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诚信的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人对诚信的名言
诚信是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生活中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说话算数,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如果言而无信,说得出,做不到,就会被人们排挤、孤立,这对于个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古代人对诚信的名言有:
1.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子·说林上》
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篇》
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论语·卫
灵公篇》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5.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二》
6.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
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8.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9.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第七章》
10.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格言联璧·接物类》
11.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12.一念开明,反身而诚——《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
1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14.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15.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
《中庸·第三十二章》
16.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
《格言联璧·接物类》
17.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18.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19.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中庸·第二十一章》
2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帝纪·卷二》
2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2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大学》
2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2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5.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
2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格言联璧·学问类》
2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中庸·第二十章》
28.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大学·第十章》
29.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30.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中庸·第二十四章》
31.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韩非子·主道》
32.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
3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章句
上·第十二节》
34.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
传·文言传·乾文言》
35.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礼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