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测评卷全真演练物理(第八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测评卷全真演练物理(第八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质量为、电荷量为的物块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 )
A.时,物块的速率为3m/s
B.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C.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D.0~6s内,物块平均速度的大小为2m/s
第(2)题
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
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第(3)题
如图1所示,长为R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由于阻力的影响,小球每次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不同。

测量小球经过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v、绳子拉力的大小F,作出F与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图线可以得出小球的质量
B.根据图线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
C.绳长不变,用质量更小的球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斜率更大
D.用更长的绳做实验,得到的图线与横轴交点的位置不变
第(4)题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三种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均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到某金属板表面,观察与金属板连接的静电计指针是否转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棱镜中光的速度最大
B.如果减小白光在左侧面的入射角,最先消失的是光
C.种色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
D.若光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第(5)题
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A.1 : 2B.2 : 1C.2 : 3D.3 : 2
第(6)题
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估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式中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A、B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
离,、分别是散落物A、B在车上时的离地高度。

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估
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反比
C.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和车辆碰撞瞬间速度的乘积等于
第(7)题
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F1B.F2C.F3D.F4
第(8)题
啤酒是青岛这座城市的“专属味道”,如图是青岛市民喜欢的袋装原浆,某次售卖时,售货员将7°C冰镇原浆倒入密封袋中快速封口,密封袋内有啤酒和少部分空气且不断有气体从啤酒中析出,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密封袋鼓胀起来。

已知大气压强,室温为27°C,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体积从0.2L增大为0.25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内部封闭气体做正功
B.静置后内部封闭气体的内能增加
C.静置后内部封闭气体的分子速率都增加
D.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可求出静置后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7°角,该夹角及支架长短均可以调节,但三根支架的长度及它们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相等,照相机的重心始终在支架的竖直轴上。

已知sin37°=0.6,cos37°=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根支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B
.照相机对每根支架的压力大小为
C.若将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则每根支架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将不变
D.若将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则每根支架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将变大
第(2)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两个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接触面的倾角为。

现在上加一水平推力,使、保持
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B.当增大时,P、Q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若加速度,则不受到摩擦力
D.地面与间的滑动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第(3)题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X射线衍射分析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图样,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

X射线衍射的原理是:由于晶体内部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X射线波长具有相同数量级,所以将一定波长的X 射线照射到晶体时,就会得到明显的X射线衍射图样。

衍射图样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非晶体时,不会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
B.一定波长X射线分别照射到食盐和石墨晶体上,得到的衍射图样在空间中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不同
C.一定波长的射线照射到晶体时,也会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
D.X射线能在磁场中偏转,可应用于通信、广播及其他信号传输
E.X射线是由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X射线是横波
第(4)题
我国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标志着我国桥梁及铁路施工装备进一步迈向世界前列。

如图(a)所示,该类型起重机用电机将货物沿竖直方向运送至高处,其提升货物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若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货物质量相等,且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则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中( )
A.电机最大牵引力之比为F1:F2=4:3
B.货物上升的时间之比为t1:t2=24:25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P1:P2=4:3
D.电机对货物所做的功之比为W1:W2=3:2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甲,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A通过轻绳与小球B相连,小球B的质量为。

小球B由静止释放
时,木块A静止在斜面体底端,轻绳恰好伸直。

小球B落地后不再反弹,轻绳处于松弛状态,木块A恰好能运动到斜面体顶端,木块A运动的图像如图乙,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

求:
(1)木块A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块A的质量。

第(2)题
如图所示,光滑弧形槽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底端与光滑水平面相切,弧形槽高度h=2.7 m、质量m0=2 kg。

BCD是半径R=0.4 m 的固定竖直圆形光滑轨道,D是轨道的最高点,粗糙水平面AB与光滑圆轨道在B点相切,已知A、B两点相距2 m。

现将质量m=1 kg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弧形槽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进入粗糙水平面AB前已经与光滑弧形槽分离,并恰能通过光滑圆轨道
最高点D,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块滑到弧形槽底端时,弧形槽的速度大小;
(2)物块在圆形轨道B点时受到的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3)物块与粗糙水平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

第(3)题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Ⅰ区域内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的区域内存在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Ⅱ区域内无电场。

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离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自点
沿x轴正方向射入Ⅰ区域,在Ⅰ区域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自点进入Ⅱ区域,不计离子重力。

求:
(1)离子进入I区域的初速度大小v;
(2)如果。

求离子第一次通过xOz平面的位置坐标及离子自进入II区域至第一次通过xOz平面所用时间(本问结果
用a、B、E表示)
第(4)题
如图所示为一种“马德堡半球演示器”,两“半球”合在一起时,可形成一直径的球形空腔。

现将两“半球”合起,球形空腔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通过细软管用容积100mL的注射器满量从球内缓慢抽出空气。

球形空腔、软管及注射器气密性好,忽略软管的容积,抽气前、后球形空腔形状不变,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摩擦不计;已知大气压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判断抽气过程封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并说明理由;
(2)抽气后,球形空腔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合外力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通过改变光电门的位置和悬挂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已知将此装置平衡摩擦后,小车总是由同一位置自由释放,小车上方固定一宽度为d的挡光板.
(1)下列关于操作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至合适位置的标志是:悬挂物连带小车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实验时,使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就可以近似认为悬挂物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拉力
C.实验时,务必先接通光电门,待其正常工作后,再释放小车
D.多次实验时,一定要让小车由静止释放
(2)本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有不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
A.甲同学把小车的末速度(v)作为横坐标,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作为纵坐标,作出图线后再分析得出结论
B.乙同学保持悬挂物的质量不变,以小车的位移(x)作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平方()作为横坐标,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C.丙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为纵坐标,以小车的末速度的倒数()作为横坐标,作出图线后能得
出结论
D.丁同学保持小车的位移不变,以悬挂物的质量()为纵坐标,以小车和悬挂物的获得的总动能作为横坐标,作出图线后能得出结论
(3)测量挡光板的宽度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宽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4)戊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他把小车和悬挂物作为研究对象,悬挂物的重力作为合力,计算出的结果始终是:悬挂物重力做的功小于小车和悬挂物整体动能的增量,即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你认为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第(2)题
某学习小组为了测当地重力加速度,根据手头器材,设计如下实验。

一较长铁质窄薄板用细线悬挂。

在其下端附近固定一小电动机,电动机转轴固定一毛笔。

电动机可使毛笔水平匀速转动。

调整薄板与毛笔尖端的距离,可使墨汁画到薄板上留下清晰的细线,如图甲所示。

启动电动机,待毛笔连续稳定转动后,烧断细线,薄板竖直下落。

图乙是实验后,留有清晰墨迹的薄板。

取底端某清晰的线记为O,每5条细线取一计数线,分别记为A、B、C、D,将毫米刻度尺零刻线对准O,依次记
录A、B、C、D位置读数为10.58cm、30.92cm,60.96cm、100.60cm,已知电动机转速为3000r/min。

求:
(1)相邻计数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2)B点经过笔尖时的速度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以上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