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非遗文化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05T09:06:03.660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9卷6期作者: 1.曾剑 2.傅萍
[导读]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曾剑
2.傅萍
1.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2.青州市文旅局,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针对高职院校而言,非遗文化传承对于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更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此,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总结了近年来传承非遗文化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非遗文化;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

高职院校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1]。

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的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大力推进工匠精神、非遗文化进校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工作的指示要求,聚焦文旅主战场,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为己任,开展非遗文化育人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育人工作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非遗文化:探赜城市的历史文脉
为延续古城青州文脉,保护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学院借助百年书院的历史资源优势,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自觉担负起为国弘文、以文化人的使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重要阵地。

近年来,共引进古琴、花键、风筝、威风锣鼓、霸王花棍、挫琴等二十多个非遗项目进校园,建成非遗空间、鲁班工坊等非遗实训基地,打造了集教学、传习、保护、研发、展示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传习平台,形成了“一专业、一非遗项目、一工坊、一社团”的工匠精神培育特色道路。

现已建成斫琴坊、陶艺坊、扎染坊、风筝坊、装裱坊、花艺坊、茶艺坊、制砚坊、葫芦丝坊、皮雕坊、古籍坊、烙画坊、篆刻坊等十二个非遗工坊。

引进国家、省市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聘为学院客座教授。

建立18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挂牌成立海岱琴院和海岱非遗文旅空间,建成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衡王府清英斫琴坊、古琴文化博物馆、陶艺研究所、古琴研究所、书画研究所、国学研究所等研究所,建立4个校内非遗传习体验坊。

通过传习这些古艺实现“展览、教学、传承、交流”的目标,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融特色化、地域性、传承性于于一体的系列非遗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了古城青州的城市品牌,提升了城市凝聚力,为青州古城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搭建了多样化平台。

非遗活态传承:深耕特色工匠精神培育之路
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吸引大学生走进非遗课堂的除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课程外,还有躬身践行的非遗体验活动。

通过搭建研究平台、建设传承平台、引进非遗大师、培育工匠精神等方式,使学院成为非遗传承阵地,为学生躬身践行工匠精神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搭建工匠精神研究平台
学院成立了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书院下设古琴研究所、国学研究所、书画研究所、陶艺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组建了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培真书院的学术文化品牌。

一方面,培真文化研究院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院长、特邀研究人员。

重视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进行专题性、项目化传统文化与美育研究及教学实践,开展区域性、国际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题研究,获批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齐鲁文化与古琴艺术关系研究》、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古琴形制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逆向工程的古琴制作技术创新与研发》等科研课题,并结合曾在青州为官或定居并酷爱古琴艺术的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文化名人事迹,积极开展《齐鲁文化与范仲淹古琴思想关系考论》等相关研究。

(二)聘请非遗大师引领匠艺传承
学院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技能匠人进校展示精湛技能技艺,让学生亲身感受工匠精神。

先后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为学院特聘教授,聘请中国古琴制作大师朱振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陵琴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正海,中国古琴诸城派第六代传人马荣盛等为学院客座教授,引进古琴教师张良杰、赵梓皓、朱季等为兼职教师。

引进非遗代表性项目花毽、空竹、挫琴、茶艺、烙画、陶艺等代表性传承人为兼职教师。

为非遗文化的“活态”技艺传承与创新提供必要条件。

同时,加强对学院专职教师的培养,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开展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真正做到了技艺传承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三)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家讲坛平台
近年来,先后邀请著名古琴演奏家茅毅、广陵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扬州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所长著名斫琴家朱正海、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中国艺术研究院董建国、著名斫琴家朱振立等古琴界学者教授为师生作了《古琴文化与其操缦艺术》《传统古琴的品鉴》《古琴槽腹就结构与音色之关系》及古琴斫制、古琴演奏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加深了对古琴艺术和工匠精神的深层次理解。

朱振立是我国著名斫琴家,从事古琴斫制研究和实践二十多年,是运用现代 CT 技术研究古琴结构的第一人,尤其对古琴槽腹结构的研究非常深透,其斫制的古琴声音宽厚深沉,清亮圆润,余韵悠长,为国内外古琴爱好者所推崇。

2020年9月,朱振立在学院举办斫琴技术讲座,他从古琴的用材、外形、槽腹结构、设计理念、制作工艺等方面,结合自己多年斫琴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唐宋以来不同时期的古琴槽腹结构和古琴不同音色的辨识方法,将自己多年斫琴所总结的经验做了分享,使在场师生现场体验了斫琴技术的精湛及其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

(三)建设非遗文化工匠精神传承平台
近几年来,学院引进地方非遗项目二十余项,开设了十多门非遗特色选修课,建立6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分别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挫琴传承人——赵兴堂工作室;青州市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肖明胜工作室;青州花毽代表性传承人——李红工作室;青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孙丽萍、葛建华工作室;烙画制作技艺青州代表性传承人——张学强工作室;青州府陶艺
代表性传承人——崔鸿志工作室。

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非遗项目有机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使学生和教师素质得到提升,大学人文精神逐步形成,学生文化品格、教师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品质有效提高。

(四)工匠精神培育成效彰显
学院按照“党建引领、文化先行、改革驱动、师德支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完成一批教学科研成果,带动一批优秀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优秀人才”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大胆实践,积极发掘、整理、研究、传承非遗文化项目,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育人工作。

另外,学院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非遗文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非遗文化与工匠精神、研究学习深度融合,成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又一重要创新性成果。

交流互鉴:在非遗文化共享共建中传承工匠精神
非遗不能“冻”起来,要“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2]。

学院注重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平台。

建成面积约200余平方米的古琴文化博物馆,实现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实践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育才。

面向全校学生,依托各二级系(院)的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等组织,开设了挫琴社、空竹社、古琴社、花毽社、威风锣鼓社、太极拳社、陶艺社、剪纸社、烙画社、茶艺社、安塞腰鼓社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

此外,学院每年举办非遗展演700余场,接待兄弟院校师生和研学中小学生5000余人,接待社会游客20万余人。

在交流互鉴中,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渠道进一步拓宽,实现了工匠精神培育从校内到校外,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学习空间的转换[3]。

学院注重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宣传交流活动。

与青州市古城管理委员会、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弦弹阳春调,花染赤英霞”听琴活动;举办“百年银杏下,静听七弦鸣”古琴雅集活动;邀请著名摄影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董建国教授来院做题为《传统古琴的品鉴》的专题讲座;邀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研发中心主任朱辉球教授对学院非遗传承尤其是陶艺传承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邀请斫琴家胡渭清先生为学院100余名师生作“古琴木胎制作工艺”报告等等。

学生在现场聆听非遗专家授课,并在非遗大师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博大精神的非遗文化,同时,提升了技能水平,升华了工匠精神境界。

社会服务:在非遗文化的社会效应中传递工匠精神
学院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非遗项目深入融合[4]。

建立校内非遗传习体验坊,组织社会人员和在校学生接受非遗项目制作技艺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

举办古琴雅集、古琴艺术沙龙、古琴演奏和制作技艺报告会等活动20余场,涉及古琴爱好者和学生近8000余人。

培养古琴演奏和古琴制作爱好者800余人,辐射青岛、济南、潍坊、寿光、临朐、青州等多个地区。

非遗特色品牌:古琴文化进校园彰显工匠精神
学院北校区校址位于明代衡王府故地上。

衡王朱佑楎为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封为衡王,1499年(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

1538年(嘉靖十七年)逝,谥“恭”,葬于今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北三阳山前。

史料记载,衡王亦是一位精通琴棋书画,尤其在书法、琴艺等方面有突出造诣的藩王。

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其中四王精通古琴制作。

尤其是高唐王朱厚烘成绩较为突出,著有《一弦琴谱》、《瑟谱》等书。

衡王琴中比较有名的有衡恭王朱祐楎“清英”、衡庄王朱厚燆“太古遗音”、衡藩高唐王朱厚煐“一天秋”琴等。

虽然衡王府已经被夷为平地,但制琴技艺被传了下来。

传承衡王府厚重的古琴文化历史底蕴,学院建成面积2000余平的非遗传承中心, 成立了“衡王府清英斫琴坊”“培真书院古琴文化研究所”“古琴博物馆”“古琴传习中心”,研究传承以古琴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项目, 从古琴斫制技艺和古琴弹奏技法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开展斫琴材料与古琴音质研究、古琴造型设计与斫制工艺研究、组建古琴斫制教师团队、举办多场古琴艺术报告会、古琴雅集音乐会,开设古琴选修课、兴趣班,将古琴文化再次发扬光大,成为非遗文化育人的特色品牌,在古琴艺术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古琴传统制作技艺”项目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山东二十个传承基地之一。

搭建古琴教学平台。

学院组织专家、教师,开发《古琴斫制技法》《古琴演奏技法》《古琴流派比较研究》等课程并编写教材,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通过客座教授或购买服务等形式,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若干门古琴选修课,学生在教务系统中选课,实施学分制,纳入学生学业考核,每门课程设置36个学时,2个学分。

比如古琴与中国文化、古琴弹奏、古琴斫制等。

整合古琴斫制和演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聘请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琴学大师丁承运,广陵琴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正海,中国民族器乐学会诸城派古琴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梓皓,东营市古琴协会会长张良杰,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泛川派)代表性传承人朱季为客座教授,聚集古琴斫制资源,大力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建设,形成古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强大力量。

开展现场实践体验活动。

由学院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牵头,重点建设大学生古琴艺术协会。

邀请知名古琴专家、演奏家进校园举行古琴演奏、专题文化讲座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开设古琴斫制和古琴演奏培训班,举办古琴艺术沙龙,在青州古城建设“六一琴堂”,吸引师生积极参与古琴斫制技艺学习传承,推动古琴斫制技艺实现代际传承。

完善古琴斫制环境和条件。

学院进一步建设衡王府清英斫琴坊,扩大斫琴场所面积,更加清晰地区分琴材储藏间、琴材开料间、制作槽腹木胚的操作间、髹漆间等区域;添置斫琴工具,除曲线锯、刨光机、砂带机、手工刨、槽刀、电钻、凿子等斫琴必备的设备外,购置数控雕刻机、数控铣床、音频分析仪、超声波测厚仪等设备,能够同时满足多名学生斫制古琴和创新研制的需要。

为了使古琴演奏和斫制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学院党委书记肖明胜采众家之长,深入研究古琴的结构、制式及其声音特色,反复研究古法制琴工艺,结合现代精密加工技术,现制作的古琴槽腹结构严谨,声音控制把握准确,形成了独特的古琴斫制技艺。

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已立项省市课题4项,成功制作了几十张古琴,并举办了琴展。

难能可贵的是,创新研制了“清和”“清泉”“清韵”三种古琴新形制,并取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教授古琴制作和弹奏学员200余人,辐射周边多个城市。

经过几年研制,已成功制作了几十张成品和半成品古琴。

开展古琴传承与创新研究。

近年来,开展了中国古琴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及当代意义下的审美重构、儒道学说对立统一背景下的中国古琴文化、古琴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诸城派古琴的美学思想、山东诸城派古琴艺术的发展现状及调查保护等等科研项目。

另外,还有针对现代化检测手段,分析木材种类、选材部位、材料湿度、密度等因素与古琴音质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级斫琴材料与古琴音质的相关性研究。

开展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古琴造型设计与斫制工艺研究,探讨古琴斫制技术和造型艺术的审美规律以及对古琴音色的影响因素等。

建设古琴展览馆。

在北校区临近青州古街沿街房的区域建成古琴展览馆,以收集实物为主,采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收藏和展示各种古琴。

带动区域内学校和社区开展古琴文化传承普及。

与潍坊文化馆、青州古城管理委员会、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定期开展古琴艺术文化进单位、进社区系列活动,不断扩大传承教育工作的受众面,培养古琴艺术传承人才和爱好者,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支
持古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进一步面向广大社会弘扬古琴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开展了古琴文化展演系列活动,举办20余场活动,其中古琴演奏、斫制和古琴音乐会等共14场,在社会和校园中很好的宣传普及了古琴艺术; 举办多场公益讲座,宣传古琴艺术,将古琴艺术毫无保留的讲授给讲座听众,揭开了古琴神秘的面纱,让众多人对古琴演奏和斫制产生了浓厚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继往开来:非遗文化“双创”发展成就工匠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传承及非遗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5],“十四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化的群众知晓度和社会呈现度,
坚持创新驱动,整合校内校外资源,进一步担当起挖掘和传承非遗的重任,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

继续全面深入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力争打造几个有规模的产业发展集群,将非遗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一体的机构。

同时,把非遗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做细、做扎实,在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推动非遗文创特色产业发展,为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佳.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之探索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7):187.
[2]韩毅.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N].重庆日报,2021-9-1(4).
[3]徐彦秋.高等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81.
[4]《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官网.
[5]孟洁.“十三五”期间永康非遗保护完美收官,成效显著[J].文化月刊,2021,(1):54.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1CPYJ71。

作者简介:
曾剑(1978- ),女,汉族,山东临朐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