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5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5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但《非暴力沟通》绝对不只是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下面给大家带来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篇1)
然而在读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之后,重新细读,它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班级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会面对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
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是否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产生的问题,并给他们善意的解决之道呢?当孩子犯了错时,我有没有耐心地去听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给他们机会改正呢?当我自以为是的评价学生,甚至武断地给孩子贴上"懒惰""不负责任""自私"等种种负面的标签时,是否意识到这都是自己的主观暴力评价呢?
都说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有时这座桥不是畅通无阻的,有时它也会出现岔路需要我们去寻找正确的方向。
有时我们会诉苦:自己对学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可他们却对我们的行为不理解;我们会抱着为他们好的心态,努力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却遭到"无视",甚至消极抵抗。
为什么我们的好心不能感动他们?我想有时候我们的好心用错了方式,我们的初心和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这个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错误地使用了暴力的语言。
也许大家都认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但读了《非暴力沟通》后我知道了,其实"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
武力的"身体的暴力"大家比较熟悉,而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经常会被大家忽视。
其实这种暴力才是我们要重视的暴力。
但这种暴力比较隐蔽,有时往往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可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频率却非常高。
如果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
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有的时候真的很像一把利刃,它会让自己身边的人受伤,痛苦甚至变得消极。
当我们让孩子处于这种"隐蔽的暴力"中时,他可能早就遍体鳞伤了又如何能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快乐地学习呢?
虽然语言有时会是"隐蔽的暴力",但只要我们愿意它更可以成为"甜蜜的动力".《非暴力沟通》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今后,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静下心来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用善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理解行为背后潜在的需要。
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觉得安全、信任,能相互接纳、彼此欣赏,相互关心的温暖的班级氛围。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篇2)
一、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是一本讲如何沟通的书。
暴力沟通不是指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的沟通,而是指语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的沟通。
如果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的说话方式,就会发现,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拒不回应、随意打断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
作者提倡非暴力沟通,并且指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非暴力沟通的例子。
妈妈对儿子说,房间里有3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需要房间的整洁(需要),你能帮我把它们放进洗衣机吗(请求)?很好地对应到了这四要素。
二、如何论证的?
全书先总述非暴力沟通的意义,而后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章节叙述。
各章节详细的介绍如何客观观察、准确的体会和表达感受、正视自己的需要和具体的表达请求。
每一章阐述观点的时候作者都会举例论证,当然举的例子也很接地气,章节末尾给出了所讨论主题的例子供读者练习。
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前三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是请求的基础。
其中,请求是指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必要时请别人确认。
请求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平等的请求不是命令,不是为了
满足自己的利益而让别人做什么,而是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这样请求被拒绝了也不会有什么怨恨和尴尬。
三、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生活中暴力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包括与父母的沟通、与伴侣的沟通以及与朋友的沟通,我们的话往往让别人痛苦、难堪。
我们经常忽略了客观的观察,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种带有评论的观察一说出口就让别人很抗拒。
比如,“你总是不记得收拾好衣服”和“你今天没收拾好衣服”这两句话,情绪上明显后者让人舒服的多。
恰当的表达自己感受也非常重要。
比如,你这样做我感觉有点难过;比如,我今天感觉不开心。
适当的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四、生活中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是应该客观的观察,不仅是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观察应该基于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先入为主的评价。
其次应该用心的感受需要,包括自己和对方的。
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刻,当别人给我说它的困惑、难过的时候,有时候我太急于说教和给出自己的意见了,这样很不负责任。
按照书中的做法,我应该耐心的听他说,并询问和确认对方的感受以及需要。
只有他充分表达和释放了自己,我才能正确的给出建议。
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建议,等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已经有主意了。
受到启发的第三点就是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让别人猜自己的想法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应该说出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如果别人拒绝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的请求是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的。
这本书整体较短,pdf只有109页,语言也很简单,读起来丝毫不费劲,但是其中的沟通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却是很常见的,代入感很深。
只是读一本书生活当然不会有改变,只有你真正认可了书中的方式并且按你认可的方式行动起来,改变才会发生。
非暴力沟通也需要刻意的反复练习才能学会,行动起来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篇3)
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刚结束九型人格学习不久,而且即将开始非暴力沟通工作坊学习,一旦自己开始意识到需要"慢下来"去觉察自己和身边的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忽视那一部分,往往是你最想逃避,也是最手足无措的时候。
虽然2型人的特点是善解人意,喜欢帮助他人,但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这个型的瓶颈,同时对于他人愤怒时的无力感,让2型人更加隐忍、憋屈。
学习完九型和正管课后,对于自己和其他的8个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再来看这本书,让至少可以鼓励自己开始实践非暴力沟通,开始试着去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对于身边人的愤怒开始理解、接纳,做到不评判。
下面先来谈谈我是如何体会表达"我信息".
我此刻的生活如何?这个问题好像我很少去问自己,因为我总是在捕获周围人的需求,自己很少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
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从来没有去想着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后,有了去使用非暴力沟通这种生命语言的勇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发自心里的感觉,而不是通过思考,做出选择。
原来我在和他人发生争执后,即使过了很长时间后,也很少去回顾,因为担心悲剧重演,所以自己特别逃避谈论痛苦。
在学会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在刚开始也遇到几次对方说"不"的时候,刚开始我很沮丧,后来我坚信,自己的需要没什么不对。
一旦你发现自己需要后,很难去把它深藏在心里,仿佛有个重担一直背负着。
于是,我还是坚持表达了"我信息".虽然刚开始,使用的有些生硬,句式完全照搬,但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一定要说出来。
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不是需要马上需要对方做什么,更多的是需要向对方的倾听,被看见。
正如,佛的建议:"不要弥补,在此即可。
"
这本书中写到了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实践提到了三点:
1. 要精神纯粹。
需要我们努力做的主要事情就是修炼自己。
马歇尔每天都会停下来两次、三次或四次—---真的停下来,然后提醒自己:我想怎样与世界上的其他人相联系,冥想是个好办法。
2. 练习,练习,再练习。
3. 成为非暴力沟通支持团体中的一员真的很有帮助。
对上述的三点,第一、二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坚持,对于第三条来说,期待着和读书会同频朋友们一起分享。
对于我来说,除了要学会及时用"我信息"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还要尝试对于身边易怒的人带着"非暴力沟通之耳"进行观察,去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愤怒,而不做评判。
书中说:愤怒是份礼物,激发我们去了解引起这种反应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以往身边的人发生愤怒的当下,我非常害怕、恐惧,自己总是想着逃离那个现场,不想去面对他们的愤怒。
但是通过阅读,了解到愤怒应该被压制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当我们认为愤怒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问题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压制愤怒,对其置之不理。
这种应对愤怒的方法经常导致我们用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危险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其实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帮助我们或他人达成那些自己没有满足的需要,因为这些未被满足的需要是我们愤怒的根源。
书中的比喻非常贴切,将愤怒比喻成"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它提供了关于引擎的需要方面的有用信息。
如果警示灯亮了,我们不会想这去隐藏这一情况,或不理会或忽略,而是想要减慢车速,弄明白这灯想要告诉你什么。
所以如何处理愤怒还是非常关键,分享书中提到愤怒处理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意识到愤怒的激发因素,或者被称为诱因,但其实并不是导致愤怒的原因。
换言之,并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让我们愤怒,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与他们所做的事呼应---这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
第二步:意识到诱因从来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不是简单的人们做了什么事让我们愤怒。
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价才是愤怒的原因。
愤怒不直接与我们的需要和周围人的需要相连,相反的,它基于暗示对方所做之事有错或不好的思维方式。
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有了评判。
这一点,在《非暴力沟通》一书,马歇尔两次被学生打了脸,第一次他非常愤怒,第二次却不太愤怒。
因为他对两次打人的同学有了评判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第三步:寻找愤怒的根源---需要
我们没有直接与我们的需要相连,而是在脑中开始思考那些没有满足我们需要的人有什么不对。
对他人的这些评判导致了我们的愤怒,而这些愤怒实则是对未满足的需要的异化表现。
在这里,我们需要好好认识一下"评判",这句话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评判是对我们需要的自杀性的、悲剧的表达。
我们不是回归内心,与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相连,而是将注意力转到评判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有什么不对上。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放学回家没有带书回家,我心里就会暗暗想:"这个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处理好。
",我就会带着评判的语气问他,即使我没有将评判大声说出来,我的眼睛也泄漏了这种想法。
:"为什么不带书回来,作业如何完成?"孩子感受到的是指责、埋怨。
双方沟通的结果并不理想。
但是如果我放下评判,去体会我的首要感受是失望,担心,刚才表现出来的气愤是我的次要感受;我就会放慢脚步,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就会发自内心去询问:"书没带回来,作业怎么办?",孩子很强烈地感受到我语气中更多的是对于他不能完成作业的担心,而不是责怪。
他看到大人这样对他,自然会放下防御,
开始想办法去寻找解决办法。
于是开始头脑风暴,想出了几个办法,大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上。
我在这个场景中,我体会到感受的基本功能是为我们的需要服务。
情感能够把我们释放出来,调动情感来帮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在这个场景中的需求是信任。
如果注意力转移激发了愤怒。
带着愤怒,我们就无法了解这种需要了。
愤怒是一种调动我们去责备、惩罚他人的情感。
第四步:在通过了解评判背后的需要,将愤怒转化成其他感受之后,实际对对方说出的话。
还是刚才那个场景,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家庭作业,我感到失望、担心。
因为我看重孩子的责任感,需要信任。
我需要孩子能想办法完成家庭作业。
通过对于愤怒管理和放下评判的学习,也呼应了《被讨厌的勇气》里的阿德勒的目的论,生气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怒气,因为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愤怒是非暴力沟通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
它是一座警钟,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思考方式几乎可以保证我的需要铁定不会被满足。
为什么?因为我的能量没有与我的需要相连,愤怒时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愤怒是很有价值的。
愤怒是种福气,一旦生气,我们就知道自己需要慢下来,看看我们是否告诉我自己,我们需要转化这些让我们生气的评判,了解自己的需要。
"慢慢来,你知道这是你的"我们都必须努力做到慢下来,
非暴力沟通和爱:
下面我想说说,这本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和爱的关系,当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带其他任何目的,真实坦诚展现自己,袒露内心的想法时,这便是一份礼物。
不去责备、批评或惩罚----只是"我在这里,这是我想要。
这是我此刻的脆弱".对我来说,这种给予就是爱的体现。
而奉献爱的另一种形式是倾听他人,我们可以肯定自己,但不批评他人。
我们可能没有意识的是,所有的人,处于痛苦中时,需要的都是关注和理解。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也是封底的这句话:
带上非暴力的耳朵,真心倾听他人;拔掉语言中的刺,充分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篇4)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恰当的理解。
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
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
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
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的描述下来。
要成功的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
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
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
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
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
但我相信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我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精选篇5)
知道这本书是源于一个共同爱好心灵成长的好友推荐的,那天我咨询她事情,她很激动的推荐我这本书说一定要好好读读,我抵挡不了她的热情立马在京东上下单了。
京东很快,第二天就把书送到我手里。
然而,那本书大概就在我的书架上静静的躺着超过了三个月,塑封都没有开启。
第二次,我再次遇到我的好友时,我发现跟她沟通似乎感觉更好了,很明显的感到我的事情她都在认真的倾听和感同身受。
她依然强烈推荐这本书,而且告诉我说自己花了好多精力在学习,这一次我动心了。
这本书为什么没有立刻吸引我的原因,大概吃亏在书名上。
看书名以为在讲沟通技巧,然而我对于写“术”一类的书并不太感冒,我喜欢看“道”。
我个人认为脱离了正确的道的基础去研究术,似乎根基不牢,有走偏的风险,而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我还是高估了自己,这本书其实是术和道的结合,既有指点迷津的理念,也有立竿见影的实操,很值得反复看,反复练。
那么何为非暴力沟通呢?在我们的表达里面含有四个要素:1)观察,这种观察不带任何评价,只是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
2)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确认对方的感受。
3)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或鼓励别人说出需求。
4)请求,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希望对方做什么,或确认对方需要自己做什么。
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练起来还是需要刻意的。
先来看一下观察。
摘抄书里我很喜欢的一首小诗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在生活当中,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是评判,甚至会上升到道德评价。
比如,你太不负责任了;我的孩子很懒。
比如有同事对某件事提出我们认为不好的的疑虑时,我们通常会说,你太负面了。
有没有觉得这些对话里面,对方听到了批评,不走心,甚至粗暴。
有时候我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欣赏,通常简洁的一句:你好棒!你好优秀!虽然是表扬别人的话,但是,对方听到了空洞的应付,一样没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能描述详细的事情先,再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这和表扬要具体到事情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还有时候,我们也喜欢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价。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太习惯比较了,我们家长为了教育孩子通常会拿邻居家的好孩子来比较,学校会排名成绩,这也是一种比较,团队会排业绩表,这也是一种比较。
但是比较蒙蔽了我们对别人或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认可。
在比较的环境中,只有在比得过别人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是好的。
如果哪一天落后了,或者换到一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当中,我们没有能走在前茅,整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好了,开始焦虑,开始否定自己。
虽然适当的焦虑能引发人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我认为深切的认可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更加能给人于成长的力量。
再来看一下感受。
本书是老外写的,他说很多人都忽略感受,说不出感受来。
而貌似我们中国人更含蓄,即使有感受也未必愿意大方的表达出来,大家都怕尴尬。
可见我们的语言能表达内心是太有限了。
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
作者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不该这么大声。
作者说这是看法,不是感受,让他再表达一次感受,他说声音太大了会打扰到别人,作者解释说依然是看法而不是感受。
大学生想了想,斩钉截铁的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有几次,我看了这本书后,我问儿子,妈妈答应陪你一起去外面玩,你有什么感受?他想都没想直接回答我,没什么感受。
后来多启发几次,他会回答,我感觉很好啊。
好是个很笼统的字,我继续问,除了好呢?很开心啊,还有呢?没有了。
为什么要关注感受,作者强调要倾听自己和倾听别人。
倾听是个技术活,我原幼稚的认为,倾听就是人家在那说,我有能力不插话,现在看来,还需要注入情感的关注和感同身受。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那多美好……”的确,我们一听到别人的痛苦或难题时,大都急于给予评判,建议,说教,安慰,或者同情,询问等等,作者说这些都是倾听的障碍,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自己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对方觉得我们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或许就会停止了谈话。
这个的前提是首先我们得先了解自己的感受有倾听自己的能力,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有力量照顾好别人。
第三个是需要。
发现自己的潜在需要也是一种能力。
有一些话语,比如“我没办法”,“不得不”,作者认为这些语言表明我们在逃避责任,把自己推向一个弱者的地位。
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面临的`一切选择,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即使我们不选择,也是主动的选择保持现状。
我们需要把语言换一种说法: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
书中一位老师抱怨学校的评级说,“我讨厌评级,这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紧张。
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
”作者建议她换一种说法: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
那位老师立刻发现对于评级这件事,她有主动的选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