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

他既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其中有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

从2009年9月开始,结合自己的教学,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与同年级教师一起,深入对小学高段(五、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一些成效。

一、课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课题缘起
《课标》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小学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与过去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大不相同,综合性学习开始从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课堂教学的领域。

此外,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这种大综合性学习,完全改动了中低年级以课文为主体的小综合性学习的编排方式。

它不再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教材,而是围绕综合性学习主题,在单元导语中提出学习主题和学习要求。

改变了中段语文综合学习以“课外活动,课内展示”的方式,提升至课内外于一体的“大综合”。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内容,操作性和实践性进一步突显。

但在实际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却不尽人意,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或是草草走过场,或是活动大杂烩;要么上成知识传授课,要么改为阅读习作课。

显然,“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先以课文为单位的教学模式。

对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需要进行探索与研究的。

2.现实意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新形式,从我实际的教学中,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五、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设的专题符合高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合学生的兴趣;专题的覆盖面广,同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中有体现文化的,有体现环保的,还有涉猎课外阅读和田园风情的,等等。

这些综合性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3.适合条件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突现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项学习活动是尤其感兴趣。

小学高段同学已经具备了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判断和合作能力。

此外高段学生从心理发展的水平看,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比中段的孩子有了明显提高,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课标”在第三学段(5——6年级)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同样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另一方面,综合性学习体现语文自身目标的整合。

既包括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独立识字能力,又包括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既是《课标》给我们提出的语文学习要求,也是我们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条件。

我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到高中为一体学校,寄宿制和走读制性质相结合,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资源。

学校有各年龄层次的学生,有大型的图书馆、阅览室、网络宽带平台、食堂、商店、医务室等。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对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环境基础,如学生采访身边的人,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查找相对而言就便捷许多。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5-6年级)主要内容有:“我爱阅读、遨游汉字王国、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走进信息世界、祖国在我心中、轻叩诗歌的大门、难忘的小学生活”七大板块内容,有些结合课文学习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些单元整合,与口语交际、交流平台和、展示台、习作等内容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知识和能力方面、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方面: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的能力;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过程和方法方面: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如何策划主题以及活动计划、研究报告、活动总结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关心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三、课题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研究资料。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9月)实施阶段
1、结合实验内容,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并在组内开展专题研讨;
2、全面实施实验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及相关资料;
3、记录相关教学活动内容,进行阶段反思,及时修订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实施内容,改进方法。

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总结反思阶段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反思所得,撰写经验性文章。

四、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一)目标解读,把握特点
研究之初,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模糊,也分不清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区别,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认识不够,使得教学没有理论的支撑,也谈不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此我决定从教材入手,对综合性学习做了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五、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进行了梳理,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脉络。

发现五、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共有7次,其中五上年级到六上年级都是每一学期两次,六年级下册只有一个“难忘的小学生活”。

五上年级除了与课文相配套,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训练相结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外,开始出现了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有语文学科的拓展的内容,也有跨学科的内容,提高的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每册都有整组集中、课内外一体的“大综合”,每个版块又分“活动建议”与“阅读材料”两部分,“活动建议”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合理建议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个性特点作选择;“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搜
集,老师也可以补充。

(二)构建学习模式,实施落实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我认为以教材内容为专题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前提,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根据这些特性,我在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一个简单、便于操作的基本模式,即:制定方案——指导研究——促成发展,这个模式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1、围绕专题,制定方案
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定各自的研究方案。

研究的方案一般包括研究小组的名称、专题名称、研究方法、分工情况、实施步骤、完成时间、成果展示方式、评价小组意见等。

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主选择伙伴,自主选择策划活动。

2、整理资料,处理信息
⑴收集筛选资料。

学生按照一个研究专题收集大量的资料,但这些资料中可能有些是鱼龙混杂,那就要引导学生对资料去粗求精,围绕专题选择有价值的资料,最资料进行筛选、梳理、汇总。

这实际上是阅读能力的锻炼。

⑵整理分析资料。

根据目标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后,就要知道学生整理归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需要把资料进行归类。

如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

要引导学生对整理的资料作分析,思考每则资料告诉我们什么,这些资料总的来看说明了什么问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或交流中提出来。

⑶感悟升华。

学生在整理资料时,认识水平、情感态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交流、汇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更能体现“语文特色”展示成果,要从多种方式中选择。

我在操作中一般分组进行,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加强指导,同事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小组给予具体帮助,使全班的综合性学习发展得比较平衡。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全班汇报,如,成果展示,情景表演,手抄报,绘画作品,简单的调查报告,写建议书等。

交流不在于结果如何,更要在乎交流的过程,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重在参与,重在鼓励!
4、总结评价,反思发展
一般采取生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方式。

主要从学习方案制定到计划完成的情况,从总体上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在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前,事先有计划,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反思。

(三)探索方法与途径,扎实推进
1、充分利用语文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材料。

在综合性学习单元中,教材提供了比较多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能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所以,在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从教材资源中去寻找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安排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

预设达成的目标:
⑴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要问题,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写诗,编诗歌和进行诗歌竞赛等活动。

⑵在活动中,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诗歌意蕴美、节奏美、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民族文化。

⑶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思,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和深入探索、不言放弃的态度。

⑷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的具体流程: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学习文本中前六首诗歌,了解古今中外诗歌的形式、内容和音律等特点——→进行“走进杜甫”综合性活动——→开展爱国诗歌欣赏——→古诗文大比拼——→学习后五篇阅读材料,了解儿童诗的形式,初步认识儿童诗的写法——→班级诗歌朗诵会——→小组汇报,活动总结。

从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目标出发,重点采用了个人、小组和班级的三结合形式。

下面的案例中,始终围绕这样的一条主线进行设计的,其中在“明确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的环节,先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语和两个活动的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后,特意安排了“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这个环节。

出示这样的两个表格:小组成员分工表和小组活动计划表(见附件)。

设计这两个表格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和“活动建议”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活动的目标、形式和途径。

合理分组、分工是综合学习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愿、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展现学生的长处。

还有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渗透,《走进杜甫》的教学设计中有明显的体现(详见附件)。

把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这三种形式结合起来。

比方说,“学习写诗”可以采用个人活动的方式进行,“研究一位诗人”“研究某类诗歌”比较适合小组活动,“诗歌知识大比拼”“诗歌朗诵会”需要班级集体活动,而写总结报告,需要个人、小组、班级三个层面结合的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增加受益面。

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还有《古诗文大比拼》、《爱国诗人的故事》、《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设计和想法,一定要结合学校的情况,学生素质,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并且广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

2、整合拓展语文学科中综合学习的元素。

⑴.阅读材料与课外资料相结合
教材中综合学习的材料,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落实。

除此之外,有些文本中同样有不少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综合学习的元素。

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开展了《走进西部》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第二单元的学习,设计了《多彩的童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古诗学习,安排了《走进古诗园》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第六单元的学习,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写研究报告训练,还开辩论会等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样的综合活动,拓宽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

比如:对“多彩的童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是:
编一份小报:小报的主题是“多彩的童年”。

小报内容包括:
(1)一首写童年的诗(摘抄与自创皆可)
(2)介绍一本与童年有关的书
(3)爸爸妈妈的童年(采访爸爸妈妈,记录他们的童年生活)。

(4)自己的童年趣事(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并记录与照片有关的故事)。

活动中,学生既阅读,又采访,还写作,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走进古诗园》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对《春日》、《题临安邸》等9首典型诗歌进行了研究:一是研究作者或诗歌创作背景;二是懂得诗词的意思;三是明白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四是知道诗歌写作方法及艺术特点。

在2009年12月,开展了《走近诗人毛泽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五上教材
第八组课文,可以说是认识伟人毛泽东的单元,学习这组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这样一位伟大领袖的风采,还懂得了他也有我常人一样的情怀。

我首先在课内开展《走近毛泽东》导读课,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走近毛泽东》的综合性训练,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表,以表册的形式,学生便于操作,内容包括诗词内容、创作背景、写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等,还在最后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详见附件)
⑵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相结合
上述是由一单元的课文中语文综合学习元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我们还有一篇文章和一次习作引出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桥梁,把课堂教学拓展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实践活动。

比如:我们以教材中的“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写作为题材,结合课文《梦想的力量》,在指导学生写信的基础上,付诸于行动,四川省青川县红光乡小学的学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进而在全年级段发起了——“为红光乡小学伙伴送一份六一礼物”活动,以“劳动之旅”为主题,就这样,学生走出校门,用自己的劳动来赚取零花钱:有些同学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有的到爸爸公司做一天临时工,还有的上街收集废品。

也有的学生组成义卖小队,通过义卖赚得的钱给远在四川的小朋友买一些工具书。

综合学习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紧紧地抓住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撰写倡议书,设计海报,到各小队制作宣传单,写义卖活动的心得体会,并把义卖的活动情节编写成课本剧,这些都是对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检阅。

经过老师的指导,最后课本剧搬上了学校六一节庆祝晚会,受到了很大的反响。

这样的效果不仅仅是几堂语文课可以取而代之的。

相反社会实践活动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效果甚佳。

五、研究初步成效
1、综合性学习和校园特色活动相结合,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和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他们的语文能力是逐渐提高,关键点就是要通过“语境”来实现,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活动中用语文,学生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

2、语文综合性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很大辅助作用。

语文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学语言和用语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通过近一年半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策划组织的能力,学习方法的选择优化能力,成果展示能力等,实践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本班学生一年来的变化比较显著,写计划书,写辩论稿,撰写调查报告等,这类操作性比较强语言形式运用比较熟练,势必对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3.班级同学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学生讨论得出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专题研究不是由单个同学可以完成的,很多活动都要集体或者小组去完成的,走上社会去调查了解的。

这样就给学生有了锻炼和体验的机会,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交往,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六、实践体会与困惑
体会:
1、综合性学习必须是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可以成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领域。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让学生有了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训练语言的机会,而且创设了更多课堂外实践语文综合能力的机会。

课堂是学生综合性学习交流和汇报的平台,语文外延更多的在广阔课外生活,课内外相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可以促进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实践,受益更广。

2、语文综合性学习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近两年来,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能力,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使学生逐步掌握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流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所以,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不仅增加了阅读的量,而且具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

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能力普遍增强,设立了班级文学社团,构建八个“闲暇小队”。

它们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定期开展活动和交流,成为班级的一大特色。

困惑: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我的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的问题:
1、在研究某一个专题中,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与个性差异,如何分组、指导,既尊重学生的意愿,又使学生获得全面认识和最大的发展?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是多元的,如何让开放而多元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有效?
附件:
1、小组成员分工表和小组活动计划表
2、语文实践活动记录表一
3、语文实践活动记录表二
4、《走进杜甫》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5、“劳动之旅”倡议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