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亲历郑振铎“最后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亲历郑振铎“最后一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革时期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2.知道郑振铎的生平和思想;
3.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4.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5.学习怎样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郑振铎最后一课的隐含意义;
2.掌握贯彻“党的文艺路线、文艺方针”的思想;
3.学会写一首简单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奥妙;
2.掌握如何读诗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讲解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知识;
2.引入主题,让学生猜测“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
2. 学习郑振铎的生平和思想
1.给学生介绍郑振铎的生平和思想;
2.引导学生能够理解郑振铎为什么要讲“最后一课”。
3.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1.同学们一起阅读《最后一课》这篇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4. 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1.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其他文学类别的不同之处;
2.分析诗歌表达技巧,如比喻、暗示、意象等。
5. 学习怎样读诗歌
1.阅读文字,理解情感和表达方式;
2.听课,感受语音和语气的变化。
6. 小组讨论写诗
1.把同学们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写下自己选择的主题;
2.引导他们通过用比喻、意象和态度等方式写出诗歌。
7. 总结
1.总结本课的内容;
2.检查学生是否达成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该盯紧班级中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进度;
2.用不同方式来让学生阅读诗歌:有的学生可能阅读文字有困难,可以
通过语音记录诗歌,让他们边听边文理解诗歌表达技巧;
3.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学习诗歌,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就如何阅读、理解
和写作诗歌进行交流。
六、教学资源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第十七课《最后一课》; ·补充材料:郑振铎的相关书籍和影视资料。
七、学生作业
写一首诗歌,并在下堂课上朗读并分享。
八、参考文献
1.翁帆,《新编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4年
2.张曼丽,《文艺的道路——论党的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2010年
3.刘子瀚,《二十世纪中国语词与文化》,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