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节日饮食民俗田野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节日饮食民俗田野调查报告
作者:武瑞婷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4期
武瑞婷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875)
摘要:以美食著称的中国有许多与各种节日相关的多彩的饮食活动,丰富的节日饮食民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先民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以及文化背景。本文拟对山西部分地区节日饮食
民俗进行考察,对象为各地迁居太原的居民,通过对迁居者节日饮食民俗的考察探讨其蕴含的
文化内涵,并发掘山西节日饮食民俗因历史、地域原因的变迁情况。以便更好地认识山西节日
民俗文化背景、传承、以及山西独特的面食文化。
关键词:山西节日饮食民俗;文化背景;传承;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8-0191-02
一、采录环境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故有“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之说。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有着诸多与“吃”有关的物产和特产,因而
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
山西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山西人主食为面食,以花样多、品质好、影响
大而颇为出名,现今能叫上名堂的有400多种。。
饮食风俗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大范围属“北方型”。但与毗邻的河北、陕西、内蒙、河南诸省区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独特的地区性。
本次采录对象是有农村生活经历,后迁居太原市的居民。农村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了解和接
受了丰富的节日饮食民俗。迁居后,地域差异、人文差异都给他们原来的民俗观念带来较大冲击。由于太原市是省会城市,吸引了大量周边乡县百姓定居,故而是山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
融合地。
二、被采录者背景(部分采访记录见附录)
张,女,1938年生于山西省沁县,后因上学及工作等原因迁居太原。
岳,女,1935年生于山西原平,因家庭生活迁居太原。
月,女,1945年生于山西沁原,因工作迁居太原。
郭,男,1963年生于山西平遥,后因工作婚姻原因迁居太原。
三、节日饮食民俗文化信息解读
山西的节日饮食民俗透露出晋人实用的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祈愿朴实、各类节日食物造型包涵多重象征寓意
节日的饮食民俗中多蕴含着百姓美好的愿望,晋人也不例外。
腊月二十六,一般要蒸制用来敬神的“枣卷”和“大供”。“枣卷”形状似山,自下而上
盘12层(闰年13层),顶端作一仙桃形,或石榴形。“大供”则是大面团中间包枣,滚圆后
上面做一朵莲花。层层升高的枣卷象征来年福运连升,似鲜花怒放的大供则象征来年粮食丰收。
三十晚上吃饺子,包饺子还得留一块面,擀成宽面条,吃完饺子了每人喝一点汤面,新年
就宽宽余余了。
大年初一早晨也吃饺子。其中有12个包有铜钱的饺子。谁吃着铜钱,就预示谁来年运气好,福气大。饺馅中包钱象征着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
七月十五还要蒸制“面羊儿”给孩子们吃。一般给女孩子蒸金鱼、吉兔、绵羊,给男孩子
蒸老虎等。这些送给孩子们的各种面塑礼物,人们把它们当作生命的象征和祥瑞的符号,都被
赋予神圣、吉祥的使命和内涵———女孩长大贤惠、聪颖,男孩能顶天立地。这些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的食物,包蕴了各种象征意义。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给人们的
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它们的社会功能一同指向人们浓厚的心理意识,那就是要
寄托人们对现实生活和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希翼。
(2)、重视伦常关系,尊崇男子
晋人饮食注重长幼有序,节日更是如此。全家进餐时,小辈不能吃第一碗饭,第一碗饭须
是家中年长的男子吃,否则就是“坏了规矩”,祖宗先辈便不再保佑这家,最后很可能穷困潦倒。年三十要做一种食品“抓钱”,是一种面食点心,初二女儿、女婿拜访时,招待女婿吃,
寓意招财进宝。体现了家庭对女婿(男性)的重视。过节主妇掌勺盛饭,给男人、孩子们吃好,自己最后吃,俗语叫:“做在人前、吃在人后”。
这样的风俗反映了晋人重视伦常关系、尊崇男子的文化心理。晋人善于通过这样的节日习俗,强化家族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家族的依赖与重视。而尊崇男子是汉民
族普遍的社会心理,晋人把这种心理融入饮食文化中,是很朴实的一种文化心态体现。
(3)多神信仰
中华民族是多神的民族。晋人所崇拜的神灵多是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在众多祭拜仪
式中,食物是很重要的一项。用于祭神的食品是最先准备好的一份。先祭神,后全家开饭。祭
神用的食品在祭祀结束后也是可以食用的。供神祭祖,不得供吃剩的食品。要有专门的供器,
多供奉干粮和菜肴、果品,不供汤类。供神多为单数,祭祖需是双数,一般为四。主要的风俗
如下:
腊月二十三,蒸花馍馍,也叫饭山,用于祭供灶王爷,希望他上天向玉帝汇报时多讲好话,赐福这家来年生活富足。
年三十,蒸枣山(馍),用于大年初一供天地,寓意“米面成山”,祈愿生活富裕。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晋人要烧制双层的春饼,烧好后往开一扒,称为“扒
龙皮”,意为唤醒沉睡中的龙,让它在天上行云布雨。这是一种对神龙的崇拜与祈求。
清明前一天,吃冷食,不动火,纪念介子推。
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晋人拜谢神灵,拜祭形式生动活泼,总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民间的神没有宗教
的神秘色彩,在人们心中一方面神灵是神圣,要尊重,另一方面这些神也具有人的个性特征,
或和蔼可亲,或挑剔贪食。各式各样的祭拜活动源于先民朴素的价值观,很具实用主义。这种
饮食与祭拜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种行动模式,一种价值规范,并传承了特殊的文化传统。
(4)饮食事象及饮食语汇透露出先民极为重视农业生产的信息
山西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故而山西的节日饮食民俗中透露出重农的信息。譬如: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晋人要烧制春饼。春饼是双层的,烧好后往开一扒,称“扒龙皮”,意为唤醒沉睡中的龙,让它在天上行云布雨。这一习俗的产生和山西雨水不均,
冬春缺水有很大关系。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望龙威大发,兴风布雨,并降伏百虫,带来好收成。
乡民们通过独特的饮食方式与神灵进行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垂爱,免除灾害。这种方式
显示了乡民们对农业生产的极度重视。
四、山西节日饮食民俗现状
(1)在省会太原各地区民俗呈现融合趋势
正像之前所提到的,由于城市化的原因,许多乡县民众选择在省会太原市定居,以求更好
的学习和生活。这样的结果是,太原市成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融合地,对于60后以后的人群,所接受到的多是交融后的民俗,故呈现出多个周边地区的民俗特征。例如:晋南、晋中
一带是产麦区,所以当地人多吃馒头,过节时多做“饭山”、“枣山”。其他地区最普遍的主
食则是玉米面窝头。但在太原,节庆多蒸枣山等,少有人蒸窝头;
(2)城市化改变或排斥部分民俗
由于高度的城市化,太原市居民生活一定程度上也是排斥这些农村民俗文化的,高楼大厦
的建立阻隔了人们的距离,高度发达的信息通讯更是减少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目前,
在太原乃至周边很多地区,走亲访友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例如:十年前在太原还能常见到人们
提着自家蒸制的馒头、油炸面点在春节走亲访友,但如今这种风俗几乎绝迹,水果花篮、各类
营养品取代了原先的特色面点成为串亲戚的礼品。亲戚间走动也减少,特别近的亲戚(如:婆家、同胞兄弟姐妹等)才互相走访。
另外,调查发现高学历的人较低学历的人对民俗有更随意和自由的认识,对他们而言,这
些习俗不是不可改变,不可侵犯的,应该是为生活增添乐趣,而非加重负担的。因此,由于学
业或工作的繁忙,很多人也逐渐淡化了某些民俗。年轻人较老人而言,对民俗关注较少。
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消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些民俗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如:原先
的面塑上色(50年代前)是用彩纸沾水上色的,而如今则多采用颜料上色的方式。从某种角度
来说,这种改变丰富了面塑工艺的色彩,也使上色更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