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学角度分析下社交媒体中孤独群体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众心理学角度分析下社交媒体中孤独群体的现象
如今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各界带来了许多的变化。
尤其是近几年来,移动端的发展,实现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连接。
但是我们从现在发展现状来看,人与人之间虽然彼此之间沟通更加的便利和顺畅,但是内心却互不相融,变得越来越孤独。
这种孤独并不是小部分群体的现状,而逐渐成为了大众群体性的孤独。
本文从从众心理的角度分析社交媒体中孤独群体的现象,给予孤独群体现象更多的思考。
从众心理最早由韦特海墨、考夫卡和苛勒提出来。
从众心理学对后世有很重要的影响。
我们知道有积极的从众现象,但是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从众现象。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忽视人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消极的从众现象频发,可以从孤独群体中看到这一现象的产生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倍加警惕。
一、群体性孤独内涵及表现
(一)内涵
群体性孤独是互联网发展而引发的产物,国内国外对于社交媒体的群体性孤独现象都有所研究。
这其中麻省理工大学教授雪莉研究表示信息技术带给人沟通便利,沟通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碰撞,甚至很多场合都需要融入社交媒体,使人与人之间减少了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
她表明,虽然人们在社交网络十分的活跃,但是这也很容易带来焦虑和孤独。
我国对于群体性孤独更是深有体会,国内研究者调查表明我国
2020年成年人平均手机使用时长高达100.75分钟,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数据高于这个数值。
可想而知,网络习惯改变了我们旧有的生活行为模式,一部分人表示这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
在某个学者的统计中,调查发现,人们认为手机带来的困惑包括焦虑、压力、嫉妒、抑郁和孤独等等,其中孤独占比排名第三,可以说,大部分人认为孤独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现象并且与新时代信息媒体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十分关注群体孤独性这一话题,尝试解析研究并给予想法建议的提出。
(二)从众心理效应看自缢表现
群体性孤独症状与其他的心理问题都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比如焦虑、抑郁等等。
尤其是现代青年人网络“自缢”现象频发,主要通过直播,网络遗书等等形式。
深入探究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从众效应的因素在里面。
从众效应指的就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从众效应的实验中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
可以说,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
近几年来,我们看到孤独群体中自缢形式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考虑是社会网络传播较快,信息过多,导致人们接收信息很充分。
人们只接受刺激性的信息时,一定会产生局限心理,认为自己深处的世界就是如此的糟糕。
为什么说孤独群体更容易被影响呢,因为之所以成为孤独群体,其一定也是被现实生活所抛弃,或者躲避现实生活的那群人,其情感的转移就会愈加趋向从网络上宣泄情绪等等。
尤其是现在社会普遍压力大,孩子面临着现实困境的时候,比如学习压力大,交友不顺,家庭纷争等等,许多孩子或许有着多重压力。
从家长那里得不到安慰,无处宣泄的情况下,在网络迷失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而网络的这种环境正塑造了从众心理效应的,那个众人声音的来源。
人们将自己坏的情绪发泄到网上,甚至组织统一的团体,宣泄统一的情绪。
我们可以从现实案例中窥探其中的从众心理效应催生出的悲剧。
其中有一个案例讲的是群体自缢组织的故事,一位父亲的儿子自缢,父亲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因此进行调查,这才发现儿子的负面情绪由来已久,并且加入了一个自缢qq群,为了进一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位父亲伪装身份,深入qq群中聊天,发现群中都是负面言论,甚至有人邀约一起赴死。
其实大部分青少年由于认知尚浅,很容易被言论带偏,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即受外界人群的影响,自己的感知判断无法保持独立。
我们在案例发生后进行反思,对其的理解分析还是偏向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较低,但是最终触发自缢行为的原因,从众心理不可忽视。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群体自缢群的环境中,都是激烈的言语刺激,而且在同一群体大家都那么做,愈加在这种环境下的发酵下,加深从众的心理效益,寻找所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尤其是我们看到一半以上都是以结伴自缢为主的形式进行了结,你这样做,我也这样做,我们一起才公平或者才得当,那你这么做,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除此之外,有网红开直播自缢,在评论区更是撺掇网红去实施自缢的行为,这和qq自缢群很相似。
尤其是网红在被撺掇之
后,越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矫情,越加速了自缢的决心和行为,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可以说,整个社会网络环境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让自缢的印象深深印在了孩子的脑海中,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也没有好的积极暗示和正确的思维开导,让消极暗示蔓延。
再有,也体现这一人群内心的孤独性,无处排解,渴望关注,这与我们社会过快,人们疲于奔波,导致一定程度的人情淡薄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自缢群体组织符合从众效应的三个因素,就是群体因素、情景因素和个体因素。
群体因素中又包括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规模以及群体的凝聚了,可以看到,网络自缢群体组织这三样都具备,除此之外,还有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有些人在加入组织后,会受到讥讽,被人嘲笑为什么不去自缢,往往身份地位低的人在群体内越容易被话语权高的人刺激,而更容易趋同。
那么情境因素就是刺激物质,容易使人们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做出反应。
网络自缢群体组织中泛滥这自缢情绪,极其的不稳定,可能群里有一个人走了,会引发人们的自己,从而选择继续上一个人的行为。
而个体因素就考察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越弱的人,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引发悲剧。
总结分析从众心理效应引发孤独群体自缢表现的原因,一是孤独人群更容易将其他人的行为作为价值参考;其次是孤独人群对偏离的恐惧;再有就是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员接受。
除此之外,孤独群体的凝聚力,使其对自己的群体有
强烈的认同感。
二、从众心理导致孤独群体自缢的心理解决对策
(一)脱离单一的社会环境或者群体的影响
人类群体是一个社交性的动物,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无法避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际交流不仅是社会发展中的要求,也是个体发展中的大脑皮层所刺激的产物。
而我们现在发现人越来越躲避与人的直接社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环境并不乐观。
尤其是中国的社会环境发展,注重利益和效率,攀比情况等等不良社会因素,都影响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度。
在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像产品、工作、金钱和地位等常常因不够分配或分配不合理而不能使每个人满意。
当人们过多追求自己需要的满足时,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往往会为取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而发生竞争,甚至产生偏见、冲突。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分配资源很少,很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偏见。
在这充满偏见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距离自然而然的拉远,所以网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心理情感上的缺。
这就导致社会上孤独群体的越来越多,引发恶性循环,孤独群体更容易受单一环境和群体的影响,因为内心的闭塞更是不愿意多接触不一样的声音,更具有依赖性,更寻求认同感。
其主要的表现是孤独群体基本上对手机工具的依赖性很强。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我们认为,手机依赖症状其实多发于本身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群,像上面我们所说的心理问题严重的
青少年,比较孤独、敏感自卑等等。
可以说,除了手机依赖,只要是出现严重的依赖症状,其背后都存在心理疾病。
这与心理学上的惰性心理也有关,即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从行为上的惰性就是不思进取,不行动等等,而心理上的惰性就是不做积极的改变。
如果依赖性的加强会导致惰性心理的加强。
所以说,整个社会的依赖性不断增高,人们的惰性心理也会不断的提升,从而改善图便捷高效快速,导致人际交往的简化,使得人情淡薄。
除了导致人情淡薄外,其次就是手机工具的使用,信息的便捷也带来信息获取的自由化,自己选择自己想要宣泄的渠道,就比如本文案例中的儿子选择qq自缢群的宣泄渠道,但是也正是单一化的宣泄,只接受负面言语较多的群体,一定会深化自缢的意向,这就是单一化群体的带来的局限。
(二)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我们上面说到单一化群体影响很大,但是这种因素是很容易被改变的。
只要将孤独群体拉出单一化群体的影响,那么就会得到不少的缓解。
但是人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变得很危险,甚至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有的人在思想认知里会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更是有很强的服从性,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当中,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
我们说三岁看大,也就是小时候的影响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微不足道,反而可能是孩子一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
而现实是缺失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难以改变成型的价值观和一些列的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分析的能力,最重要是加强内化
心理情感的丰富,这样才不容易受消极从众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看到新时代互联网媒体下,人们不仅没有变得更加亲密,反而出现了整体疏离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反思。
通过从众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自缢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们发现消极从众心理影响之大。
可以说网络媒体导致人们的孤独性,但同时也为消极从众现象创造了温床。
我们看到越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人,也越是从互联网上找补心理缺失,但是互联网大众如果没有做好良好的引导作用,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网络环境,尽量减轻互联网的从众效应和言语刺激效应,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