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
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C.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
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D.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 “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 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 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 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 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 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 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 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 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 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 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 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 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 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 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 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 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 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 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 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 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 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
全民阅读便捷化 “十二五”以来,重庆依托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 农家书屋等,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出版和增配图书,同时整合统筹社会力量推进社区图书 馆、家庭图书馆、读书人家、市民书吧和图书漂流点等阅读网点建设。全市 43 家公共图书 馆的分馆数量增加到 210 个,年到馆读者超过 1245 万人次,年图书外借近 1000 万册次。 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年接待读者也达到了 500 万人次。 2016 年举办的重庆第九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将主会场的外展舞台交给市民。兴趣爱好 各不相同的阅读群体共举办了 23 场交互性阅读推广活动。由民间文化团体编排的傅天琳经 典诗歌诵读会,今年已应邀举办了 4 个演出专场。一些“傅迷”为了参加诵读会,头一天就 从四五百公里外的区县赶到了重庆市区。 融入生活的阅读,使阅读成为许多重庆人的生活方式。重庆市江北区图书馆与一家书店 合作,共同举办了 20 多期“悦读汇”文化沙龙。“悦读汇”既有名家讲座、好书分享,旅 行视野、茶享雅集,又有“小蜜蜂乐园”少儿活动、“快乐厨房”厨艺教学。 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和网络,也成了重庆人的阅读平台。网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书 香重庆微信微博等“互联网+阅读”新载体,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 者。2015 年,重庆人均每月阅读数字图书 5.3 本,当选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生到现在,从来没有休息过,也不知道冬眠是怎么回事,每天活得很匆忙、很累,它就想好
好地休息一下。老火炼蛇听说北方有个很好的休息之地,叫北极,它就狠狠心,走了。
老火炼蛇走出那片生活了五百年的丛林,停在丛林北边的一棵老树下;它回头望望自己
一直生活着的地方,这一走可能就永远不回来了。老树是它几百年的老朋友,总得跟它道个
章主旨。 C.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条老火炼蛇为自己的心愿而不断坚持并最终到达北极的故
事,它的形象极具感染力。 D.文章以老火炼蛇寻迹北极为线索,贯穿全文,将动物拟人化,故事富有新意,耐人寻味。 5.文章第 6 段秃鹫大哥做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因为老火炼蛇的精神令他肃然起敬。
请结合全文说说老火炼蛇有哪些精神令人敬佩。(5 分) 6.如果你是老火炼蛇,你会选择做一条“生活千篇一律,但怎么活也不会出问题”的蛇,还
又是五百年过去了,春去春又回,老火炼蛇至今依旧冬眠在北极的雪层中。 ( 节选自 2015 年第 7 期《百花园》)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介绍老火炼蛇在热带丛林生活了五百年,结尾“又是五百年过去了”,首尾呼
应,点出老火炼蛇的一生漫长而苦闷。 B.文章以“北极的春天”为题,设置悬念,并结合老火炼蛇去北极冬眠的故事,揭示了文
湄江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出题人:甘员绳
审题人:张 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秃鹫们认准这老家伙会死在去北极的路上,它们尾随着老火炼蛇,准备等它寿终正寝后 收拾残局;老火炼蛇越往北,天气就越是寒冷,行动就越缓慢。秃鹫们跟了一天又一天,但 老火炼蛇夜以继日地游,尽管它游得越来越慢。虽说蛇是冷血动物,但在这,外界的寒冷早 就超过了它的冷血。这儿的低温连秃鹫们都感到绝望,可是这条来自热带的老火炼蛇咋就这 么耐寒呢?它咋就还不翘呢?是的,老火炼蛇缓缓地扭动着巨大的身躯,一小弯又一小弯地 扭动着身躯,慢慢地向它心中的北极推进。
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D.“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
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林生活了五百年,早就厌倦了热带丛林的生活;因为是热带,它从出
别。老树非常吃惊,说你怎么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想法呢?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谁知
道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呢?老树劝它不要走,老火炼蛇摇头道:“唉,什么样的活法我都活
过 N 遍了,没意思。”它绕树一匝,拥抱了一下老朋友,匆匆离去。
老火炼蛇一路向北,来到青山绿水的江南。在山中它遇到一头大野猪。野猪得知老火炼
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人有“佩囊之俗”,主要是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而中国古人的大多
衣服没有口袋,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B.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
阅读变“悦读” 越来越多的时尚阅读场所,将“阅读”变成了“悦读”。 2015 年 5 月,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国书店”的方所书店进入重庆。“重庆方所”还被 写进了多个重庆旅游攻略。除了打造凸显重庆山城江城特色的阅读空间,重庆方所还举办以 “重庆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即日常”摄影展,“让每一个客人都感受到方所和这座 城市的融合”。 读者的“悦读”需求也促进了重庆本土传统书店的转型。沙坪坝书城是重庆新华传媒旗 下第一家体验式书城。除了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分设格调书屋、文化教育馆和儿童主题 书店外,这里还经常举办经典诵读、艺术讲演、小型音乐会和星期五读书会等活动。随着读 者的“悦读”感增强,书城的销售额也增长了 42%。 进入重庆文化市场 8 年的西西弗书店是“悦读重庆”的引领者之一,他们在今年 5 月推 出了重庆的第 8 家连锁店。据西西弗人力资源总监钱晓彬介绍,到 2018 年,西西弗在重庆 的连锁店将扩张到 15 家左右。今年 5 月在重庆南山植物园附近开张的“南之山”书店集书 屋、画室、民宿于一体。环绕四周的树林,还有眼前次第展开的山城风貌,很快为“南之山” 赢得了“清新”“小资”的口碑。周末和节假日想去看书购书,得提前好几天预约才行。 “阅读并不存在竞争。书店越多,说明这个城市的阅读氛围越好。”重庆市委宣传部副 部长张永才说。
A.因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将其命名为佩囊。佩囊实用方便,是中国古代使用最早、
流行时间最久的包。
B.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
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C.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
跟随老火炼蛇已经很久的秃鹫早就不耐烦了,纷纷向带头大哥提议,老火炼蛇行动缓慢, 失去反击的能力,现在大家合力攻击,定能将它收拾了。但是,带头大哥却做出了一个令人 啼笑皆非的决定:帮助老火炼蛇完成终生的心愿。秃鹫们傻眼了。带头大哥说:“靠老火炼 蛇的力量,是无法抵达北极的;但它的这种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借大家的力量送它一程, 你们看怎么样?”秃鹫们也深有同感,齐声道好。
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C.汉代的“縢囊”,唐代的“鱼袋”反应了中国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
也多有变化。
D.“算袋”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在古代官场、文人间很流行,其实在
汉代就开始有了,宋明清也在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
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节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
的等;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
于是,秃鹫们抓住老火炼蛇身体的不同部位,用它们强有力的翅膀,带着老火炼蛇飞上 天空,迅速向北极飞去。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突然发现天空上飞过一道彩虹,惊讶 得哇哇大叫。秃鹫们将老火炼蛇安放在北极一座空旷的冰岛上。老火炼蛇匍匐在晶莹剔透的 冰上,感到从未有过的困意迅速将它包围,它知道那就是它想要的休息,便进入传说中的冬 眠。雪落在老火炼蛇身上,雪落在雪上,老火炼蛇冬眠在厚实的雪堆中。
是做一条“历经美好,但最后结局永久冬眠”的蛇呢?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小题。
重庆:全民阅读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 张国圣
一边读美文,一边品美食、赏美景。这样的“美事”,在重庆已是“常事”。
持续 10 年的全民阅读活动、持续 9 届的全民读书月活动,让重庆有了 3000 多项主题鲜 明、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便捷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 让重庆人的阅读变得时尚,让阅读成为重庆的风尚。
蛇要去北极,惊诧得铜铃大的眼珠子都出来了,它说:“你是生活在热带的火炼蛇,去那个
冰天雪地的北极做什么?找死呀。”老火炼蛇生气道:“你才找死呢。我们蛇是冻不死的,
那叫冬眠,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们就又苏醒了。” 老火炼蛇告别野猪,执意往北挺进。它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大草原,遇到了一群秃鹫。
秃鹫中的带头大哥好奇问它去哪儿?老火炼蛇说去北极。秃鹫们发出古怪的笑声。“那儿成 年雪花飞舞,冰冻千尺,你一条火炼蛇,虽说有五百年的道行,那也不是你该呆的地方呀。” 老火炼蛇说:“知道那儿冷,我才去的。”“呵,为什么?”“我活了五百年,太累了,我 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它们告诉我北极是最佳的去处。”“你上当了!赶紧回你的热带吧。” 老火炼蛇坚定地摇摇头,它说:“即使是最冷的地方,它也应该有春天呀。”秃鹫大哥说: “你会死得很惨的。”老火炼蛇去无所谓地笑道:“那就死得很惨吧。死,其实是最大的休 息。”“简直无可救药!”秃鹫们不再理睬它。老火炼蛇就一往无前地向北,再向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