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
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探究 课堂教学 学生 问题
探究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参与性有待提高
在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中,学生的有效参与是重要的参数,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性教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等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性,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2、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有待加强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的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而勇敢和
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

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没有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因而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教师还没有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把学生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等方面,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也有待改善,尤其是在“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① ②
见、鼓励学生的创见”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只有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增强了,学生才能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

3、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值得深思
许多教师在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工程中,忽视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不能正确处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师在“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好学、乐学、会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善。

针对以上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让探究式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我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执教的班级具体情况,谈几点看法。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1、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迁移学习。

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

(2)情境引入。

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进而有所创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问题的导火索,是问题的催化剂。

而问题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

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自然科学的“新、奇、趣、疑、险”教学素材,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趣味无穷的漫画、故事、实验、高科技的技术、诗歌、对比、拟人等多种形式制造问题情景,使问题情景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

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决定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

而要设计出好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目标要明确。

问题设计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围绕教学任务设问。

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
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其次,难度要适中。

要恰当的把握好问题空间,也就是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过于简单的问题,
学生探索过程感到索然无味,过深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茫然
或理不出思路,学生思而不得,探而无获,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
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
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
力,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再次,梯度要合理。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总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问题
的安排顺序要与思维发展的顺序相一致,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
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计必须是阶梯式上升,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由小到大逐渐加深难度,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和畅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
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不知不觉就会领悟到获取新知识的“顶峰体验”,从而激
励学生的再认知。

最后,角度要新颖。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问题的
提出要能引人入胜,引起悬念,揭露矛盾。

同一内容,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其
成为富有新意、形式新颖的问题,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喜闻乐答。

如“水能灭火,
水能助火“漫画:“奶奶用扇子扇火炉越扇越旺,我吹蜡烛一吹就灭。

”这种矛
盾式揭示知识间联系比单刀直入的方法效果要强得多。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好的问题固然可以由教师提出,但若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其教育与智力开发价值就更大。

正如爱因斯坦所讲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得出问题的“问题意识“要善待提问,要使学生知道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和解决一个好问题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及时质疑;引导“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拨开迷雾,在看似无疑的地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难点上质疑,从困惑处质疑,从关键处质疑,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处质疑,疑必有问,要指导学生正问、反问、直问、曲问、因问、果问。

潜意识地培养学生能问、敢问、会问的问题意识。

最后使学生达到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境界。

3、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可分三步:
第一步,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

如教学“最大公因数”时,由学生容易出错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摆、拼拼,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是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结论。

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

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一是提供探究材料,这是探究能够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学生在探究之前,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性材料。

如让学生探索“圆锥体和圆
柱提的体积关系”,至少为学生提供四组圆锥体和圆柱体材料:等底等高的、等
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不等高不等底的。

学生利用这些足够多的材料做实
验,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如果只为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就
无形中降低了思维难度,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二是体现探究过程。

积极有效的探究过程有赖于何适得、现实的、富有挑战
性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知识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经验设计问题或让学生提
出问题,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②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
③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

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④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
思考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
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教学的价值。

总之,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暗示。

第二步,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能突出重点。

(3)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4)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

例如: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

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等等。

同时,教师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如: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发现知识性规律的合作;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合作。

第三步,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

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4、实践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即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利息后,我让学生到银行去调查存款和贷款的有关利率,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存款或去到期的款,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使学生明白存款既能赚到利息,又支援了国家建设,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差,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又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5、评价体验
评价体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

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几个环节构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自己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三、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尽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

2、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通过探究来获取。

这要看教师的意图是侧重于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还是侧重于资料查询,还需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

3、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探究方案都值得探究。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否决学生提出的探究方案。

4、运用探究式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

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主动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学生到校乐学的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追求知识,善于合作,探索奥秘的内在动机,增强了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3、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学生的质疑水平,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自身素质,我的教育理念素养、教风、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我深刻体验到教育不再是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教育更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一种享受。

论文注释
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134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1
②袁中学:《小学数学教育》5页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5
③袁中学:《小学数学教育》13页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08.11
④毕唐书、《山东教育》 43页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主办 2000.3
⑤毕唐书、《山东教育》 39页山东教育社 2003.3
⑥袁中学:《小学数学教育》43页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 2008.11
[参考书目]
1、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1
2、袁中学:《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学杂志社。

2008.5
3、袁中学:《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学杂志社。

2008.11
4、毕唐书、沈光中:《开展“问题解决”研究,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山东教育》 2000.3
5、王建华:《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山东教育》 2003.3
6、张巍华:《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小学数学教育》 200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