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直觉思维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1月第33卷第6期

一般认为,直觉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先前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未经过严密的逻辑程序而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浓缩或省略的思维方式。

冯友兰先生曾认为哲学有两种方法: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前者是可思的、清晰的、假设的概念,后者是不可思的、

神秘主义的、直觉的概念;前者是西方的,后者是东方的[1]。换言之,可以说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其长处和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善于从整体上以直觉、

顿悟的形式获得智慧。无论是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言论,还是后来佛教禅宗的经典语录和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都是只提供结论而不加以逻辑论证,全靠主体的悟性来把握真理,在思维形式上都有明显的直觉性特征。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因而也以直觉思维为其主要思维方式之一。1

“医者意也”与直觉思维

“医者,意也”,可谓中医学对直觉思维的早期定义。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这里所言的“意”,在于静心息虑,细细体察感受,专志于诊病。后世医家则不断诠释,广为引用。如清·许宣治《怡堂散记·又病制方》说:“医者,意也。临症要会意,制方要有法,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裘沛

然[2]解释说:

“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孟庆云[3]认为:医者意也,是古代医家对引发创新意识的概括。医生在临证时,当患者的病证无规范可循,或虽有规范其病情又不尽适合,在此情况下就要发挥医生的悟性,在体察精奥、

覃思熟虑之后,突破思维定势,“由意达物”,打破常规,以理法的创新和方药的活用出奇制胜,获得疗效。同时很有见地的指出:“以‘医者意也’为主流的医学,是经验医学的特征之一。

”总之,虽然古今医家对“医者,意也”这一名言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蕴涵着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则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故廖育群[4]指出:“‘意’早已不是在针法操作时需要集中的‘注意力’,而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医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尤以诊脉、用药为难;治病不可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方能正确辨识疾病,并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

直觉,中医学也常称之为“心悟”、“心法”等,其在中医学的广泛应用,从中医古籍题名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如刘完素的《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窦材的《扁鹊心书》

、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薛己的《外科心法》、万全的《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和《痘疹世医心法》、吴谦的《伤寒心法要诀》、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黄元御的《四圣心愿》等等,不一而足。2

诊法辨证与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直觉判断,即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目前事实或现象加以判断和把握。它通常是原有经验对当前事实的“认同”或当前事实对原有经验的“回归”,所涉及的是“可能发生什么”和“应当怎样去做”这样一些判断。中医诊断、辨证的过程,即离不

中医直觉思维方式研究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直觉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维方式,也受到了中医学家的高度重视,“医者,意也”即是中医学

对直觉思维的一种表述,中医临床对疾病的诊治以及中医学理论的建构,都贯穿着直觉思维的应用。

[关键词]直觉思维;中医学;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09)06-0473-03

[收稿日期]2009-04-13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编号:06-07JB06)[作者简介]邢玉瑞(1959-),男,陕西乾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

导师,主要从事中医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33卷第6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3,No.62009年11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Nov.2009473

2009年1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3卷第6期

开直觉判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即是说人的气色千变万化,脉象无奇不有,主诉千差万别,若要洞悉病源,掌握气机变化趋势,需要澄神内视,静心体察,以神遇之,以意会之,如此方可得其真。如清·石寿棠《医原·望神须察神气论》说:“经曰:望而知之之谓神。既称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会彼之神……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最真,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不宜过泥,泥则私意一起,医者与病者神气相混,反觉疑似,难于捉摸。此又以神会神之妙理也。”这就是说,望神的最佳时机是医者刚刚接触患者时,患者尚未注意,毫无拘束,没有掩饰,真情流露。医生此时凝神静气,迅速体察患者神气,凭直觉快速做出初步诊断。又如古人论脉诊之难,屡见“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说,明代医家谢肇渊认为:“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五味杂俎》)指出了诊脉既在于医者心手相应,与患者体脉合一的直觉感受,又在于医者凝神静虑、体悟精微、以意为解的直觉辨识。《素问·脉要精微论》王冰注也说:“然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静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脉诊的诊断结果能否反映患者机体的真实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家对脉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临证的直觉判断。如清代周学霆在《三指禅》中把“精熟缓脉”作为诊脉第一功,指出:“静气凝神,将‘缓’字口诵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而详玩之。久之‘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并认为:“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

中医辨证的过程,在理论推导、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常常借助于直觉思维以洞悉症结,把握病机。技术高明的医生,面对看似无证可辨、无迹可寻的疑难杂症,往往能用心体察,凭借经验直觉,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做出明确诊断;或面对真假错综、虚实夹杂的重症危症,则四诊合参,正反揣摩,凭借直觉准确判定疾病的性质,予以相应的治疗。如《古今医案按》载李士材所治案例:患者“精神困倦,腰膝异痛不可忍,皆曰肾主腰膝而用桂、附。绵延两月,愈觉四肢痿软,腰膝寒冷,遂恣服热药。士材诊之,脉伏于下,极重按之,振指有力。因思阳证似阴,乃火热过极,反兼胜己之化,小便当赤,必畏沸汤。询之果然,乃以黄柏三钱,龙胆草二钱,芩、连、栀子各一钱五分,加生姜七片为向导,乘热顿饮。移时便觉腰间畅快,三剂而痛若失。”此案

即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抓住脉伏于下,但极重按之振指有力的关键体征,直觉判断为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治以寒凉清热而获愈。由此可见,直觉判断在中医四诊、辨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中医治疗与直觉思维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医生的直觉体悟。《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说明针刺治疗的关键在于“气至”与否,而气的运行又是瞬息变化、奥妙莫测,所谓“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而要把握气的运动变化,全在于医生的直觉感悟,即以意使气,从心调针,所谓“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灵枢·九针十二原》)金代窦汉卿《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里,鱼吞钩饵、闲处幽堂,就是对极其微妙的针刺气感的形象描述,精微细妙的针刺气感的取得,是医生在高度精定专一的状态下直觉体察、心手合一的结果。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强调:“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素问·宝命全形论》则概括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要求医生在针刺时必须全神贯注,无思无虑,细心体察患者神气的变化,体会针下的感应,应“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素问·针解》)其方法与道家的“虚心静观”法无疑有相通之处。

中医临床处方用药也常借助于直觉思维。中医家对药性的认识,除临床经验总结外,直觉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如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药性形名论》说:“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松节、杉节及草根之多坚节者,皆能治骨。荔核、橘核之类治睾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脉,血肉者补血肉,各从其类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当归)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这些对药性及作用的认识,其初始因素都与直觉有关。上海市中医医院王翘楚教授以“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发现花生叶“昼开夜合”,直觉到此现象与人的睡眠、觉醒有关,提出可能有共同物质基础,存在某种促

4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