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武汉六中命题教师:审题教师:
考试时间:2011年4月21日上午9:50—12:20 试卷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易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攒.动/积攒.绾.着/惋.惜杜撰./编纂.呜咽./哽咽.
B.间.或/离间.旋.涡/旋.转形骸./惊骇.榫.头/鹰隼.
C.磅.礴/滂.沱娱.乐/寓.言马嵬./内帏.畏葸./新禧.
D.拽.着/摇曳.汲.取/吸.取嚼.烂/咀嚼.荒谬./绸缪.
易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厢房/暗箱懈怠/泄气厮打/撕咬抱怨/以德报怨
B.嘻笑/嬉闹稽查/编缉琢磨/捉摸振动/震聋发聩
C.聒噪/恬适想象/照相草窠/鸟巢炫目/令人目眩
D.夙愿/宿愿决心/绝对攀缘/支援直接/直截了当
易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
他们设想了一个既离奇又的小宇宙,设想诸神掌管着一切。
在这个小宇宙里,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的话,起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人类跟大自然密切地在一起。
今天,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
随着人类的成长,人类与宇宙疏远了。
可是科学发现,宇宙不但可以为人类所了解,而且,从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和宇宙息息相关。
A.规则如果联结无足轻重
B.规则固然联接举足轻重
C.规律固然联接举足轻重
D.规律如果联结无足轻重
难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了6、7月的销量连续下跌,8月中国车市终于触底反弹;不过8月车市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新车质量成为决定厂商销售大战胜负与否的主因。
B.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水作业正在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在这些可能带有高浓度核物质的水流入大海后,将会污染附近的海区,让灾区渔业生产雪上加霜。
C.该报称,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正在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做进一步修改,预计3月底将再次上报国务院,个税起征点或将提高为3000元。
D.埃及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有着虽然屡屡“惊动法老神灵”,可是依然“健在”的30年职业经历,亲身证明了那个神秘的古代埃及法老的诅咒只是一个谎言。
易5.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等。
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
B.韩愈,字退之,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
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司马光为唐宋八大家。
C.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人。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
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获得的航天实验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
这种小虫子能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生存10天之久!
②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空间局发射的“光子一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
“光子一M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千米的高空绕地球运行,其主要任务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
科学家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在太空严苛环境下的生物反应。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当是首选。
科学家选择了两种水熊虫——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进入太空舱,接受为期10天的暴露在辐射、真空和低温下的考验。
结果,虽然所有的大黄水熊虫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虫未能经受住考验,“献身”茫茫太空之中,但仍然有10%的小斑水熊虫存活了下来,尽管它们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
⑤其实,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太空的真空和低温也许算不了什么,它们真正受不了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000倍!
⑥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晒伤和皮肤癌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
在完全开放的太空,紫外线还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
让科学家喜出望外的是,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
这也让他们困惑不解:小斑水熊虫为何在受到太空强烈辐射之后仍然可以生儿育女?
⑦由于缺乏实验数据,科学家不知道在此次太空之旅中,太阳辐射对小斑水熊虫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修复这些伤害的。
他们猜测,同某些耐辐射的细菌一样,水熊虫也拥有其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⑧如果有一天科学家能够揭示水熊虫抗辐射之谜,那么抗辐射的药物和技术装备将会有大的发展,人类有望告别皮肤癌和辐射不育症的困扰,并能有效抵御在太空旅行中的辐射骚扰。
⑨水熊虫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有科学家认为这与它们的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水熊虫在自行脱水后,身体体积可比正常情况下缩小一半,同时,它的腿也会收缩,从而进入一种静止的蛰伏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水熊虫可撑过各种极端条件。
⑩来自“光子一M3”飞船的研究成果还为那些支持外星生命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证据——水熊虫的坚强经历表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可能有生命存在。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9年第2期,有删改)易6.下列关于“水熊虫”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少数小斑水熊虫最长能生存10天之久。
B.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其死亡。
C.因为小斑水熊虫拥有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所以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D.小斑水熊虫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这可能与它们的腿可以收缩,从而进入静止的蛰伏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易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科学家们利用航天实验数据对此进行了证实。
B.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一定是最先应该考虑的。
C.紫外线是一种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人们被晒伤或患皮肤癌就是由紫外线造成的。
D.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并不特别恐惧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它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超强的紫外线辐射。
易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人类如果处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是难以生存的。
B.紫外线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人类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完成一部分杀菌消毒工作。
C.当科学家能够揭示水熊虫抗辐射之谜后,人类医疗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那时人类有望告别皮肤癌和不育症的困扰。
D.水熊虫的坚强经历或者可以说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许会有着生命的存在,甚至有外星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9.水熊虫之所以能抵抗太空的多重极端恶劣条件,从原文来看,有可能是因为下面三个原因(3分)
三、(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论贵粟疏
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zhuó着:附着),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
..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xiè:散出)。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食货志》,有删节)
易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捐:抛弃
B.人情一日不再食
..则饥再食:吃两顿
C.盗贼有所劝.劝:劝说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胜:承受
易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的所致的弊病的一组是()
①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②地有遗利,民有余力
③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
④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⑤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⑥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段就将尧、禹、汤之世与当今作比,用古代明君的治国之道与国家治平之貌来反衬当下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
B.第二段作者主要从反面着笔,论证了人民奔徙流离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温饱不能得到保障。
C.作者不但能条分缕析为什么要劝民务农的原因,且还能提出类似于用纳粮来获爵、来免罪的具体措施,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D.作者的“贵粟”观念虽然关注了百姓生存需要,有一定民本意味,但主要还是从如何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角度出发的。
四、(24分)
中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及课内古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4分)(2)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3分)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了自:已经明了。
易(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中(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4分)
易15.填空。
(6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2),不尽长江滚滚来。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黄狗事件
希尼尔…新加坡‟
他把刀放在侄儿的颈项上。
其实,他不想把刀放在侄儿的颈项上。
他只不过赌了一个时期的马,借了几回的大耳窿,抢一次杂货店的钱。
他最终给认了出来。
东藏西躲,躲到大哥那拥挤的三房式组屋去。
那天,大门被敲得惊心胆跳,他一心急,拿了把刀,想从二楼窗口跳下。
妈呀,有辆警车正亮着红色的讯号灯。
“郭友财在家吗?郭友财开门!郭友财听着,我们是——”郭你妈的!我怎能开门,让你们进来抓我!我那孩子的牛奶粉还没有着落,我欠的钱让我想办法去凑足就是了——杂货店,杂货店我才抢了,不,拿了不到五百元!——我不开门,我不开门!不开门也是死路一条!他抓了七岁的侄儿往房间里关了起来。
这是他最疼爱的侄儿,昨天还买了虾饼给他吃。
有人从大门闯了进来,他感觉得出,应该是五岁的侄女开了门。
然后房门又有人在急促的敲着。
“郭友财,郭友财,我们是,我们是……”
“我还你们钱好了!我还你们钱好了!”他心中在呐喊。
“郭友财快开门,郭友财我们是警方人员,郭友财……”
“郭你妈的,再吵我杀了旺仔!”顿时外边一片寂静,只有房里数声狗吠。
外边的人都说郭友财挟持侄儿为人质与警方对峙。
“孩子是无辜的,放了他吧!我们找个人顶替他。
”
外边有人说。
好一阵子没有反应。
最后,房门开了一隙,外边一位老者走了进去,小侄儿给推了出来,房门再关上。
“别动!”友财上前搜身,一旁的黄狗猛吠不已。
从老者右边腰际,搜出一把左轮。
“×你妈的,你也来这一套!”友财把刀抛了,用左轮指向老者。
“你不要命了!”
“这把枪跟了我三十年,舍不得拿开!”老者回答得从容。
“也好,你舍不得,让它与你一同归天好了!”
“慢着,先喝杯咖啡如何,你的脸色不太好。
”
“别耍花样,我要——”
“报告队长,我们已布臵好了,请吩咐——”外边有人提高声量。
“先来两杯咖啡,一杯不要糖。
”
老者向外边回应。
“你是队长?——”友财有点慌张与惊愕。
“我来日不多,应该由我进来。
”
老者望着友财:“你抢了几百块钱,只要报了案,上法庭,最多判坐三几个月的牢,你现在这种大手笔,会要你的命!”
“我没有其他选择!”友财有点软化。
“有!”老者从身上拿出一副手铐,说道:“你现在就自首吧!——我倒忘了,那把枪今天忘了上子弹……”友财整个人瘫痪下去,他没有料到,手中的武器,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队长,咖啡来了!”
“咖啡太苦了!”房门再度打开,郭友财戴了手铐与老者一齐走出来。
老者笑着对大伙说:“他刚才都换好了衣服要去自首,谁知道我们先来了一步!”大伙不作声,不太相信他的话。
“哦,就是因为那个小侄,缠着他在房里玩——”老者说得好轻松。
“他刚才不是说要杀旺仔?”有人不服地问道。
“啊哈,你是说那只叫做旺仔的黄狗?该杀该杀,到处随地撒尿拉屎!”
易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一项是(3分)
A.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但全篇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动作描写,来彰显不同人物的个性。
B.老者的形象活灵活现,作者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高大完美的扁平人物,相反加入的他忘记为枪子上弹的小插曲使这个形象更真实立体。
C.作者在结尾处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突转,化解了众人的疑惑——原来旺财只是那只小狗而已。
在此戛然而止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D.本文大量将笔墨放在了郭友财身上,队长的形象着力似乎不多。
但一显一隐之中,两形象同样立体丰富,这种处理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中17.矛盾冲突是小小说的情节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有哪些矛盾冲突?设计这些矛盾冲突的作用是什么?(5分)
易18.本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之。
(5分)
易19.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就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分)
六.(12分)
易20.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我既爱纯真情怀,________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___ ;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___。
①也不拒沧桑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中)21.牟哲仁的父亲的大学同学系一日本作家,在日本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牟哲仁的父亲亦在病榻之上,故让牟哲仁起草一封唁函给其子藤崎太郎,下面是牟哲仁的唁函初稿,请你就其中语言不得体的四个地方修改一下。
(4分)
藤崎先生:
惊悉①先父于3月11日不幸②驾鹤西去,十分悲痛!③家父言:与④家尊最后一晤已是十年以前,犹忆曩昔,其来华讲学,精神振烁,言谈稳重,学者风度历历在目。
彼当日所赠书稿家父⑤惠存至今,笔墨仍在,斯人已去,怎不令人惆怅惋惜!
同时,⑥贵国所被⑦不虞之灾亦令我们忧心系之,寤寐难安,居于一衣带水之邻邦,我们会竭尽所能,为灾后救援与重建⑧鼎力相助!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叩请先生安息!诚望家人节哀自励!亦为友邦所有国民祈福!
牟哲仁
2011年3月18日于武汉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中22.请简单描述一下本文的画面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漫画哲理
描述:(100字以内)
哲理:(20字以内)
七、(60分)
易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
一个中年人暴亡了。
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
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
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
长寿非福也。
”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
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
这时上帝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
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
(节选自周国平《人生寓言》,有删改)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1.答案:
D(A攒.cuán动/积攒.zǎn 绾.wǎn着/惋.wǎn惜杜撰.zhuàn/编纂.zuǎn 呜咽.yâ/哽咽.yâ;B间.jiàn或/离间.jiàn 旋.xuán涡/旋.xuán转形骸.hái/惊骇.hài 榫.sǔn头/鹰隼.sǔn;C磅.páng礴/滂.pāng沱娱.yú乐/寓.yù言马嵬.wãi/内帏.wãi 畏葸.xǐ/新禧.xǐ;D拽.着zhuài/摇曳.yâ汲.jí取/吸.xī取嚼.jiáo 烂/咀嚼.juã荒谬.miù/绸缪.móu)
2.B嬉笑编辑振聋发聩
3.A规则: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规律:事物之间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在本质联系。
如果:是纯粹的假设;固然:有让步转折意味,潜台词是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显得绝对化了;且一般不和“……的话”联用。
联结:重在结合;联接:只是衔接。
无足轻
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联系上文的句间关系应该是前者。
(参考课本P67面课后知识短文,有删改)
4.C(A表意不清:“胜负”就不再与否了,改成“胜利与否”;B无主:去掉“在这些可能带有……”前的“在”字;D语序不当,应为“古代埃及法老的神秘的诅咒”。
)
5.B司马光应是王安石
6.B(A并非最长,只是本试验为期10天;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
D是与其能脱水有重要关系。
)
7.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
)
8.C(只是可能告别因辐射造成的不孕症)
9.休眠(蛰伏或自行脱水)、辐射修复功能、直接抵御辐射(每点一分)
参考译文:
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
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
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
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象鸟兽一样四处奔散。
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
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
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
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
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
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
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
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
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
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
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
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
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减少富有的,补充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
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
”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
赐封爵位,是皇上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