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4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过量的CaCO3,过滤
C.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和羊毛线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C.用染色剂将过期慢头加工成“染色慢头”
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防腐剂
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设计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Cu、Ag、FeSO4溶液
B.Fe、Ag、Cu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4.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m值为14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
C.铁原子中质子数是30
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测定溶液pH D.引燃酒精灯
6.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②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一种元素③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氢氧化钠④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⑤复合肥中一定含氮、磷、钾三种元素⑥防毒面具中放置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7.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锌、锡、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B.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胃酸过多
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
D.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
8.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 ,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9.甲物质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时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0.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
...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转化
关系
甲H2O2 C CaCO3FeCl2
乙O2CO CO2Fe
丙H2O CO2Na2CO3Fe2O3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
所谓“加碘盐”是指在一定量的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请写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煤、石油和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请写出每千克该物质的能够制取
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__g(保留到0.1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在实验室里,甲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得到44.4 g的固体。
乙同学继续加热这些固体至完全反应后又制得了一些氧气,同时得到的34.8g固体,乙同学将其充分溶解于170.2 g水中,搅拌后过滤,得一定质量的滤液,并将过滤后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5g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同学所做的实验中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
(3)在乙同学的实验中,列出求解氯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4)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甲同学和乙同学在实验中消耗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
(6)上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中氯酸钾的含量为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防锈原理是___。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环保汽车的燃料,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充分燃烧)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___。
③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氮的氧化物(用NO表示)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14.“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
16.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解题分析】
A. 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过量的CaCO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过滤,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和硫酸反应,而铜不反应,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固体只有铜,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和羊毛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基本没有气味的为涤纶,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题分析】
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故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C.过期的馒头可能发生了霉变,染色剂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故错误;
D.防腐剂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能超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A。
3、A
【解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题目详解】
A、Cu、Ag与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但无法确定Cu、Ag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Fe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Fe>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氢>铜;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A
【解题分析】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是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题目详解】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乙图中m值为26﹣2﹣8﹣2=14,选项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选项B错误。
C、由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铁原子中质子数是26,选项C错误。
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是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是铁离子,选项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解题分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C
【解题分析】
①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①正确;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单质一定是只含一种元素,故②正确;
③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③错误;
④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故④正确;
⑤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故复合肥不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例如硝酸钾复合肥中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故⑤错误;
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故⑥正确;
故选:C。
7、C
【解题分析】
A、铁、锌、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锡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A错误;
B、小苏打不可以用来治疗溃疡性胃酸过多,故B错误;
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故C正确;
D、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题分析】
A、图甲中K点时,碳酸钡(过量)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L点时,碳酸钡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钡,故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过量的盐酸与反应生成的氯化钡;由图像可知,N点时,硫酸镁与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及过量的盐酸,正确;
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因为盐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错误;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4.5g=18.5g-14g是步骤II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不是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能溶于胃酸,不能达到解毒的目的,错误。
故选A。
9、D
【解题分析】
A.甲、乙、丙、丁分别是氨气、氧气、氮气、水,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B.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C.甲的化学式是NH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丙的化学式是N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升高,故正确。
D.丁是水,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水,氡水是碱,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错误。
故选:D。
10、D
【解题分析】
A、过氧化氢(甲)可以分解成水(丙)和氧气(乙);氧气(乙)可以和氢气或者含氢化合物反应生成水(丙);水(丙)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氧气(乙)和氢气。
故该转化能实现,故A正确;
B、碳(甲)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乙);一氧化碳(乙)体现可燃性与还原性都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丙)和碳在高温的情况下也能生成一氧化碳(乙)。
故该转化能实现,故B正确;
C、碳酸钙(甲)高温煅烧或者和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乙)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丙),碳酸钠(丙)和盐酸等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乙);碳酸钠(丙)和氢氧化钙或者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甲)。
故该转化能实现,故C正确;
D、氧化铁(丙)无法直接得到氯化亚铁(甲),前者是+3价铁,而后者是+2价,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5 天然气酸雨Zn、Cu 95.2
【解题分析】
(1)钾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
(2)煤、石油和天然气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酸雨、温室效应等;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锌之前,锌不与硫酸镁反应,铜位于锌之后,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滤渣是:Zn、Cu;
(4)氢化钙(CaH2)固体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
CaH+2H O=Ca(OH)+H↑
设制取氢气的质量为x
2222
CaH+2H O=Ca(OH)+2H
424
1000g x
↑
421000g
2x
=
x≈95.2g,每千克该物质的能够制取的氢气质量为95.2g。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
2
32
Δ
MnO
2KClO2KC1+3O↑9.6g 245/96=x/9.6g 14.9% 1:1 90.7%
【解题分析】
本题是有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相关计算。
利用题目分析5g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根据二氧化锰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再用化学方程式和氯化钾的质量进行相关计算。
【题目详解】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2
Δ
MnO
2KClO2KC1+3O↑。
(2)乙同学把44.4 g的固体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又制得了一些氧气,同时得到的34.8g固体,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44.4g-34.8g=9.6g 。
(3)解:设44.4 g 的固体中含氯酸钾质量为X 。
2
3
2MnO 2KClO 2KC1+3O Δ
24596X
9.6g
↑
所以求解氯酸钾质量(x )的比例式为:245X
=969.6g
(4)完全反应后得到的34.8g 固体,该固体中由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组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 ,氯化钾的质量为:
34.8g-5g=29.8g ,
实验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9.8g
100%=14.9%29.8g+170.2g
⨯ 。
(5)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Y 。
2
3
2MnO 2KClO 2KC1+3O Δ
245149Y
29.8g
↑
245Y
14929.8g Y=49g
=
乙同学在实验中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
245X
=969.6g
解得X=24.5g 。
那么甲同学和乙同学在实验中消耗氯酸钾的质量比为(49g-24.5g):24.5g=1:1
(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中氯酸钾的含量为49g
100%90.7%49g+5g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隔绝氧气和水 CH 4+2O 2
点燃
CO 2+2H 2O 等质量的天然气燃烧比等质量的液化石油气燃烧,释放的二氧化
碳更少 222CO+2NO N +2CO 催化剂
【解题分析】
①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②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天然气中碳元素的含量低于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含量,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烧液化石油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所以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
③在催化剂作用下氮的氧化物(用NO 表示)与CO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CO+2NO N +2CO 催化剂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天然气 CO 2 氢气 产物无污染 汽油 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
【解题分析】
解:(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天然气;
化石燃料排放的CO 2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故填:天然气;CO 2。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其优点是产物无污染,热值高等。
故填:产物无污染。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汽油可以做汽车的燃料。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等。
故填:汽油;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等。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二 溶液中有气泡 氧气和氨气
【解题分析】
[猜想与假设]
Na 2CO 3和Ca(OH)2会发生反应,一定不能同时存在,故填: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实验验证]若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钙,则猜想而不成立;若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溶液中有气泡,故填:
[反思与拓展] 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氢氧化钙和NH4Cl溶液会继续反应生成氨气,则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氨气,故填:氧气和氨气。
16、酸中红酸性或中性
(1)OH-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Zn+2HCl=ZnCl2+H2↑
【解题分析】
[提出猜想]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若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若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
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
[实验验证]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因此: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OH-;溶液显碱性,肯定是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可以是铜离子,又知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所以向溶液中所加的物质是氯化铜等。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
(2)若无色酚酞不变色,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中性,即溶液中含有的是盐酸与氯化钠或氯化钠;
方案一: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氯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所以取样,加入碳酸钠,若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锌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氯化钠不能和锌反应,所以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 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题目点拨】
本道题主要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探究方法,若要证明溶液显碱性,一般用酚酞溶液,若要证明溶液显酸性和中性,一般用碳酸盐或活泼金属或紫色的石蕊试液,若溶液既不显碱性,也不显酸性,则溶液显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