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混合运算信息窗2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己就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因此,例题直接提出“先计算,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通过独立思考确定运算顺序,并按顺序进行计算,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交流是怎样算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

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五、说教学过程
1、基本训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没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今天老师把你们带进了数学迷宫,考考你的眼力,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的全对,我们就能胜利地走出迷宫。

课件出示:
(1)210-50+36 (2)720÷80×20
(3)390-12×2 (4)900÷3+57
(5)600÷(420—410)(6)300-120+25×4
开火车口答。

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这6题的运算顺序:第(1)、(2)题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3)、(4)、(6)题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5)题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指名学生板演做第(6)小题。

(通过复习打开学生对小括号的知识储备,为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做好准
备)
2、自主探索,总结顺序
1.教学例题
谈话:春天来了,让我们大家一起到学校的花坛里栽花好吗?
课件出示栽花信息:同学们去栽花。

四年级(1)班的学生栽花120棵,(2)班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栽花25棵,五年级学生共栽花300棵。

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多栽花多少棵?
指名学生读题,思考:要求“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多栽花多少棵?”就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你会列分步算式计算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提问:你能说出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吗?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说算式,并说出解题思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5×4=100(棵)
120×100=220(棵)
300-220=80(棵)
学生回答:第一步求的是四年级(2)班栽花多少棵;第二步求的是四年级栽花共多少棵;第三步求的是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多栽花多少棵。

(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明确运算顺序)
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教师板书: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300-120+25×4行吗?让学生小组讨论。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如发现做错的学生让其板演。

再请一名做对的学生板演。

2. 变式例题。

(1)300-120+25×4(2)300-(120+25×4)比较这两个算式的不同?思考讨论:哪道算式符合题意?为什么?你会计算吗?
2、师生互动、共同探索。

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哪个做对了,哪个做错了,错的错在哪里?
请做对的学生指着算式说出计算过程。

300-(120+25×4)
=300-(120+100)
=300 -220
=80(棵)
设疑:如果没有小括号结果会怎样?说明小括号的重要性。

3、提问: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你对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得出什
么结论?
生归纳得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运算时,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通过尝试练习、互动交流、自主归纳让学生自主探索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
1说一说、做一做。

(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独立完成。

用展台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集体订正。

(让生明白计算括号里面的时候,也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明眼辩对错。

(让学生抢答,说明理由)
(1)750-(200-40+50)应该先算40+50…()
(2) 160×(20+50÷10) 应该先算50÷10 …()
(3) (80-10+30) ×40 应该先算30 ×40…()
(4) 32×50-(142 +30) 应该先算32×50 …()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

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3、比一比、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2题)
比较每组三题,你能发现他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和交流,沟通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在三步混合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4、运输队长。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如果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你会吗?
(3)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上午运进的苹果+下午运进的苹果=一天共运进的苹果
指名学生画线段图。

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4)各自列式。

(通过练习,巩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计算时,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你对自己学得怎么样?接着生生互评。

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课堂作业:第37页第3、5题。

《8的乘法口诀》说课设计
今天我要讲的是《8的乘法口诀》,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第45~46页的信息窗3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利用凯蒂学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里自己独立思考、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编儿歌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同桌合作交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学习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通过编儿歌整理信息,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趣味练习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正式上课前咱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小降落伞上带来了很多问题,一会他们就会降落下来,
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在题目落地前,完整的说出答案,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挑战?(补充口诀如三七(),()二十四等)
(二)创设情境,自编口诀
1、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反应也非常快,在这里我对所有的同学表示祝贺,不过学无止境,今天热爱学习的小凯蒂又来跟小朋友学习新的手艺,她跟小朋友们在学习什么手艺啊?
2、(课件出示一只中国结)仔细观察这个中国结有什么特点?(8个圆环)
3、出示课本凯蒂学艺的情境图,那在这幅学习的画面上你还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编儿歌,学口诀
看到小凯蒂和咱同学们这么热爱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于是我编了一首儿歌(课件出示)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1个结上8个环,
2个结上()个环
3个结上()个环,
......
你能接往下编吗?现在拿出你的练习卡,把儿歌编完整,看谁编的又对又快!
5、那每句儿歌都是用哪个乘法算式来计算的呢?快速的把它写在练习卡的算式一列
6、看来乘法口诀的确是个好帮手,1——7的乘法口诀我们都学会了,那你能自己编制出8的乘法口诀吗?自己试试写在练习卡的口诀一列,编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7、汇报口诀,学生板书。

(并简单介绍自己编口诀的依据)
9、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自己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看着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就让我们自豪的读一读,边读边观察乘法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我设计例题教学时:主要是由“扶”到“放”,让学生尝试编口诀,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齐背、单独背、师生对口诀、同桌对口诀)
(四)边玩边练,巩固知识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

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

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内容:
1、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学会了8的口诀,那你会用8的口诀解决问题吗?
试试看:一周安排多少人干值日?8个中国结共需要多少圆环?做在联系卡上。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口诀是什么?
2、补充口诀。

师:这是一颗智慧树,只有有智慧的同学才能让它结满成功果实。

3、摘草莓,口算。

师:让我们为每一个算式摘一个可口的草莓。

4、根据口诀写算两个算式。

5、找规律填数。

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蓝猫也蹦蹦跳跳的来了,仔细观察,它的蹦跳有什么规律啊!
生回答并填空
就这样,蓝猫蹦蹦跳跳来到成功的终点,我们的课也接近尾声。

(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要注重练习和应用。

把书上一个个静态的毫不相关的题目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串起来。

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非常不错,不仅会编8的乘法口诀,而且还会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最后,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突出重点。

本节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1×8=8 8×1=8
二八十六2×8=16 8×2=16
三八二十四3×8=24 8×3=24
四八三十二4×8=32 8×4=32
五八四十5×8=40 8×5=40
六八四十八6×8=48 8×6=48
七八五十六7×8=56 8×7=56
八八六十四8×8=64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的时间安排是:激发兴趣,复习铺垫:4分;创设情境,自编口诀:15分;记忆口诀5分钟;边玩边练,巩固知识:13分;总结评价,提高认识:2分。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最大特点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