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 信息类阅读 第七讲 信息的归纳概括(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
非连续性文本专题
第七讲信息的归纳概括
【知识精讲】
在信息类文本的阅读中,信息的归纳概括具体指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二、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寻找各段中心句,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对点精练】
一、【深圳中学2022届高三上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2月21日是第二十个“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正式发布了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号召国际社会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
濒危语言面临的困境,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更多关注。
全球濒危语言的保护现状,不得不说有点“骨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发现,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有7000多种,但有95%的语言目前只由占全球总数4%的人使用,平均每个月就有两种语言消失。
语言学家不无忧虑地感慨,濒危语言消失的速度将快过濒危动植物;语言学可能将成为历史上惟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
不过,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未来,似乎不必过于悲观。
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在加快,参与范围也在扩大。
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在带来一些改观,表现为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的提升。
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与谷歌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转录原住民语言,为语言学家节省了数百万小时的时间。
效率的提升,为全面记录濒危语言提供了可能。
除了能为濒危语言建“数据博物馆”,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还在于互动学习的开发。
在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为了帮助原住民儿童学习他们的语言,开发了一种低成本、易运输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记录孩子们的语言技能,并协助老师追踪他们的学习进度。
在新西兰,有人开发出帮助爱好者练习毛利语的人工智能程序。
该程序不仅能用英语和毛利语回复信息,还能过滤语法错误。
濒危语言保护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对于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会有很大帮助。
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能力,目前仅被开发出了冰山一角。
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救命稻草吗?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可以。
如果使用到位,至少能避免重演“一个人带走一种语言”的尴尬。
不过,它依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语言使用热情问题。
实际上,在语言政策趋于开明的现代社会,濒危语言更难以摆脱的威胁是在社会变迁中跟上时代的压力。
鼓励更多人使用濒危的母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冲击。
有语言学家研究了墨西哥的原住民社区发现,为濒危语言提供社区支持至关重要。
有了相应的社区图书馆、社区组织等,不但人们更有凝聚力,他们的语言也有了生存土壤。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再发达,都要以人为归宿。
否则,它只能为濒危语言搭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而已。
帮助濒危语言的使用者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或许才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挽救。
(摘编自刘天亮《给濒危语言更广阔的世界》,《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2日)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多达140种,其中大部分处在濒危状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主持“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项目,出版了一套“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我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系统梳理了上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语言普查的资料。
这些资料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记录、传承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认为,濒危语言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公约中加以保护。
但是,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与我们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专家产生了分歧。
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包括语言,因为语言并未列入保护对象。
当时我对此很不理解,但是后来多次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们一起讨论,才感觉到语言问题比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复杂得多,面要广得多,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本质是作为交际工具服务于民族、族群等社会群体,跟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濒危语言委员会议上,我提出一个议案,既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没有包括语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外做一个公约,保护濒危语言?因为濒危语言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办,通过了《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草案)》,以期有效地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
但一般
来说,像行动纲领、宣言之类的东西,是没有约束力的,我还是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形成一个约束性的文件,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那样。
语言作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交际功能、文化载体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资源保护功能上承担的义务要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得多,深得多,也复杂得多,需要采取硬性措施来保护濒危语言,才能避免民族文化因语言消失而蒙受损失。
(摘编自孙宏开《语言是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三:
仙岛人是分布在云南省盈江县中缅边界的一个人群,使用属于藏缅语族的仙岛语。
据2002年12月统计,仙岛人只有76人,分布在芒俄寨和芒缅村两地。
据老年人回忆,50年代以前仙岛人的人口比现在多,还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
但5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语言兼用、语言转用的现象不断增多。
目前,居住在芒俄寨的大部分人已失去母语,转用了汉语;而居住在芒缅村的仙岛人,虽还普遍使用仙岛语,但大多是双语人。
总的看来,仙岛语已处于濒危状态。
仙岛人对本族语言虽有着天然的、浓厚的感情,但普遍意识到使用仙岛语的人太少,在目前社会开放的条件下,完全有可能被使用更普遍的语言所代替。
这种开放型的语言观念在仙岛人中占主流,特别是青少年,认为不管使用什么语言都以实际需要为准,不担忧母语是否会消亡。
(摘编自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保护和抢救仙岛语?(6分)
1.①政府采取硬性措施,为仙岛语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②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以便记,录、传承和保护仙岛语。
③利用新兴数字技术,为仙岛语建立数据库,提高仙岛语的存档速度和能力。
④语言使用者转变观念,提高仙岛人使用母语的热情。
(每点2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二、【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要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生态环境间存在多重复杂的相互关系。
在生物圈中,微生物遍布一切生物群落,并在生物群落中作为分解者承担疏导物质循环的关键性作用。
一旦生物群落中缺乏微生物对物质的分解处理,将致使有机质相互叠加堆积,进而直接抑制生物群落自身的生存发展。
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一旦为之提供相对合适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即可降解一切有机物,表现出极强的去污能力。
因此,人类持续探索通过培植相应的微生物,用以净化海洋、淡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
可见,微生物在保护环境与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系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生物技术在应用于生态治理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且无再生性污染的特点。
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使微生物资源得以妥善利用,将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微生物对于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改善产生裨益的同时,亦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效用。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许多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危害。
例如,在我国淡水生态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氯、磷等物质在水体中导致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
在藻类生物死亡后,水中的需氧微生物会将其逐渐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
当水中氧气消耗殆尽后,厌氧微生物会继续对水生物进行分解,最终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体恶化,对水体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可见,微生物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趋向于绿色转型,如何统筹生态与经
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此情况下,唯有合理引导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微生物技术发展与我国的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如此既能让微生物资源的有益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又能全面抑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微生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促进性因素。
(摘编自《合理发展微生物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践行》)2. 某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请你参考材料二,给当地政府提出两条治理富
营养化水体的具体措施。
2. ①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控制含氮、磷等物质的污水排放。
②人工清理,或
培植天敌来控制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
三、【2022 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会议提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在网络和数字化时代,文化新业态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其中文物成为重要的标识要素,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举办文物展览——琳琅满目的各种文物,躺在展柜柔和的灯光里,迎接着八方来客近观远望、打量端详。
在无声的展示中,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历史能被知晓多少,取决于太多外在因素。
讲解员的水平、参观者的文化素养、展览的时间,甚至展览场所的交通条件、展览当天的天气状况等都会影响展览效果。
这种静态展示中的文物,其实是中国故事被动的讲述者。
要想让文物成为中国故事的主动讲述者,就得让文物“开口说话”,即借助于科技、产业甚至艺术的赋能,将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主动挖掘出来、呈现出来。
网络游戏与文物结缘较早。
《王者荣耀》中的长城和敦煌,《QQ 飞车》中的司马台长城赛道,《天涯明月刀》中的云冈石窟……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为玩家架起了了解文物和历史的桥梁。
很多自带中国文物元素的国产游戏已成功“出海”。
2020 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154.5 亿美元,不仅在美、日、英、德等主流市场站稳脚跟,在沙特、土耳其、印尼、巴西等新兴市场也表现良好。
在游戏的超级数字场景中,一件件文物不再是身蒙尘埃的老物件,而成为外国玩家眼中中国文化最好的讲述者。
文艺工作者也从文物中找寻灵感,或直接把文物作为创作素材。
网剧《古董局中局》围绕古董鉴宝展开,剧中文物以及主人公许愿的文物鉴定素养,成为展开“局中局”至关重要的线索,而线索背后的鉴宝故事与文物行业的种种规矩,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则运用综艺手段直接讲述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
许多文博单位及相关机构、文物爱好者、文博“发烧友”更是直接试水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制作推出了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文物类短视频节目。
根据抖音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5 月,抖音上跟博物馆有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 3389 万个,播放超过 723 亿次,获赞超过 21 亿。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不难,难的是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在近日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各界专家的一个共识是,要破解上述难题,须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文物利用方式的创新。
论坛期间,推出了故宫超高精度“数字文物”,并借助 VR、AR 技
术还原了故宫倦勤斋的部分场景,让观众见识了数字化赋能文物的强大能力。
专家们认为,数字化技术手段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一条捷径,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指间、耳间和心间。
讲好中国故事,文物不仅要“开口讲中国话”,还要学会“讲外国话”,即做好文物的海外传播工作。
总体来看,自从“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出以来,我国文物“出海”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带有中国文物元素的文化新业态在海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线下模式的有益补充,助力了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的提升。
不过,不同文化业态尚未形成讲述中国故事的合力,且在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摘编自洪宇《讲好中国故事,须让文物“开口说话”》,2021 年 12 月 22 日光明网)材料二: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七夕的《龙门金刚》,今年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纷纷成为爆款。
上个月,由 B 站与河南卫视联合出品制作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再获成功,离不开节目对中华传统文化本位的坚守,以及对传统文化之美的用心挖掘与呈现。
高质量节目的用心体现在细节之中。
《唐宫夜宴》为了重现唐朝少女丰腴的身姿,演员们下足了功夫,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特意模仿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红”。
这一期的《舞千年》,为了给观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节目组实景采撷了 20 座城市的人文风貌……除了用心,节目的成功还离不开创新。
在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跟风、模仿很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
《舞千年》为了有所突破,融合了综艺、舞蹈、影视三个领域,不仅展现舞蹈艺术,还以影视剧的形式辅助叙事,“剧中有舞,舞中追剧”的表现方式颇具新意。
为了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应用了大量科技手段。
通过三维、AR、水下拍摄技术等,节目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
当然,文化节目的“出圈”必然离不开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除了“中国节日系列”、《舞千年》的突围,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节目同样受到了广泛好评。
在文化自信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用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让观众在穿越中实现与历史对话;而反过来,观众的认可又激发了这类节目更好地挖掘与传播传统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增添动力。
“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走红后,河南多地的博物馆、景点,以及文创产品等的热度随之提升。
事实证明,真正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不唯流量、不盲从跟风,踏踏实实用心、创新做出的文化节目可以“叫好又叫座”,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红利。
(摘编自张雪《传统文化节目为何频上热搜》,2021 年 12 月 19 日《经济日报》)3.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6 分)
3.①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打造细节,挖掘并呈现传统文化之美;②运用科技手段,创新表现方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③以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素材,与时代同频共振,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四、【2021~2022学年江苏如东市第一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重温鲁迅先生那些虽然不系统,但有“筋骨”和“温度”的批评见解,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显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先生早就提醒过我们,批评是应该有“筋骨”的。
批评的战斗性,恰是其“筋骨”的体现。
在鲁迅先生那里,文学批评总是被寄予“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鲜明倾向。
他对真正的“文人”提出了要求,他们应该“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不但要以热烈的憎向‘异己’者进攻,还得以热烈的憎向‘死的说教者’抗战”。
在此,将“文人”置换为批评家,显然是更加恰切的。
在鲁迅看来,文学批评是一项严肃而切实的工作,批评是有“筋骨”的。
然而面对今天的文学批评,在反对庸俗吹捧,倡导“批评精神”,增强朝气锐气,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的同时,也要警惕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
因为有时候,批评家也会“滥用批评的权威”。
在他看来,文艺固然需要批评,但不需要“恶意”的酷评;对于那些“酷评”,“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鲁迅要求真正的批评家,“必须止于嘲骂,止于热骂”。
与此同时,他认为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就事论事”,需要“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
鲁迅尤其厌恶那些以“鸣鞭为唯一业绩”而“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的批评家,认为他们“于中国也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有害的”。
今天,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的批评一方面没能“直言”,另一方面却又不乏“酷评”。
这种看似分裂的状况,实质上并不矛盾。
以“鸣鞭”为能事的“酷评”,看似大义凛然,一腔正气,实则目的猥琐,别有用心,这不正是“流量为王”的年代里,哗众取宠者与“眼球经济”达成的契约么!
批评一方面需要体现其“筋骨”,需要批判的勇气与知识才能,另一方面同样需要“温度”,需要体贴入微的理解,以及充分体味创作的甘苦。
因此,文学批评必须从客观对象出发,对于负面的东西予以否定、批判和摒弃,而对于正面的价值则要肯定、扶植和培育。
鲁迅先生曾愤懑于当时的文学批评“对于青年作家的迎头痛击,冷笑,抹杀,却很少见诱掖奖劝的意思的批评”,这便体现出在“鼓励和切磋”的基础上,将“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的重要意义。
这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剪除恶草”和“浇灌佳花”的意义所在。
总之,“捧杀”与“棒杀”,都不是文学批评应有的状态,也都极不利于作家的成长和批评的繁荣。
这需要我们在批评的“筋骨”与“温度”之间,做更加辩证的思考。
这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而理应以“道德”的天平作为微妙的中介来反思性地衡量和测定。
(摘编自徐刚《重温鲁迅批评的“筋骨”和“温度”》)材料二:
在任何时代,只要是忧国忧民就是爱国,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可贵的。
鲁迅的文学批评就是这一思想驱使下的精神产物。
鲁迅的文学时代,正处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之中。
鲁迅这样的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批评怎么能不重新审視古代文化呢?我们今天的研究,只要贴近那个背景,就会高度评价鲁迅的文学批评以及文化批判。
批判是为了发展,这是大家不会置疑的。
发展我国的新文学,是鲁迅的文学批评所特别阐述的。
真实地反映生活,贴近民众的文学,鲁迅就推崇,反之,就批评,就指责。
鲁迅一系列的文学批评,固然对于古代那些“瞒和骗”的文艺给以了批判和否定,但对与之相反的符合时代向前潮流的进步文学,则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如谈到屈原、宋玉、阮籍、嵇康、陶渊明、曾雪芹、吴敬梓等古代作家,对《红楼梦》《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中的有意义之点尽力弘扬。
在思考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时,鲁迅的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立足点,这就是“立人”。
对此,鲁迅考察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化。
他充分注意到了“国民精神之发扬,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主张“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爱生自觉”。
在发扬人的自觉意志与独立精神的前提下,他形成了对新文化建设的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见解。
应该说,鲁迅的思考是非常超前的。
这种见解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来发展、建设我们的民族文化,其观点是深刻的。
热情催生新文学、热情扶持新文学作家、热情评论新文学作品,是鲁迅文学批评的重要特色。
这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史上著名的一笔。
鲁迅在文学创作的百花园中好似一位辛勤的园丁,在不断地浇灌“佳花”和“佳花的苗”。
尽管多数青年作家的作品“技巧是幼稚的”,有的甚至仅仅是“苗”一般的作品,但鲁迅还是热情肯定其“有一种共同的前进的趋向”,“都是‘有所为’而作”。
(摘编自卜召林《传统文学与21世纪文学碰撞下的鲁迅文学批评(提要)》)4.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鲁迅先生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
(6分)
4.①明确了文学批评的鲜明倾向,“必须止于嘲骂,止于热骂”,要就事论事,商量教训,既需要“筋骨”,也需要“温度”。
②以“立人”为立足点,发扬人的自觉意志和独立精神,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新文化建设理念。
③鼓励、扶持了新文学作家,催生了新文学,促进其发展。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五、【辽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问题。
必须明确的是,典籍是用文字书写的,因此文字的形成,是产生典籍的先决条件。
那么中国的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呢?仓颉造字的传说在古代比较流行。
东汉许慎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这些说法大多有传说的成分,不一定完全可信。
因为文字绝不会是由个别人创造出来的,文字应该是古代先民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其产生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当然,不能否认有个别人在文字产生中起较重要的作用。
《荀子·解蔽》中说:“古之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壹也。
”这话说得比较客观。
荀子认为古来喜欢书写文字的人很多,但都没有传下来。
仓颉的字之所以传下来,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字写得比别人好。
这恐怕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近代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民族在自己产生繁衍的过程中,储存信息、交流信息的手段大致经历了实物、图画、符号、文字记事等几个基本阶段。
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传递与储存的手段已日新月异,不可限量了,这当是留待学者们深入总结的新课题。
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汉文字产生以前,也大致经历了以上所说的几个基本阶段。
结绳是我国远古先民实物记事的主要形式。
《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这说明,我们的远古先祖曾以结绳作为实物记事的方法记载史事,传递信息。
20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调查报告也表明,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等,仍保留结绳记事的一些实物。
此外,云南佤族还保存有刻木记事的例证,就是在一些长木板上,刻下深浅不同的缺口,表示历年发生过的大小事件,以帮助记忆,再由族中耆老负责解释这些事件,最终实现代代相传。
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图画曾经起过类似于文字的作用。
《易·通卦验》曰:“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
”这就是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