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分)你身上的长度最接近15mm的是()
A.肩膀的宽度B.食指的长度C.头发的直径D.大拇指的宽度
2.(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A.B.C.
D.
3.(3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位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4.(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5.(3分)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3分)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7.(3分)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A图与B图B.B图与C图C.只有A图D.只有D图
8.(3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前.要用力甩一甩
9.(3分)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0.(3分)干旱的沙漠中。

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3分)如图是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s﹣t图象.小明同学由图象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通过的路程长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7~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3.(3分)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

两套装置的试管
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B.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
C.由图(乙)知.N肯定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N肯定是晶体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4分)想学好物理.掌握好单位换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0.08mm=cm;67km=dm。

15.(4分)准确读出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是做好实验的基本功.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观察如图所示的停表(秒表).大表盘上每一个小格代表0.1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16.(4分)做实验首先要熟练掌握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在使用下列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时.应该注意: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观察读数时应注意视线。

(2)使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待测液体
中.视线。

17.(4分)各种管乐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4分)2014年10月份.京津翼地区连续三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频频超标.PM.英文全称为part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合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填物体变化名称)。

19.(4分)如图1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如图2.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乙渲染气氛.这种白雾的形成过程是。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一辆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如图1所示.若它以此速度沿直线从路标甲匀速行驶至路标乙.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1.(6分)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
的距离.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家到学校距离的表达式。

22.(7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
(2)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23.(6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获得的数据如表:
1234567
时间
/min
温度/℃9093969910010010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结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的沸点为。

24.(6分)有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设计实验比较哪个杯的保温效果好。

(1)需要的实验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哪个杯保温效果好的根据。

25.(6分)王刚和李勇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

(1)测空气中声速的方案:王刚站在户外的高墙前s0处.用力拍手.听到回声时再拍手。

李勇用秒表测出连续10个拍手时间间隔为t.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2)测铁轨中声速的方案:李勇用铁槌敲击长铁轨的一端.王刚用耳朵贴近铁轨的另一端时.听到两声敲击声.测出两声的时间间隔为△t.李勇测量出长铁轨的长度为s.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则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v2是多少?请写出推导过程.计算出最终结果。

2014-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分)你身上的长度最接近15mm的是()
A.肩膀的宽度B.食指的长度C.头发的直径D.大拇指的宽度
【解答】解:
A、肩膀的宽度在50cm=500mm左右。

不符合题意;
B、食指的长度在5cm=50mm左右。

不符合题意;
C、头发的直径在80μm=0.08mm左右。

不符合题意;
D、大拇指的宽度在1.5cm=15mm左右。

符合题意。

故选:D。

2.(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A.B.C.
D.
【解答】解:A、刻度尺容易发生倾斜.这样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故A不是最佳测量方法;
B、因为是测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

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

故B正确
C、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C错误;
D、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的起始端或末端没有对准一个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 不是最佳测量方法。

故选:B。

3.(3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位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解答】解:(1)开始小强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小强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故AB错误;
(2)小强乘坐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如果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小强乘坐的列车是运动的。

故C错误;(3)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做的列车没动。

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

故选:ABC。

4.(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解答】解:(1)根据v=.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
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
(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总位移为s=100m 总时间为t=10s
则平均速度为:v===10m/s
故选:C。

5.(3分)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解答】解: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6.(3分)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和D振动的频率都比甲声波小.C振动的频率与甲相等.只有B振动的频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调比甲高。

故选:B。

7.(3分)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A图与B图B.B图与C图C.只有A图D.只有D图
【解答】解:A、此图是s﹣t图象.据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路程不变.所以处
于静止状态;
B、此图是v﹣t图象.据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不变.所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此图是s﹣t图象.据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路程增大.且是一条直线.所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此图是v﹣t图象.据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增大.所以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出于静止状态是A图。

故选:C。

8.(3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前.要用力甩一甩
【解答】解:
A、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
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
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此选项错误。

D、实验室用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甩.只有体温计在使用前可以甩。

此选项错误。

故选:A。

9.(3分)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解答】解:
防冻液中掺入了很多的其他的杂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B。

10.(3分)干旱的沙漠中。

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解答】解:
水珠是液态的.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故A错误;
B、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故B错误;
C、医学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CD。

12.(3分)如图是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s﹣t图象.小明同学由图象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B.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通过的路程长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7~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由图象知:
A、B、在前5s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是10m.乙通过的路程是15m.所以乙通过的路程长.乙的速度较大。

选项A正确.选项B不正确;
C、甲始终做匀速运动.乙在第10s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此选项错误;
D、乙从第7s开始.处于静止状态。

此选项错误。

故选:BCD。

13.(3分)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

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B.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
C.由图(乙)知.N肯定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N肯定是晶体
【解答】解:读图可知.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A正确;
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4分)想学好物理.掌握好单位换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0.08mm=8×10﹣3cm;67km= 6.7×105 dm。

【解答】解:
因为1mm=0.1cm.所以0.08mm=0.08×0.1cm=0.008cm=8×10﹣3cm;
因为1km=104dm.所以67km=67×104dm=6.7×105dm。

故答案为:8×10﹣3;6.7×105。

15.(4分)准确读出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是做好实验的基本功.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3.50cm.观察如图所示的停表(秒表).大表盘上每一个小格代表0.1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307.5
s.
【解答】解:
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50cm﹣6.00cm=3.5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7.5s=307.5s。

故答案为:3.50cm;307.5。

16.(4分)做实验首先要熟练掌握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在使用下列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时.应该注意: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观察读数时应注意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2)使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2)使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故答案为:(1)应与尺面垂直;
(2)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7.(4分)各种管乐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
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答】解: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由于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音调。

18.(4分)2014年10月份.京津翼地区连续三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频频超标.PM.英文全称为part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合 2.5×10﹣6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汽化(填物体变化名称)。

【解答】解: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6 m.
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

故答案为:2.5×10﹣6;汽化。

19.(4分)如图1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如图2.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乙渲染气氛.这种白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

【解答】解: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是由于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用干冰制造白雾.首先是干冰升华.此过程吸热.使气温降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遇冷液化为小水滴;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一辆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如图1所示.若它以此速度沿直线从路标甲匀速行驶至路标乙.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解答】解:由图1可知.汽车行驶速度为v=90km/h.由图2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s=120km﹣90km=30km.
根据v=可得.汽车需要的时间:
t===h=20min。

答:若它以此速度沿直线从路标甲匀速行驶至路标乙.需要的时间是20min。

21.(6分)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家到学校距离的表达式。

【解答】解:
家到学校的路程还是比较大.无法直接测量.可以借助自行车进行测量;
①用卷尺测量出自行车轮的直径.记为D;
②在自行车上绑一个红布条.推着自行车.数出从家到学校轮胎转动的圈数n(若家离学校较远的话.可以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带着另一个人.后面的人数圈数)。

③家到学校的路程S=nπD。

22.(7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
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v=;
(2)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40.0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25.0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答】解:
(1)实验原理:v=;
(2)实验中要用到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所需的时间;(3)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0c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5)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

故答案为:(1)v=;(2)刻度尺;秒表;(3)40.0;25.0;(4)小;(5)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