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你说美术的本质是美育。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当年他花了很多功力来画它,画得很好。

为了表现门徒的畏惧,他就去看哑巴不能讲话是怎么表达情绪的,把这种表达移植过来。

如果他是文学创作,会把叛徒的心理写得很深刻。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

”只有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艺术审美教育,顺利地捕捉、判断、处理、接受艺术美的信息,收到良好的效果。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艺术伴随人们终身。

学习方法五原则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1."循序渐进"——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

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

二要由易到难。

三要量力而行。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我诘难法"和"众说诘难法"去质疑问难。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我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自求自得的原则要求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4."博约结合"——就是要根据广搏和精研的辩证关系,把广博和精研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博与约的关系是在博的基础上去约,在约的指导下去博,博约结合,相互促进。

坚持博约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

二是精读。

5."知行统一"——就是要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

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

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艺术家三要素:智慧、孤独、创造。

艺术是形而上的体现。

“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体现规律须先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它应是高智慧的结果。

认识的递进和精神的提升,
势必与客观存在的生存状态和行为规范发行冲突,形成矛盾关系。

所以,建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调整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世界的矛盾是一个艺术家的必备素质。

在冲突的矛盾中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才能准确地表达自然与社会的“内质”和“真意”。

传统是时间的延伸和思维的承续,是中国画艺术形式背后建构的思维开阔、意境宏绰、观念众多以及具有潜在理性思辨的艺术思想。

从这一点上看,行为活动和规范本身应是真正传统之体现,但它是呈隐匿性的,是从深层意识上的控制,同时又是无限的。

无限便不能有界,有界就是否定。

所以传统没有定格,是永恒而可靠的信息之源。

艺术的形式是事物关系的显现。

关系之本即是由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关系而生成的中国画黑白系统。

《老子》讲:“知其白,守其黑。

”宋范应元注:“白,昭明也,黑,玄冥也。

白是显现光亮,黑是隐匿黑玄,绘画掌握了显现出的事物关系,才能隐匿住自己的真本,使表现对象增加蕴含的层次与质量。

白是黑的扩散,黑是白的凝聚;黑是实,白是虚;黑是密,白是疏。

既对立又统一。

黑与白是中国画家成功的圣光。

在处理事物关系中,笔墨语言是至高无上的,一切关系都是通过笔与墨的变化来传递和塑造物象的信息。

线条的抑扬顿挫、缓留疾徐和用墨的浓淡干湿、焦宿破积一方面实现物象实体相交接的综合与抽象,另一方面也是对生命内质的概括,既守住了物象质的特征,又使物象特质能服从于笔墨造型,从而准确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气质,实现艺术的真实功能。

线是中国画最具典型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

最典型是因为它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与完善的表现方法,成为几千年传而统之的通行符号;最有文化内涵是因为这一通行符号是建立在汉字文化的基础上,而这一基础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在社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的认识与实践的产物。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线的意义有三:一是以线造型,运用线的特点来合于创作对象的气质和质感;二是以线传情,把线作为表现意境情境的媒体,反映主体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三是以线体现,即通过线之不可替代的独立性来体现主体的认识观。

艺术创作是形而上的精神劳动,它从丰富的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提取理想,又使理想在艺术实践中化为现实。

在这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可使艺术家从中直观自身。

反过来,对象化的形态也构成了作品的意境和典型性格。

艺术语言要有独立的价值。

无论是在形式处理、空间虚实的处理上,还是色彩处理与造型处理上,每一个局部,每一个语言符号,都应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同时在大关系处理上也应强调语言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使得全篇整体、稳定,统一中有变化,形成一种有序、有情的整体体验感受,并使之具有抽象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的视觉化。

这一逻辑关系的内在整理和自我演化,形成画面上的秩序、结构和系统。

中国画从画面物象造型到笔墨技术配置,从理想的生存环境设置到现代心态的流露,都自始至终地依靠了直观知觉方式,在绘画形式上把理想与现实,把观念与形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意识状态联系起来,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秩序和认识。

中国画创作的起点在于直观知觉。

直观知觉的意义在于真实地表现人内省的精神意蕴。

自觉内省应当说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种精神行为,具有理性意味和生命意义。

它起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把握,是一种灵魂与生命内质的运动和显现,是一种更纯粹的生命感觉。

这种感觉在中国画发展史中一直被把握了几千年。

当下现代化进程又推动这一生命感觉的现代化发展。

画家在基本创作的文化品格上赋予作品全部的直觉感受,同时在形式语言的设置上也力图对历史进行辩证的承接和反叛,强调个体感与历史感、宇宙感与神秘感同在感觉知觉和表象中把全部的特征完整地,具体、生动地呈现于主体,从而构成一种认识基础上的对对象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中国绘画自文人参与后,便开始由功能型向气质型转化。

它以体现气质修养为表现中心鲜于把一些纯艺术要素明确地从气质表现的隐匿中提取出来,并置于创作的主体认识和理解中。

现代中国画家有自己的心理构成方式和层面。

如何把这一方式和层面与人自觉内省的精神意蕴的民族内核融合起来,并在融合中强化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是现代绘画意识确立之关键。

把艺术要素作为主体,以纯化的民族性语言为载体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由传统认识观向现代认识观的转化。

艺术的总目标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总目标。

即在化理想为现实的过程中,目的与现状因贯彻于过程而得到了实现,创造了主体的价值。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间,自由的精神是体,价值的创造是用。

于是自我或自由的精神或自由的个性具有了本体的性质。

从这一点上看,艺术创造所达到的自由状态和真善美的境界,使自然成为适合于人性发展的人化的自然,使精神成为真善美统一的自由人格。

自然的人化和艺术创作进入自由都是以自由个性为条件的,也是精神达到自由的条件。

而这种个性的自由、精神的自由,就在于人的认识办,或亦可称为智慧。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终极的发展。

超越现实的理性感,首先应超越对现实时空观的认识,再把认识转化为思维秩序和结构意识。

这是山水画表现的根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只有接受人的信息,才能被人接受并赋予自然以意识。

线语言的山水表现正显现出人之文。

线可以体现历史的内涵和人生的内涵,但需要精神上的痛苦磨难来提升认识,转识成智来达到。

线的轨迹是人生的轨迹,线的高度是认识的高度。

从本质上讲,当代赋予线的全部信息是亘古未有的。

信息转化成内涵是线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立语言含量有意义存在的关键。

对线的把握和驾驭是作为中国画画家的特殊标志。

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

在努力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门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如果说热爱艺术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思想观的首要条件,那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周院长用文学打了个比方,“一个作家如果没有文化,那么他一定不会写出好的文章”。

的确,文学是通过文字来进行表达,而绘画则是通过平面二维图像来传达,两者形式不同,但都需要深刻的内涵,而内涵的表达正是思想的体现。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的培养更是需要日积月累,有了一定的“输入”,才会有“输出”。

书籍资料的收集、讲座、观摩等都是“输入”的方式,只有在真正领悟之后,才能看到画面内涵的丰富。

中国当代不少年轻艺术家追逐流行的形式美,可能这种盲目的跟风会带来名利双收,但同时也使作品失去了个性和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少有人透彻的理解了那些形式背后的美学和文化含义。

毕竟,我们可以模仿形式,但我们无法模仿思想。

第七章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这个题目讲的是用邓小平文艺思想塑造艺术观的问题。

艺术观是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念和态度。

它主要由“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为自己的对象服好务”三部分内容组成,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端正艺术观,使自己的艺术生产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是当代中国艺术家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障,是做一个艺术家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然而,几十年来,又正是这个问题上引发的争论最多,受各种各样的片面性干扰最严重,形成科学认识的难度最大。

当然,也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积累的认识成果最丰富。

半个世纪以来,指导中国艺术家艺术观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代的表现是邓小平文艺思想。

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邓小平早期有关文艺的著作和言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总结,从新的时代特点和形势要求出发,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规律、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了系统深刻的理论阐述,及时地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艺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课题。

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许多著作和言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思想、历史使命、根本方向和基本方针,关于艺术生产的规律和创作原则,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功能和方法,关于文艺的继承和借鉴,关于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文艺队伍的建设,关于党的领导以及包括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时代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既坚持“老祖宗不能丢”的根本原则,又讲了
前人没有讲过的许多新话,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充实,有所发展,开拓了新境界,实现了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形成了一个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深刻实践意义的比较完整的文艺理论科学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怀着我国文艺的健康发展。

江泽民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江泽民关于繁荣文艺的一系列丰富而又精辟的论述,是和邓小平文艺理论一脉相承的。

他在1994年号召要重点抓好长篇小说、影视文学和儿童文学三大件的创作,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艺术事业的进展。

尤其是1996年底他在中国文联六代会、中国作协五代会上的讲话,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蓬勃发展的新的起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人类的文化史缺少美术,就缺少了魅力。

学生的文化视野迅速扩展,多学习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了解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发展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

深入浅出地介绍各项艺术的源流、特性,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使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理论学习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它通过对一定的文学原理的阐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它通过理论思维的训练和艺术思维规律的提示,使你提高观察生活、鉴赏艺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才有可能创作出传世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