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绿色丝路,讲好中国环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
沿着绿色丝路,讲好中国环保故事
文/丁士能 石峰
2011年10月,原中国环保部与东盟国家合作启动了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
绿色使者计划源于2011年启动的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以及环保能力建设合作的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
2016年,为落实国家领导人倡议,做好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支撑,在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的基础上,为加强对外环境品牌宣传,支持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贡献者以及引领者,“中国—东盟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正式升级为“绿色丝路使者计划”。
截至2017年年底,绿色使者计划共举办活动26次,各方参与人员超过1000人。
绿色使者计划的实施,得到了参与国、国际机构及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更是成为中国与东盟在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以及环保能力建设领域的旗舰项目,为推动地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绿色使者计划到绿色丝路使者计划
2010年10月,在第十三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中提出,双方要根据《中国—东盟环保合作战略》,探讨开展“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活动,扎实推进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11年10月,在第一届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期间,时任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与东盟国家环境部门官员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并正式发布了经东盟各国以及东盟秘书处确认的《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框架文件》。
该计划内容包括旨在提高管理者在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的“绿色创新”,旨在促进青年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境意识的“绿色先锋”以及旨在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促进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的“绿色企业家”。
作为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主要实施单位,在2011—2015年期间,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东盟中心)共举办了12次活动,各方直接参与人员逾500人,代表包括环境官员、青年学生、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等。
项目实施得到了东盟秘书处、东盟国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大自然基金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及中国国内机构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沟通与了解,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融合、促进区域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绿色使者计划得到了包括东盟国家、东盟秘书处、参加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东盟中心已被新一期的东盟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列为重要合作伙伴。
在“中国—东盟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升级为“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后,除继续开发面向环境官员、青年的已经成熟的交流活动以外,还提出建设绿色使者计划——环境技术与知识共享平台。
该平台以“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打造中国开展国际区域环境合作的成果展示、宣传交流、教育培训、技术合作以及信息收集的综合型服务平台。
截至2017年年底,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共举办了14次活动,内容涉及“一带一路”产能对接、产业技术对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等领域。
超过250名东盟、南亚以及中东地区的环境官员参加了活动。
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绿色产能交流合作
“中国环保故事”影响力开始显现。
自绿色使者计划开展以来,讲好“中国环保故事”,服务产能国际合作一直是各项活动的重点任务之一。
通过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内涵以及建设成就,讲解“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剖析中国现有环境制度体系,分享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经验,绝大多数活动代表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同和肯定。
环保能力建设合作成为我国环保国际合作的重要合作领域。
开展环保能力建设合作一直是绿色使者计划的主要活动形式。
计划实施过程中,环保政策联合研究、人力资源培训等具体环保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建议被外方持续不断地主动提出。
比如,柬埔寨环境部代表提出希望中国生态环境部能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相关法律、导则、标准的制定以及实施给予具体的指导。
具体形式包括开展官员以及行业从业人员
49
INTERNATIONAL TALENT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
培训、政策内容指导等。
此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国等国相关官员也分别就城市水环境治理、PPP 环保项目、流域治理等领域开展环保能力建设合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中国制造得到广泛肯定。
通过环保能力建设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技术交流对接活动的展开,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标准体系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有效性得到了东盟、南亚等国家环境官员、企业代表的高度肯定。
部分环保企业通过交流活动已经与相关国家开展了合作对接。
如越南Quang Ninh Thermal Power Plant已经开始向中国在线监控设备制造企业采购大气在线监控设备;印尼部分燃煤发电站正在采购中国的污水处理设备。
中国制造的“走出去”还带动了中国标准的“走出去”。
目前,部分东盟国家已提出需求,希望中国相关专家帮助其修改本国相关环保标准。
绿色产能国际合作得到一定支撑。
绿色使者计划通过与外国环境官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包括中国环保制度、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走出去”,努力为产能国际合作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通过与外国大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培育了一批亲华、友华的青年,通过这些青年为未来长期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绿色使者计划活动重视推动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在相关主题、活动形式上贴近企业“走出去”需求,为企业搭建“走出去”对话、交流合作平台。
地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合作。
东盟中心积极筹备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目前,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宜兴、广西)、“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已先后成立,面向中亚、俄罗斯地区的产业合作平台也在积极筹建中。
绿色使者计划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在地方实践分享、技术交流对接方面注重对上述地方的扶持。
同时,在活动主题设计方面也充分考虑地方产业发展优势领域以及转型发展需求,为带动地方参与“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升级顶层设计,打造金字招牌
自绿色使者计划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阻碍计划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
一是资金渠道不固定,品牌打造受限。
二是受众群体不广泛,受资金规模的限制,在多边框架下,每次能力建设培训活动只能邀请各国2名环境官员参加,且层度不高,范围不广。
三是目前的培训活动以在中国各地举办为主,国际化程度不足。
四是活动持续性不足,绿色使者计划实施资金主要用于活动举办,缺乏后续的长期交流和联系机制支撑参与者持续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情况及与其他各国学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为进一步打造绿色使者计划平台,具体建议如下:
整合相关资源,做好使者计划顶层设计。
目前,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建议生态环境部对环保系统内各
东盟国家大学青年参观北京绿色建筑
50国际人才交流
51
INTERNATIONAL TALENT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
部门、直属单位所实施的,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的能力建设的培训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并统一纳入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框架。
这样既有助于各单位之间了解各个领域合作进展情况,挖掘新的合作潜力,更有利于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的品牌打造,进一步扩大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培养讲好中国环保故事能力,重点服务“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
因此,建议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应重点围绕讲好中国环保故事这一核心,注重培养讲好中国环保故事的能力。
同时,在讲好中国环保故事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国际合作,为产能合作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讲好中国环保故事要注意超越“中国”,既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也要关注对方的发展,广交朋友。
超越“故事”,讲清楚中国环保故事背后与其他国家环保问题的共通性,让外国人也成为讲中国环保故事的主人。
超越“讲”,要学会问,学会倾听,激发对方听我讲的兴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讲,更好与对方互动。
推动地方政府参与绿色使者计划,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
为解决绿色使者计划资金渠道不固定的短板,建议通过推动落实“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提出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升级,推动绿色产业链延伸的要求,调动地方政府参与绿色使者计划的积极性。
因此,应依托现有或者正在筹建的国际产业合作平台,
了解地方产业国际化发展需求,通过差异化服务,推动环保产业“走出去”。
如已经建成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宜兴)、“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建议通过绿色使者计划,推动具体产业合作项目的实施,并通过确立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示范项目的方式,为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提供示范。
对于其他有意参与“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合作的地方,建议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及特色,依托绿色使者计划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利用绿色使者计划平台,收集相关国家产业发展信息,引导相关环保企业有序地“走出去”。
设立生态文明“走出去”专项,提升计划实施效果。
目前,绿色使者计划资金渠道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辅以少部分地方政府、NGO合作资金。
因此,绿色使者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稳定地、持续地对外方开展能力建设培训活动,不利于品牌建设。
为进一步巩固绿色使者计划的成果,建议设立“生态文明:中国与世界”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绿色使者计划的内容制作、平台建设以及活动实施。
通过具体活动的实施,进一步扩大我国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国际影响力、价值感召力和实践吸引力,推动绿色使者计划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外宣传平台、区域环保实践的经验分享平台、环保“走出去”的主要实施平台,让绿色使者计划更好地发挥交流窗口作用,服务环保中心工作,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作者单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
「责任编辑:左娜」
东盟国家环境官员参观中国环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