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及译文,《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原文及译文,《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
《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
《孟子两则》原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白话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扩展资料:
《孟子两则》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
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孟子粱惠王上》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白话译文: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
(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
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吃了败仗。
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
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他们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
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
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孟子谒见了梁襄王,退出来后,对人说:“在远处看,他不像个国君,走到跟前也看不出他的威严。
他突然发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
我回答道:‘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
’(他问:)‘谁能使天下统一?’我答道:‘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使天下统一。
’(他又问:)‘谁会归顺服从他呢?’我回答道:‘天下的人没有不归顺服从的。
大王了解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
(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
果真这样,谁又能阻止它生长呢?当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不好杀人的。
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
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
扩展资料:
背景: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
名将庞涓死后,魏国
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改元重新纪年,这标志着魏国的霸主地位的丧失。
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楚威王七年领大军伐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齐。
赵国要除掉惠王立公子缓,让魏国割地给两国;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不主张杀掉惠王。
魏分为二,国力就大为削弱,不会再对韩、赵构成威胁。
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
结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魏国没有被分为两个小国。
《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专心致志《孟子》全文翻译
《专心致志》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
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
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弈秋是通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鉴赏:弈秋教二人下棋的技艺,两者虽接受同等的教诲,效果却不尽相同。
一人在学习时专心致志,一人则想着天鹅将至,准备用弓箭去射。
“专心致志”和“鸿鹄将至”遂成为后世耳熟能详的成语。
前者常用来指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后者则多指学习不专心,或表示将有所得。
与之相似的说法还有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等。
孟子讲述这个寓言,用以形容君王不专心于仁义,而老想着追求
“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梁惠王上》),结果不能实现仁政。
孟子所接触的君王,多数对仁政有兴趣,但也只是想借此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好在征战辟地中占得优势,以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所以仁政也只是他们谋求利益的工具。
当仁政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实质性利益时,他们便会抛弃仁政,转而他求,这正是孟子所说的“鸿鹄将至”。
扩展资料:
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
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
志:意志。
致志:一心一意。
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泰西人士,往往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
”
形容仔细思考,集中精神,一心一意,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
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集中;志:意志。
致志:一心一意。
《孟子粱惠王下》的原文及译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
之。
”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书曰:‘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的,并不是说有乔木的意思,有时期我的意思。
你没有亲我了。
过去所进,今天不知道它灭亡的原因。
”
王说:“我是怎么认识他的无能而放弃的?”他说:“国君任用贤人,如不能人,要使卑一尊,疏过悲伤,能不谨慎吗?左右的人都说他好,还不行;大夫们都说他好,还可以;全国的人都说他好,然后考察了,出有什么,然后用的。
左右的人都说不可能,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可能,然后考察了,出
现不可呢,然后去的。
左右的人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然后考察了,见可杀了,然后杀了他。
所以说国人杀了。
像这样,然后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
齐宣王问:“汤放桀,周武王讨伐商纣,有几个?孟子回答”:“以前有过这样的。
”他说:“我杀了自己的国君可以吗?”他说:“贼仁德的人叫做贼,贼义的人叫残,残暴的人,是的一个人。
听说把独夫纣处死了,没有听说杀你呢。
”
齐人伐燕,胜利的。
宣王问:“有人告诉我不要用,有人说我取的。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天而举办的。
人的力量是做不到,不可取,天必有祸殃。
取的,怎么样?孟子回答”:“吞并了,燕国人民高兴,就拿的。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吞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用。
古人有这样做的,文王就是这样。
以万乘之国攻打万乘之国,一箪食壶水,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吗?避开水火一样。
”
齐国人准备攻取燕,诸侯救援的计划。
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攻打我的,如何对待他?孟子回答”:“我听说以七十里统治天下的人,汤是一样的。
没有听说过用千里害怕别人的东西。
书上说:‘商汤征伐,从葛开始。
’天下信的,向东征伐,西夷怨恨,向南征讨,北狄怨恨。
说:‘为什么后来我?’人们看上去好像大旱之望云霓啊。
使市场的不停,耕地的人不改变,杀了他的国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如果及时雨降下,老百姓非常高兴。
书上说:“后来他苏。
现在燕国虐待它的人民”,王去征伐它,人们认为将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箪食壶浆前来迎接王师。
如果杀了他的父亲和兄弟,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把他的武器装备,怎么行呢。
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的,现在又加倍地而不施行仁政,这是动天下的军队啊。
国王立即下令,相反的旄倪,只有他的重任,计划在燕国民众,设置你就离开了,这样做还来得及啊。
”
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四书”之一。
扩展资料:
《孟子粱惠王下》赏析:
一是外交策略;二是匹夫之勇与大勇的问题。
此前孟子的谈论,主要是内政问题,而这一次齐宣王开口便问:“交邻国有道乎?”直端端地把问题引向了外交。
孟子于是作出了他的外交策略阐述。
归结起来,就是大国要仁,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而要和小国友好相处。
另一方面,小国要智,不要搞闭关锁国,不要夜郎自大,而要和大国搞好外交关系。
做到了这两方面,那么,就会出现大国安定天下,小国安定国家的世界和平格局。
而做到这两方面的心理基础,便是大国以天命为乐,顺应“天地生万物”的好生之德,不欺负弱小,替天行道;小国敬畏天命,服从天命,不与大国为敌,以维护自己的生存。
这里的天命不一定作神秘化的理解,而就是历史、地理条件和时代形成的国际大趋势。
孟子在这里所阐述的外交策略并不深奥,其中大国、小国的做法,在后世乃至于今天也仍然是有参考意义的。
孟子三则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春秋·孟子(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7)勿丧:不丢掉。
(8)蹴:用脚踢。
(9)何加:有什么益处。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去做。
是因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走在路上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如果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走投无路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不合礼仪的高位厚禄。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