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作者:项兵

来源:《体育风尚》2024年第01期

摘要: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体育教师想要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促使学生高效完成体育学习目标,就需要与时俱进,在积极实践中寻找适合中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增加,为他们健康搭建坚实的基石。基于此,文章立足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从四方面,即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引入体育游戏,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组织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以期能给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一些深思。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游戏;体育资源;体育比赛

一、引言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其综合能力发展的速度与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质量。以往授课中,体育教学呈现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体育训练,久而久之,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养,为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重要的助力[1]。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中小学体育教师想要创建高质量教学课堂,首先就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积极研讨“双减”要求,然后以此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现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具体表现为:

首先,受社会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以往的教育实践中,社会层面缺乏对中小学生体育成绩的关注,受此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至于中小学体育课堂相对枯燥,未能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进行正确、科学地指导。

其次,学校的课程压缩相对较紧,致使体育教学存在课时不够的情况。面对升学的压力,家长与教师都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以至于体育课堂成为了部分学生“补习”文化课程的课堂。受此影响,即便体育学科的内容相对较少,部分学校也存在体育教学课时不满、学生没有全部掌握相关体育技能的现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教学手段对于高质量体育课堂的构建至关重要。丰富的教育手段可以适当减少体育训练的枯燥性,吸引中小学生的目光,使之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中,长此以往,获得训练效率的提升;可以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便于他们在课堂上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现阶段,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等授课方式的体育教师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体育知识,他们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跑步,或是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一段时间,总之,缺乏對体育技能的深入探讨。

受此影响,多数中小学生没有意识到参与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没有意识树立终身锻炼意识的必要性,故而,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相对较低,这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创新意识,积极改革体育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反馈,适当优化自己的授课方案,以便能唤醒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从而自觉、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训练中,在掌握更多体育技能要领的同时,还能获得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日后学习更多、更难的文化知识奠定必要的身体基础[2]。

三、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首先,摒弃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与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并进行科学地弥补,以此提高学习体育课程的效果;应根据体育竞技精神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地改革,使之更为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譬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对学生运动训练的干预度,确保学生拥有足够探索的机会。以学习短跑为例,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某个短跑技能掌握得不够训练,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如,该短跑技能的要领是什么?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发生什么问题?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训练的效果等。在讨论与分享中,学生的训练思路有所拓展,这对于他们更好地完成训练目标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所给出的回答可能存在阐述不够深刻、理解不够全面等现象,对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补充,促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把握体育技能的精髓[3]。

给予学生较多表达自我的机会。部分体育教师往往以学生体育素养较弱为由,剥夺学生阐述自己的机会,以至于学生无法深及内里,获得更多与体育技能有关的感悟。对此,教师应及时转变做法,为学生提供更多阐述自我想法的机会,使他们在阐述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于体育项目的了解。譬如在体育训练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训练感受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随后,某个学生所提出增加体育游戏的意见,获得了许多学生的认可。对此,教师不妨

加以借鉴,将体育技能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自发地加入到体育训练活动中,久而久之,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巧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指将体育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化的体验领会体育知识精髓、获得良好训练效果的教学方式。与纯粹地讲解相比,游戏元素的融入可以改变体育教学的枯燥性,为体育课堂注入无限活力,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熟记体育理论知识的含义;可以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参与体育训练中找到与人相处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的抗压能力,为其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提供重要的支持。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应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相对适宜的游戏元素,然后以学生较为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创建高效的游戏化体育课堂,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育素养的明显提升[4]。

第一,注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目的旨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故而,体育教师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游戏。譬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其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性较差相对较差,教师适当减少耐力游戏,而增加简单游戏的比例,譬如丢手绢;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其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有所提升,这时,教师不妨引入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游戏,譬如“抗洪抢险”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要求他们每人将书包放在胸前一路纵队站好,待老师发出指令以后,各个小组排头的学生需要将快速跑到制定的地点,同时,将书中放在指定的“江堤险处”,然后跑到自己小组的最后;而后,每个小组学生则需要按照第一名学生所跑的路线依此进行,并将书包摆成一叠。此外,书包是不能倒的。期间,用时最短,摆放书包最为整齐的一组则为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所提供的“抗洪抢险”粘贴。等学生掌握“抗洪抢险”的游戏规则以后,体育教师可以适当提升难度,例如在“抗洪抢险”的路上设置多个障碍物,让学生通过不断跨越障碍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任务。

第二,将体育游戏和专项素质训练进行深入融合。在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将学生较为喜欢的游戏元素与专项素质训练相融合,以此优化体育游戏,切实提升体育游戏的育人效果[5]。

首先,注重与力量、速度素质训练相融合。力量与速度是中小学生学好体育课程、掌握体育技能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其与游戏元素进行深入融合,以此促进学生这两项素质的提高。

通常球类运动,譬如篮球、铅球等对强化中小学生的力量素质有显著的训练效果。在开展球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传递能量球”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所制定的游戏原则,向其他组员传递“能量球”,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探究传递“能量球”的有效技巧。而对速度素质,教师可以引入与跑步有关的体育游戏。譬如“换球接力”、“喊号追人”、“大鱼网”等,使学生在趣味跑步游戲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