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
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探求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一、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内在联系
许多学生认为,计算是比较呆板的知识,不用动脑筋,出现错误是粗心所致。
其实,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错误,细究起来绝大部分不是粗心问题,而是思维水平跟不上,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下功夫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敏捷的思维。
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要能脱口而出,对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及相应的除法。
及结果比较特殊的分数与整数,小数的一步加减、乘除法,看到算式要能很快口算出结果。
思维的敏捷性还表现在对一道式题能迅速地寻求到最佳的方法,快速地反映出所用的计算法则,在实施运算的过程中,能压缩法则的一些中间环节,使运算自动化,提高运算速度如看到7 ×3立即出现7×3+×3就得到
21 ,类似这样的题目,如果把表现法则或方法的所有过程都一步步想一遍,则需近十个思考过程。
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一定要从整体上观察算式,寻找特点计算时需要有全局观念,瞻前顾后,综合各法,才能算得又快又准。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小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是影响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要表现在审题时观察不精细,感知比较笼统,忽略细节,不善于检查自己的知觉和思维过程,因而时常发生感知失真现象,如将题中表面相似的字词混淆,漏看了题中的关键字词等,从而导致审题错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审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告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题组练习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如(1)修路队修了一条4 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2)修路队修了一条4 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还剩多少千米没修?这样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教给他们审题的具体方法,如认真读题,从题目的情境中弄清条件,明确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复述题意,理解题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等。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比较习惯于"别人提问题,自己来思考"的定向思维活动方式,他们不善于将条件和问题作全面的考虑,自己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表
现为难以根据题中两个相关条件提出对解题有价值的"中间问题",或者难以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此问题时所必需的两个相关条件,特别是遇到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时,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思维从一种活动方式迅速转移到另一种方向和形式不同的思维活动之中去,缺乏多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训练,如(1)"一个工厂要制造60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制造20台",可提问:"通过这两个条件能推出哪种数量?"(2)"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多少台?"可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这样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拓宽了这样,使学生在解题中就能知道从哪入手了!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训练,在设计训练题目时,都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题目安排先易后难拉开档次,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设计一些准备题目,配套训练,通过准备题进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解题兴趣。
如"甲乙两堆煤共4940千克,若甲堆煤减少25%,乙堆增加15%,则这时两堆煤相等,求原来两堆煤各多少千克?"在解答该题前可出一组题,如"若30a=40b,那么a:b=( ):( )。
""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2/5,甲乙两数的比是多少?"
学生做完这两道题,再解上道应用题,自然会想到:由甲堆煤的(1-25%)等于乙堆煤的(1+15%),即甲×(1-25%)=乙×(1+15%),求出甲乙两堆煤重量比,题目就变化成简单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了。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而且可以尽可能调动学生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行36海里,18小时到达,如果航速提高20%,几小时可以到达?"
a) 一般方法解:36×18÷[36×(1+20%)]=15(小时)
b) 工程方法解: 1÷[36×(1+20%)÷(36×18) ]=15(小时)
C)按比例分配解:已知速度比是1:(1+20%)=5:6
因为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所以时间比是6:5
那么18×()=15(小时)或18÷()=15(小时)
④用比例解: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所以时间比是6:5
A. 设x小时可以到达
36×(1+20%)x=36×18
x=15 B. 设x小时可以到达
(1+20%)x=1×18
x=15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种种联想的形式。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好“联想”为一心理现象去诱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增益学生的联想思维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通过教“某印刷厂男职工与女职工的比是4:3,展开联想,变换叙述形式为:
(1)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
(2)男职工人数是全厂人数的活动
(3)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
(4)女职工人数是全厂职工人数的
通过关键句的联想,引导学生得出多种解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个良好的富有成效的数学课堂是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针对教学内容,从协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出发,从信息的多向交流着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探求问题,促进迁移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