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娜_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典型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独具魅力的妇女形象之一。
安娜追求真爱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母爱和情爱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以及对渥伦斯基爱情的幻灭和自身的性格等等,作者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安娜以生命为代价的唯美爱情悲剧, 并揭示了这一悲剧形成的必然性,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关键词】安娜;悲剧;内因;外因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能与与莎士比亚、歌德、雨果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
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主人公安娜是一位资质优异、诚实聪慧、有文化教养、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
如此一位美丽动人,有丰富内涵的女性,只不过是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最终却被落到卧轨自杀的悲惨结局,我们不能不为其悲剧命运扼腕叹息。
她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光彩夺人,美艳绝伦的。
连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在看到安娜的画像时,都为那画中妩媚动人的,活生生的袒肩露臂,含着笑意的嘴角,温柔美丽的眼睛所迷倒。
在交谈中,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内心赞叹道: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
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
安娜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还体现在内在上。
比如她对朵丽的关切友爱对不幸的人怀有同情在追求爱情上,安娜也是一位诚实勇敢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当她一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后,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她勇敢地向丈夫挑明,与旧生活决裂甚至为了追求她心中真正的人的生活毅然抛弃了自己
心爱的儿子,与渥伦斯基生活。
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安娜正是处于这种新旧制度交替的时期,她为了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说,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呈现出当时复杂社会环境所赋予她的新觉悟新思潮通过深入对当时社会风气洞悉,托尔斯泰真切艺术地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光艳照人的俄罗斯妇女形象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留里克皇室的后裔,是彼得堡上流社会阶层的贵夫人,她外表美丽心地善良朝气蓬勃以及内心纯贞,心中充满着对爱情向往的青春活力。
因此,她一心追求爱情幸福和自由的个性使得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种种矛盾并将最终导致她的悲剧命运尽管在与卡列宁结婚后,安娜还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爱情仍然怀着无限的憧憬,从而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恋爱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影响的安娜正挑战着俄国旧的封建伦理道德与社会底线所以,她一旦遇到渥伦斯基这样一个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贵族青年,就不自觉地堕人爱情深渊,无法自拔最终,演出一场触动人心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悲剧,选择在无情的火车轮下殉情本文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的探讨分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安娜的悲剧命运原因。
一、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形成的内在原因
女人突出的性格特征往往在爱情生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多莉的委曲求全, 吉蒂的温顺, 安娜的勇敢热情都是在她们各自的婚姻爱情生活中被我们所了解和认知的。
安娜表面上和当时那些贵妇人没有什么区别, 高贵典雅, 美丽而有教养, 但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
首先, 安娜是渴望真爱的。
安娜是一位公爵家庭出身的贵族小姐, 在年幼无知时, 便由姑妈作主, 嫁给了比她年长20岁的省长卡列宁。
婚后的安娜过着一种没有爱情的生活。
但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影响的安娜, 对自由和幸福十分渴望, 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满, 安娜曾悲愤地诉说道: 八年来他摧残了活在我身上的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
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活着的女人。
在不幸婚姻中受到的压抑, 在遇到渥伦斯基后化成爆发的力量。
这种追求真爱的勇气是其他女性所不具有的, 她们甚至连想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在安娜心中, 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情感。
正是这种对爱的尊重, 安娜不会也不能像其他贵妇那样去对待这份爱情。
然而安娜对于爱情的渴求也为她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其次, 安娜不仅有这样想的勇气, 而且并不怯于行动。
在火车站与渥伦斯基的相见, 在舞会上与渥伦斯基的相识,安娜在确定了解自己的心意后便毅然与渥伦斯基在一起了,丝毫没有矫揉造作和上流贵妇惯用的矜持, 也没有害怕别人的眼光而
将这爱深藏于心。
在渥伦斯基坠马后, 安娜毫不掩饰的惊慌失措, 这就等于向世人公开了他们的关系。
在卡列宁追问安娜时安娜也没有否认她对渥伦斯基的爱, 并无畏地与渥伦斯基过着同居的生活。
但是安娜自幼受到正统的贵族教育, 尽管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她是一个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妇女形象, 但事实上, 她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念。
由于这两种意识同时存在于她的思想之中, 并进一步影响着她的行动,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安娜的内心就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尖锐的矛盾冲突。
既想摆脱无爱的婚姻, 又同情卡列宁痛苦的处境, 不能完全割舍与家庭的关系。
既愿意为爱抛弃一切, 又无法割舍对儿子的牵挂。
既认为对爱的追求是合理的, 同时又认为自己是堕落的女人, 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既藐视虚伪的社会道德, 向其发出挑战, 又渴望被社会接纳。
总之, 在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下, 安娜的内心不断斗争,并因斗争而引起极度的痛苦。
因此,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
安娜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发生剧变的时代,资本主义给俄国社会带来的历史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而且也表现在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方面,正如吉提的母亲发现,“近来世风日变,母亲的责任更难了”。
得到渥伦斯基的爱情后,她的全部的生活内容便是爱情,为了爱情,她甚至一度忘记了儿子。
来自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她可以以极大的耐力去忍受,对儿子的爱和思念也可暂放在一边,内心的痛苦、矛盾不断地折磨她,而她都可以用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诚去抵挡来自各方的压力。
爱情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安娜既已成了抛夫弃子的叛逆者,落入世俗谩骂、攻击的海水中,她的爱情就是那救命的稻草,本就无法救命,而安娜偏执着于它,一门心思地依靠它,结果只能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对爱情的渴望会促使一个时代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安娜主体意识的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她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契机。
渥伦斯基的出现恰好成为安娜爱的载体, 使安娜内心隐藏的激情全部突显出来。
伍尔夫曾说: 女人比较懦弱而富于激情,一旦掘出她们内心炽热的情感, 常常会像火山喷发一样势不可挡。
在莫斯科火车站, 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遇, 安娜身上所洋溢着的动人光彩,就让渥伦斯基于千万人之中, 一下子看到了她,他感觉到必须再看她一眼,当她侧身走过时, 那张招人喜爱的面孔上, 有着某种亲切温柔的东西,她的果断态度和优美风姿令他大为惊异。
渥伦斯基就在这短短的一瞥中,觉察到了安娜的盎然生气, 以及那渗透在骨子里的激情和活力。
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旁人眼中安娜的美, 也体现了这个人物在性格上的大胆、勇
敢、无所畏惧, 为以后毅然离家、公然同居, 埋下了伏笔。
渥伦斯基的火热之情唤醒了安娜爱的本能。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 审视自己的家庭。
感觉到丈夫不过是一架官场的机器,从不懂得疼惜妻子、爱护妻子。
安娜的女性意识在逐渐形成,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 我没有罪, 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除了爱情生活外,她还需要社交,但她同渥伦斯基的“丑闻”被传开后,社交界就把她除名了。
如此大胆的安娜,以她丈夫为首的官僚集团自然不会容忍她的胆大妄为;就是代表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也容不下她的叛逆行为,他们一面虚伪地掩饰自己的放荡生活,一面用法律、宗教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安娜横加指责,冷落她、直到把她驱逐出社交界。
朋友们也离她远去了,她只好整天地待在家里,让渥伦斯基陪伴她,要求他用全部的爱来回报她为他所做出的牺牲。
而渥伦斯基在实现自我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做好投身社会与保持爱情的平衡协调工作,因而导致两人内部的矛盾斗争,失望与痛苦。
当渥伦斯基不在家时,她不能忍受独自居家的生活,又无事可做,于是她开始想自己的处境,想她近几年所做的一切:弃子离家、背叛丈夫,她成了坏女人。
她的两大精神支柱就要倒塌了:儿子她见不到,不能给他母爱;渥伦斯基疏远她,它又无事可做。
旺盛的精力无所寄托,善良的心又时时让她自责,精神的折磨无以解脱,只有一死了之,求得安宁。
二、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形成的外在原因
一个年轻、美丽、善良、真挚而自然的纯情姑娘安娜,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彼得堡———一位省长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卡列宁。
这桩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听从家长之命的婚姻,是当时宗法制社会的传统,也为活泼、开朗的安娜后来的出轨埋下了伏笔。
因此,安娜的悲剧最初是由当时宗法制社会和宗法制家庭传统所酿成的,这也是安娜悲剧形成的最初根源。
一起生活了八年,丈夫是个追求名利的官僚,平时养成了只重形式、不问实质的家庭爱情观。
他头脑僵化、思想保守,害怕变动无常的生活,固守僵硬的道德、法律和宗教观念。
他只知道法定婚姻,而不懂爱情,只知道安娜是他的贤妻,而不懂她更需要甜蜜浪漫的爱情。
用安娜的话说,他有一副冷淡的威风凛凛的神采,微微驼背,有一双撑着他的圆帽边缘的大扇风耳朵,嘴唇边挂着常常讥讽的微笑,有一双疲倦的眼睛。
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每天都是机械地生活着:下班回家直接进书房,接待请愿的人们,公文签字,吃晚饭(吃饭这点时间一般属于一家团
聚说话的时间),出去参加会议,或者出去应酬社交界的场合(“不匆忙、也不休息”是他的格言)。
晚上吃完饭后打一声招呼就到书房读书,钟情于自己的政治、
哲学和神学方面的书籍,一直到深夜。
“他毕竟是个好人:忠实、善良,而且在自己的事业方面非常卓越”,安娜这样认为,“可是他的耳朵怎么那么奇怪地支出来呢?也许是他把头发剪得太短了吧?”同时她又这样想。
安娜时而对他敬慕,时而对他厌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维持了八年这种机械的婚姻。
安娜是个年轻的女子,她已经厌倦了这种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
但是,正是深藏在安娜骨子里那不可违背的宗法制社会传统、宗法制家庭传统的强烈束缚,使得她不能正确面对自己这种不幸的婚姻家庭生活,也没有正确的方法解决。
她每天出入上流社会,耳闻目睹上流社会社交界的很多风流韵事,使她的内心隐约萌发了摆脱这种生活的想法,但又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不敢迈出这一步,然而这种想法却始终萦绕着她。
作者巧妙地构造了安娜的生活现状,为弗伦斯基的插足埋下了伏笔。
安娜同渥伦斯基邂逅时,渥伦斯基“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度,他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他感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整个身心,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她把弗伦斯基迷倒了!渥伦斯基,一位伯爵的儿子,“是彼得堡贵族子弟中出色的典范……,他非常有钱,漂亮,有显贵的亲戚,自己是沙皇的侍从武官……,他是个一定会飞黄腾达的人”。
可是,渥伦斯基频繁出入于谢尔巴茨基(安娜哥哥岳父)家,频繁出入于舞会,频繁与基蒂(安娜哥哥的小姨子)约会,他与“这位少女调情而无意和她结婚,这种调情是他那样风度翩翩的公子所共有的恶性之一。
他以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种快乐的,他正尽情享受着他的发现”,千方百计找借口不向已经坠入情网的基蒂求婚。
而当迷人、年轻、丰韵的安娜出现在舞场的时候,他的感情发生了转移,抛开了钟情、善良而痴迷于他的基蒂,与安娜卿卿我我,尽情邀她跳舞,尽情欣赏着她,双方擦出了爱的火花!渥伦斯基追随安娜到了彼得堡,花言巧语,万般殷勤,赢得了她的芳心,安娜无怨无悔地投入了他的怀抱,这也为她的不幸埋下了祸根,这种不幸是资产阶级社会之错,也是最终导致安娜自杀的最主要原因。
出身贵族家庭的弗伦斯基,本性难移,是个过惯了上流社会腐烂生活的花花公子,一个“改革后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所诞生的畸形儿,兼有封建阶级的慷慨和资产阶级的吝啬,既有顽固贵族的气派,又有自由主义思想”。
他追求安娜,完全是为了享乐和虚荣的满足,他被安娜的外貌所吸引,并没有窥见她的内心精神境界。
他只知道和安娜寻欢作乐,从来体会不到她内心深处母爱与爱情的痛苦折磨,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爱情,而是情欲。
在某些方面他与卡列宁有些相似,比如两人都视自己的名
利高于一切。
“如果说卡列宁只把安娜看成妻子而不把她看成女人的话,那么弗伦斯基则只把安娜看成女人而不把她看成妻子。
”基于情欲的爱情最终不会持久的。
新鲜感过后,渥伦斯基又开始频繁出入于上流社会的舞厅,开始不回家,折磨得已经和卡列宁决裂的安娜只能靠华丽的衣着打扮来引起弗伦斯基的重视,到后来必须靠喝咖啡才能睡上一会儿。
失望、嫉妒、悔恨,百感交集,她只能选择死亡来解脱自己。
卡列宁在劝说安娜与渥伦斯基断绝关系无果后,作为当时政界和上流社会很有影响的卡列宁,感到自己受了极大的侮辱。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不愿与安娜离婚,因为离婚会受到周围人的讥讽,于是提出不允许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自己家约会,由此可以看出卡列宁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做出了多么大的让步!但是,完全陷入情网的安娜哪里能听进这些,在怀上渥伦斯基的孩子后,她竟然将自己和渥伦斯基相好的详情向卡列宁和盘托出,倾听卡列宁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
备受欺辱的卡列宁进行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决斗?离婚?“不能成全他俩!”———最终决定“不离婚,以此来惩罚安娜”,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卡列宁这样做不仁道,他也是构成安娜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娜始终不能摆脱自己厌恶的“机器”“木头人”“扇风耳朵”———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卡列宁,她左右受气,悲痛万分,万念俱灰,最终走上不归路。
但是,在任何社会,在任何国度,人们都应遵循普遍的家庭道德观,任何有悖于这些常理的做法终会得到报应!安娜面对的是当时整个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在这里,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所带来的社交公开为勾引和通奸提供了方便,而旧的封建阶级所残留的礼法又迫使他们蒙上一层道德的面纱。
这里弥漫的气氛既淫荡又虚伪。
每天出入于社交界的贵妇人们早已听厌了称道安娜的贞洁,所以当她们听到安娜出轨的消息后都幸灾乐祸,好像准备好了一把污泥,等待时机一齐向安娜掷来。
她们认为她破坏了这个上流社会的规矩,是向她所处的社交界发出了挑战,因此开始排挤她,鄙视她,孤立她,努力把她排斥到彼得堡社交界之外。
拒绝了渥伦斯基的请求,安娜坚决要去剧院听意大利著名歌手帕蒂的演唱会,受到了邻包厢人们的侮辱与奚落,从此安娜似乎被“放逐”了,她再也不敢参加类似的活动,过着与这个社会隔绝的生活。
精神上的空虚,上流社会无情地给安娜又一致命一击!资产阶级社会的封建残留思想,是卡列宁不离婚、爱慕虚荣的根源,也是安娜最终对一切失望、走上自杀之路的罪魁祸首之一。
总之,安娜悲剧的形成,既有安娜自己内在的原因,又有宗法制家庭传统观念、资产阶级社会和封建残留思想的深层的社会根源,渥伦斯基、卡列宁和上流社会等外在原因都是安娜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
没有宗法制家庭传统观念作祟,安娜与卡列宁不幸福的婚姻就不存在,悲
剧的根源不会产生;没有资产阶级社会贵族的自由主义思想,第二次对爱情寄予希望的安娜不会那样失望和无助;没有封建残留思想的迫害,安娜最终不会被社会抛弃、万念俱灰……作者托尔斯泰匠心独运,张弛结合,使安娜之死在如此社会背景下成了必然。
在安娜吹灭人生蜡烛之前,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难道不是主人公对自己悲剧命运形成的客观根源的控诉吗?
结语
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全身心都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却受到封建传统、道德规范、宗法观念的束缚与压抑。
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以悲剧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勇敢的叛逆,她的死也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有力抗争。
小说中的安娜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来源于她的爱情、自身性格的矛盾和狭小的生活圈子。
爱情本身是美好的,没有对与错的区分。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许多,诸如家庭、事业,还有责任。
注释:
[1]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2] 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 ].武汉: 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2.
[3] 陈寿宇. 哈代论文创作集[M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 肖曼琼. 情感与理智的平衡浪漫与古典的融合[ J]. 域外视野. 2002, ( 6): 81.
[5]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6]金莹.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
[7]努丽亚.列夫•托尔斯泰和《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悲剧意识透析[J].乌
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 2) .
[8]张健芳.浅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命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1) .
[9]鲍涛,倪晓春.永恒的彗星之光——谈安娜•卡列尼娜文学形象的塑造[J].池州师专学
报, 2007,( 4)
[10]金元浦.外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赵萱.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