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历史名茶的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考古2019窑浙江省临安区是个有名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

早在东晋,著名道士许迈就在临安治西(宋代时临安县治地址)的西山釜茗;唐代茶圣陆羽来临安、於潜考察天目茶事,并写进《茶经》;五代十国时期临安籍吴越国王钱镠在沿海和北方边境进行贸易,吴越国贸易物品有茶叶、绢帛、锦绮、瓷器、漆、谷物等,茶叶由吴越国进到北方契丹,由契丹转卖到俄罗斯进行货物交换,从而开拓北方茶叶边贸之先河。

宋代於潜县黄岭出佳茗及临安县万寿禅寺产径山茶。

元代临安县洞霄宫九锁山出洞霄茶,亦称天柱茶。

明代临安县黄岭山每年始额贡御茶二十斤,一直延至清末。

清代临安、於潜两县以生产“於临烘青”,在市场上声誉较高。

一、天目茶(天目云雾茶)
它被写进唐代陆羽《茶经》。

天目茶在唐或唐以前,临安古老茶区天目山茶主要以散生、丛栽方式,在阳崖阴林、灌木丛中、溪涧坑边、岩石隙间生长,但品质良好。

唐陆羽《茶经·八之出》[1]
(P58)
,浙西:“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
州同。

”唐代临安县(二十六乡)、於潜县(二十二乡)的茶叶,只有临安(东天目乡)於潜(西天目乡)两山上的茶叶品质才能与舒州同。

高山出好茶,天目山大树华盖,空气清新,多云雾,露水重,雨量足,水质优,各方面的优越生态条件孕育了优质天目茶的生长,这与天目山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分不开的。

天目山茶被陆羽写进《茶经》后,遂声名远播。

并引来文人、名僧、诗人赋诗,这对天目山茶扩大影响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

清光绪二年
(1876)释际界修《西天目祖山志》[2](P317-320),卷五“艺文志”,载有陆羽的好友释皎然在天目山作《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寄元居士晟》诗:“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早晨有露时采,用寒泉、文火才能将天目茶味胜出。

唐代皇甫曾有《送陆鸿渐山人天目采茶
过婉珍,女,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茶树植保及茶文化。

临安历史名茶的发展简史
过婉珍
摘要:本文着重循寻临安区名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以考古、典籍为主要依据,真实展示临安茶叶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临安名茶;历史沿革;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5-0206-06
On History of Famous Tea in Lin ’an
Guo Wanzhen
Abstract:Based on archeology and ancient book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amous tea in
Lin ’an district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show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Lin ’an teas.
Key words:Lin ’an ’s famous tea;historic changes;development progress
回》诗“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磐声。

”可知陆羽在天目山采茶直至深山崖坞处,带着饭,离寺院很远,直到夜间点灯时才回来,考察茶事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关于陆羽在天目山采茶之事,清光绪二十四年《於潜县志》[3](P11-16)卷十六“艺文志”,钱塘邹志初《天目山赋》中讲到一段话:“别有名茶,生於云雾;玉液高寒,琼膏布获。

艺衡品味於龙泓,陆羽载归於篮具。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4](P1943-1944),卷九十三引《舆地志》云:天目山,“上有两湖,若左右目,名天目也。

山极高峻,上多美石、泉水、名茶。


直到明代,天目茶仍是全国六品名茶之一。

明屠隆在《考槃馀事》[5](P1)茶录中(茶说)茶品:天目:为天池龙井之次,亦佳品也。

引《地志》云:“山中寒气早严,山僧至九月即不敢出。

冬来多雪,三月后方通行,茶之萌芽较晚。

”并将龙井、虎丘、天池、阳羡、六安、天目并列为六品名茶。

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6](卷一P17-18):竹懒茶衡云:“各处茶,皆有自然胜味,未暇悉品。

姑据近道曰御者”,品有14种茶,其中对天目茶的评语:“天目清而不醨,苦而不螫,正堪与缁流潄涤笋蕨”。

李日华《竹懒茶衡》,是他一生喜爱“竹、兰、茶”的别称。

明田艺蘅《煮泉小品》[7]卷中,(宜茶)载:“宋叶清臣则云:‘茂钱唐者,以径山稀。

’田艺衡曰:‘今天目远胜径山,而泉亦天渊也。

洞霄次径山。

’”清代将“天目山茶”改称谓“天目云雾茶”;清乾隆《临安县志》[8](P11)卷四《物产》货类载:“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唯天目山者最佳”。

清宣统二年(1910),临安县选送的东天目云雾茶,在江苏江宁(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获特等金质奖。

事过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动荡,茶农无利可图,将茶园改种他物,茶叶制作也不再精细。

民国期间,临安邑侯何种伟与县田粮处处长沈克勋协力恢复天目云雾茶生产,通过一系列茶树改造、茶具改良及改换包装等措施和方法,终于在民国25年(1936),在杭州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全国手工业品展览会上,由临安县选送的东天目云雾茶分获优等奖和乙等奖,这是天目茶从1910年获特等金质奖后,在茶叶处于低谷时取得的最好成绩,天目云雾茶重振声誉。

民国25年(1936)钱文选撰《天目山名胜志》[9](P184-185),“物产”载:“天目茶:较他山采独迟,叶不甚细,以云雾高寒,唉其气足者为上,苦不多产耳,僧民资其粮以卒岁,其味厚。

”同上,志末跋,物产:“天目山多云雾,山势既高,茶为云雾笼罩,色香味三者俱佳,因之云雾茶驰名中外。

如能遍山种植,不使稍有隙地,将来出产数量之增加,可以操左券也。

岁丙子(1936),临安邑侯何种伟提倡茶叶做法,嘱余(沈克勋)代雇龙井制茶技司试制新茶,成绩斐然,到处欢迎,然为数有限,不敷分销。

天目高山之茶,应赶紧种植,广辟利源。


临安籍於潜人余烈(民国时期曾任过於潜县令),在中国台湾撰写《於潜县志》[10](P8),卷三“食货志”云:“西天目狮子口所产之茶曰‘云雾茶’,野生,据云,年产仅十二斤,水泡可六次,无色,而味仍浓郁,清香可口,禅源寺僧不肯轻易款人也。


由于战乱等原因,天目云雾茶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迫停止生产,制作工艺失传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79年开始试恢复生产。

天目云雾茶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并完善,流传至今形成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和烘干等五道全手工传统制作工序,今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目前制作工艺机手结合,鲜叶杀青用机械,其他工艺仍以手工完成,既加快生产效率,又保证茶叶质量。

天目云雾茶制作技艺第九代传承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郎利方是天目青顶炒制能手。

天目云雾茶在恢复生产前夕,于1978年经庄晚芳教授提议将“天目云雾茶”改为“天目青顶”。

二尧顺溪大方茶
五代时大方茶生产进贡至今已有1100年历史。

《十国春秋》第二册七十九卷至八十卷,有10多次朝贡物资记载,数量巨大,其中有大方茶二万斤进贡。

开始是两浙的货源,后来有福建茶、安徽红茶、桐庐的大茶等品。

美国学者艾梅霞著《茶叶之路》[11](P24-26),第二章“摘山煮海”,艾梅霞在书中讲到中国一段遗漏的茶叶历史:她说:吴越是国际经济精英的聚
临安历史名茶的发展简史
农业考古2019窑5
集地。

吴越从在沿海地区外国商人那里学会了贸易。

……吴越对于茶叶之路起始至关重要。

最突出的是,它和北部大草原契丹蒙古人商业往来成了洲际的交流系统。

吴越开国君王是钱镠,是在统一唐朝最后一年,中国一系列独立王国继起,吴越是国家南部第一个和契丹建立正式关系,而茶叶在双方的外交关系中起着直接作用。

11世纪早期,吴越国和契丹君王之间关于茶叶的贸易协议,为后来的茶叶之路东段奠定了基础。

公元915年,钱镠派遣一位商人使者向契丹进贡。

这是南北两国之间第一次接触。

从915年到
943年,共有17次互访,13次是吴越国到北方,4次由契丹国到南方,契丹对吴越、吴越对契丹双方贸易都有兴趣,形成南北经济统一整体。

978年,吴越国第五个统治者纳归北宋,可这个地区通过发放(买卖)执照,一直保持着对盐和茶叶商品的垄断经营,体系运作良好,以至于吴越地区在此后一千年间一直保持着一个主要茶叶贸易中心的地位,这就是杭州和扬州。

1004年,契丹和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进贡物品作为贸易和停战的条件,但茶叶必须从有政府执照的吴越商人那里购买。

南方用茶、绢、瓷器和谷类等,以物易物,北方用马匹、枪等易物交换。

茶叶由吴越国运到北方契丹,由契丹人转卖到俄国进行货物交换,从而开拓北方茶叶边贸之先河。

后梁贞明元年(915)十二月两浙进大方茶二万斤,同历史吻合。

大方茶主要产地临安昌化顺溪和淳安等地,湖州和西湖地区亦有少量。

制作工艺特别,从杀青至理条、拷扁、成茶,均用手工在大方斗锅中操作完成。

现今大方茶形状平扁,但据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一记载:“昌化茶,大叶如桃枝柳梗,乃极香,余过逆旅,偶得手,摩其焙甑,三日龙麝气不断。

”大方茶在当时是以“桃枝柳梗”少有的散茶特征,展示出其独特个性。

1992年版《临安县志》[12](P315),第七编《特产》记载历史大方茶如下:顺溪大方,产于昌化顺溪等乡镇,因炒制成形有拷扁的过程,亦称拷方。

因外形长扁挺直似竹叶,色泽乌绿油润,也称“铁叶大方”。

经香花窨制,即称“花大方”。

其茶香气浓锐,滋味醇爽,汤色明净。

大方茶“谷雨”开采,有一芽二三叶,一芽三四叶,以一芽二叶为特级。

制茶独特工艺在干燥过程中,用滚拷、抖炒的手法,进行做坯、整形、辉干成茶,整形时需加入少许茶油涂抹茶锅。

因当时生产杭炒青的工艺全程机械化,操作简单,工效高;而大方茶生产全手工一度出现亏本、停产。

直至1983年大众茶炒青存量过大,销售受阻,大方茶又恢复生产,1983年生产
21.5吨。

昌化大方茶几起几落,这与经济杠杆(茶叶价格)分不开,自从1983年后生产大方茶主要销往东北、华北、京津等地区。

三、於潜黄岭佳茗、临安径山万寿寺径山茶
(1)黄岭佳茗。

南宋《咸淳临安志》[13](P22-23),卷二十八《於潜县》:“於潜县黄岭,在县西二十里地,出黄白枇杷,亦间出佳茗,(小地名称为)前乌巾山、小锡塘坞。

”民国2年(1913)《於潜县志》卷四载:“黄岭,在县西二十里,高二十五丈。

小黄岭俱在波前乡(波亭前乡),与西菩山相接。


黄岭佳茗除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外:於潜县志、天目山志多本志书均未记载。

清嘉庆十五年(1810)《於潜县志》[14](P43),卷十五“艺文篇”载清金有声“题明智禅院”(即西菩山寺)茶诗:“入径侵松色,行行沥涧声。

追云无近趣,凉翠有余清。

瓢衲函真气,林峦隔世情。

山僧差不俗,深夜试茶铛。


(2)径山茶。

宋《咸淳临安志》的《临安县境图》辖内,就标有“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唐宋及元时期径山是属于临安县管辖之内。

宣统《临安县志》[15](P1065-1066),卷八“艺文志·记”收宋代蔡襄《游径山记》:“临安县之北鄙,直四十里有径山在焉,山有佛祠,号曰承天祠,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汲之煮茶。

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泉宜之。


清宣统《临安县志》[16](P416),卷二“食货志”货类,载有四种茶:“御茶:黄岭山,每年额贡御茶二十斤,勒碑於仪门及观音岭。

康熙三十二年,奉文折征,每斤价钱六分,共银三两二钱解司。

天目云雾茶:天目各乡俱产,惟天目山者最佳。

《茶经》杭州茶产临安天目山者,与舒州同,有厉鹗《试天目茶歌》。

径山茶:《梦粱錄》,采谷雨前茗,用小缶贮
馈人。

张京元游径山,泉清茗香,洒然忘疲。

按径
山茶,出凌霄峰者尤佳。

黄茶:产南乡。

所行极远,
辽东沈阳等处,岁必贸迁。

”临安生产御茶、天目
云雾茶、径山茶、黄茶四种,除御茶只生产20斤
外,其余的生产数量都相当。

四、洞霄茶
洞霄宫是道教胜地,在公元前108年就建立
道场、宫殿,规模宏大,是临安县最早旅游胜地。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之二十四“山”:“在洞霄宫
西南隅乃五十七福地,地仙王伯元主之;按《大涤
山记》云:“天有八柱,在中国者叁,此其一也。

(一
在寿阳,一在龙舒。

)四隅斗绝,耸翠参天,神仙隐
化,时有见者。

山出佳茗,为浙右之最。

”清光绪二
年(1876)《西天目祖山志》[17]卷末(P648-649),沈樾《洞霄宫志序》节录:天柱山者,“星野分斗牛之属,峻极
凌霄;川泉自天目迤来,蜿蜒磅礴。

龙蟠虎踞,孕
两浙之灵奇;水秀山清,钟千秋之间气。

不特金堂
玉室,瑞草环生;而月砌星坛,琼宫鼎奂。

所贵兴
云雨而润万物,因之翊景运而巩皇图者也”云云。

洞霄宫是文人、诗人聚集的地方,留下诗词
近900首,其中亦有许多茶诗,他们相聚不仅赋
诗,还亲自上山采茶。

宋林逋《游大涤洞天》诗:“此时仙兴发,九锁访名峰。

玉洞昼飞鼠,石池春浴龙。

异人化外见,道士酒边逢。

余欲采芳茗,白云无所从。

”林逋到大涤山来采山,可是看到山上被白云所笼罩,无法采到茶叶。

张景修《游九锁二首》,诗一:“道人凿井炼金丹,遗迹相传大涤山。

已把九峰藏洞府,更留片石隔凡间。

茶无俗味清吟思,药有灵苗祛老颜。

欲问神仙求妙诀,诗魔未放客心闲。

”诗二:“九锁山中多隐仙,洞门终古掩云烟。

茶生东坞偏迎日,松老西岩不记年。

翠箬外藏千岁药,碧池深纳半山泉。

苍崖纵使秦驱得,未信能移一柱天。

”元代武林道士磐隐、王福缘《游洞霄》云:“古洞锁烟霞,虚皇太上家。

九关无虎豹,大泽有龙蛇。

地上余杭酒,雨前天柱茶,满山青箬叶,何处问丹砂。

”洞霄宫由于是道教胜地,且经历过了漫长的岁月,历代文人、诗人到此休闲、赋诗、论道,交友,据不完全统计,赋予洞霄宫的诗词就达900多首,是临安很大一笔历史文化遗产,也留有许多珍贵茶诗,以宋、元时期诗词居多。

五、临安黄岭山茶
明代御茶主要产于临安县黄岭山(与宋代於潜黄岭山出佳茗不同),在临安区锦南街道上甘黄岭山上;黄岭山茶,明代御茶。

清康熙十四年(1675)《临安县志·山川》[18] (P12-13),卷一舆地志山水:“黄岭山,《杭州府志》:在治西南三十里,土黄,故名。

”又载:“每年额贡御茶二十斤,系庆仙乡二图(今锦南街道上甘、锦源、横岭村及玲珑街道锦绣等村)黄岭地方办解。

嗣因奉东、新西二里(今板桥、三口一带)亦产茶,贴近黄岭东南,庆仙人旁采越岭,以致争竞构讼。

康熙七年(1668),令陈提知亲往黄岭踏勘。

众议:奉东、新西二里,每年帮庆仙茶七斤。

犹恐色位不同,不堪作贡,奉东、新西居民竞将契买庆仙乡茶山二号付抵,每年帮茶七斤之数,详宪比富阳例办解。

一勒碑仪门,一勒碑观音岭,而三乡之推诿承息矣。

”尽管数量每年只有二十斤,但要确保御茶品质,自明至清,年年朝贡,一旦茶地分界有了矛盾,临安县令亲自到茶地解决。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临安县志·物产》[19] (P7-8):卷四物产“御茶,万历旧志(《临安县志》):黄岭山岁贡御茶。

引康熙旧志(《临安县志》):黄岭山每年额贡御茶二十斤,勒碑于仪门及观音岭”。

康熙三十三年(1694)奉文折征,每斤价钱六分,共银三两二钱解司。

六、於临烘青(正路烘青)
明清“於临烘青”即为传统大宗烘青。

因临安、於潜高山生产的茶叶制成烘青,香味特异,经茶商运抵京津市场销售,深受欢迎。

此后,有他处商客假冒天目山“於临烘青”应市,一时真假难辨。

后“於临烘青”更名为“正路烘青”,以示是正宗的天目山货。

每年生产期间,购买者云集如市。

因“於临烘青”品质优,品牌硬,市场信誉高,故又被俗称为“王茶”。

清嘉庆十五年(1810)《於潜县志》[20](P20-21):卷十《食货志》“谷雨后,男妇儿童提笼满山谷,归则取而拣之,岸其釜,炽以烈火炙之,以柔其性也;挼之,以敛其质也;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也;乃盛以篓出而鬻之。

”四月摘者曰夏乌,
临安历史名茶的发展简史
农业考古2019窑5
五月曰梅尖,六月曰梅白,十月摘曰小春。

味皆淡而劣,不贵也。

天目山顶产者曰云雾茶,善消滞,不可多得。

在川前、川后、长安三乡,五月采者,叶厚而色赤,汁尤浓郁,盛行于关东,与徽商大叶子相符,每岁设厂收买,集如市,俗称曰‘王茶’,乡人大半赖以资生,利亦巨矣哉。


“於临烘青”,始于明末,盛产于清代,并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临安、於潜一般只提供“於临烘青”初制原料,由杭州商行[后来调查证实是天津的(正兴德茶庄)在杭州设的分号茶庄]转售至东北、京津一带销售,并由该公司将烘青毛坯运到福建省福州窨花后再进行销售。

该公司为了更稳定地得到更多的天目山“正路烘青”,还在天目山设立茶园基地,设厂收购茶叶,运到福建福州,熏花精工细作,市场声誉极高。

天津的“正兴德茶庄”还建有茶罐工厂,还办有专刊(报纸)。

七、旗枪茶、黄茶
(1)旗枪茶。

明清至民国期间,除昌化县外,临安、於潜均生产过旗枪茶,并有记载。

关于旗枪茶,清嘉庆十五年(1810)《於潜县志》卷十《食货志》载:“清明后,采其极嫩者一旗一枪,谓之雨前茶。

”且在谷雨前,采一旗一枪,做一部分旗枪茶高档茶消费,之后制烘青茶,生产效益相对提高。

除了旗枪生产外,也生产过龙井茶。

明文震亨《长物志》[21](P459)卷十二“香茗”载:“龙井、天目,山中早寒,冬来多雪,故茶之萌芽较晚,采焙得法,亦可与天池并。


余杭县因炒制旗枪茶而得名,市场活跃,贴近临安的青山、板桥、三口等乡一带的茶农,也跟着炒制旗枪茶,始于明代,盛于清与民国时期。

临安制作烘青、炒青,在墙边斜锅中杀青,炒起来比较累,且烘青价格不高。

故这一带炒制旗枪茶,卖到余杭、杭州,买旗枪锅及灶,亦余杭,因有四只脚,随时可搬动,可以坐着炒、有省人力等优点。

民国12年间茶产量统计中,旗枪茶数量比例占第一位。

民国以前,茶农各自炒制旗枪茶,然后结伴(因不安全,路有抢钱物者)翻山越岭,到余杭闲林埠茶行将茶叶出售,用鬻茶钱换成食盐,再将食盐挑到千秋关外安徽宁国、安吉等地换成大米,以货易货,茶农日常生活就能得到保障。

明清时期板桥、三口、青山一带是以生产旗枪茶为主,烘青茶为辅。

民国26~37年共12年,临安茶叶总产量22278石,其中旗枪茶10975石,占总产量
49.26%,占第一位,烘青茶居第二位。

(2)黄茶。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临安县志》》[22](P3-4)卷四《物产》:“黄茶,产南乡,茶不甚佳。

而所行极远,辽东、沈阳等处,岁必贸迁。

”清宣统二年(1910)《临安县志》[16](P416),卷二《食货志》载:“黄茶:产南乡。

所行极远,辽东、沈阳等处,岁必贸迁。

”至1910年还在生产黄茶,民国时期无资料。

2003年《临安市商业志》[23](P162),第四章“农物产品”:1951年对各类茶及品种的销售地情况:茶品种有烘青、炒青、顶谷(云雾茶高端品级),旗枪、天目云雾茶(中幼青、粗幼青属大众类)、双芽、红茶、唯独没有黄茶名称及销售地区,是因为三口黄茶生产由茶贩收购后直接销往杭州茶行,茶叶未到临安,故收购茶类中就没有黄茶品种。

一次偶然机会,查到1993年1月《富阳县志》[24](P280-282),第三章“经济作物”在历史名茶中引康熙《新城县志》载:有“今产月和山者为最佳”的记载。

产地新城县湘溪乡和山村月和山(此地在葱坑相接处)。

早在明末清初,远销辽东半岛,已颇负盛名。

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已湮没无闻,直到1983年重新发掘,在1988年获浙江省优质名茶奖,才始改称“月和毛尖”。

这段文字说明历史上新城县月和山出茶为佳,但无茶名,“月和毛尖”是1988年得省优质奖后才改称的。

历史上茶名均以山名、地名、山坞名或村名定谓茶名。

因“月和茶”和临安三口月雾茶,均是在同一山,由炒制不当而导致堆积过厚产生黄茶,因杭嘉湖一带不销,由茶贩找到杭州茶行,同销到辽东沈阳地区。

因这件茶事,我特地到三口葱坑村调查了解,是由新城人临安三口葱坑村人丈人收购茶叶贩到杭州,收购茶叶是在临安三口葱坑村清称“八角凉亭”,现改为“新月亭”。

凉亭外墙上画着采茶、收茶、喝茶、炒茶的四幅茶画,后来凉亭倒
塌了又重新建造,为保持原有凉亭历史遗迹氛围和风格,根据旧照片,重新彩绘原四幅茶画生活场景。

按诸耆老口述;凉亭便是明清及民国时期临安县、新城县买卖茶叶交易场所。

收茶有富阳新城人、也有三口人,收茶后直接卖到杭州茶行,不经临安城,故临安县志历来只有黄茶之名,却未记录黄茶生产量及产地所在。

注释:
①釜茗,釜:即古代煮茶、煮食物的三足锅,是晋代人在日常食用器物。

釜茗即煮茶。

②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是钱镠君主立年号的第一年。

很多人写成乾化五年915年,这是北方朝廷年号。

③童正祥、周世平编著,新编《陆羽与茶经》,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选择这本《茶经》,是因它对原错字均进行了改正。

2003年9月出版。

④田艺蘅,明《西天目山志》编辑出版作过技术指导。

⑤洞霄天柱茶,从宋代沿至民国时期,民国临安县政府设立天柱茶场。

但洞霄诗词是临安、余杭共同享用。

明代临安县令、余杭县令对洞霄产地在界限上重新丈量,结果是70%归临安县,30%归余杭县,自从明代分界后一直沿袭至今不变,但文化是共享共用的。

目前洞霄宫正被开发成旅游景点。

[参考文献]
[1](唐)陆羽.茶经[M].童正祥,周世平编著.新编《陆羽与茶经》.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
[2](清)释际界修.西天目祖山志[M].镌刻本影印, 1876.
[3](清)程兼善.於潜县志[M].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1898.
[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
[5](明)屠隆.考槃馀事[M].
[6](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M].明代刻本影印.
[7](明)田艺蘅.煮泉小品[M].
[8](清)赵民洽,许琳编.临安县志[M].乾隆二十四年刻本.1759.
[9](民国)钱文选撰.天目山名胜志[M].1936.
[10]余烈主编.於潜县志[M].卷三“食货志”.
[11](美国)艾梅霞著.茶叶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2]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临安县志[M].1992.
[13](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M].
[14](清)何太清.於潜县志[M].嘉庆十五年.
[15](清)彭循尧修.董运昌纂.临安县志[M].卷八“艺文志”.清宣统二年刻本.
[16](清)彭循尧修.董运昌纂.临安县志[M].卷二“食志”.清宣统二年刻本.
[17](清)释际界修.西天目祖山志[M].卷末.光绪二年.
[18](清)陆文焕.临安县志[M].卷一“山川”.康熙十四年刻本.
[19](清)赵民洽,许琳编.临安县志[M].卷四“物产”.乾隆二十四年.
[20](清)何太清.於潜县志[M].卷十“食货志”.嘉庆十五年.
[21](明)文震亨.长物志[M].卷十二.
[22](清)赵民洽,许琳编.临安县志[M].卷四“物产”.乾隆二十四年.
[23]临安市地方编纂委员会.临安市商业志[M].临安地方出版,2003.
[24]富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富阳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尧水根
临安历史名茶的发展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