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精神,辨析国富与民强的关系,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中国精神,辨析国富与民强的关系,500字
篇一: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因国家强大与保护,归国后的孟晚舟如是说。
其实,也正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像孟晚舟这样富有奋斗,富有对祖国的热爱呵护之人,方有今日昌盛之中国。
因此国富方民强,民强促国富。
国富民强,惟有国强方民富。
新中国成立后,正因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及抗美援朝给美军一击,获得胜利。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经美国多次阻扰回国的钱学森终于在强大的中央政府的干涉下,回到了祖国。
试想一下,倘若当时的中国像鸦片战争事情,任人宰割,国将不国,钱学森可归国乎?答案是否定的。
阿富汗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因阿富汗不够强大,阿富汗人民四处逃生,岂有尊严乎?由上述事例,不难看出,国强方民富,富有尊严以及自信。
国富民强,惟有民富促国强。
国富民强,并非可单独割裂的,国富和民强犹如地衣与苔藓之关系,此存彼存,此消彼消。
中国正因为有无数个像孟晚舟一样富有奋斗及责任感的人,中国经济一路向好,国力也昌盛。
反过来,正因为国力昌盛了,有了国家的强大与保护。
为此,今日之吾辈,需有国家担当,世界视野,自觉奋斗,使国家更为富强。
而我到中国也会保护我,给予我们自尊与自信。
由此,惟国富方民强,惟民富促国强。
国强方民富,民富促国强。
我们要争做像孟晚舟一样富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而国家也将不负人民,使百姓更为自信自强!
篇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任人宰割的受害者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从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的农业大国成为实现“嫦娥奔月”梦想的科技强国。
经济上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一跃成为苏醒的东方巨龙。
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在2010年第2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当年本季度的GDP总值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民富与国强之间的关系如同小河与大河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又不能将二者完全等同。
首先,民富是国强的基础。
大河是由小河汇聚而成的,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人民是财富创造的主体,分散的民间财富汇集在一起会使国家变成繁荣强大。
其次,国强是实现民富的手段。
从国家这个称谓来看,有国才有家。
从理论上说,国家的钱就是全体国民的钱,国家的繁荣强大为人民的殷实富裕提供了可能,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居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最后,国强与民富应有机统一,并可有所侧重。
30多年前,将国强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有资本等生产资料不足的限制。
实践证明,国富的政策方针在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方面功不可没。
如果说以前国家落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素短缺,尤其是资本短缺,先求国家强大,打牢民富基础,那么现在国家强大了,就到了重视民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