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地方报纸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地方报纸概述
作者:尚小玢
来源:《卷宗》2018年第35期
摘要:本文从山西民国时期地方报纸概况、山西省图书馆的民国报纸馆藏情况和民国地方山西报纸的价值几个方面,对馆藏的民国报纸作了大致介绍。
关键词:山西省图书馆;民国时期;地方报纸;缩微胶卷
山西省图书馆创建于宣统元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馆之一。
作为省级图书馆,担负着抢救和保护地方民国文献的重任,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民国文献的保护面临的现实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山西省图书馆对古旧文献的保护一直十分重视。
早在1985年,山西省图书馆就进行了第一次古旧文献缩微试拍。
2001年,参与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民国文献现存状况调查工作。
截至到2010年底,拍摄的民国时期文献达到86种,75万余拍[1]。
本文将重点介绍民国时期山西地方报纸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民国时期山西政局复杂,从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阎锡山掌握着山西主要的报纸。
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抗日根据地发行了多种报刊。
抗战胜利到太原解放前,太原的报纸仍被阎锡山控制。
目前,山西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主要为两种保存形式,缩微胶卷和影印版本。
1 馆藏概况
1.1 抗日战争爆发前
1.1.1 《晋阳公报》
《晋阳公报》是民国时期山西第一份报刊,由同盟会山西支部于1907年10月在太原创刊。
《晋阳公报》在省内开展革命宣传,1910年和1913年被两次停刊。
1914年改名为《晋阳日报》。
辛亥革命时期,《晋阳公报》诞生了山西革命的萌芽,在山西近代史上有重要作用。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晋阳公报》缩微胶卷三卷,时间为1908年7月1日到1911年10月26日。
1.1.2 《山西日报》
《山西日报》于1918年6月20日在太原创刊,阎锡山时任山西督军兼省长。
《山西日报》“第一事为开民智,第二事为督促官绅,第三事为宣扬政治本体”[2]。
1937年10月日军进攻太原前夕停刊。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民国时期《山西日报》缩微胶卷七卷,时间为1919年6月10日到1936年9月22日。
1.1.3 《太原日报》
《太原日报》于1932年2月1日发行,1937年10月底日军进攻太原前停刊。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民国时期《太原日报》缩微胶卷一卷,时间为1934年5月3日到6月30日。
1.1.4 《山西党员通讯》
1932年阎锡山设立国民党山西党员通讯处,在1933年11月11日创刊日报《山西党员通讯》。
1937年太原沦陷前停刊。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山西党员通讯》缩微胶卷一卷,时间为1933年11月1日到1934年8月31日。
1.1.5 《民众晚报》
1930年创刊的《民众晚报》为山西晚报的开端。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民众晚报》缩微胶卷两卷,时间为1946年9月15日到1948年8月22日。
1.2 抗日战争时期
1.2.1 《晋察冀日报》
《晋察冀日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8年6月14日终刊。
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区党报之一。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影印本《晋察冀日报》1938年1月23日到1948年6月14日。
1.2.2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1939年1月1日创刊于山西沁县后沟村。
1943年10月1日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最终于1949年8月19 日停刊。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影印本《新华日报》(华北版)1939年1月1日到1943年9月29日;《新华日报》(太行版)1943年10月1日到1949年8月19日。
1.2.3 《太岳日报》
《太岳日报》是中共太岳区委机关报,1940年6月7日在沁源县正沟村创刊。
1944年4月1日,改名为《新华日报》太岳版。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影印本《太岳日报》1940年7月13日到1949年8月23日。
1.2.4 《抗战日报》
1940年9月18日,《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北兴县。
先后作为中共晋西区委和晋绥分局机关报,是中共领导敌后抗日的一个有力武器。
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绥日报》。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抗战日报》缩微胶卷18卷,时间为1940年9月18日到1946年6月30日;影印本1940年9月18日到1946年8月31日。
1.2.5 《晋南晨报》
抗战期间沦陷区发行的日伪报纸。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晋南晨报》缩微胶卷4卷,时间为1939年5月16日到1942年8月30日。
1.2.6 《山西新民报》
抗战期间日伪机关在太原发行的报纸,是日本宣扬美化侵略的工具。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山西新民报》缩微胶卷7卷,时间为1941年7月1日到1944年3月31日。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
1.3.1 《晋绥日报》
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于山西全境解放之际停刊。
《晋绥日报》的办报宗旨为“无条件地为我晋绥人民服务”,任务即“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封建独裁” [3]。
毛泽东评价解放战争时期该报的宣传报道“反映了伟大的群众斗争,为群众讲了话”[4]。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晋绥日报》缩微胶卷7卷,时间为1946年7月1日到1949年1949年5月1日;影印本1946年9月1日到1949年5月1日。
1.3.2 《复兴日报》
《复兴日报》是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机关报,创刊于1946年。
1949年太原解放日即4月24日,该报被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复兴日报》缩微胶卷4卷,时间为1946年4月1日到1948年9月30日。
1.3.3 《民众日报》
《民众日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版于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太原解放前停刊。
山西省图书馆现存《民众日报》缩微胶卷6卷,时间为1946年4月26日到1948年10月15日。
2 馆藏民国山西地方报纸的价值
2.1 丰富的史料价值
2.1.1 反映民国时期山西社会发展
民国时期,山西报纸的繁荣本身就反映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这些报纸时效性强,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有体现。
2.1.2 记录共产党在山西的革命斗争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先后出版了多种报刊,将中共在山西的领导全面记录下来。
如《晋察冀日报》在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的宣传报道使广大读者及时看到捷报;整风运动时期刊载领导人的讲话,为整风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2.1.3 揭露日军侵略暴行
《晋察冀日报》报道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清剿”、“扫荡”,开展细菌战等罪行;《山西新民报》等日伪报纸记录了日伪在山西的统治……这些翔实的报道,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罪行的历史见证。
2.2 宝贵的精神财富
《晋阳公报》针砭时弊,如报道山西巡抚丁宝铨下令官兵射杀群众的虐民行径等,曾多次遭遇停刊。
但是这些报道激发了民智,山西“辛亥革命,遂胚胎于此”。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报纸都是在危难中诞生,经历了极端困难的战争考验,他们坚持斗争的精神也成为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3 结语
民国时期山西地方报纸作为一个地区更新最快的传播媒介,推动着山西的民智开启和革命进程;同时,也向我们反映了这一时期三晋大地军事、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西省图书馆必将在挖掘、抢救民国文献、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继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莉.山西省图书馆民国图书缩微工作经验谈[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1,(4):37-38.
[2]王醒.山西新闻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王醒.山西新闻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4]康溥泉,王永寿.山西新闻事业史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尚小玢(1990-),女,本科,山西省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