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作者:钱瑜钱建伟
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8期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制约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将有利于弥补中小企业传统融资的先天不足,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起着重要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将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有利于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融资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但潜在的金融风险将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建议政府强化对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监管从而促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更加健康发展。
一、前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十四五”规划强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旗帜鲜明地要求“增强金融普惠性”。
普惠金融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什么是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哪些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用量化的研究方法证明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在梳理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一)数字普惠金融产生发展
普惠金融是应对金融排斥现象所产生的。
从世界范围看,不论是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金融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都存在着相对弱势群体的贷款需求可能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一些非法高利贷的现象,普惠金融主要是针对解决这一问题而产
生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巴西等开展小额信贷项目被认为是惠普金融的实践探索。
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的宗旨是以可负担的成本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群体,特别是为传统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起草的《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基于政策、制度基础上构建一个持续的、能提供合适产品与服务的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不仅为金融选择中的弱势群体而且同时还为更多的一般群体提供更为广泛、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2016年,“数字普惠金融”在《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文件中提出,这是国际社会首先在金融领域中提到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问题。
文件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具体内容包括如储蓄、支付、转账、信贷、银行对账单、证券、保险、财务规划等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一般利用数字化或者电子化技术进行交易。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小额信贷,但处于零星状态。
2013年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普惠金融被广泛关注。
国家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如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特别提到要让小微企业、农民等群体及时获得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从而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至2020年我国正在形成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中心,以互联网企业为支撑,以非银行金融为补充,金融科技企业赋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制度保障不断健全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二)数字普惠金融基本特征
通过阅读、梳理文献,本文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具有以下特征:
1.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普惠性特征
在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服务资源更多地面向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而中小企业处于融资的弱势地位。
而普惠金融面对的是所有融资需要的个体,尤其是要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等便捷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需面对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所有群体。
因此,具有普惠特征。
2.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科技性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将科技融入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如金融行业广泛采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突破了融资时间、空间界限;金融行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打造“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场景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嵌入式场景金融服务,从而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客户触达能力。
3.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有偿性特征
由于服务目标是致力于满足更多群体的普遍金融需求,提供的是一种商业服务,而不是公益活动,因此,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的是有偿的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有偿性是融资需求群体所能够承受的,也是金融服务提供方所正常合理的成本和商业利润范围限度内的收费,而非高利贷似的巨额非法商业利润。
三、我国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
(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形成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问题。
在传统金融体系里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銀行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来源,同时银行为保障信贷安全会设置较高的贷款条件和业务门槛,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程序繁杂而且获得概率不高。
随着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已基本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互联网下诞生的民营银行、基于电商业务开展的平台融资等三种典型的融资模式。
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使得我国融资模式趋向多样化。
(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
数字普惠金融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如财务制度不太健全、营业利润不稳定、抵质押物不足等,从而导致传统金融机构不愿给中小企业合理信贷定价,因此使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受融资贵的问题困扰。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使服务渠道突破了时空限制,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下沉服务从而触达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等普惠群体;大数据技术的综合运用降低了银企信息不对称,从而使金融机构通过精准化画像能更好识别客户。
有学者从实证角度验证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如万佳彧等和梁榜通过数据实证研究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三)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融资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现金融商业模式的创新,呈现金融服务多样化态势,从而使中小企业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融资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使得金融机构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而未能享受便利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方便。
而且第三方支付、网上交易、网络贷款等方式被广泛使用,从而突破空间,不断拓展对客户提供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融资需求。
学者唐松等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彻底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限制,较好的地理穿透性为实现金融服务广域覆盖提供了基础。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金融机构还将以场景服务为载体,通过金融服务与业务场景、流程环节的无缝对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嵌入式场景金融服务,依托“客户画像+AI模型”中小企业便捷高效地通过线上完成融资和支付服务全过程;运用科技力量搭建区块链金融交易平台以及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使科技与金融融合,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操作便捷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的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还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学者吴庆田等运用GMM模型证明普惠金融发展质量通过融资结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综上所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还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四)完善了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由于多种新技术的采用,数字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性,完善有关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
一直以来,由于对中小企业部分财务数据的不可获得性以及数据的质量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数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如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情况的信息处理平台,构建防篡改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管理;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中小企业经营数据,包括跟踪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还可以跟踪中小企业的生产线、生产产品种类、销售情况、生产成本、以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信用担保等企业的信用情况;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过程评估、信用监测如监测中小企业是否依法诚信经营、是否存在合同违约情况、是否存在企业信誉不良现象,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从而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五)潜在风险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负面影响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着由其普惠性特征所导致的潜在信用问题。
如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众多良莠不齐的中小数字普惠融资平台,由于规模小使其技术达不到大數据、人工智能等高端配置要求,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平台出现的时间短,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因此,中小数字普惠融资平台在具体融资实践中容易出现无法有效识别优质融资项目的现象,从而导致劣质项目内含的隐蔽及复杂风险将加大融资市场的共同风险,众多个体的违约风险将加大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风险的叠加通过金融链的传导将对整个行业系统中的微观企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从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结语
由上述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发挥着积极影响,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金融风险,建议政府通过建立金融监管的机制和体制,强化对数字普惠金融风险评价和控制,促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基金项目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编号:2019SJA0874。
2020年度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项目资助,编号:2020GRGDYX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