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确诊为败血症之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神志、反射情况、体温、皮肤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

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之后,40例患儿中37例痊愈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分别占比92.5%与7.5%。

结论:对于败血症患儿应该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标签: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护理措施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新生儿刚刚出生,其综合抵抗能力低下,脐部与皮肤黏膜破损部位尚未愈合,容易遭受到细菌的入侵,可由于产时感染、产前感染与产后感染发病,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新生儿采取了针对性的诊疗与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24例,女婴16例,其中11例为早产儿,本组患儿母亲均无感染病史,在出生后10例患肺炎,14例患脐炎、10例有原发感染,2例腹泻、2例口腔炎、1例尿布皮炎、1例脓疱疹。

在本组40例患儿中,31例拒乳、反应差,11例气促、12例体温不升、8例腹胀、9例发热、7例呕吐、4例抽搐;其中15例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其中11例为呼吸衰竭,3例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为肺出血。

1.2 诊疗与护理措施
1.2.1 病情观察
在确诊为败血症之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神志、反射情况、体温、皮肤变化情况,看有无黄疸与出血点,若患儿发生呻吟声、两眼定视与烦躁不安的情况,则说明患儿的病情发生变化,此时要第一时间向医师汇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2.2 保温与降温措施
每隔2h为患儿测量一次体温,若患儿出现发热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减少盖被、松解衣服,若患儿热度无变化,则予以冰水枕,无特殊情况,禁止使用退热药物,防止患儿发生体温突降、虚弱的情况。

对于体温不升高的患儿,使用保温箱或者热水袋进行保暖[1]。

1.3 喂养方式的调整
若患儿可以进食,则采取母乳喂养法,提高患儿的抗感染能力;若患儿不能进食,则使用插胃管鼻饲母乳喂养法,排除患儿体内的毒素,在鼻饲喂养时,需要把握好速度,防止患儿发生吸入性肺炎与呼吸道梗阻。

此外,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爆出患儿静脉通路的畅通,如果使用头皮静脉输液,必须要由娴熟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好补液的速度。

1.3 皮肤护理
为了防止感染,必须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爆出患儿脐部、口腔、臀部的皮肤干燥,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变化情况,若出现局部感染,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2]。

1.4 加强宣传
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工作之外,还要为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告诉家属正确的护理方式,防止感染的发生。

2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之后,40例患儿中37例痊愈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分别占比92.5%与7.5%。

3 讨论
败血症在新生儿群体之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种疾病,及时的诊断、治疗与护理十分的重要,护理人员除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观察情况外,还要采取正确的喂养措施,做好降温与保暖措施,保持患儿静脉的畅通,做好病灶处理与宣传工作。

在治疗与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尤其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的向医师反应;若患儿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分泌增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进行观察,采取吸痰措施,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此时,可以适当抬高患儿头部,将其头偏向一侧,促进分泌物的流出,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

本组40例患儿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后,37例痊愈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分别占比92.5%与7.5%。

综上所述,对于败血症患儿应该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阮丽娜,童夏生.8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2(01):302-303
[2]王训文,江霞,曹琳. 新生儿败血症4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4(02):283-284
[3]Ji-Hyun Kim,Sun-Ok Park,Hyun-Jun Jang,Jun-Hyeog Jang. Importance of the Heparin-binding Domain of Fibronectin for Enhancing Cell Adhesion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Fibronectin[J]. Biotechnology Letters . 2006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