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反思优秀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教学反思优秀8篇
日月潭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日月潭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日月潭》虽然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
为此,我把积累词语和朗读感悟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课堂上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激发兴趣,重视积累
词语的积累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月潭》这篇课文中用了不少优美的词语来描写日月潭的景色。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四字词语”,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积累的兴趣。
读好词语也是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首先我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之后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词语,使得一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灵动起来,不仅达到了积累的目的,还为后面的朗读课文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2、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课堂上,我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再通过指名读、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当学生遇到朗读障碍时,我适时地进行范读,为学生指明朗读的基调;必要时通过简单的导语,如“太阳高照,周围的美景都展现在眼前,我们的心也跟着放晴了。
”“既然咱们来到了仙境,我们还
是轻点儿,千万别惊动了神仙。
”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情感,从而把课
文读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这堂课上,我还有以下几处需努力改进的:
1、在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指导背诵”和“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赞
美日月潭”两个环节,可由于自己没掌握好时间,以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2、在引导学生评价时,应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响亮、读
出情感”等几方面有目的地来进行评价。
可学生评价时,我没有做出相应
的指导。
还有,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单调。
3、虽然自己在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也一再
提醒自己千万别犯这种毛病。
可有时一急,还是忍不住重复或代替学生回答。
日月潭教学反思篇三
朱经纬上台来介绍日月潭的由来,完全摆脱了课文的束缚,介绍了一
个他从地理书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日月潭的传说:传说一条公龙和一条母龙
因为饥饿吞下了太阳和月亮,后来一个勇敢的人杀死了公龙和母龙,太阳
和月亮升上了天空,他们原来居住的湖就成了日月潭。
朱经纬讲完以后黄韵洁上台,她先说:“我跟朱经纬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她讲得更细腻、更生动,读了土地神、姐妹俩等角色,台下的同学
听得津津有味。
在两个同学讲完以后,我组织同学对他们俩的表现进行了一个评价:
朱经纬讲得大刀阔斧,有很强的概括力;黄韵洁讲得生动。
然后我告诉学生,其实一个景点往往都会有很多传说,正是自然传说赋予了自然景点以
生命,比如阿诗玛、黄山奇石。
就是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很平常的景物,
如果有美丽的传说相伴,也会显得格外不同。
这时教室里还有高高举起的手,考虑到时间因素,本不想再请了,但
实在不忍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请了第三位同学。
我着力表扬了熊听仪的创造精神和善良心地。
从这样一个过程,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潜力。
这节课学生听得出奇
的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故事。
要着力培养这样一批能说回道的学生,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这样锻炼
的机会。
要有意识的提供一些复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亲身的语言实践活动
中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日月潭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节课以“祖国的风光”为主题展开,以学生的阅读为中心,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本节课的生字新词,读写
结合,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日月潭》中描写了哪些
景物,和同学们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
日月潭的美景。
此外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语文丛书中的《南
海明珠,海南岛》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
不足之处:在自主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引导过多”的问题,没
有让孩子真正放开;在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积累能力方面,做得
不够,应当要让孩子多读多说,主动让孩子探究;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没有
充分调动起来,不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日月潭教学反思篇五
一、教材简析
二、设计思路及不足
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
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
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
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
同天气景色的变化。
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
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
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
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
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令人神往,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因为它“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更因为它有着别具一格的“日潭”和“月潭”。
教学两课时的分割中,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课时在通读课文的同时,重点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了解一些关于日月潭的信息,比如“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的美丽小岛,光华岛,‘日潭’、‘月潭’名字的由来”等。
第二课时围绕课文第3、4自然段感悟日月潭的美。
通过“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来感受日月潭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美。
【“碧绿”的感悟】: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学生对“碧绿”一词发生了兴趣,理解也层层深入:(1)从“碧绿”读出了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
(2)因为第1自然
段中说“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而大树是绿色的,它的树影倒映在
湖水中,所以湖水变得碧绿碧绿的。
(3)它说“日月潭很深”,所以水
就特别绿。
【这个地方学生的发现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我在课堂上没有在
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就这么过了。
现在想想,我应该再启发孩子
往深处想想:水深跟“碧绿”又有什么关系呢?】
【美的解读】
1、“仙境”:让孩子们充分自读,画一画美的句子后交流,第一个
孩子(金典)找到了描写“蒙蒙细雨”的那句话,并对“仙境”作了解释,认为仙境就是脚踩白云,很美很美的。
于是引导孩子比较细雨中的日月潭
是如何像仙境的,孩子们也能从“蒙蒙细雨”中体会到“仙境”的感觉。
但在让孩子们美美地读这句话时,我非常随意地问了一句:你还读出了什
么呢?
2、“轻纱”:听完晓琪的一番话,我的脑海中马上闪现出这么一句话:孩子的能力真的是不可限量的。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是如何体会的:我觉得“轻纱”这里也写得非常美,就像我们在《找春天》一课中讲
到的: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而日月潭被蒙蒙细
雨披上了一层轻纱,就变得像春天的小姑娘一样,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似的,非常神秘。
日月潭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和神话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运用课前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
和中午的景色:为什么早晨的景色是“隐隐约约”?看到“蒙蒙细雨中的
日月潭”的景色,你喜欢吗?喜欢的同学读一读。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
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
这
句话给我极大触动。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同时努
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
要体会
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
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
只要学生真正体会
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词语中品读
课文。
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
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
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
我想
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
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上完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对照自己的教
学课堂,我审视着自己的教学过程。
有获得:本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逐段逐句讲解,而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复述的训练,并结合本文特点指导学生
尽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讲讲这个故事。
课堂上,我帮学生在理清文章
脉络的基础上读懂、读好这个动人的故事,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按照事情
发展的顺序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重点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
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完成了我预设的教
学目标。
根据课后完成相关练习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有不足:到底不是老手,在课堂上还是有所缺憾。
现在想起来,课堂
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不够,特别是原本设计以默读训练为要点的,
在实施时有所偏颇;文章中有着善恶的比。
文中恶龙与大尖哥、水社姐在
道德行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恶龙,主人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
善恶相争,恶不敌善。
课堂教学中,对引导学生理解“为民造福”一词的
深刻含义还不是很到位。
在学生明白“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虽死犹生,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之后,可以再继续追问一句:“在你的脑海中,
有着哪些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形象,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书上现有的插图。
在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与恶龙激
战场景时,完全可以借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指导,却因为一时情急而忘记了。
有升华: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
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
新课程标准鲜明
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
无疑给沉闷的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
了一片想象的天空。
新课标还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
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
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
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照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大家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
凭借教材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种具体方法:
1、从题目入手。
课文的题目尤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
这个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因此,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可想想课文还可用哪些题目。
另外,在刚开始学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
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围绕这个题目,将写些什么内容。
2、从词语入手。
有些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非常具有想象空间,教师要
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训练。
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可以抓
住“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个词,体会主人公的不畏
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
3、从句子入手。
课文中有些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
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
《日月潭的传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回到潭边,他俩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这一句话,就将很多情节轻轻带过,完全可以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联想,从而体会“战”之“激”。
4、从段落入手。
课文中一些段落的含义也很丰富。
我们也可依托这
些段落展开想象。
另外,还可模仿一些典型段的写法进行想象练笔。
5、从标点入手。
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
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第三自然段先列
举了四种云雾的形状,段末用了一个省略号。
这个省略号可启发学生想象:庐山的云雾子还有哪些形状,又像些什么呢?
6、从插图入手。
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练笔,是培养学
生想象力的好形式。
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
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
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写到这,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为《教师成长的三境界》。
文中这样归纳:第一种境界----成长:初入教门,原以为所学的间接经验
在实践中会所向披靡,又谁知几多挫折,必多丧气,几乎灰心,几经磨砺,几番挣扎,终获得直接经验,也幸得前辈指点,教育教学总算能够应对;
第二种境界----成功:不满足已获得的直接经验,寻求理论指导,于是博
览群书,寻找原则,探究原理,总结规律,跳出属于本能的“原我”,形
成实现价值的“自我”;第三种境界----成熟:不断进取但不争强好胜,
成果累累但不张扬,教育教学游刃有余,忘却了虚荣浮华,把机会让给后生,在不断反思中感悟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步向至善至美的“超我”。
相对照文章而言,我已经超越了第一境界,值得庆幸;正在第二境界
徘徊,需要继续学习;离第三境界还有很大距离,更要认清方向、确立目标。
看来,我还得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