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一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一览
数学是讨论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
学校(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
1、对比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学校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比法。

依据数学题意,对比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学问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比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同学对数学学问的正确理解、坚固记忆、精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比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推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肯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比“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推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章、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别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学校生学习数学必
需学会和把握的一种方法。

但肯定要让同学对公式、定律、规章、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精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安排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章
=60×50-1×50…………运用乘法安排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讨论产生异同点的缘由,从而发觉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留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行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分,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需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由于数学的严密性,打算了比较必需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打算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位是();非常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位和小数部分的位的区分”,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分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假如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假如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

六年级有多少同学?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

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
依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留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很多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很多个。

5、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简单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讨论、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讨论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比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动身,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始终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

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方案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

问平均每天超过方案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方案多少件,必需知道:方案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

方案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知,还得求出来。

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需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讨论、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
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洁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
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

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明显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

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

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依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

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

方程法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加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需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

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

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其次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简单。

8、参数法
用只参加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依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

参数又叫帮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

参数法是方程法延长、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

而应当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

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假如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便利。

9、排解法
排解对立的结果叫做排解法。

排解法的规律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解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

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

这是一种不行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全部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全部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肯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肯定有约数2。

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肯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

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冲突)。

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推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肯定相交。

(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错)
10、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别值或画特别图或定特别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

特例法的规律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别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

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假如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学问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

化归法的规律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方案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学校二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
一、加法类应用题
求和
例题:1、一个数是9,另外一个数是13,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9+13=21
求一共是多少
例题1、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5+8=13(个)
2、二一班有45人,二二班有48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
人?45+48=93(人)
其他类求和问题
例题:1、一堆木材运走18根,还剩25根,这堆木材原有多少根?18+25=41(根)
二、减法类应用题求差
例题:1、一个数是19,另外一个数是13,求两个数的差是多少?19-13=6
多多少
例题:1、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明比小红多多少个苹果?15-8=7(个)
少多少
例题:1、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求小红比小明少多少个苹果?15-8=7(个)差多少
例题:1、小明要做15朵红花,小明已经做了8朵,求小明还要做多少朵红花?15-8=7(朵)
剩多少
例题:1、一根绳子长47米,用去了28米,还剩多少
米?47-28=19(米)
三、乘法类应用题
相同排列
例题:1、每个盘子里放了3个桃子,一共有5个盘子,这5个盘子里共放了多少个桃子?3×5=15(个)
2、每一排有5只猫,一共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小猫?5×4=20(只)
3、同学们划船,每条船上有3名同学,3条船上有多少名同学?3×3=9(名)
4、一双手套有两只,3双手套有多少只?2×3=6(只)
5、一辆汽车4个轮子,4辆汽车有几个轮子?4×4=16(个)
倍数问题
例题:1、小明家养7只小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小明家养鸭多少只?7×4=28(只)
2、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

爸爸今年多少
岁?7×5=35(岁)
四、除法类应用题平均安排问题
例题:1、一共有24个苹果,平均安排给4个小伴侣,每个小伴侣分几个苹果?24÷4=6(个)
2、有48只皮球,每只筐里放8只,可以放几筐?48÷8=6(筐)
3、有72张白纸,每8张订成1本,可以订几本?72÷8=9(本)
4用20元钱买钢笔,钢笔每枝5元。

可以买几枝钢笔?20÷5=4(枝)
5、有56本课外书,分给7个组,每个组分多少本?56÷7=8(本)
倍数问题
例题:1、小红有28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4倍,小明有多少苹果?28÷4=7(个)
2、张奶奶家(饲养)小鸡8只,小鸭72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多少倍?72÷8=9
3、奶奶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年龄的6倍,女儿今年几岁36÷6=6(岁)
4、学校买来28个(篮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买
来足球多少个?28÷4=7(个)
5、白花有42朵,白花是红花的7倍,红花有多少朵?42÷7=6(朵)
6、非非有嬉戏卡片72张,阳阳有嬉戏卡片8张,非非嬉戏卡片的张数是阳阳的几倍?72÷8=9
留意:单位为倍字的不带单位
学校(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详细来说,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的步骤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
①读题,即把握题意,精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以及考
察的内容。

①说题,说提就是要厘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题目中的关键词进去圈注。

如表示数量的“一共”、“几倍”、“平均值”等,此外也应当特殊留意单位的统一。

①析题。

就是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中对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的要求特殊高。

一般来说,三年级同学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最基本的两种思路分别是综合法以及分析法。

而所谓综合法,就是依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依据已知的运算学问或者运算法则,分步骤的分析问题,最终求得答案。

较为常见的引导式用语有“已知……和……,可推得……?”
而与综合法相反,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动身,分析要得出答案需要什么样的已知条件。

若所需的已知条件,题目中全部具备,则可以直接作答,否则还要先求出所需条件。

这种分析法常见的引#三年级# 导语有:“若要求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
呢?”“题目中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同学通过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红叠了23个飞机,
小明比小红多叠了4个,小李比小明少叠了5个,问小李叠了多少个?”若是用分析法解答上述问题,可以问:“若要求得小李叠了多少个,那么必需知道谁叠的个数?”“小明叠了多少个不知道,那求小明叠的飞机的个数该怎么列式?”通过以上分析后得出:要想知道小李叠了多少个分级就必需先知道小明叠了多少个,而要求得小明叠了多少个,就必需知道小红叠的飞机的个数,小红的个数题干中已经给出,便可开头解答。

①答题。

依据上述分析列出算式,最终算出答案,若有单位肯定要留意写明单位。

①思题。

即分析题目的解答思路以及考察的学问点,若该题做错,那么肯定要分析消失错误的缘由所在。

学校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