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及民事权利

合集下载

民法学民事权利名词解释

民法学民事权利名词解释

民法学民事权利名词解释
1. 民法学: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民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民事权利的起源、内容、保护等方面。

2. 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指个人、法人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享有的法律
规定的权益,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3.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对特定名词进行定义和解释的过程,以明确
名词所代表的概念、范畴、要素等,以便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概念。

4. 中文:中文是汉字和汉语的总称,是中国主要的语言文字系统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5. 出现:出现指某事物在时间、空间中显现或出现于某种状况或状况中,与本文中的禁止内容相关。

6. 网址:网址是用于指示互联网上特定资源的字符序列,包含协议、
域名、路径等信息,用于访问和定位网站或网络资源。

7. 超链接:超链接是在网页或电子文档中设置的可点击的文字、图标
或图像,通过点击可以跳转到其他网页、文档或资源。

8. 电话:电话是一种通过有线或无线系统实现语音通信的工具,用于
远距离即时交流和声音传递的设备。

了解民法典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民法典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民法典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民法典中规定了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本文将对民法典中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作为民事法律主体,享有多项权利。

首先,公民享有人格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其次,公民享有财产权,即对自己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占有权。

此外,公民还享有合同自由、合同能力等权利。

除了权利,公民也有相应的义务。

例如,公民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益、保护环境等。

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法人是指拥有法律人格并独立享有权利和负担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

同时,法人也有一系列的义务。

比如,法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责任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按时缴纳税费等。

三、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人资格但具有财产和利益等一定要求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的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合同权等。

在行使权利的同时,非法人组织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例如,非法人组织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等。

四、国家机关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在民法典中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主体。

作为国家机关,其权利和义务主要体现在行政事务上。

国家机关的权利包括行使行政权力、制定行政法规等。

同时,国家机关也有一系列的义务,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承担法律责任等。

五、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机制为了保障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民法典建立了权利保护机制。

首先,民事法律主体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其次,民法典还设立了法律救济制度,用以保护权利受侵害的民事法律主体。

此外,民事法律主体还可以通过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等途径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结起来,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内。

各个主体都享有特定的权利,并且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

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在民法典中还设立了相应的权利保护机制。

2024年法考笔记民法1(民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关系和民事权利)

2024年法考笔记民法1(民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关系和民事权利)

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民法的基本价值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的含义:在民事关系当中,当事人彼此间地位平等1.民事主体适用法律的平等,肩并肩的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彼此间面对面的平等,王子和平民进行交易时任意一方不得恃强凌弱(平等的地位)平等原则的违反:基本概念即是特权或歧视。

在民事领域或私人关系中如出现特权或歧视,就意味着违反了民法的平等原则。

特权矫正点:符合公共利益的良性特权不构成平等原则的违反(老年人优惠、军人优惠等)第二、自愿原则自愿原则的含义:当事人所做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其自由意志的表达自愿原则的违反:1.表达无自愿、欺诈、胁迫、趁人之危、显失公平等都违反自愿原则2.自愿原则的衍生含义:选择既然为当事人自愿,原则上当事人应当承担选择的结果3.未做出表达与选择,不存在选择自愿与不自愿,更不存在平等原则违反与不违反第三、公平原则公平的原则含义:在交易过程当中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应当合理、合适、公平。

(公平原则针对民事活动的结果)第四、诚信原则遵约守信和与人为善第五、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交易过程中,不仅要向法律负责同时更要向道德负责,违反道德的法律行为没有效力。

第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民事活动中如造成铺张浪费、环境生态的破坏,那么就违反该原则民事法律关系存在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判断方式社会关系具有法律意义,并且属于民法管辖范围法律关系的判定只考虑狭义的两者之间,不考虑第三者的牵连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主体要素: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法律上的其他组织: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自然人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2.法律关系的内容:以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3.法律关系的个体: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为法律关系的个体物权法律关系个体原则上为物。

(特殊情况下,民事权利也可作为物权法律关系的个体)债权法律关系个体为给付(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表现上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个体是知识成果(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人身权法律关系的个体为人身权益(包括人格利益与身份利益,如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名誉隐私、肖像姓名等等)权利及其私力保护权利(千变万化重点以下种类)第一、支配权(绝对权和对世权)可以自由支配,并排除他人支配和干预的权利(物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等)支配权的特征:1.支配权人外的所有人,都应承担不得侵害支配权的义务(消极义务)2.支配权的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和配合3.支配权具有排他性第二、请求权(相对权和对人权)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积极或消极)请求权的特征:1.请求权只能对特定人主张(相对权)2.请求权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的协助(积极或消极)3.请求权之间只具有相容性而没有排他性民法上请求权分三大类:1.债权请求权:凭债权提出请求(要对方财物、劳务等,给付)消耗物占有即所有,债权请求权2.物权请求权:凭物权提出请求(要自己财物等)(现在物权)物权请求权的权利内容组成(三项):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凭借物权要求返还原物的限制:只有具有占有权能的物权,才能主张返还原物。

民法基本概念大全

民法基本概念大全

民法基本概念大全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但不限于:
1.民事主体: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
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民事权利: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包括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3.民事义务: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4.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
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

5.代理:指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法律规定,以被代理
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6.民事责任: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
任,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7.时效: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
果的法律制度。

以上是民法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民法的具体规定和实践应用。

民法的基本框架结构(民事权利体系)

民法的基本框架结构(民事权利体系)

一、民法的基本框架结构(民事权利体系)配偶权人身权身份权亲属权(婚姻法)亲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一般人格权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宪法、民法通则)人格权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具体人格权精神性人格权:(民法通则)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著作权及邻接权(著作权法)知识产权专利权(专利法)商标专用权(商标法)继承权(继承法)股权(公司法等)民事不动产所有权(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权所有权动产所有权(民法通则)利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占有地役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法、民法通则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他物权典权特别法上的用益物权(水法等)抵押权担保物权质押权(物权法、担保法)财产权留置权合同之债单方允诺之债(合同法以及保险法、海商法等单行法)缔约过失之债一般侵权之债债权侵权之债(侵权责任法)特别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民法通则)不当得利之债观察与结论:1.凡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均在调整之列2.以财产法为中心,物权与债权是财产权的两大支柱3.物权与债权二者的各自独立体系以及二者之间密切关系是难点4.法律行为是统领民法上的法律实施的核心概念5.对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等最重要的理论分类体系是最重要的理论支撑点【例1】甲被乙家的狗咬伤,要求乙赔偿医药费,乙认为甲被狗咬与自己无关拒绝赔偿。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9-3-1,单选)A 甲乙之间的赔偿关系属于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B 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属于绝对权C 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D 乙拒绝赔偿是行使抗辩权二、物权与债权的关系特别提示: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乃是学好物权法以及整个个民法的基础之基础。

具体考点集中在一物多卖与无权处分两个点上。

(一)物权作为绝对权、支配权、对世权;债权作为相对权、请求权、对人权绝对权,是指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并可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法律基本知识民法中的民事权利和法律行为

法律基本知识民法中的民事权利和法律行为

法律基本知识民法中的民事权利和法律行为民法中的民事权利和法律行为在法律领域中,民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门法律学科。

它主要规定了公民和其他主体(如法人、非法人组织等)之间的民事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权利和法律行为是民法中的核心概念,本文将探讨民事权利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行为的要素和效力等相关内容。

一、民事权利的定义及分类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享有的主体权利。

在民法中,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人格权利三个方面。

1. 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个体享有自身完整和健康的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例如,人们有权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要求他人不侵犯自己的姓名和肖像权。

2. 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个体享有或处分财产的权利。

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

例如,个人有权享有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财产进行合法的支配和处分。

3. 人格权利:人格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保护个人尊严、自由和自主的权利。

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婚姻权、知情权等。

例如,人们有权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拘禁和侵犯。

二、法律行为的要素和效力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依法创设、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意思表示。

一个完整的法律行为应包括主体、客体、表意、意思表示形式和法律目的等要素。

1. 主体:法律行为中的主体是指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民事主体。

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例如,一个个人可以通过买卖合同的方式购买房屋,这个个人就是该法律行为中的主体。

2. 客体:法律行为中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对象。

客体可以是财产或其它具体权益。

例如,合同中的交易商品、服务等就是法律行为中的客体。

3. 表意:表意是法律行为中主体表达一定的意思,即意思表示。

这需要主体的真实意思与其表达的一致。

例如,在签署合同时,双方应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中的民事权利行为

民法典中的民事权利行为

民法典中的民事权利行为民法典是我国的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其中包含着许多关于民事权利及其行为的规定。

民事权利行为是指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活动或者事项。

下面将从民事权利行为的概念、种类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民事权利行为的概念民事权利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获得、变更、转让、消灭或者保护某种民事权利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活动或者事项。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二、民事权利行为的种类1. 获得权利行为:指民事主体获得新的民事权利的行为,如签订合同、立下遗嘱等。

2. 变更权利行为:指民事主体变更现有的民事权利的行为,如协商变更合同条款、改变遗嘱的内容等。

3. 转让权利行为:指民事主体将自己的某种民事权利转给他人的行为,如买卖房产、设立抵押权等。

4. 消灭权利行为:指民事主体废除、终止或者放弃其所拥有的某种民事权利的行为,如协商解除合同、放弃遗产继承权等。

5. 保护权利行为:指民事主体维护、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采取的行为,如起诉侵权行为、申请财产保全等。

三、民事权利行为的实现方式1. 自然方式:即民事主体通过自身的自然力量或者直接的人身行为实现其民事权利,如以双手采摘果实、亲自打扫房间等。

2. 协议方式:即民事主体通过自由的协商达成协议来实现其民事权利,如签订合同、达成和解等。

3. 强制方式:即民事主体通过法律权力或者行政权力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其民事权利,如通过诉讼途径强制对方支付欠款、强制执行判决等。

四、民事权利行为的基本原则在实现民事权利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任何民事权利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 自由意思原则:民事主体在实现其民事权利行为时,必须是基于自己的自主意愿,不得受到恐吓、欺诈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的干扰。

3. 公平原则:民事主体在实现其民事权利行为时,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平等互惠、公平合理的原则,不得片面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全文

民法通则全文

民法通则全文第一条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平等地位,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人格权、财产权、婚姻家庭权利、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法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全体股东或者成员间建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

第四条民事主体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尊重社会公德,诚实信用,有事实根据,不得有欺诈、强迫等行为。

第五条各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自主的意愿,意愿一致产生法律效力,依法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民事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取得、行使、变更、终止等应当依法进行。

第七条父母应当履行监护、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子女应当履行孝敬、敬重、帮助父母和其他法定监护人的义务。

第八条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以及贫困人民、因灾失地失业的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法律保护。

第九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占有、毁损、侵占、抢夺。

第十条国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禁止非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第十一条各民事主体通过协约、不得违背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公德。

第十二条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

行使权利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三条民法适用的普遍原则和基本精神,应当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可以在民事法律事务中行使质询、答辩、举证、申诉、申请撤销等权利。

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受影响。

第十五条民事主体在征得他人同意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下作出与自己权益有关的行为或者达成合意,其合法权益应得到保护。

第十六条被侵权人有权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排除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第十七条民事主体应当依法履行交付、履行、退还、返还等义务,不得有无故拖延或者违背另一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情形。

第十八条各民事主体应当支付人民币的货币债务,不得自行设定货币形式。

民法中的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解析

民法中的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解析

民法中的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解析一、引言民法是指导市民生活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各种权利和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民法中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进行解析,并说明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权利能力是指个人根据法律规定所具有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在民法中,权利能力是个人法律地位的核心内容。

它是一种法律地位的客观存在,不受个人的意志和选择的限制。

权利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平等性: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能力,不论其财产、出生、性别等个人因素。

2. 终身性:权利能力伴随个体的生命全程存在,从出生到死亡,不会因为某些特定事件而消失。

3. 不可转让性:权利能力是人格属性,不能被转让给其他个体。

4. 无限性:权利能力的内容没有严格限制,个体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和发展自己的权利。

三、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个人根据法律规定所具有的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它是权利能力的一种体现,是在特定情况下行使权利能力的实际表现。

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原则性:每个公民在达到法定年龄之后,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限制性:法律对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特定群体的民事行为能力予以限制。

3. 适用性: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范围与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相关,不同行为可能要求不同的行为能力。

四、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权利能力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法律地位,使其具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行使权利能力的实际表现。

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权利能力的存在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

只有具备权利能力的个人才能行使民事行为能力。

2. 民事行为能力的实践是权利能力的具体表现。

只有通过行使民事行为能力,个人才能真正享受和发展其权利能力。

民法基本原理与民事权利的保护与维护

民法基本原理与民事权利的保护与维护
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专利权
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其发明创造 享有的独占性权利,包括发明 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 计专利。
商标权
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 的专用权利,用于区别商品或 服务来源。
其他知识产权
包括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 设计、植物新品种等。
03
民事权利保护途径与措施
自我保护途径
正当防卫
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侵害的行为。
民法基本原理与民事权利的 保护与维护
目 录
• 民法基本原理概述 • 民事权利类型及特点 • 民事权利保护途径与措施 • 民事责任与侵权责任制度 • 合同法律制度与合同履行保障机制 •
民法的定义与作用
民法定义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 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部分。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
02
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其他近亲属关系。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03
包括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
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等。
结婚、离婚及家庭关系调整规则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 愿,达到法定婚龄,符合 一夫一妻制等条件,并依 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危险。
03
恢复原状
当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财产受到损害时,受 害人可要求侵权人恢复原状。
05
02
排除妨碍
当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无法行使或不能正常 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受害人可要求侵权人排 除妨碍。
04
返还财产
当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财产被侵占时 ,受害人可要求侵权人返还财产。
06

【司考】民法概述之民事权利分类

【司考】民法概述之民事权利分类

民法概述之民事权利分类一、民事权利的分类(一)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区分(1)两种权利被侵害之后,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三种责任方式,通常是在侵犯人身权的情况下适用。

(2)当两种权利被侵害之后,是否包含精神损害赔偿不同。

①侵害人身权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有精神损害赔偿,被侵权人死亡时,其近亲属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②侵害财产权一般没有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如果侵害的是特殊财产,即有人格象征意义的财产。

通常认为,是正常人觉得有精神价值者。

如考试中曾经出现过的结婚仪式纪念照、定情信物等。

③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原则上不能继承或者让与,但是,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

(二)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

1.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

(1)财产权:物权+知识产权(2)人身权:人格权(3)知识产权属绝对权,但著作权特殊考虑。

(4)综合性权利:继承权、社员权。

2.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

相对权的效力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

(1)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2)物权请求权也属于相对权;(3)身份权:如生育权、扶养权、抚育权。

(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下文详细介绍)(四)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

1.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

2.在担保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而担保权则是从权利。

二、支配权1.主体:支配权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2.特点:①支配性;②排他性;③优先性;④权利实现具有直接性;⑤公示性。

【注意】支配权具有排他性,没有排他就没有支配。

【注意】共有,虽是两人以上所有,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所有权。

民法民事权利(第七章)

民法民事权利(第七章)
第七章民事权利
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
人格权
以权利人的人格利益为客体
自然人: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
法人/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
财产权
以财产利益为客体
通过对有体物和权利的直接支配
通过对他人请求为/不为一定行为而享有生活中的利益
知识产权
以对于人的智力成果、商业标志等的独占的、排他的利用为内容的权利
抗辩权
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承认对方请求权的存在,但拒绝履行
永久抗辩权&延期抗辩权
特点:
1、限于法律明确规定(约定抗辩事由的,仅产生合同上的抗辩,≠抗辩权)
2、功能在于阻止请求权的行使(防御,不在于攻击)
3、以请求权的使用为前提(不安抗辩权除外)
形成权
当事人一方可以依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2、义务主体不特定
3、支配权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积极行为,义务人不得妨碍权利实现
4、支配权因支配产生排他性
请求权
请求他人为/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独立请求权&非独立请求权
特点:1、相对性:原则上不具有排他性
2、非公示性:请求权的变动不以公示为生效要件
3、作为独立实体权利,连接实体法与程序法
(给付之诉的基础为请求权)
1、著作权
2、专利权
3、商标权
社员权
社员对社团、以社员资格伴随权利始终
2、社员意思须受团体意思(规章、决议)限制
3、社员权有经济性的,也有非经济性的
4、专属性,一般不能继承,只能转移社员资格
以权利作用为标准
支配权
对权利的客体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特点:1、权利主体、客体是特定的

解读《民法典》总则编——民事权利

解读《民法典》总则编——民事权利

解读《民法典》总则编——民事权利第五章民事权利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条文要义本条是对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权的规定。

本条至第111条规定的都是人格权。

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专属享有,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民事主体独立人格所必备的固有民事权利。

本条规定的“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

由于民法典第990条也规定了一般人格权,这里只对一般人格权作概括性解释。

一般人格权的性质是抽象人格权。

其与民法典第130条规定的自我决定权和第993条规定的公开权一道,构成抽象人格权的体系。

一般人格权更为抽象和具有概括性,不同于各项具体人格权,而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一般人格权属于抽象人格权,不是一种主观权利,不具有独立的权利地位,主要是一种权能性的权利,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般人格权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内容上不可能列举穷尽,因而需要采用高度概括的方式,阐释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内容。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是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

一般人格权的这三项基本内容,是一般人格权客体的三大法益,可以概括一般人格权的所有内容。

一般人格权的功能,是指一般人格权在人格权体系中所发挥的基本作用,包括解释功能、创造功能和补充功能。

这些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功能,包括解释功能和创造功能,发挥的是一般人格权的母权利和渊源权的作用;另一种是具体功能即补充功能,为对具体人格权无法提供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提供保护。

人身自由权是指自然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进行行动和思维,人身不受约束、控制或妨碍的权利。

其客体人身自由,是自由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人的身体和思维的不受约束、不受控制和不受限制的状态,包括身体自由和思维自由。

人格权法研究的自由,是人身自由,而不是一般的自由。

人身自由权的内容包括身体自由权和思维自由权。

民法典第791条规定的是身体自由权。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基础法律知识民法中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权利

基础法律知识民法中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权利

基础法律知识民法中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权利民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体系,它规范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了解和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对于保护自身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民法中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权利,并探讨其相关问题。

一、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通过意思表示或者其他形式,设立、变更、消除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民事行为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它们在进行民事行为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1. 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

合同的成立需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合法、真实和完整,并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当事人、合同标的、合同的履行方式和期限等。

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若违约,可能导致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指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

侵权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害、名誉侵害等。

在民法中,规定了对侵权行为的制裁和补偿措施,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和行使的权利。

它既是一种法定权利,也是一种合法权益。

民事权利的保护和实现是民法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1. 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权利。

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姓名权、婚姻自由权等。

人身权利的保护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基本原则,任何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2. 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或组织依法享有的财产支配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财产权利的保护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保护好每个人的合法财产权益,社会才能实现繁荣和进步。

3. 合同权利合同权利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合同约定的权益。

民法学民事权利

民法学民事权利
• 以民事权利与主体的关系为标准
• 专属权,指专属于特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人 身不可分离,不得转让、继承,如人身权(法 人、组织的名称权除外)。 • 非专属权,指可以转让、继承的权利,物权、 债权等财产权利均属此类权利。
7.原权利与救济权
• 原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 • 救济权,是原权利受到侵害,或有受到侵害 的现实危险时而发生的权利。
形成权:撤销权 解除权 追认权
先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和永久
1.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 社员权
• 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
• 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 • 如物权、债权等。 • 继承权,就其内容看属于财产权,通常继承 权是基于身份关系而取得的。
• 人身权是以人身利益为客体,与权利主体 不可分离的权利。 • 人身权又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 • • • •
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助行为的是( ) A 反击行凶者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B 暂时扣留乘车不买票的人 C 通过给付之诉使责任人返还原物 D 为救助被洪水所困财物而未经同意使用 他人小船
• 下列行为中,行为人所采取的行为属于自力 救济且不负责任的是( )。 • A、甲为保护自己的桃园免受小偷侵扰在桃园 的四周架设高压电网,致使小偷被电死 • B、甲为看家护院养有狼狗五条,小偷乙要入 院中被狼狗咬成重伤 • C、甲因情势急迫将盗贼放在屋前的汽车轮胎 扎破 • D、甲见小偷乙在屋中寻找钱物,乘其不备将 其左臂砍下
• 请求权是特定人可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 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 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的行为其权利才能实 现。
• 请求权是债权的主要内容,但债权又不限于请求权, 债权的权能除了请求权之外,还包括“选择、解除、 终止等权能”。

民法典解读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

民法典解读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

民法典解读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具有保护性和依赖性的特征。

而民事责任则是民事主体在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对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准确解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民法典对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民事权利的基本特征民事权利作为民事主体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主体性:民事权利属于个人或团体的特定权益,是民事主体独有的权力。

2. 定性:民事权利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具有可以确定的权益范围。

3. 保护性:民事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他人侵犯该权利,侵权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相对性:民事权利存在对应的民事义务,即他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来保障该权利。

二、民事责任的种类与形式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其种类和形式具体如下:1. 赔偿责任:侵权行为导致他人损失时,侵权人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以补偿受损害者的损失。

2. 返还责任:侵犯他人财产权益时,侵权人需要返还相应的财物或还原他人的权益。

3. 修复责任:在侵犯他人权益后,侵权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恢复。

4. 恢复责任: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或精神权益时,侵权人需要通过道歉、恢复名誉等方式来消除不良影响。

5. 中止责任:侵害他人权益时,法院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中止侵权行为的措施,以防止继续产生损害。

三、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关系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在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损害时,民事责任才会产生。

民事主体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来保护他人的权益。

如果未能履行义务导致他人权益受侵害,那么民事责任会由侵权人承担。

四、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保护机制为保护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有效实现,民法典设立了相应的保护机制。

其中包括:1. 举证责任:在民事案件中,原告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其享有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

民法笔记整理——民事权利

民法笔记整理——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一、民事权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一)民事权利的概念、特点一般认为,民事权利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根据自己的意志实现一定利益的可能性。

民事权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民事权利由民法所确认;2.民事权利以民事主体的利益为核心;3.民事权利体现为民事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4.民事权利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5.民事权利具有平等性(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与非财产权(以权利保护的利益是否具有财产属性为标准进行的划分)(1)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物权: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债权:特定的债权人一方请求债务人一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2)非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以人身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与权利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身份权包括亲属权、配偶权、荣誉权。

(3)综合性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结合所产生的一类权利①知识产权:以对于人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志的独占排他的利用为内容的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②社员权:在某个团体中的成员依据法律规定和团体的章程而对团体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③继承权:继承人依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2.绝对权与相对权(以权利的效力所及的范围为标准进行的划分)(1)绝对权也叫对世权,是指权利人的权利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以实现,并能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

如财产所有权、人格权等。

(2)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权利人的权利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权利人的权利只能对抗特定的义务人。

相对权的主体必须通过特定义务人的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其权利。

债权就是一种相对权。

3.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1)支配权:是指直接支配客体,并享有一定利益的权利。

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民事权利是个人在民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益,包括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

而民事权利能力则指个人依据法律规定所具有的行为能力,即能够独立实施民事行为的能力。

在民事关系中,个人必须具备民事权利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个人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能够独立行使民事权利的能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的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协助才能行使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益,也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通过限制某些特定群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如未成年人,可以防止其在未成熟的情况下做出不理智、不负责的决策,保护其自身利益并维护社会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个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而民事权利能力是个人行使这些权益的能力。

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的个人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否则需要依靠法定代理人的协助。

民法典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权利

民法典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权利

民法典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权利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实际享有的,每个⼈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同时法律也制约和规范着公民的⾏为。

那么民法典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权利?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帮助。

⼀、民法典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权利1、⾃然⼈的⼈⾝⾃由、⼈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然⼈享有⽣命权、⾝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主权等权利。

法⼈、⾮法⼈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然⼈的个⼈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需要获取他⼈个⼈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法收集、使⽤、加⼯、传输他⼈个⼈信息,不得⾮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个⼈信息。

4、⾃然⼈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6、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7、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8、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9、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10、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为、⽆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请求特定义务⼈为或者不为⼀定⾏为的权利。

11、依法成⽴的合同,对当事⼈具有法律约束⼒。

12、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有权请求侵权⼈承担侵权责任。

13、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利益受损失⽽进⾏管理的⼈,有权请求受益⼈偿还由此⽀出的必要费⽤。

14、因他⼈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15、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16、⾃然⼈依法享有继承权。

⾃然⼈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17、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