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一、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概述
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文化比较之前,先阐述文化与中西文化比较的简单概念:特定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本质的表现。
不同的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内容是有差异的。
“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是一个民族作为具体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文化有类型之分,例如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等等;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因此,文化又可以成为传统、现代,所以说特定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本质的表现。
文化比较就是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开展文化比较的系统研究。
文化比较的前提是文化接触与交流,没有文化的接触,就谈不上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看,早在汉代两类文化就有接触,时至元代,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遍游中国,从文化的意味上对中国有了初步了解。
在绘画艺术文化中,西方艺术的引入在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绘画出现了第一次的接触。
二、文艺复兴时期中西艺术文化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方是指在古典文化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等的复兴。
它的主要的思想是确立个人精神价值,提倡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方的艺术表现为:反映世俗的生活为主的艺术家为了正确的表现人体的比例,对解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为了准确的变现空间的结构特征,掌握了严谨的透视画法。
出现了绘画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创新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代。
在明代时期,由于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
中、西两种完全不同观念的艺术在明代擦出了了第一次火花。
在艺术上表现为师承古人,以地域实景为绘制对象具有诗意表达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在中国明代艺术表现为:有宫廷美术的再度复兴;
有文人派别的持续发展;有世俗文化美术的推进;有西方艺术影响下的美术引进。
不同风格形式的表现呈现出绘画艺术的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格局。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最有说服力的代表人物——文艺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他的典型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
西方很多的艺术家都曾以不同的手法描绘基督形象,但在达·芬奇的笔下却把基督的形象描绘成为普通的世俗外表。
画面上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面部表情来凸显出其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门徒们表现的心情有的非常愤怒、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内心充满疑虑、有的表现的极其无辜,门徒们的心情和基督表现出的平静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基督的头部后面展现的是窗外的恬静景象,整个画面的空间感被进一步推后。
表现出惟妙惟肖的空间透视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