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2024年高三最后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

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螺壳表现为左旋个体和表现为右旋个体的基因型均各有3种
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
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
2.临床观察发现化疗药物会通过抑制T细胞中IFN-y(具有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的表达量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免疫低下(如图1)。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能否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科研工作者用肿瘤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肿瘤可能与自身IFN-y表达量降低有关
B.顺铂可能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
C.IL-12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
D.IL-12对健康人的IFN-y表达量没有影响
3.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和KT都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发生,KT则相反
C.丙、丁组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
D.甲、乙、丁组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4.为了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该选取的材料是
①完整幼苗②幼苗的b段③幼苗的a段④幼苗的c段⑤10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1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⑦10mL蒸馏水
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
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
5.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进而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
C.2005年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
D.2005年后该海岛上两种地雀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
6.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单倍体育种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
D.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
7.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C.种群数量达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左右捕捞
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8.(10分)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的统计值,以下特征是种群特有的是()
A.年龄结构B.性比率C.分布型D.出生率
二、非选择题
9.(10分)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

下图为TaqMan荧光探针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该探针被Taq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 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除了利用PCR技术扩增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2)引物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与模板DNA的结合具有_________性。

(3)通常情况下,探针中的GC含量比引物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_________与模板DNA结合。

(4)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锦鲤疱疹病毒时,在反应体系中要加相应的病毒遗传物质、引物、探针和_________、_________酶等,其中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延伸DNA链和_________。

(5)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TaqMan荧光探针_________个。

10.(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开发山楂果醋恰好让山楂中的有机酸丰富了果醋的酸味,同时也弥补生食山楂酸味大的缺陷,具体酿制山楂果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请将具体过程补充完整。

(1)制备山楂果原汁:选成熟的山楂果,在清水冲洗山楂果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去梗。

将山楂果切片并去籽,再添加_______,酶解适宜时间后压榨取果汁。

(2)乙醇发酵:由于山楂果原汁_______,故发酵液中添加适量蔗糖,以获得酒精含量较高的果酒。

果汁中加入活化的________后,在适宜环境下发酵一段时间,当发酵液中停止_______,发酵完毕待过滤,或发酵至_______,上清液即为果酒,用虹吸法取出。

(3)醋酸发酵:将醋化醋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后,经检查菌体生长正常并无杂菌污染后接种于山楂酒-水中进行发酵,整个发酵过程需要通入_______。

在发酵后期加入1.3~1.4%的食盐,其目的是调味和_______,以防止果醋被发酵分解。

(二)下图为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流程,①②③④表示过程,其中②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入受体细胞。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①过程构建重组质粒时,若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Ti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使两者形成粘性末端用于拼接,这种方法的明显缺点是目的基因和质粒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另外,影响拼接效率的主要因素,除以上缺点和盐离子浓度、渗透压、温度等环境因素外,还有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在②过程中,将图示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时可用______处理农杆菌,以提高转化效率。

操作之后,需要特定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筛选,其原因是_______,最终筛选到的对象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的存活情况是________。

(3)在③过程常通过调节_______的适当配比,从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和根的_____,并由此再生出新植株。

获得转基因烟草后,再通过[④]_______过程实现多个世代组织培养。

11.(14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用字母回答)。

(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和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y),则A→B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A 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J/(cm2·y)。

(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

12.图甲是某动物(2n=4)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的图象。

图乙为该动物体内进行的三个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性别为_________(雌、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细胞①名称是__________ ,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方式及时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点和F 点细胞中染色体组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图中①②③细胞分别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B
【解析】
据图分析,左螺旋dd作为母本,与右螺旋DD作为父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Dd,表现型为左螺旋(与母本相同),子一代为Dd,Dd自交,子二代全部为右螺旋,且后代DD:DD:dd=1:2:1,说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母性效应”现象是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2种;螺壳表现为右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或Dd,则表现为螺壳右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Dd或dd3种,B错误;
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DD和Dd自交的后代都是右螺旋,dd自交的后代是左螺旋,因此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C正确;
D、左螺旋的基因型为dd或Dd,鉴定期基因型可以让其与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若后代都是左螺旋,则基因型为dd,若后代但是右螺旋,则基因型为Dd,D正确。

故选B。

2、D
【解析】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及癌变细胞。

【详解】
A、IFN-y具有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肿瘤患者体内IFN-y表达量降低,A正确;
B、图2中使用顺铂组中IFN-y的相对量较空白组低,说明顺铂抑制T细胞中IFN-y的表达量,可能是一种用于肿瘤
治疗的化疗药物,B正确;
C、图2中顺铂加IL-12中IFN-y的表达量较高,说明IL-12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C正确;
D、根据以上选项的分析,IL-12可以促进健康人的IFN-y表达量,D错误。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详解】
A、激动素是一种内源的细胞分裂素,NAA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A错误;
B、乙、丙分别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侧根发生,KT则相反,B错误;
C、丙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而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NAA和KT共同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
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本题是生长素作用的实验,通过对实验题目的分析找出自变量并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

【详解】
由于验证的是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所以应选取幼苗的b段;该实验为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有无,故选B。

【点睛】
对照实验的设计要围绕实验题目进行,从题目中可以得出实验是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以及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5、B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较大,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不是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
C、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
D、2005年后共存于一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详解】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三倍体个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B错误;
C、单倍体育种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C正确;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通过人工诱变育种盲目性大,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由于种群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发展,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会呈“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K)则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在K时种群密度最大。

【详解】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由环境所决定,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会下降,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A选项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不同种的物种的共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B选项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K之间左右捕捞,最多捕捞至K/2左右时停止,C选项错误;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若能圈养动物降低呼吸消耗,则可以提高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而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
量传递效率,D选项正确。

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C。

8、C
【解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它有很多特征,如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比率、分布型等,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等是种群内特征的统计值,而种群密度、分布型则是种群特有的。

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以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详解】
分布型是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种群特有的,不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而ABD三项均是统计值。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9、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DNA单链特异探针先于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或Mg2+)Taq 将探针水解2n-1
【解析】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详解】
(1)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利用PCR技术扩增、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

(2)引物的化学本质是DNA单链,其与模板DNA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3)通常情况下,探针中的GC含量比引物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探针先于引物与模板DNA结合。

(4)PCR扩增所需的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锦鲤疱疹病毒时,在反应体系中要加相应的病毒遗传物质、引物、探针和4种脱氧核苷酸、Taq酶等;由图可知,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延伸DNA链和将探针水解。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因此计算时需要去除原来亲代的DNA分子,因此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TaqMan荧光探针2n-1个。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PCR技术的条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0、之后 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 含糖量较低 干酵母(悬液) 出现气泡 酵母下沉 无菌空气/氧气 抑制杂菌 反向拼接/倒接、(自身)环化 且的基因的浓度、质粒的浓度、反应时间 氯化钙CaCl 2 不是所有的农杆菌都接纳了重组质粒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存活,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死亡 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 项端分生组织 继代培养
【解析】
1.酿酒和制醋是最古老的生物技术。

与酒和醋的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杆菌,它们各有不同的菌种。

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酒和醋的风味也不同。

本实验的内容是制作果酒和果醋,所用的原料是葡萄或其他果汁。

葡萄酒是酵母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乙醇发酵)的产物。

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即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而且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

葡萄糖氧化成乙醇的反应式如下。

612626222C H O C H O CO →+酶
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醋杆菌所产生的醋酸可使培养液中醋酸的含量高达13%。

2.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一)(1)制备山楂果原汁通常选成熟的山楂果,为了避免杂菌污染,通常在用清水冲洗山楂果之后去梗。

将山楂果切片并去籽,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通常需要添加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处理,酶解适宜时间后压榨取果汁。

(2)乙醇发酵时通常需要在发酵液中添加适量蔗糖,以弥补山楂果原汁含糖量较低的不足,同时也是为了满足酵母菌发酵需要的底物量,从而获得酒精含量较高的果酒。

然后在果汁中加入活化的干酵母(悬液)后,置于适宜环境下进行发酵,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发酵过程中会有气泡产生,当发酵液中不再出现气泡时,意味着发酵完成,然后过滤获得果酒;也可发酵至酵母下沉后,用虹吸法取出上清液即为果酒。

(3)醋酸发酵中,由于醋化醋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酒精变为为乙醛,进而变为乙醇,所以整个发酵过程需要通入无菌空气/氧气。

在发酵后期加入1.3~1.4%的食盐,食盐起到了调味和抑制杂菌的作用,进而防止果醋被其他微生物发酵分解。

(二)(1)①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若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Ti 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则
两者会出现相同的粘性末端从而使得拼接变得容易,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是在拼接时会出现反向拼接/倒接、(自身)环化等情况。

影响拼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盐离子浓度、渗透压、温度等环境因素,除此外,还有且的基因的浓度、质粒的浓度和反应时间也会影响拼接的效率。

(2)②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将图示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时,为了提高导入的成功率,可用氯化钙CaCl2处理农杆菌,以提高转化效率。

因为导入的成功率较低,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农杆菌都接纳了重组质粒,可能有的导入的是普通质粒,或者没有导入成功,所以需要在特定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筛选,由于图中重组质粒上含有标记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而抗青霉素的基因被破坏,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需要将待筛选的农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和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的存活情况是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存活,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死亡。

(3)③过程为再分化成植株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的适当配比,从而实现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和根的项端分生组织的目的,并由此再生出新植株。

获得转基因烟草后,再通过[④] 继代培养过程实现多个世代组织培养,从而实现了转基因烟草的扩大培养。

【点睛】
熟知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以及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分析能力是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

11、E 直接和间接20%400 大于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

【详解】
(1)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E不属于生物群落。

(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涵养水源等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A→B 的能量传递效率即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000×100%=20%;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0-600=400J/(cm2•y)。

(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点睛】
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②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③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④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

12、雌细胞①②分裂不均等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AB、CD、FG
【解析】
甲图中,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的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乙图中,I表示减数分裂、II表示受精作用、III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
(1)细胞①②分裂不均等,所以该动物性别为雌性。

(2)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不均分裂,所以该细胞为是初级卵母细胞,并且同源染色体分开,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C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F点(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组加倍;
甲图中①②③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①②③细胞分别对应于乙图中的AB、CD、FG段。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个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