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文(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文
一、主诉
患者XXX,男/女,XX岁,因XXXX(症状/体征/不适)来诊。

病程XX(天/月/年),症状XX,伴有XXXX(症状/体征/不适)。

XXXXXXXX(如有其他症状/体征/不适),请叙述。

二、现病史
1. 发病时间及原因:XXXX,并描述发病前的相关情况,如饮食、生活习惯等。

2. 主要症状:详细描述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性质、程度、部位、时间、变化规律等。

3. 伴随症状:描述患者伴随症状,包括性质、程度、部位、时间、变化规律等。

4. 就诊经过:叙述患者就诊的相关情况,包括曾经就诊的医院、治疗方案及效果等。

三、既往史
1. 个人史:涵盖患者个人的相关情况,如婚育情况、职业、生活习惯等。

2. 家族史:患者近亲属是否有与病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 过敏史:患者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有过敏反应。

四、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描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面色、精神状态等。

2. 体格检查:按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心肺、腹部、四肢等,描述有异常所见。

五、辅助检查
列出患者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如血常规、B超等。

附上结果及相应的参考范围。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中医诊断原则,给出初步诊断,同时进行鉴别诊断,列出可能的其他疾病。

七、治疗建议
根据患者情况,提出治疗建议,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

八、注意事项
对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药物使用等。

九、随访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十、医师签名
医生对病历进行审核,并在病历末尾签名。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文(二)
一、引言
中医病历书写是中医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准确、规范的书写对于诊断、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基本的书写规范可以提高病历质量,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遗漏。

本文将介绍中医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书写中医病历。

二、病历头部书写
病历头部是病历的开头,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患者姓名:以患者的真实姓名填写,避免使用缩写或代号。

2. 年龄和性别:填写患者的实际年龄和性别,注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3. 就诊日期和时间:记录患者就诊的具体日期和时间,精确到小时和分钟。

4. 就诊科室:填写患者就诊的科室,如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

三、主诉与现病史书写
主诉和现病史是患者来诊最关心的问题,需要详细记录患者所述的症状表现和诊断时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主诉:患者自述的症状表现和主要不适,应尽量使用患者自己的用语。

2. 现病史:记录详细的现病史,包括病程、起病时间、发病原因、病情变化等,应尽量按时间顺序排列。

3. 诊断时间:记录患者被确诊的时间和确诊的医生姓名。

四、既往史与个人史书写
既往史和个人史是患者过去的病史和生活史,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尽量详细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既往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应按时间顺序排列。

2. 家族史:记录患者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的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 过敏史:记录患者对某些药物、食物、环境等过敏的情况。

4. 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嗜好等生活习惯和社会心理状况,应尽量详实记录。

五、体格检查书写
体格检查是中医病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需要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一般情况:如体型、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

2. 望诊:包括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

3. 闻诊:可结合患者主诉,观察呼吸声、心音等。

4. 捏诊:用手按摩或扪按患者特定部位,观察患者的反应。

5. 叩诊:用手指敲击或轻拍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观察声音反应。

六、辅助检查书写
辅助检查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和治疗,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和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应记录具体的检查项目和结果。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扫描、核磁共振等,要记录具体的检查方法和结果,尽量配上影像资料。

3.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检查等,也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和检查方法。

七、中医诊断书写
中医诊断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中医望、闻、问、切等方法得出的诊断结论,需要详细记录中医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中医诊断要素:如辨证要素、病机要素等,需要具体描述患者的证候特征和辨证依据。

2. 中医病名:根据中医诊断,给出相应的病名,如风寒感冒、肝郁气滞等。

3. 治则治法:根据中医诊断,给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包括方剂、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八、治疗计划书写
治疗计划是中医病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录医生的治疗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中医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诊断,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治疗原则。

2. 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方剂、草药、中药注射剂等,应详细记录药物的名称、用量和使用方法。

3. 针灸推拿:如果有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案,也需要详细记录针灸推拿的具体穴位和治疗方法。

九、随访与预后书写
随访与预后是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需要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和预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随访时间和方式:记录随访的具体时间和随访方式,如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

2.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和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可用“好转”、“无效”等词语进行描述。

3.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如给出预后良好、预后一般等评估结论。

十、结语
中医病历书写是中医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准确、规范的书写可以提高病历质量,对于诊断、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记录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医诊断等内容,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病历书写也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手段,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可以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遗漏,提高医患双方的沟通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医病历书写的规范与准确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