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5篇可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5篇可选)
第一篇: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1
你是否听到过,顽强的春笋破土而出的声音?你是否听到过,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你是否听到过,鸟儿展翅高飞的声音?当然,它们都是美丽生命奏出的乐曲。
但,还有一种声音,它是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是花落的声音。
考试成绩又与那遥不可及而又近在眼前的第一名失之交臂,“千年老二”的笑称再次应验。
握着试卷,不由得叹了口气:“我已经努力了,为什么没有回报呢?难道还要再拼搏一次吗?”。
我苦苦思索着,看见窗外树枝上奄奄一息的花朵在风的托送下落了地,它的生命、青春、美丽都化为了泡影,我不由得同情起它来。
有谁知道,它曾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怀着梦想和风一起旅行,在这里生了根,不惧风雨,奋斗着,在环境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憧憬未来,自己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奋斗之后,它成功了,花把树装扮得如此美丽。
可是,短暂的花期结束了,它又变得一无所有,只得重头再来。
自己不也正像这花一样吗?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不禁让我疑惑,为它,也为自己,这样的努力有意义吗?
翻开书页,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首行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映眼帘。
我轻轻地吟诵着,仿佛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花儿虽然落了,但这意味着离下一次开花已经不远了。
花落了,却化作了肥料,融在了泥土中,为花树输送养料,让下一次,花儿能开得更艳。
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重头再来的勇气,是一种无
私的奉献。
我眼前一亮,既然小花都这样勇敢,我为什么不能重头再来呢?我拿起书本,浑身充满了力量,在心底想:“谢谢你,小花。
”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2
不知何故,每每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梦中总会听见书乡花落的声音。
——题记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门前的流水卷走飘零的落花,带来如许轻愁。
你漫步溪边,从水中的倒影里追溯将逝的青春。
无人懂得,亦无人来寻。
轻轻将袖儿挽起,你从流水的绿瞳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究竟哪个才是你,是空守窗棂、黯自神伤的你;抑或是鱼戏莲间、与鹭争渡的你?
不必寻,那花落的声音早已告诉我,等待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连夜的风雨洗净寂寞的清晨,席卷几多落花。
庭前石阶旁,堆叠起一层厚厚的残红。
你俯身叹息,只为这落英即逝的美。
无人询问,亦无人知晓。
你从薄透的晨露中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究竟哪个才是你,是退隐山林、不问世事的你;抑或是官场得意、盛极一时的你?
不必问,那花落的声音早已告诉我,离开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晃眼的闪电划过阴霾的天空,惊醒那梦中人。
抬头望苍穹,却只见石牢竖起的围栏。
无人垂首,亦无人泪流。
恐惧袭上心头,梦中的美景已荡然无存。
你从朦胧的泪眼中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究竟哪个才是你,是被困牢中、孤芳自赏的你;抑或是饮酒作诗、逍遥自在的你?
不必叹,那花落的声音早已告诉我,沉默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曾几何时,少年不识愁滋味,等待着花开,轻叹着花落,在一次次与青春的碰撞中,品尝着成长的味道;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那花落的声音告诉我,有故事的人生才是最美的人生,有回忆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3
固执地相信,花落亦有声。
-------题记
再一次注意到她时,正在微微的凉风中摇摇欲坠——花期已过,生命的终点近在咫尺。
还记得初见她时,洁白的花瓣、淡淡的芳香,摇曳多姿,妙曼轻扬,如同一位甜美的'姑娘,轻轻唱着一首甜美的歌曲,让我的心都为之陶醉。
转眼间,她却从妙龄的少女进入了垂暮之年,洁白的花瓣萎缩枯黄,附着在花梗上瑟瑟地在风中颤抖,象在呻吟即将吹落的痛楚,又象在叹息生命的短暂。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居然不是呻吟和叹息,更像是生命最后的凯歌,她抖擞了精神,集聚全身的力量,要唱出自己的心声。
我闭上双眼,用心灵静静地倾听,耳畔还是那位少女,用温婉的歌声赞颂着生命的美好,只是那歌声中,多了几分安宁与沉静,坦然地轻吟,享受着最后的时刻。
不知为何,我的心出奇地安静,忘记了周围嘈杂的声音,忘却了她即将的转离去,脑子里回荡的是她如竹笛般清脆、如古筝般典雅、如胡琴般悠长的天籁般的歌声。
突然,歌声嘎然而止,我听见她发出的最后一次欢笑,忙睁开眼睛,她已抖落身上的尘埃,如羽毛般轻盈地飘落下来,来不及反应,她已经完全洒落在泥土上,那落地时微小至极的声响,如同惊雷般轰隆隆地碾过我的大脑,心似乎被狠狠地撕开了一个口子,哀伤弥漫开来,泪水夺眶而出。
我紧紧地闭上双眼,怕眼泪掉落下来,不敢面对失去生命的她,怕目睹她支离破碎的身躯、萎黄的面庞、无歌的静默。
然而,她却用她的安祥告诉我,她的离去不是无情,更不是痛苦,她是化作了养料融入了大地。
明年她还会回来,依然是娇艳的最美的花朵,依然会唱动听的歌声。
每年花开,都会去看看那一株茉莉,倾听她的絮语。
花开花落,歌声依旧……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4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题记
四季更迭,春去秋来。
流水匆匆,落花翩然。
春花,秋月,夏芳,冬雪,像一笑而过的图影漫开,绽放,无声地消逝……唯一不变的是你淡然恬静的身影,是花开时嫣然楚楚的一瞬,是花落时寂静的声音。
我从小爱花,因为花是美丽和希望的象征,是大自然美好的结晶。
于是,我的窗台上多了一盆风信子的倩影。
花无百日红,再绚烂的花朵也抵不过时光的摧残。
冬天像冷酷的杀手一般如约而至。
那天,天公阴沉着脸,呼啸的北风吹走了快乐,吹来了忧伤,泪水顺着脸颊流到了嘴角,沾湿了衣襟。
几次月考的失意,让我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
我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推开虚掩着的门,顿时愣住了,只见窗台上的风信子正在一瓣一瓣的凋落。
那一片片犹如太阳般的花瓣分分飞离枝头,在空中打转,飘凌,最终尽数落在窗台上,泥土中,留下寂寞的枯枝在寒风中“黯然神伤”……
难道你和我一样,承受不住生活的辛酸?我看着眼前残败的冬景,哭的更加伤心了,我仿佛听见无数花落的声音,那是你在心碎吗?我想把你端进温暖的屋舍中,却被母亲制止。
她温柔地注视着我,对考试的事情只字未提,只是语重心长地说:“花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花开,寒冬的雨雪会铸就来年春天的温暖。
”
母亲的话点醒了我,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让我明白了:花落是比开花更美丽得姿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多少个不为人知的昼夜,你默默的贮蓄精力,吸收养分,让你飘零的花瓣亲吻着脚下的泥土,滋润着明年春天那场盛大的舞会。
同时,我重整旗鼓,重拾信心,与你并肩,一点一滴的努力着。
我开始整理课堂笔记,认真复习功课,深入的研究难题……终于,我的成绩有了喜人的进步,而你也在寒冬中又蹿高了几分。
冬天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开有情,花落有意,花落亦有声。
我猛然间明白,那花落的声音,是你含泪的欢笑。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5
暮霭初起,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我却匆匆走向教学楼准备晚修,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啪”的一声轻响,一朵黄花风铃落在我脚下,像一滴雨打在湖面,像一只蝴蝶中了子弹……那一刻真静啊,静得我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这几棵树的呢?之前多少个晨昏,无数次在树下走过,它丝毫没有引起我的关注。
可是一旦花期来到,它如同一束金焰,那样傲然夺目,仿佛用尽全力向众人呼喊,看我,快看我!
这是属于它的芳华。
可是花期怎会太长?
再过精彩绝伦的演出,也总有落幕离场的时候。
这场盛大的花事绽放,终究抵挡不过时间。
距满树繁花也就是短短的一个星期吧。
我轻轻蹲下身去,落花静卧在那里,像哑然失声的金钟,安然而恬静。
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的芳华,而今却以“啪”的一声结束。
或许真是一件足以令人扼腕叹息的伤心事吧,抓不住眼前的美好。
当我轻轻捡起那朵落花,放在手心,兀自慨叹美好不留时,突然看到几个少年从落花中走过,他们步子不一,有的快速在朵朵金黄中穿梭,也有不急不缓慢步踱去的。
起风了,风吹散风铃木的花。
他们在片片飘散中笑闹,散发出盎然的生命力——或许这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啊,这个世界,似乎每天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
也许,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有人说,花开花落,亦如人生的过程,是一种必然,不管你愿不愿意;不必去在意四季是否都身在花丛中聆听花语,只要有一缕的清香于手心,哪怕是瞬间,你就是幸福的。
尽管起初的我,是默默无闻,但也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花时,我们在青春的舞台上肆意绽放,尽管谢幕,留下的仍会是回味与盛放后的酣畅淋漓。
那一个黄昏,倾听花落的声音,虽是刹那芳华,却绚烂且永恒。
倾听花落的声音作文6
繁花流年,正是我们的青春年华。
一朵花落下,那份声音也正是我们成长的代表,成长的共鸣。
我不喜欢花,所以每次都不会好好管理花朵,因为它们的生命是那样短暂,如果倾尽心血去培养,最后仍是一场空。
准确地说,我厌恨花。
几个星期前,学校小卖部养的秋菊花开了。
老板觉得很好看,就送了七年级的年级部一盆。
中午的暖阳每次还未爬上时,都是由这盆秋菊点燃我们的学习激情;当太阳慢吞吞地爬上时,它也敢与太阳争对,共同成为秋日里的一丝阳光,一丝动力。
就算有在寒风傲放的勇气,却没有抵过寒冬的能力。
没过多久,这盆秋菊败了,金黄的花瓣上的颜色如同漏了一样,虽然有保留,但却也有很多退了。
那盆秋菊被年级部主任放在三楼的拐角,正是最迎风的一个地方。
中午,因为不想午睡,我找借口帮年级部打扫,正好分到了打理那盆秋菊。
啊,那盆秋菊竟还没有死亡,竟又开出了一朵小小的黄花。
望着那盆黄花,我似乎看见了我自己的影子。
那些随风飞舞的花瓣,不正是正在离我远去的过去吗?我思考着,这时一朵花落到了地上。
原来花落是有声音的呀,那么轻柔,那样好听,好像在害怕把一位沉睡者吵醒。
真想多听听呢,不知为什么,听到这种花落之音,就觉得自己的心,不知被什么充满了……
从那开始,我就爱上了花,爱上花那坚强的生命,爱上倾听花所诉听的一切,倾听花落之音,如果花朵像青春,那我们终将听到青春的声音……
第二篇:倾听花落的声音
倾听花落的声音
有人说,花代表着一种爱情,比如,红红的玫瑰,那淡淡的馨香就像恋人的眼睛,在绚烂的季节,喜欢那淡雅而又简约的一瞬间;花开是一种情怀,花落是一种心情,聆听花开又花落,缘来缘去,不知
谁在谁梦中,这是一种境界。
不记得记忆中有多少缤纷的花落,那些被风吹起飘荡在空中又散落一地的花片,仿佛是一首首感伤的小诗。
花的余香,飘散在风中,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凝成一首优美动听的钢琴曲,醉了岁月,也醉了那曾经爱着的人。
孤漠红尘中,花落轻似梦,那是谁的笑颜,穿过层层往事,在午夜的回忆里,醉了思念;多情的手指,在寂寞中勾勒着你的眼睛、长发和微笑;在字里行间,香盈清心。
“不知道,你现在好不好,是不是每一天都很开心……”
“你在远方还记得我吗?我多么希望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听风、散步、看海……”
一个人的城市里,虽然常常这样说,这样牵挂,这样问候,也是这样想你,而这种声音,只有,只有我自己才能够听的到。
花开的时节,清香于心,淡淡花香融入记忆,仿佛是耳际的呢喃,我微笑在那些岁月的花语里,如花下的叶子;花落的日子,叶飘于风中,听风浅浅,湿了曾经的眷恋,和岁月一起老去。
有人说,花开花落,亦如人生的过程,是一种的必然,不管你愿不愿意;不必去在意四季是否都身在花丛中聆听花语,只要有一缕的清香于手心,哪怕是瞬间,你就是幸福的。
每个清晨醒来。
喜欢在那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下,自由呼吸着空气,让自己的心情单纯得如一块晶莹的水晶。
一个人的日子里,心情有时感觉孤寞,就像风的线条。
闲时去田野,看遍野盛开的花朵,就会感觉心情不再寂寞,也许是花有着特殊的功效吧,我喜欢坐在那些花的旁边,静静聆听花的私语,那种感觉就像遇到一个久别的友人。
有人说,养花是一种情趣,赏花是一种心情,而听花,则是一种的寂寞。
让心情如花般诗情。
感觉生活就像一棵大树,人与人之间就像一片片的叶子,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世间的爱与恨,情与缘,恩与怨,得到与失去,熟悉与陌生,最终无痕迹,只有懂得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花开的城市里,你是谁的花儿,散一缕清香与诺言之约,携手相行,梦回千年;花落的城市里,你是谁的牵挂,聚一丝淡淡的情恋留在记忆,聆听花语,恍然隔世。
多年以后,也许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回首再看花,花落却似梦……
第三篇:倾听花开的声音作文
倾听花开的声音作文
篇一: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漫谈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文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释怀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
可是,尽管如此,作文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
作文教学多棱镜
镜头一和往常一样,教室里除了几个家长晚下班还没来接的学生外,别的学生都回家了。
我低着头正批改着学生的日记。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家长站到了我的身后:“瞧,这个孩子日记写得多好,我们家的**每次作业如果有日记,总是拿着笔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哎,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我们家***也是这样的,每次一到写作文总是跑进跑出地过来问,写什么呢?该怎么写呢?真是头疼啊!”还有一个家长附和道。
“是呀,每次写作文他累我也累,管管他吧,写作文就变成我的事了,不管他吧,写出来的作文看都不能看,哎!”
镜头二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我费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拿起笔写的时候我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
a正拿着笔在思索,我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
可是等我一周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一副双眉紧锁的样子。
于是我上前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不有趣。
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一见我问他,就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
看着他一脸的纯真,我一时语塞。
镜头三又该到作文讲评课了,这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因为每到那个时候他们可以欣赏到班级中优秀的文章,他们一边听一边猜测
着文章的作者,那心中道不尽的喜悦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传递着。
作文讲评前,依照惯例得先把作文本发下去。
学生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着作文本内老师的评价。
“我是优三颗星!”“我是优五颗星!”“我是优
一、
二、三??八颗星!耶!”得到八颗星的孩子眉宇见充满了自豪和得意。
这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头埋得很低的b,只见他偷偷地翻着自己的作文本,偷偷地看着作文本上的评价,就随即把作文本合上了。
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他:“你是什么?”“我,我是一个良,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优?”b轻声地说着。
镜头四吃好午饭,等学生走尽,我们平行班的四个老师终于能够碰在一起了。
老师碰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当然是学生了。
这不,我们几个好不容易有个饭后的空闲,又聊了起来。
“这次写秋天景色的作文你们学生写得怎么样?”年长一点的顾老师先问道。
“我们啊,不用说了,学生写的基本是千篇一律!”a老师摇摇头说道。
“我们也是,偶尔看到有几篇写得好的,细细一
读原来是从作文书上大段大段地抄来的!唉!”b老师也补充道。
“是呀,现在的作文课越来越难上
了,你说指导得细一点吧,学生写出来的都差不多了,不指导吧,差一点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
不像老教材,还有范文!难教啊!”顾老师感慨道。
这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好象等我支什么高招呢!“我啊,我们班倒有几个写得蛮好的,到时候我拿过来让你们看看。
”这时下午的预备铃响了,我们几个就这样匆匆散去。
回到教室我拿出学生的作文本,又读了起来。
边读边回想他们刚才的那番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作文教学透视镜
自从升入三年级,一涉足到学生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新教材的作文难教!根据这一问题,我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
家长干涉多,要求高
现在很多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孩子的学习也相对比较重视。
每次孩子们做完作业都得经家长检查,尤其是作文。
由于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文章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在他们眼里,我们的孩子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
于是家长们常常惊呼:“这样的文章能算文章吗?交上去不把你们老师气死!重写!!”结果沮丧的孩子只得乖乖地回到书桌前重新提起笔。
刚才费了好大的劲写的文章在爸爸妈妈眼里竟然这么糟糕,我是不是很笨啊?孩子一边提笔一边思索着。
家长看看自己的孩子迟迟不动笔,便“帮”了起来。
她坐在一旁说,孩子呢则像个记录员似的“唰唰”地动着笔。
“妈,这件事明明不是这样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懂什么?这叫艺术虚构!就这样写着!”被无端的一顿数落,孩子心中所有的真实都被抖落了。
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对作文充满了迷茫。
原因二
教材把握失衡
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可是这也给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
教材存在的开放的空间越大,老师们就越难把握。
很多老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
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有些老师就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限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更少了。
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
再如三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次习作,根本不提任何范围,学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和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学生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面对这样的习作,我们的老师更是犯愁,这可怎么办,什么都可以写,
那不就没有写作规定了吗?这怎么指导呢?一直习惯于限制与规定的他们这样一来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
为了便于指导,把没有任何范围的习作统一为:写一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原来没有什么烦恼的孩子为了能达到这次习作要求,一个个都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当然除此之外,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原因三
教学方法不当
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
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
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
质问这些老师,他们还头头是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放得太开了,以后面对考试怎么办?这样至少不会跑题。
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相反,还有一部分老师面对宽泛的作文要求,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中下游学生常常是咬着笔杆无从下手。
原因四
教学评价滞后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老师,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
大部分教师也许是“忙”字当头,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粗略地写几句评语(有些评语都没有),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走个来回了。
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而谈的评语。
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的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文教学广角镜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
可是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