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 地理:人口与城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6~1970
出生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2题:
相关性
出生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3题:
少 育龄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归纳提升] 1.分析不同人口 增长模式的影响 (含人口问题影响)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思考 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人口占比有何差异? 判断 小于60岁的人口男性比例大,女性比例小,大于60岁的反之。( √ ) 衍生1推断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男女差异。 判断 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 √ ) 衍生2分析我国人口性别比下降的可能原因。 判断 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政策的放宽等。( √ ) 衍生3推测目前我国生育率低迷的主要原因。 判断 结婚和育儿成本不断上涨,生活压力大。( √ )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 女性劳动力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 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探规律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 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 样是老年人口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 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4)从人口问题产生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 人口迁移往往会导致某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某地人口问题。如我国农 村人口的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留守家庭”问题突 出;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收大量男性人口迁入,引发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人口问题的影响
应对措施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 的影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 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 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
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 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等
久的环境压力;等等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目前鼓
[考向拓展] (2022·湖南湘潭二模)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性占比 51.24%,与2010年人口普查的51.27%基本持平。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的105.20相比略有下降。尽管 我国放宽了生育政策,但近几年人口出生率还是低迷,二孩生育率在短期回 升后也开始回落。下图为2019年我国各年龄段男女人口占比状况。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思维流程] 第1题:
多
放宽
行政区划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2题:
吸引力
优化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3题:
劳动力
制造业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2023
人口与城市
专题六
地理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聚焦 热考专项突破
[考情统计]
课标要求
考情统计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 分布
2020·全国Ⅲ卷,4~6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19·全国Ⅰ卷,4~5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 2021·全国Ⅱ卷,7;2020·全国
人口增长过慢(人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 励生育
口老龄化)带来的 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
影响
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 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
年负担过重;等等
移民等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人口问题的影响
应对措施
人口性别比失 调带来的影响
影响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2.四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从迁入、迁出地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 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某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迁入地就业结构的 变化。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中小幼教师的配备;老年 人口大量迁入,则应增加老年护理、保健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比重。
项目 人口年轻化
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 口的7%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 结构趋势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 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析原因 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养 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 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 业技能培训。
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 结构若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就目前而
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核心考点一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
[典例剖析] (2020·全国Ⅲ卷)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 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 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2.(角度2:产业结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
主要是由于当地( D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3.(角度3:产业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C )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核心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典例剖析] (2021·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 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1.(角度1:国家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1.(角度1:人口迁移的表现)2006~2016年,安徽省农村人口变化特点是( D )
A.老龄化程度大幅提升
1.(角度1: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数量)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
为( D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角度2:育龄妇女数量与人口数量)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
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C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3.(角度3:育龄妇女数量与人口增长快慢)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
的变化是( B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 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思维流程] 第1题:
[归纳提升] 1.四看法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看生产力的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发展水平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 主导。
是当前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
(3)看年龄分 布特点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析方法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角度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对点训练] (2022·河南焦作二模)安徽省是我国13个主粮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近些年因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而加速发展,正处在“乡—城”人口流 动的高峰时期,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明显。下图示意2006~2016年安徽 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结婚登记对数/万对
1 346.9 1 306.7 1 224.7 1 142.8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结婚登记对数/万对
1 063.1 1 013.9 927.3
814.3
1.(角度1: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由表中数据可推知,与2013年相
比,2020年我国( C )
教育,转变婚育观念;等等
探规律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导致人口问题。 只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对点训练]
(2022·湖南衡阳二模)下表为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统计表。读表,
完成1~3题。
A.人口总数减少
B.劳动力增多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2.(角度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表中信息所反映的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产
生的直接结果是( B )
A.社会经济压力减小
B.劳动力不足
C.人口政策调整
D.居民更偏向独居
3.(角度3: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面对我国结婚登记对数越来越少的问题,合
理的解决措施是( D )
A.采取鼓励生育政策
B.吸引海外移民
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解析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由 此可以判断,我国新出生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C正确;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总人口在不断增加,A错误;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会 减少,B错误;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平均年龄会增加,D错误。第2题,由表中 数据可以推断,未来我国的新生儿数量会不断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 力减少,可能会产生劳动力不足现象,B正确;人口老龄化加剧会使社会经济 压力增大,A错误;该现象会使新生儿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进而促使 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但这是间接结果,不是直接结果,C错误;居民更偏向独 居会使结婚登记数量减少,这属于结婚对数减少的原因,D错误。第3题,我 国结婚登记对数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是适婚年龄人口经济压力较大,鼓励 生育、吸引海外移民和延长退休年龄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A、B、C错误;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能缓解经济压力,才能有效缓核解心考“点不一 婚核心”问考点题二 ,D核心正考点确三 。核心考点四
原因
Ⅰ卷,4~6;2020·全国Ⅲ卷,36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 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019·全国Ⅲ卷,36(1)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 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全国Ⅱ卷,1~3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
[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