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业设计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
二、作业设计类型:
课时作业
三、作业目标:
1.通过课前动手实践制作常见的四种发酵食品,体验发酵食品制作过程,初步感知发酵的本质。
2.通过核心概念的考察,在新情境下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巩固重要概念即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米酒的操作步骤。
3.通过酸奶包装袋胀袋的原因和泡菜制作过程的实验探究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曲线、数据的能力,发展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作业设计方案:
一、前置性实践作业: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美食!(制作米酒必做,其它选做)资料一:制作米酒
方法步骤:参照课本P85制作米酒
资料二:制作酸奶
方法步骤:
1.新鲜牛奶加入适量的蔗糖加热煮沸
2.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瓶中,再倒入适量乳酸菌(可用普通老
酸奶替代)倒瓶中
3.将玻璃瓶密封,放于30℃的温度下发酵8小时后品尝
资料三:制作馒头
方法步骤:
1.温水倒入碗中,加入酵母搅拌均匀
2.面粉倒入盆中 , 不断加入有酵母的温开水和面和成面团;
3.放置在温暖的地方30-40分钟
要求:①按上述步骤学习制作馒头②上述步骤2改为不放酵母,再次制作少量馒头③将两种馒头艇开对比看一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加入酵母后制作出的馒头更多孔、松软?
资料四:制作泡菜
方法步骤:
1.将泡菜坛清洗干净,坛子、坛盖全部消毒一遍
2.将腌制的蔬菜清洗干净,晾干装入泡菜坛中
3.用清水和食盐配制好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后缓缓倒入坛中,使盐水没过全部蔬菜,盖紧坛盖。
4.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腌制15天
二、课后作业
双基训练(必做题)
知识点一发酵现象
1.如图所示,在盛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加入一大勺白糖、两大勺面粉和一小包酒曲粉,然后把这个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
一段时间后,
套在玻璃瓶口上的瘪气球会越胀越大,玻璃瓶里的液体还不断冒出气
泡,气泡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请根据实验填空。
(1)胀大的气球,其里面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2)酒曲中的曲霉含有大量的酶,能把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3)把套在玻璃瓶口的气球取下,闻一闻玻璃瓶,会发现有酒味,说明
在酒曲中的酵母菌的作用下还能产生酒精。
知识点二食品制作
2.乐乐经常吃图中所示的汉堡套餐,套餐中属于发酵食品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利用微生物可生产多种美味的食品。
下列微生物与其所生产的食品对应关系错误的组是
(C)
A.霉菌——制酱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泡菜D.乳酸菌——制酸奶
能力提升(选做题)
4.某星期天,小刚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常温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
A.玻璃瓶没有密封B.牛奶经过了煮沸
C.牛奶进行了冷却D.牛奶添加了蔗糖
素养闯关
5.(必做题)核心素养•探究实践)(2022•绵阳)小韩同学在购买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
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胀袋的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
随后,小韩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酵母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甲乙两组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且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相同。
(3)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大小关系是甲组气球体积小于乙组(或乙组气球体积大于甲组),则实验验证成功。
(4)酵母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小韩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低温抑制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6.(选做题)(核心素养•探究实践)(2021•东营)泡菜因其醇香酸脆,制作方便,为人们所
广泛喜爱。
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了泡菜制作,并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没过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
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图1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下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
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9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白菜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3)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
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4)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分裂的方式大量繁殖。
(5)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图2),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五、设计理念阐述:
1.前置性实践作业——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美食在十一七天小长假期间布置,时间很充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热情高涨,作业的完成率很高。
通过制作馒头、酸奶、泡菜、米酒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在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体验、感知生物学发酵的原理,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并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新课发酵现象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2.课后作业分双基训练、能力提升、素养闯关分层次地打破以往重知识、重机械记忆的常规,创设新颖情境灵活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诊断,又在习题设计的新情景中。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通过让学生分析亚硝酸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曲线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较好地达到了提质减负,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要求。
3.结合学生授课后的反馈结果,本次作业通过分层设计较好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作业后都有一定水平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本次作业设计的也有不足之处:素养闯关的选做题有一定的难度,还没有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
前置性作业——发酵食品在授课过程中虽让学生都带到了课堂上,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分析失败原因。
期待往后优化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