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并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第二段的关键句是“披绣闼,俯雕甍”,作者在它 出现之后,即一反前面对高阁的仰视,转而由近到远, 自上而下地俯视周围的万千气象。收得拢,撒得开。
C.第三段基本上是抒情;第四段叙事,照应开头。全 文由地理人文的叙述到良辰美景的描绘,再由美景转 到抒情,紧密联系,转换自然。 D.文章的中心事件是滕王阁宴会,作者用略写的方法, 分散在各个段落之中,但文章的重心不是饯宴,而是 以抒情为铺垫的写景。 【明确】选D。应是“以写景为铺垫的抒情”。
阅读课文第1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形容词,_旧___) (2)﹒襟①三江而﹒带②五湖,﹒控③蛮荆而引﹒④瓯越(①名词
的意动用法,_以__…__…__为__襟__。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_以__…__…__为__带__。③_控__制__。④_接__引__)
阎大人率众文人学士追上王勃,王勃接过银两故 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众人不 明其意,有人乃问:“那所空之处该填什么字呢?” 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 江空自流。”众人大称其妙,阎大人也笑道:“一字 千金。不愧为当世之奇才!”
微言大义 王勃名言
1.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2.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3.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4.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滕王阁序并诗
一、作者名片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简介:王勃(649—676),字子安,初唐文学家。绛州 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贡献:诗歌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有《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文学上擅长骈文,代表作有《滕王阁序》 等。
二、背景回放 即席挥毫,震惊四座
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 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通篇文章句法结构对称,词语 对偶。在声韵上,讲究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 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重视形式技巧,往往 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四、大家风采 一字千金
传说,最初《滕王阁诗》最后一句是“阁中帝子 今何在?槛外长江_______自流”。诗中王勃故意空了 一字。
6.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7.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8.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9.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10.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初读思考】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的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句是“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它既 是对前文的承接和归结,又自然转入对“宾主尽东南 之美”的称赞,由远而近,顺畅自然。
_到__。③_美__好__的__风__范__。④_车__上__的__帷__幕__,__代__指__车__马__)
(7)十旬休假,﹒胜﹒友①如云;千里﹒逢迎﹒②,高朋满座
[①_才__能__出__众__的__文__友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迎__接__, 今义是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贬义)]
南昌都督阎伯屿发现后甚感奇怪。周围的文人学 士说是“水”字,是“江”字或“独”字……但是阎 大人断定肯定不是这几个字,乃命人快马去追赶王勃。
快马追上王勃,王勃的随从说:“我家公子有言, 一字价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快马回报阎大人,阎大人很生气:这是要敲诈本 官呀。可是转念一想,《滕王阁序》写得如此之美, 这一字也必定很精彩。反正也不能让这首诗空一个字, 不如本官带着千金去追赶王勃,这样本官也能落得个 礼贤下士的名声。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①;人杰地灵,徐孺下②
﹒
﹒
陈蕃之榻③(①_区__域__,__文__中__指__星__座__。②名词的使动用
﹒
法,_使__…__…__放__下__。③_长__狭__而__低__的__坐__卧__用__具__)
(4)雄州﹒雾①列,﹒俊﹒采②﹒星③驰(①名词作状语,_像__云__雾__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 洪州时,正赶上都督阎某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 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 便请他参加宴会。席间王勃一挥而就写下此文,震惊四 座。都督阎公评价“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三、文体知识 骈文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体文,全篇以双句(俪句、 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南北朝是 骈文的全盛时期。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 主,但常常夹有杂言。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
_一__样__。②_有__才__华__的__官__吏__。③名词作状语,_像__流__星__一__
_样__)
(5)台隍﹒枕①夷夏之﹒交②,宾主尽东南之﹒美③(①_倚__。
②动词用作名词,_接__壤__的__地__方__。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_才__俊__)
(6)都督阎公﹒之①雅望,棨戟遥﹒临②;宇文新州之﹒懿 ﹒范③,﹒襜﹒帷④暂驻(①_定__语__后__置__的__标__志__。②_来__,__来__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 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 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这两组句子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自成 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 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 “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2.试赏析文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 紫”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 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 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
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 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 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 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