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9: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以下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总结, 错误的是( )
A.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对外在事物的感觉
B.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分类
C.他提出的三段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D.提出“中庸之道”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一致, 都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与方法
2、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是:()
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联
C.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D.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为寻求智慧, 他曾到以下哪个地方向哪位著名学者求学?( )
A、斯塔吉拉学园苏格拉底
B、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
C、阿塔尔尼亚学园苏格拉底
D、吕克昂学园柏拉图
4、亚里士多德对运动与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运动太多与太少, 同样的损伤体力; 饮食过多与过少, 同样的损伤健康; 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与健康。
”这反映他( )
A、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著名学者”
B、运动与饮食相结合的主张
C、对传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D、中庸之道的观点
5、亚里士多德说: “作为一个哲学家, 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 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 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尊重。
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较, 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 )
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 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与方法
6、亚里士多德说: “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人是指城邦中的所有群体
B.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
C.人的价值在于实现城邦的利益
D.人不能单独的生活
7、下列关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
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8、“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在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
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人是万物的尺度
9、他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师”的一位古希腊学者,也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人类知识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奠基人,他( )
①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②曾被誉为阿卡德米学园的灵魂
③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创造的科学三类
④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
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1、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里科全书式学者”,不能作为这一结论依据是()A.逻辑学,提出“三段论”简单演绎逻辑
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观点
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雅典民主中“民粹”倾向
12、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如果你钱包在你口袋里,而你钱又在你钱包里,那么你钱肯定在你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A.唯物论 B.三段论 C.伦理学D.中庸之道
13、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中庸”。
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4、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说: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的导师”。
罗素说: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以上材料中的“他”是指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5、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
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16、现在,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
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 )
A.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 B.最早进行学科分类
C.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 D.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17、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卤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这反映了()
A.法治思想 B.“中道”思想
C.乌托邦思想 D.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1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19、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了”。
这位哲学家是…()
A.伯里克利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0、“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从这句名言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和尊敬柏拉图②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③亚里士多德具
有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④亚里士多德善于为自身的缺陷寻找借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中国学者据此翻译而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
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
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二《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
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
一、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后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二、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修辞学);
三、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
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
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判断古希腊
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
(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D
5、B
6、A
7、D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起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是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体现其追求真理的观念。
因此选A 。
BC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 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的观点。
9、【答案】D
【解析】通过各种称谓可以判断此人就是亚里士多德,题目中的四个元素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或是其言论,或是其贡献和特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贵贱是天生注定的,这与儒家思想“天人感应”观点有相似之处。
1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A.逻辑学,提出“三段论”简单演绎逻辑是亚里士多德贡献;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也是亚里士多德认识;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思想;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雅典民主中“民粹”倾向描述是苏格拉底,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表述亚里士多德在向学生阐释三段论逻辑学知识,所以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与材料中逻辑学知识不符合。
13、【答案】B
【解析】题干当中,亚里士多德所倡导是中庸思想,所以在选项中也要选择能体现中庸
思想言论。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是“仁”思想;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是“中庸思想”;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都不能体现中庸思想。
故此题应选B项
14、【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15、【答案】D
【解析】①应该是批判柏拉图开始;③应该是智者学派故选D项。
16、【答案】B
【解析】分类研究是亚里士多德常用的研究方法,正是在分类研究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划分出了许多新的学科,后世一直沿用。
17、【答案】B
【解析】过度、不及和中间是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思想提出的三种事物状态,从材料可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倡“中间”。
19、D
20、【答案】D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体现出了他的高尚精神,这并不是他掩盖自身缺陷的借口,凡是带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21、(1)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批评柏拉图不承认现实世界,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还认为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
(3)尊敬但不盲从的认识态度;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2、(1)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若答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也可)。
(3)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
教育:都积极办学,其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都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
解析:第(1)题,归纳材料中心论点作答:维护全体公民或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他的标准。
第(2)题,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孔子主张德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而
且两人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在思想上都主张中庸,教育上都积极办学、讲究教育方法等。
23、(1)首次对科学进行学科分类。
(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
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
(3)说明了亚里士多德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解析:解答(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直接概括为逻辑学和科学的分类。
解答(2)问第一小问可以直接对材料二概括归纳即可,切忌全部照抄,注意提炼。
第二小问根据分析分类标准跟执政者人数和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
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做大即可——民主制。
解答(3)问可以理解为真理高于一切。
表达的既有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