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荆轲刺秦王(第02课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含义,有活用现象的写出活用类型。

①樊於期乃前曰(“前”,__________)②其人居远未来?(“远”,__________)
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____)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_______)
⑤丹不忍以己之私(“私”,__________)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_________)
⑦发尽上指冠(“上”,__________)⑧群臣怪之(“怪”,__________)
⑨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__________)⑩(秦王)乃朝服(“朝服”,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古义和今义。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④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⑥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________ (2)函封之:_______________ (3)前为谢曰:_____________
(4)其人居远:___________ (5)使使以闻大王:__________ (6)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
(7)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 (8)群臣怪之:____________ (9)乃欲以生劫之:_________
1.文章第2自然段的对话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特点?
勇而有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2.荆轲是怎样激樊於期献头的,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

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

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3.文章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的?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

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

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
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惊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

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

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字与例句中的画线字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发尽上指冠
A.进兵北略地B.函封之C.樊於期乃前曰D.箕踞以骂曰2.给下面句子中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A.忽微B.即使没有C.微小D.略微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A.穷苦困难B.贫穷困苦C.走投无路D.处境危险
(3)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A.提出B.携带C.提着D.掷击
(4)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捉拿B.携带C.提拔D.掷击
3.对下列加线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乃为装遣荆轲
③为之奈何④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为变徵之声⑥又前而为歌曰
⑦嘉为先言于秦王曰⑧愿举国为内臣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B.①②⑦/③⑥/④⑤⑧
C.①/②⑤⑦/③④⑥⑧D.①③②⑦/⑤⑥④⑧
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①复为慷慨羽声②愿大王少假借之
C.①日夜望将军至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D.①庄则入为寿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6.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荆轲“机智勇敢”的一项是
①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②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③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④因左手拔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⑤而乃以手共搏之
⑥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A.①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⑥
7.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荆轲“性格刚毅”的一项是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④荆轲怒,叱太子
⑤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③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④⑤⑥
8.下列各项中全都反应太子丹“不忍”的一项是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驰往,仗尸而哭,极哀
④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⑤乃令秦武阳为副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9.下列对四部史书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
各国
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它语言流畅,
写入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
,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52万余字。

C.《资治通鉴》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北宋名臣司马光负责编撰,历时19年,成书共2 94卷。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记事始
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10.填空。

《战国策》又称,是一部体史书,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

夫为行使之疑人,非节烈侠士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

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

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入臣,则祸至燕。

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③,必得所愿矣。

(《战国策•燕策三》)
【注】①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已乃图之。

”②道:通“导”,引导。

③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送的礼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诺”为恭谨应答之词。

古代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还有“请”“幸”“谨”“辱”等。

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通常是嫡长子,但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C.“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先秦时有用它称君主。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

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相同。

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尽心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向太子表明忠心。

D.太子听到田光死了,流着泪说自己请田光不要泄密并不是不信任他,只是想实现大业。

4.翻译画线句子。

(1)是太子疑光也。

夫为行使之疑人,非节烈侠士也。

(2)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

【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
..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
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
..,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发言
..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

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

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

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
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