫、植物还会听音乐……等方面介绍世界植物的“奇妙”;《海底世界》分别从海底深处的情况,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妙之处。
故本句表述正确。
故选B。
三、习作。
13.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熟悉的人,他们都各有特点,如:小书虫欢欢、宽容大度的同桌、调皮的小弟弟……请你选一个你熟悉的人,想想关于他们的故事,选一两件事写出他(她)的特点。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要真实,能突出人物特点;字数在3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爱唠叨的妈妈
清早,闹钟“丁零零”地在我耳边响起,我睡眼朦胧地睁开眼一看才6点钟,正想翻身再睡一下的时候,妈妈叫起来了:“快点起床,别睡了,再睡上学就要迟到了,快穿好衣服。
”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衣服,刚穿好, 妈妈的声音又来了:“先刷牙洗脸,然后快点吃早餐了,多吃点,不然上午会饿,人一饿记忆力会下降的,会影响学习的。
”我不愿吃的煮鸡蛋硬让我吃了两个。
在我终于可以背起书包准备出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
放学回来了,我书包一丢,正想跑出家]找朋友玩弹珠,妈妈又叫了起来:“先写作业,认真一点写,早一点把作业写完,别到很晚还没写完。
”我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大饱眼福”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来了:“洗澡睡觉了,早睡早起精神好。
”你看,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都没停过,你说烦不烦。
可是有一次,我彻底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
有一个早上,妈妈要我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我看都没看就说带齐了。
到了学校,第二节语文课时,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整堂课我的
心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发现批评我,那节语文课也没学好,真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检查好书包。
我现在才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已经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因为那一句句的唠叨也是一句句的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他(她)的特点。
想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熟悉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选择你最想介绍的去写。
写作时要注意结合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这位同学的特点,写作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利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来充实事件过程的人物表现,最终表达某种情感。
注意事件的情节变化,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变化,结尾有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描述对象;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用上多种描写方法;
结尾:点明中心,表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