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CPII、CPIII测量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规定→CPIII高程测量精度
水准测量 等级
二等 精密水准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 偶然中误差M△
(mm)
≤1
≤2
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MW(
mm)
≤2
≤4
附合路线或环线周长的长度(km)
附合路线长
环线周长
≤400 ≤3
≤750 --
一般规定→精测网复测 ◆CPIII建网前精测网复测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5.7.4 2 CPIII建网前,CP0、CPI、CPII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
《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 (铁建设〔2009〕20号)
一般规定→精测网复测
◆静态验收前精测网复测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5.7.4 3 工程静态验收前,CP0、CPI、CPII、CPIII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
测量规范汇集
一般规定→平面控制网分级
◆精测网
精密测量控制网的简称,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分四级布设: 框架控制网(CP0):为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要求,沿 线路每50km左右建立的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作为全线(段)的线路平面 坐标基准。 CP0控制网与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进行联测,通过 逐级控制形成铁路工程控制网。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在框架平面控制网(CP0)或国家高等级 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的 控制网,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起闭的基准。 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基础上沿线路 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轨道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轨道控制网(CPⅢ),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 制网(CPⅠ)或线路控制网(CPⅡ),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 测,为轨道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一般规定→工程独立坐标系
◆工程独立坐标系
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 标系。目的是控制线路设计高程面上的投影长度变形值。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一般规定→三网合一
◆三网合一 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
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 网。为了保证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平面、高程测量 成果的一致性,提出“三网合一”概念,即:勘测、施工、 运营三个阶段控制网统一。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 面控制网(CPⅠ)为基准,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 控制网为基准。
一般规定→平面控制网关系图
四级平面控制网布设示意图
一般规定→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新建250km /h~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平面控制网布网技术要求
控制网 CP0 CPⅠ CPⅡ CPⅢ
测量方法
GPS
GPS GPS 导线 自由测站 边角交会
测量等级
-- 二等 三等 三等 --
点间距
50km ≤4km 一对点 600~800m 400~800m 50~70m 一对点
一般规定→CPI/CPII/水准基点复测报告
复测报告:
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 2)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 3)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4)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 ●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统计; ●GPS自由网平差和约束平差后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统 计;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统计; ●水准测量测段间往返测较差、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每 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统计。 5)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平面控制网复测与原测坐标成果较差; ●GPS网复测与原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的比较; ●导线复测与原测水平角、边长较差。 ●相邻水准点复测与原测高差较差。 6)需说明的问题及复测结论。
CPI、 CPII、 CPIII 测量技术
主要内容
一般规定 基本条件 布网埋标 外业测量 数据处理 CPIII评估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2003年2月1日实施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006年10月16日实施 《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2007】76号,2007年1月 22日实施
↓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009年12月1日实施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009年12月1日实施 《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2009年12月1日实施
一般规定→CPI/CPII/水准基点复测原则
复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编写复测技术方案,须报运营管理单位进行审批、备案,批 准后实施。 2)复测采用的方法应与原测相同。测量精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控 制测量等级。 3)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 精度扩展方法补设。 4) CP0复测的方法和精度应与原测相同。CP0复测成果转换为平 面坐标后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限差应为±20mm,当较差满足限 差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否则应按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坐标成果。 5)CPI、CPⅡ控制网复测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的GPS 接收机,隧道内CPⅡ测量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级、2mm+2ppm的全 站仪。 6)高程控制网复测应采用水准测量方式完成,宜使用不低于DS1 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并用配套2m或3m铟瓦条码水准尺、尺垫。
《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 (铁建设〔2009〕20号)
一般规定→精测网复测技术依据
◆复测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 (5)《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 〔2009〕20号); (6)《关于加强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测量工作的通知》(建工电〔2008〕 55号); (7) 《关于加快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测量工作的通知》(工管工电〔2008〕 93号); (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9)铁道部以及公司其他有关规范、办法。
15 15
注: mD为仪器标称精度。 当隧道洞内CPⅡ控制测量的导线附合长度大于7km时,导线等级为隧道二等。
●水准点间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表4.2.1的规定。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较差满足上述规定时,采用原测成果。当较差 超限时,应进行二次复测,查明原因,并采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更新成 果,提交确认。
●平面、高程系统统一 ●起算基准统一 ●测量精度协调统一
一般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网合一
●勘测控制网是勘测设计单位在勘测设计阶段为满足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 和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而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它包括框架控制网CP0、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是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的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 它包括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 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密的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点和为轨道铺设而建立的轨道控 制网CPⅢ。 ●运营维护控制网是在高速铁路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交给运营单位,为运 营阶段对高速铁路工程进行变形监测、运营维护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它包 括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轨 道控制网CPⅢ以及轨道维护基标。
相邻点的 相对 中误差
(mm)
20
备注
10
点间距≥800m
8
8
附合导线网
1
一般规定→高程控制网分级
高程控制网分两级布设: 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了满足线下工程施工的要求,需建立全
线统一的高程控制基准,即线路水准基点。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 施工提供高程基准。
轨道控制网(CPⅢ),在轨道施工和营运维护阶段,线路水准基 点的密度不能满足轨道施工和营运维护的要求,因此在线路水准基点 控制网基础上建立第二级永久性的轨道高程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 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一般规定→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新建250km /h~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高程控制网布网技术要求
控制网级别
测量等级
点间距
线路水准基点测量
二等
≤2km
CPⅢ控制点高程测量
精密水准
50~70m
精密水准测量:测量精度介于二等、三等水准测量之间的等级水准测量,主 要用于CPIII高程测量和轨道施工测量。
1大家好cpicpiicpiii测量技术主要内容一般规定基本条件cpiii评估外业测量数据处理布网埋标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分篇1976年9月出版语录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综合tbj10185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1989年7月1日施行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1997年7月1日实施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1997年7月1日实施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999年6月1日实施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2003年2月1日实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006年10月16日实施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200776号2007年1月22日实施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009年12月1日实施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009年12月1日实施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2009年12月1日实施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20102010年8月1日实施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2010年8月1日实施一般规定规范一般规定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02013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高速铁路运营沉降监测管理办法运基线路2010554号测量规范汇集精测网精密测量控制网的简称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一般规定→CPI/CPII/水准基点复测原则
7)测量仪器应送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在有效检定期内使用。 8)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商用软件,应将原始观测文件转换为RINEX 文件,与天线高数据文件一起保存。基线解算后,各项限差应保证符合 规范要求。在数据处理中应形成基线处理记录(如修改的天线高、删除 的卫星号、截取的观测时间段等)。 9)网平差采用经过鉴定的平差软件进行,应进行重复观测基线较 差、独立环(附合路线)闭合差检验,GPS网无约束平差检验,无粗差 观测值存在、方位角、最弱边相对精度合格,并对用来作为基准(已知 点)的 CPI控制点进行稳定性评定后,进行施工标段的局部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后,CP0、CPⅠ、CPⅡ施工复测网的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 弱边相对中误差应达到规范的精度要求。 10)导线、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也必须采用经过鉴定的平差软件进 行。
一般规定→CPIII平面测量精度
控制网名称 CPⅢ平面网
CPⅢ平面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仪器 等级
测回数
半测 回归零差
不同测回同一方向 2C互差
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 值较差
0.5″
2
6″
9″
6″
1″
3
6″
9″
6″
控制网名称 CPⅢ平面网
CPⅢ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
测回 ≥2
半测回间距离较差 ±1 mm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般规定→规范
《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分篇),1976年9月出版(语录版) ↓
《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综合)(TBJ101-85)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1989年7月1日施行
↓ 《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1997年7月1日实施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1997年7月1日实施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999年6月1日实施
控制网等 级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CPⅠ CPⅡ
1/130 000 1/80 000
一般规定→精测网复测限差
复测限差要求 ●采用导线复测CPⅡ控制点时,水平角、边长和坐标较差
控制网
CPⅡ CPⅡ
等级
三等 隧道二等
水平角较差限 差(″)
3.6
2.6
边长较差限差 (mm)
2mD 2mD
坐标较差限差(mm)
↓ 《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2010),2010年8月1日实施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2010年8月1日实施
一般规定→规范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高速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0-2013 《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 《高速铁路运营沉降监测管理办法》(运基线路〔2010〕554号)
测回间距离较差 ±1mm
控制网名称 CPⅢ平面网
CPⅢ平面自由网平差后方向和距离改正数限差
控制网名称 CPⅢ平面网
方向改正数 3″
距离改正数 2 mm
CPⅢ平面网约束平差后的主要精度指标
与CPⅠ、CPⅡ联测
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
4.0″
4mm
与CPⅢ联测
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
3.0″
2mm
点位中误差 2mm
一般规定→精测网复测限差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应满足下列规定: ●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
CPI、CPⅡ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要求 (单位:mm)
控制点类型 CPⅠ CPⅡ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Y坐标分量较差。
坐标较差限差 20 15
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