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撑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支撑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案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制造业是一个以质量取胜的行业,没有质量就不可能有未来,而现在
最主要的是要创造出新时代的竞争力。

在企业竞争中,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工业4.0、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其对企业产业变革具有深刻的影响。

因此,加快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未来几年制造业工作的重要方向。

而在众多数字化应用中,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例如,智能制造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来实现生产过程中设备、数据和知识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在线交换和共享,实现业务协同和提高经营效率。

信息化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见图1),还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各行业提供价值与服务的智能化手段可以让管理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一是开展了“智慧工厂”建设工作;二是组织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并开展试点应用;三是推动多部门协同创新;四是统筹规划产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其中就包括“推进企业网络互联互通提升智能化水平”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了。

为促进产业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给行业提出了新挑战,对于实现智能制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主要就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及技术路线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及实现方案。

在此我们将分享相关内容作为本文献给
您!##*本文根据中国联通首席信息官王冠雄先生在第四届(2018)互联网峰会上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所作分享部分进行摘要整理而来。

请参阅原文内容(见图2)文章主要针
对目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及其未来挑战提供一些思考,供行业参考及思考空间,希望对业界的人士有所帮助;同时对于 IT行业工作者也有启发与指导作用。

欢迎在下面提出宝贵的建议~欢迎
交流!__通信技术
1、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智能化生产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自动化水平已经实现了从“人力驱动”向“智能推动”的转变。

智能化工厂也成为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较低而且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制造业自动化的研究工作,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二是工厂内部管理智能化;三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

其中生产、质量、运营、环保和能耗是工业智能化的五大主要指标。

其中主要包括物流运输效率、产品品质改善、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价格下降五大方面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见图3)。

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家
大型制造业企业开始实施“5 G+工业4.0”工程。

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2、数据共享与交互技术
数据共享和交互技术包括三个方面: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基于已有的大数据资源集,结
合机器学习算法等,实现从采集、存储、处理到应用的全面监控。

基于已有的大数据资源集,构建基于元数据和分析模型的业务数据平台。

数据监控分析模型:结合已有的应用模型、深度学习算法等,构建基于元数据和分析模型的预测模型。

基于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应用平台:以元数据和分析模型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基于模型的元数据和分析模型:以数据分析预测模型为基础。

基于模型的元数据和分析模型中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预测和决策。

实现面向行业应用的数据驱动开发和部署。

包括:设计驱动开发软件支持各类开发环境(如数据库、虚拟机、容器等)进行数据驱动开发和部署;提供基于云平台部署数据驱动开发和部署;提供基于 Web/APP软件部署资源支持;开发工具包支持实时数据驱动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开发
平台支持丰富的数据驱动与模型实现能力;应用程序实现与现有业务系统兼容并可移植到其他业务系统中。

3、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联通与多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5 G联合创新实验室,形成了包括物联网应用在内的5 G生态圈。

基于5 G连接、网络、应用等技术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网络支撑,产业互联网发展。

围绕5 G承载网建设与应用、智能工厂、云平台等领域与多个领域进行探索。

中国联通将联合多家行业协会共同推动行业智慧化转型实践的深入与创新发展。

中国联通5 G通信网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基于5 G网络的多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已经实现了规模化部署。

例如:沈阳机床通过5 G网络实时生产数据,实现数据实时交互,实现机床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上海建工构建基于5 G+工业互联网架构的智慧化工厂;华为基于5 G通讯设备开展了实时的自动化生产测试;上海建工基于5 G+工业互联网技术建设了一条大规模柔性生产流水线。

4、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及支撑能力逐步提升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基本形成“两个支撑、两个引领”发展路径。

平台支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存在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数据结构不够丰富等问题。

行业应用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应用紧密结合、资源协同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

平台的构建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需要充分发挥平台的承载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平台支撑能力。

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形成了包括行业工业 APP、网络系统、安全防护、行业应用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平台体系支撑能力。

其中,行业工业 APP平台包括工业 APP应用商店(APP Store)、行业工业 APP库(分类目录)、工业 APP开发平台、工业 APP运营服务等产品体系支撑能力。

5、智能制造建设对企业的影响及挑战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以创新驱动、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制造方式转变,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智能制造对企业来说将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因此,企业应加大力度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以及应用试点。

此外,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强化管理与创新,从流程优化、流程再造起步推进;·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系统支撑实施工作;·将重点打造智能化生产中心(见图7);·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而实施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要进行试点示范。

未来智能制造建设仍将是持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才能获得真正收益。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注重建立企业智能化应用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项目及实施阶段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