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2分)下面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冗.(róng)员迁徙.(xǐ)纨绔.子弟(kù)哺.乳动物(pǔ)
B.瑕疵.(cī)狩.猎(shǒu)阡.陌交通(qiān)怒不可遏.(è)
C.挑衅.(xìn)陨.石(yǔn)给.水系统(jǐ)黄发垂髫.(tiáo)
D.褶.皱(zhé)干酪.(lào)招摇撞.骗(zhuàng)味同嚼.蜡(jiáo )
2.(2分)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中美之间的经贸争端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少广阔。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的资金约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B.由于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精度较妤,使“鹊桥”中继星精确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C.一个人能在人民心中成为丰碑,关键在于他是否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D.5月11日,2018年涟源市校园校车安仝及打非治违暨预防溺水工作会议在涟源宾馆小礼堂召开。

4.(2分)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凫水(fú)携带(xī)斡旋(wò)暴风骤雨(zòu)
B.照例(1ì)腈纶(jīng)驰骋(chěng)震耳欲聋(zhèn)
C.脑畔(pàn)连翘(qiào)翌日(yì)草长莺飞(yīn)
D.晦暗(huì)缄默(xián)蛮横(héng)分崩离析(bēng)
5.(2分)关于文学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傅雷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

C.《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阿西莫多。

该文指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6.(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缅怀座谈会风云变换贻笑大方
B.浮躁侯车室名副其实铤而走险
C.狡辩顶梁柱纷至沓来振耳欲聋
D.抉择一炷香轻歌曼舞自圆其说
7.(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③王东真是,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④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推崇稳固别有用心淋漓尽致B.崇拜顽固别出心裁惟妙惟肖
C.崇拜稳固别有用心惟妙惟肖D.推崇顽固别出心裁淋漓尽致
8.(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一部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作者保尔·柯察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以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逍遥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就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同时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

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名人与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

凡人就是jiǎo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háo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1)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逸事(________)强词夺理(________)jiǎo(________)辨háo(________)饮
(2)文中“不修边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0、填空。

(8分)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蒹葭)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

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黄发垂髫,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6)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7)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身处动荡而心难安,夜不能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朱光潜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欢喜玩味的。

我现在藉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③我们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

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

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

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

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

庄子看到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

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它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④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

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样“乐”,这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理学也还没有解决,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

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

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

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

如果光波长一点
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

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

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

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

“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⑤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

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

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

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庄子》里的故事是开篇点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中作者指出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的了解,都是凭个人经验推测出来。

C.第⑤段运用设问句,既是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也是为引出下文作者的结论。

D.“以已度人”,“推已及物”、“设身处地”往往是“移情作用”的表现。

2.“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
3.请用“移情作用”解释庄子是如何“知鱼乐”的?
12、(16分)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
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此言似乎不谬。

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

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第④自然段,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
3.文章第①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第⑧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两个事例加以论证。

(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5.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⑨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
①其实,现代的很多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子。

以此来观照,现代通缉令中就有着古代通缉令的影子。

我们可以从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一件简册中窥见古代通缉令的真貌。

②中国考古工作者曾从两万余枚居延汉简中发现一件《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简册。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是
由朝廷丞相与御史府共同签署的文件,记述了汉宣帝刘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张掖郡地方执行朝廷通缉在逃要犯
命令的情况。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

③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基本相同,包含疑犯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及流窜的时间和地点等。

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通缉令上都会附上疑犯的画像。

在现代,办案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照片和监控视频来抓捕疑犯。

而在古代,犯人的画像只能由官府画师描绘出来。

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通缉令上有画像的人。

《东周列国志》记载:“平王悉从起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

”伍子胥因此急白了头,也正因白了头才蒙混过关。

④古代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画得最好的是宫廷画师,负责给皇帝或皇亲国戚画像。

相较来说,衙门的画师就显得很不专业,出于务实的考虑,画师会将疑犯的某些特征画得很突出,甚至很夸张。

官府要在各处交通要道张贴疑犯画像,因此需要通过临摹、复制来制作大量的画像。

这样一来,画像就与本人的相貌出入很大。

可是,官府成功抓捕疑犯的概率却很高。

这究竟是为何?其实,这一切得益于古代的保甲制度。

⑤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

它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时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清代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

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最终形成,即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以上为乡镇。

这种对百姓严密控制的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连保连坐”制度就能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人犯法,全保的人都要受到牵连。

外地的疑犯跑到当地,当地人要及时举报,否则会受到惩处。

⑥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发展到后来,便是“路引”等。

这是类似于现在身份证的一种东西,里面包含有古人的各种信息,这对流动人口有一定的管理作用。

《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

今朝教育收集;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疑犯逃到外地,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便会被官府收押。

⑦此外,为了有效缉捕疑犯,官府还会进行悬赏。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

”意思是,告诉全国,如有人能检举、告发杀人犯的,给予五万钱奖赏。

对于疑犯,是检举揭发受到奖赏,还是隐瞒包庇受到惩罚?何去何从,孰轻孰重,百姓自然会有选择。

⑧正是有了这些制度,通缉令上的画像像不像已经不重要了。

1.文章以“古代通缉令缚人有术”为题,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

”句中“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3.我国古代通缉令的内容与现今相比,有哪些异同?
4.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第⑧段“这些制度”,具体指文中的哪些制度?
三、写作。

(50分)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是一种人文意思的觉醒。

无论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还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有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无论在哲学,还是在文学领域,“我”都是一个永恒而又有趣的话题。

处于金子般年华阶段的你们,朝气蓬勃,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希望你们怀揣梦想,找准目标,为自己喝彩!
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低于600字。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2)工整书写,字迹清晰,设卷面分5分(不单列,直接并入到作文分数中)
(3)可叙事、抒情。

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冗(rǒng)员,哺乳动物(bǔ)。

B狩猎(shòu)。

D褶皱(zhě)。

2、C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C项没有语病。

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为语序不当,应改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B项为语意的重复,应删除“过于”。

D项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除“由于”。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项不正确,词,把“约”或“以上”字去掉一个。

B项,不正确,把“由于”或“使”字去掉一个。

C项,把“是否”去掉。

D项正确。

4、B
【解题分析】
A. 携带(xié)、暴风骤雨(zhòu)。

B. 正确。

C. 连翘(qiáo)、草长莺飞(yīng)。

D. 缄默(jiān)、蛮横(hèng)。

5、A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

C《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阿西莫夫,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D“欧阳修”是北宋人。

6、D
【解题分析】
A.风云变幻。

B.候车室。

C.震耳欲聋。

故选D。

7、D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

用反选排除法,“崇拜”是指对人,所以第一句应填“推荐”,排除BC两项;“稳固”有“稳定不倒”的意思,不符合第一句句意,排除。

故选D。

8、B
【解题分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故B错误,选B。

9、(1)yìqiǎng狡豪
(2)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3)排比、对比
【解题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逸”不要取“兔”的字音。

“强”多音字,qiáng、jiàng、qiǎng,“强词
夺理”读作qiǎng,“狡”不要写成“较”,“豪”不要写成“毫”。

(2)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3)“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将名人与凡人做对比。

“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

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构成排比。

1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露未晞在水之湄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并怡然自乐只有香如故浮云游子意曲径通幽处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窈窕、逑、晞、歧”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理解。

(42分)
11、1.B
2.①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②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
3.“移情作用”是指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庄子把自己的感觉认为是鱼的属性,把鱼看成是人的同类,觉得他们也有人的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依据文章中语句“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可知,B项“都是凭个人经验推测出来”的说法太过绝对,与原文内容不符。

故答案为B。

2.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本题依据文章第4 段“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内容筛选并概括即可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第5段内容理解什么是“移情作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再结合“庄子看到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来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2、1.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阐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