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可为渗出液;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白细胞升 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有结核病史、接触史、 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灶。
⑶其他疾病引起腹水:如慢性胰源性腹水、结缔组织疾病、
Megis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
鉴别诊断
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
需与腹部肿瘤(肝Ca、结肠Ca、卵巢Ca)、Crohn病鉴别
病理
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前两型多见,可混合存在 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可伴黄(灰)白
色细小及融合之结节。腹水量中等以下,草黄色,也可为淡血性,偶见乳 糜性。
粘连型: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蛋白沉积使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肠袢
相互粘连可发生肠梗阻。
干酪型:以干酪样坏死病变为主,形成结核性脓肿,向肠管、腹腔、阴
项目 肠外结核 病程
瘘管、腹腔脓肿、肛周病变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溃疡形状 组织病理抗酸杆菌 干酪性肉芽肿
PPD实验
抗结核治疗
肠结核 多见 复发不多
克罗恩病 一般无 病程长,缓解与复发交替
少见 常无 呈横行,浅表而不规则 可有
有干酪性肉芽肿
可见 有 呈纵形、裂隙状 无
无干酪性肉芽肿
强阳性
弱-阳性
症状明显改善,肠道病变好转 无明显改善,肠道病变无好转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腹部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可见增厚的腹膜、 腹水、腹腔内包块及瘘管。腹平片可见钙化影,提示 肠系膜淋巴结钙化;胃肠钡餐可见肠粘连、肠结核、 肠瘘、肠腔外肿块。
腹腔镜检查:适于腹水较多,诊断困难者。腹膜广泛 粘连者为禁忌。 镜下可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集聚的 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光泽,腹腔内条索状或幕状粘 连。组织病理有确诊价值。
经口感染。患者多为开放性肺结核、喉结核吞下含菌痰液, 或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共餐)。但也可由血行 播散引起,或由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发病部位多在回盲部。 可能原因:①含结核杆菌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② 回盲部有丰富淋巴组织。
病理
主要位于回盲部,也可累及结肠及直肠。 (一)溃疡型肠结核:肠壁的集合淋巴组织和孤立淋巴
其他: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并发症:肠梗阻,肠瘘、腹腔脓肿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病程长且活动性患者可有轻-中度贫血;WBC多正常,
急性扩散或干酪型可升高。
血沉:活动时增高,静止期正常。 PPD试验或T-SPOT实验:强阳性,有助诊断。 腹水检查:渗出液,草黄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浑浊或淡
转→诊断肠结核 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探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PPD试验: 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局部有无
硬节,红晕。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 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 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以上
鉴别诊断
滤泡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溃疡。 可引起局限性结核性腹膜炎或淋巴结结核,一般
不发生急性穿孔,腹腔脓肿或肠瘘亦少见。修复过程 中,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致肠管变形、狭窄。 (二)增生型肠结核:多局限在回盲部,黏膜下层及浆 膜层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
可引起管腔狭窄,梗阻。 (三)混合型肠结核:兼有上述两种病变。
诊断
中青年,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 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腹痛、腹胀、腹水、腹部柔韧
感或腹部包块 腹水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ADA(尤其ADA2)明显增高 X线胃肠钡餐发现肠粘连等征象及腹平片有肠梗阻或散
在钙化点 PPD试验或T-SPOT试验强阳性
典型病例--临床诊断,予抗痨治疗(2周-4周)有 效可确诊;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可有结核毒血症状,如低热、
盗汗、消瘦,贫血、乏力等。增生型则全身情况一般较好,无明显 结核毒血症状
并发症:晚期,肠梗阻及结核性腹膜炎多见。
瘘管、腹腔脓肿、肠出血少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沉多明显增快---估计结核病活动程度的指标
粪便可见少量脓细胞与红细胞。 结核菌素实验呈强阳性或T-SPOT 阳性
治疗
目的: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
防止并发症。强调早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治疗关键
对症治疗:腹痛→抗胆碱能药 摄入不足、腹泻严重 → 纠正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减压
手术治疗:
①完全性肠梗阻或部分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内科治疗未能闭合 ③肠道大量出血积极抢救不能有效止血 ④诊断困难需剖腹探查者
道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多由渗出型、粘连型演变而来。可具上述两型的 病理特点。并发症多见。
临床表现
多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 高热为主要表现
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常见。发热与盗汗,热型以低热、中等热 最多见,也可有弛张热、稽留热。高热伴明显毒血症主要见于渗 出型、干酪型,或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等。后期营养 不良表现。
①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不完全肠梗阻内科治疗未见好转 ②急 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③肠瘘经抗结核化 疗与加强营养未能闭合 ④诊断困难,与急腹症不能鉴别考虑剖腹 探查。
患者教育:
预防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 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有助于预防 本病。
X线钡剂灌肠检查:
溃疡型于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病 变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剂激惹征。
增生型者肠粘膜呈结节状改变,肠腔变窄、肠段缩短变形, 回盲正常角度消失。
结肠镜:回盲部等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
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 活检送病理---肉芽肿、干酪坏死或抗酸杆菌--确诊。
血色,偶见乳糜性;比重>1.018,蛋白含量>30g/L,WBC > 500×106/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当存在低蛋白血症时, 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ADA2有一定特异性。普通细 菌培养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很低。大量腹水浓缩后行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提高阳性率。细胞学检查目的为 排除癌性腹水。
不典型病例--排除禁忌症,可行腹腔镜并活检;
鉴别诊断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 ⑴腹腔恶性肿瘤: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
间皮瘤
腹水细胞学检查如发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并通过 B超、CT、内镜等寻找原发灶(多见于肝、胰、胃肠道及卵巢癌 肿)。
⑵肝硬化腹水:漏出液,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现。肝硬化腹水合并
诊断
中青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 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压痛、可
有腹块、原因不明肠梗阻,伴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X线钡剂检查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肠腔狭窄 结肠镜--回盲部的炎症、溃疡、炎症息肉或肠腔狭窄 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或T-SPOT阳性 病理:干酪性肉芽肿→确诊,活检找到抗酸杆菌有助诊断 高度怀疑→抗痨治疗(2-6周)症状缓解,2-3月肠镜改善、好
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有持续性或阵发性隐痛,偶可 表现为急腹症。
腹部触诊:常有揉面感,轻压痛,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多见于 干酪型)
腹胀、腹水:腹胀伴有腹部膨隆。腹水不一定有,可有少-中等量。
临床表现
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为 增厚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肠曲或干酪 样坏死脓性物组成,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 结节感,活动度小,伴压痛。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
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疾病鉴别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
可有急性腹膜炎或肠梗阻。
治疗
关键--早期、合理、足够疗程的抗痨治疗 目的--早期康复、避免复发,防止并发症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全程规则用药。粘连型或干酪型必要
时考虑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及适当延长疗程
大量腹水:放腹水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
患者教育
多休息,避免合并其他感染 加强营养,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肠道不全梗阻,进流质及半流质食物 肠梗阻明显,禁食,及时就医 按时服药,全疗程治疗 定期随访,监测不良反应
预后与预防
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渗出性阶段 治疗可痊愈;合理选用抗痨药(充分剂量与足 够疗程)
预防:肠外结核(肺结核)早期诊断与及时治 疗;勿吞咽痰液,保持排便通畅;公筷进餐, 牛奶灭菌。
克罗恩(无发热、盗汗等结核
毒血症,结肠镜及活检可确诊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既往有相应感染史,脓血
便常见,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可见病原体,肠镜可鉴别诊断,相应 特效治疗有效
其他:肠恶性淋巴瘤、肠放线菌病与伤寒等鉴别。
肠结核与CD的鉴别
临床表现
多中青年,女稍多于男。 腹痛: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进餐后加重,常伴腹鸣,排气或排
便后缓解。常有腹部压痛,多在右下腹。
大便习惯改变:溃疡型→腹泻,糊状,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有
时腹泻与便秘交替 增生型→便秘。
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轻或中度压痛。
主要见于增生型,也可见于溃疡型。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 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常继发于肺结核,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率增高,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部分人群免疫力低下致发病增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性腹膜炎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中青年 多见,女性较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 核病 感染途径: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如肠系膜 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 少数由淋巴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性腹膜炎
⑶其他疾病引起腹水:如慢性胰源性腹水、结缔组织疾病、
Megis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
鉴别诊断
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
需与腹部肿瘤(肝Ca、结肠Ca、卵巢Ca)、Crohn病鉴别
病理
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前两型多见,可混合存在 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可伴黄(灰)白
色细小及融合之结节。腹水量中等以下,草黄色,也可为淡血性,偶见乳 糜性。
粘连型: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蛋白沉积使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肠袢
相互粘连可发生肠梗阻。
干酪型:以干酪样坏死病变为主,形成结核性脓肿,向肠管、腹腔、阴
项目 肠外结核 病程
瘘管、腹腔脓肿、肛周病变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溃疡形状 组织病理抗酸杆菌 干酪性肉芽肿
PPD实验
抗结核治疗
肠结核 多见 复发不多
克罗恩病 一般无 病程长,缓解与复发交替
少见 常无 呈横行,浅表而不规则 可有
有干酪性肉芽肿
可见 有 呈纵形、裂隙状 无
无干酪性肉芽肿
强阳性
弱-阳性
症状明显改善,肠道病变好转 无明显改善,肠道病变无好转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腹部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可见增厚的腹膜、 腹水、腹腔内包块及瘘管。腹平片可见钙化影,提示 肠系膜淋巴结钙化;胃肠钡餐可见肠粘连、肠结核、 肠瘘、肠腔外肿块。
腹腔镜检查:适于腹水较多,诊断困难者。腹膜广泛 粘连者为禁忌。 镜下可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集聚的 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光泽,腹腔内条索状或幕状粘 连。组织病理有确诊价值。
经口感染。患者多为开放性肺结核、喉结核吞下含菌痰液, 或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共餐)。但也可由血行 播散引起,或由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发病部位多在回盲部。 可能原因:①含结核杆菌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② 回盲部有丰富淋巴组织。
病理
主要位于回盲部,也可累及结肠及直肠。 (一)溃疡型肠结核:肠壁的集合淋巴组织和孤立淋巴
其他: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并发症:肠梗阻,肠瘘、腹腔脓肿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病程长且活动性患者可有轻-中度贫血;WBC多正常,
急性扩散或干酪型可升高。
血沉:活动时增高,静止期正常。 PPD试验或T-SPOT实验:强阳性,有助诊断。 腹水检查:渗出液,草黄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浑浊或淡
转→诊断肠结核 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探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PPD试验: 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局部有无
硬节,红晕。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 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 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以上
鉴别诊断
滤泡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溃疡。 可引起局限性结核性腹膜炎或淋巴结结核,一般
不发生急性穿孔,腹腔脓肿或肠瘘亦少见。修复过程 中,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致肠管变形、狭窄。 (二)增生型肠结核:多局限在回盲部,黏膜下层及浆 膜层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
可引起管腔狭窄,梗阻。 (三)混合型肠结核:兼有上述两种病变。
诊断
中青年,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 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腹痛、腹胀、腹水、腹部柔韧
感或腹部包块 腹水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ADA(尤其ADA2)明显增高 X线胃肠钡餐发现肠粘连等征象及腹平片有肠梗阻或散
在钙化点 PPD试验或T-SPOT试验强阳性
典型病例--临床诊断,予抗痨治疗(2周-4周)有 效可确诊;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可有结核毒血症状,如低热、
盗汗、消瘦,贫血、乏力等。增生型则全身情况一般较好,无明显 结核毒血症状
并发症:晚期,肠梗阻及结核性腹膜炎多见。
瘘管、腹腔脓肿、肠出血少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沉多明显增快---估计结核病活动程度的指标
粪便可见少量脓细胞与红细胞。 结核菌素实验呈强阳性或T-SPOT 阳性
治疗
目的: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
防止并发症。强调早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治疗关键
对症治疗:腹痛→抗胆碱能药 摄入不足、腹泻严重 → 纠正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不完全性肠梗阻→胃肠减压
手术治疗:
①完全性肠梗阻或部分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内科治疗未能闭合 ③肠道大量出血积极抢救不能有效止血 ④诊断困难需剖腹探查者
道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多由渗出型、粘连型演变而来。可具上述两型的 病理特点。并发症多见。
临床表现
多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 高热为主要表现
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常见。发热与盗汗,热型以低热、中等热 最多见,也可有弛张热、稽留热。高热伴明显毒血症主要见于渗 出型、干酪型,或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等。后期营养 不良表现。
①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不完全肠梗阻内科治疗未见好转 ②急 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③肠瘘经抗结核化 疗与加强营养未能闭合 ④诊断困难,与急腹症不能鉴别考虑剖腹 探查。
患者教育:
预防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 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有助于预防 本病。
X线钡剂灌肠检查:
溃疡型于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病 变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剂激惹征。
增生型者肠粘膜呈结节状改变,肠腔变窄、肠段缩短变形, 回盲正常角度消失。
结肠镜:回盲部等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
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 活检送病理---肉芽肿、干酪坏死或抗酸杆菌--确诊。
血色,偶见乳糜性;比重>1.018,蛋白含量>30g/L,WBC > 500×106/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当存在低蛋白血症时, 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ADA2有一定特异性。普通细 菌培养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很低。大量腹水浓缩后行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提高阳性率。细胞学检查目的为 排除癌性腹水。
不典型病例--排除禁忌症,可行腹腔镜并活检;
鉴别诊断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 ⑴腹腔恶性肿瘤: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
间皮瘤
腹水细胞学检查如发现癌细胞,腹膜转移癌可确诊,并通过 B超、CT、内镜等寻找原发灶(多见于肝、胰、胃肠道及卵巢癌 肿)。
⑵肝硬化腹水:漏出液,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现。肝硬化腹水合并
诊断
中青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 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压痛、可
有腹块、原因不明肠梗阻,伴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X线钡剂检查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肠腔狭窄 结肠镜--回盲部的炎症、溃疡、炎症息肉或肠腔狭窄 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或T-SPOT阳性 病理:干酪性肉芽肿→确诊,活检找到抗酸杆菌有助诊断 高度怀疑→抗痨治疗(2-6周)症状缓解,2-3月肠镜改善、好
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有持续性或阵发性隐痛,偶可 表现为急腹症。
腹部触诊:常有揉面感,轻压痛,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多见于 干酪型)
腹胀、腹水:腹胀伴有腹部膨隆。腹水不一定有,可有少-中等量。
临床表现
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为 增厚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肠曲或干酪 样坏死脓性物组成,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 结节感,活动度小,伴压痛。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
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疾病鉴别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
可有急性腹膜炎或肠梗阻。
治疗
关键--早期、合理、足够疗程的抗痨治疗 目的--早期康复、避免复发,防止并发症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全程规则用药。粘连型或干酪型必要
时考虑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及适当延长疗程
大量腹水:放腹水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
患者教育
多休息,避免合并其他感染 加强营养,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肠道不全梗阻,进流质及半流质食物 肠梗阻明显,禁食,及时就医 按时服药,全疗程治疗 定期随访,监测不良反应
预后与预防
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渗出性阶段 治疗可痊愈;合理选用抗痨药(充分剂量与足 够疗程)
预防:肠外结核(肺结核)早期诊断与及时治 疗;勿吞咽痰液,保持排便通畅;公筷进餐, 牛奶灭菌。
克罗恩(无发热、盗汗等结核
毒血症,结肠镜及活检可确诊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既往有相应感染史,脓血
便常见,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可见病原体,肠镜可鉴别诊断,相应 特效治疗有效
其他:肠恶性淋巴瘤、肠放线菌病与伤寒等鉴别。
肠结核与CD的鉴别
临床表现
多中青年,女稍多于男。 腹痛: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进餐后加重,常伴腹鸣,排气或排
便后缓解。常有腹部压痛,多在右下腹。
大便习惯改变:溃疡型→腹泻,糊状,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有
时腹泻与便秘交替 增生型→便秘。
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轻或中度压痛。
主要见于增生型,也可见于溃疡型。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 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常继发于肺结核,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率增高,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部分人群免疫力低下致发病增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性腹膜炎 (tuberculous peritonitis)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中青年 多见,女性较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 核病 感染途径: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如肠系膜 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 少数由淋巴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