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第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
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及实施的浪潮中,德育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让德育渗透于美术课堂中,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下面结合实际,就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把美育和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寓思想教育于情感体验中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让儿童“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工艺课在课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就包含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教育学生珍惜使用材料的节俭。
我一般采用谈论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材料的美,并利用材料。
我提倡低耗佳效,现实习惯结合中渗透德育教育。
2、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要教育好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时要挖掘教材中渗透点;讲课时要突出渗透点,找到知识与美德教育的结合点。
例如,在给五年级学生上美术课,第六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时,课前,我组织学生与爷爷奶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老人各方面的情况,在
上课时,我提问学生对家里的长辈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就回答不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能使对家里长辈关心不够的学生有惭愧感,就能容易向有关心长辈的同学学习,增强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自觉性。
3、美术课中展示绘画作品时,深入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绘画作品中很多涉及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美德上的小故事、近代革命史上的战斗英雄、雷锋的画等,我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充分利用时机,展示这类题材的画,并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为画中的故事所激励,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西沟小学邵翠清 2012.9
第二篇: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2014年包十八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工作计划
主讲美术教师:韩梅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在本学期,如何有效地开展好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又摆上了日程。
中学美术学科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以生活德育、情境德育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用美术的形式切实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结合全员育人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
二、目标措施:
1、加强德育工作贯穿整个美术教学中的思想。
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中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死记硬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思想,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
2、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各学科德育工作要点,把德育内容扎扎实实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1)在美术备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德育渗透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意志品格。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做到德育与美术学科教育的渗透。
如:环保方面,让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让学生爱护大自然,亲密大自然。
3、深入探求生活德育、情境德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营造各种德育灵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成长。
(1)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校每一个角落留下班级美术文化的痕迹,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专长,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2)组织学生到室外去采风,写生,让学生画生活日记、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积极在生活中收集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加以提炼,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学生的作品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人文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气艺术品味,利用一切媒材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表现欲。
提倡奇思妙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体验的机会,寓德育内容于各项活动之中。
(1)开展手抄报制作比赛、学生艺术作品展示会、美术成果展示
会等。
培养学生和竞争与交流意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开展为经典诗文、成语故事配画,及德育绘画比赛等,使教学有生气,学生有动力,学习有兴趣,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良好的育人环境里快乐成长。
包十八中学 2014年2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德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
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教育,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探讨:
一、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1.结合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2.利用大量具体生动的、具有时代感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伟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敢于创新,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
1.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
通过数学学习尤其在数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推理验证中,激励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2.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
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
3.在研究数学概念的基本关系中,在对数学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学生认识到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而有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
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4.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渗透“变与不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5.在每一个新知识、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个性品质的教育
1.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萌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趣味、实用和神奇富有挑战,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某些关键步子和过程,从而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3.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关注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等。
4.关注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
尊重的习惯;自觉自我评价的习惯;效率做事的习惯等。
五、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在于它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
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1.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
2.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容美和本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3.通过阅读和介绍数学史,欣赏数学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给世界留下的一个个美的奇迹,感受知识的力量,启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重要课题还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德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
我们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振兴中华的需要。
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现代的课程论也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以增强各门类知识间的综合运用。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
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
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略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程中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
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
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
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着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
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检验校正结果”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
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
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科教学特点,联糸实际,充分挖掘出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同时,教师应注重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语言,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又何尝不能达到呢?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就一定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五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小林镇第一中学张瑜
岁月的车轮把我们带到了21世纪。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际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关键,而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盛衰的决定因素。
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要抓住课堂这个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科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我本人担任的是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德育教育理论,我就“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在小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首先,它以学习、掌握一门外语为教学目的,并要求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其次,它的教学内容相对简易,涉及的知识面较窄。
正因为这样,教师要在不违背外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外语教学的思想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相结合的体现。
那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因素适时、适度、适量地体现出来。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
例如: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1是有关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出游的内容。
在教学本课时,我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要去的我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景区。
大家积极踊跃地查找资料,用英语说出了如: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Tian’anmen Square/ the Tai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the Yangze River等许多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此时,我利用幻灯、图片和录像等直观性的教学设备,向他们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
学生们被一幅幅优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并陶醉其中,其更感祖国河山之壮美,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在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迈进,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却日趋恶化,这主要是人类环境意识淡薄,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引起的。
我认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是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所以各科教师都应寓环保教育于学科教学中,牢牢把握并合理利用课本上的环保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Lesson 28时,我设计了森林和海洋两幅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录音中所听到的
内容在不同的图片上贴出相应的动物。
有一些动物贴了好几只,而另一些如大象、老虎、熊猫等却只有几只,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现在这么少了呢?经过大家的积极发言,同学们懂得了要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认识到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应该随便捕杀动物和破坏环境,要与动物和睦相处,共享我们美丽的地球。
这无疑是环保教育的好材料。
二、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智慧、长才干的成长期,他们好奇、好动、好学、好强,这是他们的天性。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目标,这一目标至少在他看来是伟大的。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不断加以积极引导。
我们可以结合当今的一些时政,如: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2010年举行了世博会,以及北京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等,说明英语在我们身边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此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亲身参与的意识。
那么,在学生们的“参与”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呢?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又如何解决呢?
(一)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为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现今小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经不起失败和挫折,做事情有时会因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打退堂鼓。
针对这一问题,我从中年级段开始就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们建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如: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中会有课程名称的学习,当学习完学科名称和I like … / I don't like …句型以后,我立足素质教育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意识地教导学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克服困难,学好各门课程,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此后,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单词、课文的背诵都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这样事半功倍的思想教育,我们身边又何止一例呢?
(二)学生的实际需要就是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德育实际需要,深挖教材内容,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例如:在教授新版
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7前,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们对过去和现在的英雄人物都不太了解,正好Lesson 17是有关英雄的消防员的内容,同时又有:He often helps people in his work.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这些句型的学习,于是,我就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加入了雷锋、焦裕禄和任长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帮助周围群众的图片和照片。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英雄,另一方面让同学们了解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进而教育学生向英雄学习,培养他们高尚道德情操。
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遵循德育规律
从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健全到逐渐走向健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教育的最佳期,因此,我们要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抓住最佳时机来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同一教学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品德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例如,在每册教材的Fun Time中都有介绍外国风俗文化的Culture Link内容,其中有些部分介绍的是西方的一些节日。
当介绍万圣节的内容时,教师自然要涉及到万圣节如果不给孩子们糖果,他们就会捣乱的风俗,而且还要列举些捣乱的具体做法。
然而,有的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什么时候我也去试试看”的想法,他们很有可能在生活中去模仿那些恶作剧而造成不良后果。
对此,我觉得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式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不应忽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想法。
所以,我认为,将万圣节的介绍放在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教材中,等到学生心理比较成熟,自控能力较强时再呈现更加合理。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很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育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把握教材中的德育要素,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与方法,将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